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04: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白明遠
研究生(外文):Pai Ming-Yuan
論文名稱:中小型台商與大陸廠商高科技產業代工競爭模式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mall-Medium Sized High-Tech Outsourcing Companies’ Competition Model
指導教授:陳定國陳定國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Ding-G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代工生產行銷研發
外文關鍵詞:ManufacturingProductionMarketingR & 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3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台商在中國大陸的高度投資,沿著崑山、蘇州、吳江的路線走一遭,很快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這條位於上海西部的路線,這些是近年來台商投資大陸的焦點,這個地區幾乎就是台北沿著高速公路到新竹科學園區的電子業走廊。在此現象下,以專業代工為主的台商,在未來幾年內將會面臨到一項嚴峻的挑戰 – 以大陸本地為主的專業代工廠之競爭。此現象,對台灣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台商在近十年來經營中國大陸這塊市場,已有相當可觀的基礎,加上同文同種同語言的優勢,與其他亞洲的國家相比較,中國大陸將會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腹地。但不可諱言,尚未穩定的兩岸關係,以及台灣與大陸目前經濟規模頗有差距,甚至被大陸邊緣化,都將相對提高台灣經濟的風險。這也是台灣處於全球化競爭的世紀中,所需面對的問題。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到以代工型態台商面對大陸企業的衝擊性有哪些?如何調整自我的腳步,以及因應對策為何?嘗試從生產、行銷、研發等角度來探討台商與大陸廠商在資訊電子代工產業中的競爭優勢為何。透過此研究,了解大陸競爭者的狀態以及未來發展動向。
China has been manufactured area of Electronic products, how can Taiwan’s manufactories face the local manufactories in China? Cheapest labor cost, unlimited human resounce and speed that they all make many pressures to Asia countries specially Taiwan’s Electronic industry. It is the crisis, but also it is turning point.
In general, there are three ways to compare what different between Taiwan’s manufactories and China lacal manufactories (1)Production (2) Marketing and (3) R&D.
第一章 緒論----------------------------------------------------8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8
第二節 研究目的---------------------------------------------12
第三節 研究範圍---------------------------------------------13
第四節 觀念架構---------------------------------------------14
第五節 研究假設---------------------------------------------16
第六節 資料蒐集---------------------------------------------18
第七節 問卷設計---------------------------------------------19
第八節 現場訪談---------------------------------------------20
第九節 資料處理---------------------------------------------21
第十節 資料分析---------------------------------------------22
第十一節 研究流程-------------------------------------------23
第十二節 研究限制-------------------------------------------24
第二章 高科技代工產業經營模式-(OEM,ODM之演化)----------------25
第一節 代工產業定義與特性-----------------------------------26
第二節 OEM產業之演化--------------------------------------28
第三節 ODM產業之演化----------------------------------------29
第四節 OEM與ODM產業之差別---------------------------------30
第五節 台商高科技代工廠商現況-------------------------------31
第六節 大陸廠商高科技代工廠商現況---------------------------39
第三章 台商與大陸廠商之競爭力比較-----------------------------41
第一節 台商在大陸之分析-------------------------------------41
第二節 大陸廠商之分析---------------------------------------43
第四章 台商與大陸廠商生產、行銷、研發型態之比較---------------44
第一節 台商與大陸廠商生產型態之比較分析---------------------44
第二節 台商與大陸廠商行銷型態之比較分析---------------------47
第三節 台商與大陸廠商研發型態之比較分析---------------------50
第五章 台商與大陸廠商競爭力之比較-----------------------------52
第一節 委託代工廠商以純代工或自行研發產品代工型態的比例分析-52
第二節 台商與大陸廠商競爭力比較-----------------------------5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54
<中文部份>
1.施振榮,《再造宏碁》,天下文化,1996.5
2.顏建軍、胡泳,《海爾中國造》,時報出版,2002.9
3.黑田篤郎/宋昭儀,李弘元譯,《中國製造》,經濟新潮社,2002.8
4.大前研一,《中國,出租中》,天下文化,2002.9
5.趙文衡,《台灣崛起─從停滯到高飛的經濟躍升》,御書房出版,2003.8
6.張戎誼,張殿文,盧智芳,《三千億傳奇─郭台銘的鴻海帝國》,天下文化,2002.5
7.李誠主編,《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天下文化,2001.10
8. Andrew S. Grove,王平原譯,《10倍速時代》,大塊文化,1996.10
9.余瑞君,《針對筆記型電腦廠商原料供應商、配送中心與客戶間的互動關係》,國立中央大學,2002
10.曾宏偉,《BTO/CTO生產模式之現場資訊整合系統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學程碩士論文,2001
11.林采羚,《配銷流程等方面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2.廖苓卉,《專業電子製造廠商營運模式之研究-EMS與ODM廠商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3.張勇毅,《CTO生產模式之研究-以我國筆記型電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2
14.陳振祥,《ODM策略之理論架構與實證》,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碩士論文, 1996
15.龔高輝,《運用供應鏈管理系統機制提升國內代工型態資訊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6.遠見雜誌,《台灣篇─台資家碼西進,加速產能外移》,2003.7.1, P.14-18
17.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小企業白皮書》,台北:經濟部,1998
18.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劃(2001,8)
19.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劃(2001,12)
20.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劃(2002,1)
21.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劃(2002,8)
22.資策會MIC經濟部ITIS計劃,(2003,7)
23.全球競爭力調查報告(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2,瑞士
洛桑管理學院)
1.Arthur A. Thompson,A.J. Strickland III,《Strategic Management-Concepts and Cases》,McGRAW-HILL,2003,P.334-336
2.Bettis, R.A.,S.P. Bradley and G. Hamel,《Outsourcing and industrial declin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2.7,P7-22
3.Burke, T.《Software must fit your process》,Furniture Design & Manufacturing,1999.12, P42-46
4.Charles R.Morris,Charles H.Ferguson,《Managing High-Tech Industr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March-April
5. Gary P. Pisano,Steven C. Wheelwright,《Managing High-Tech Industr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Sep-Oct
6.Heide, J.B. ,George. John (1990),《Alliances in industrial Purchasing:the determinats of joint action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27, p24-36.
7. Poter, Michael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SIMON & ScHUSTER INC.,1990
8. Robert Y. Cavana,Brian L. Delahaye & UMA Sekaran,《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John Wiley & Austrlia, Ltd,2001
9.Walter Kuemmerle,《Managing High-Tech Industr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Mar-Ap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