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4 04: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廣涵
研究生(外文):Kuang-Han Yang
論文名稱:外資與投信買賣超行為對財務績效預測效果之研究--以中大型股本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Net Buy-and-Sell Trading Behavior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and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Prediction –The Case of Medium-Large Shares Companies
指導教授:朱美珍朱美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i-Chen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日連續買賣超月買賣超盈餘營收
外文關鍵詞:turnoversurplusmonthly Net Buy-and-Sellday-consecutive Net Buy-and-Sel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台灣上市櫃股票的個股每日買賣超樣本,並加計每月淨買賣超數據,分析探討外資與投信在日連續買賣超與月買賣超的行為中,對於中大型公司績效方面持續性的預測能力。
研究結果顯示:(一)外資與投信在月買賣超方面,對於公司營收成長有顯著的預測效果。(二)外資與投信在月買賣超與日連續買賣超方面,對於公司盈餘成長有顯著的預測效果。(三) 外資與投信在日連續買賣超方面,對於股價與大盤指數的漲跌有顯著的預測效果。從研究結果中另外發現,外資與投信在營收與盈餘預測上,以月為基準的買賣超均比以日為基準的買賣超來的明顯,顯示以月為基期的長天期且持續性買賣超,比以日為基期的短天期但鉅額買賣超,要更能顯露出外資與投信對於公司經營績效的評估與預測。外資與投信的日連續買賣超訊息對於投資者較具有股票報酬的能力,而月買賣超的訊息則較可以顯示公司基本面的經營績效。
The research employed the daily Net Buy-and-Sell information of Taiwan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analysis sampl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trading behaviors of day-consecutive Net Buy-and-Sell and monthly Net Buy-and-Sell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security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produce effect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continual prediction of medium-large listed companies. The precise period that the research used was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2, in addition, the monthly net buy-and-sell data during this period was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1) The monthly Net Buy-and-Sell trading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ng effect on companies’ turnover growth. (2) The monthly Net Buy-and-Sell, as well as the day-consecutive Net Buy-and-Sell trading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ng effect on companies’ surplus growth. (3) The day-consecutive Net Buy-and-Sell trading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has a significant predicting effect on stock prices and TSE Tai-index. The research also finds that in the aspect of the prediction of turnover and surplus, the net-buy/sell based on a monthly basis is more considerable than the net-buy/sell that based on a daily basis; the finding which means, compare with the short-term, huge amount of daily net buy/sell trading, a long-term and continuing net buy/sell trading behavior can better reveal foreign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ability to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information of day-consecutive net buy/sell trading of foreign investors and investment trust companies has a better return on stock to investors; however, the monthly net buy/sell trading information that can present the fundamental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誌謝 V
目錄 V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法人交易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法人交易相關策略 8
第三節 法人買賣超與財務績效相關文獻 9
第參章 研究設計 1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三節 研究變數敘述與定義 12
一、大型股與中型股的定義 12
二、相關變數敘述與定義 13
三、買賣超敘述與定義範圍 14
四、資料篩選 20
五、資料分析 21
第肆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22
第一節 買賣超檢定分組 22
第二節 買賣超描述性統計 23
一、外資與投信月買賣超大型股敘述統計 23
二、外資與投信月買賣超中型股敘述統計 24
三、外資與投信日連續買賣超大型股敘述統計 25
四、外資與投信日連續買賣超中型股敘述統計 27
第三節 月買賣超檢定分析 28
一、外資月買超大型股 28
二、外資月賣超大型股 30
三、外資月買超中型股 32
四、外資月賣超中型股 34
五、投信月買超大型股 35
六、投信月賣超大型股 37
七、投信月買超中型股 38
八、投信月賣超中型股 40
第四節 日連續買賣超檢定分析 42
一、外資日連續買超大型股 42
二、外資日連續賣超大型股 44
三、外資日連續買超中型股 45
四、外資日連續賣超中型股 46
五、投信日連續買超大型股 48
六、投信日連續賣超大型股 50
七、投信日連續買超中型股 51
八、投信日連續賣超中型股 5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5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57
參考文獻 58
中文部份
1.王月玲,外資對台灣股市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朱建州,機構投資人與月營收資訊內涵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股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3.李春安、類惠貞,正向回饋交易與股市崩盤,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二卷二期五月,第1-28 頁,2009。
4.李瑞娟,機構投資人在店頭市場買賣超之資訊效果,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2001。
5.吳志偉,台灣股市外資與投信投資策略,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6.吳幸姬、李顯儀,產業月營收與股價報酬的關聯性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第三卷第二期,第61-74頁,2006。
7.林可依,台灣上市股市三大法人買賣超是否可提供投資人短期獲利機會?,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8.林炯珪,半強勢效率資本市場檢定之實證方法,管理評論七月,第45-68頁,1988。
9.金鐵英、王昭文,台股之弱式效率市場檢定,高苑學報第十三卷,第191-220頁,2007。
10.施生元,投信、外資及散戶從眾行為之探討,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1.高耀宇,反向操作策略獲利性之研究-以台灣股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
12.馬宏志,法人買賣訊息後股價反應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論文,2006。
13.梁佩茲,法人買賣超對股價指數報酬率的不對稱性效果分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所碩士論文,2010。
14.梁嘉云,國內三大法人投資行為與季盈餘宣告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5.許靜茹,投資人交易規與盈餘宣告之反應,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6.郭素菱,機構投資人與財務報表攸關性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2002。
17.陳正佑,台股動能策略與反向策略投資績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02。
18.陳志源,自營商及外資鉅額交易資訊內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19.黃金蓮,台灣上市(櫃)企業財務績效與外資持股比例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2001。
20.楊啟宏,外資買賣超對個股股價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21.楊淑惠,外資連續買賣超行為對股價報酬率之影響,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2.趙詩容,法人買賣超是否為投資人短期買賣的參考指標,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23.劉炆明,外資買賣超交易資訊對股價波動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
24.蔡毓娟,月營收資訊對三大法人投資決策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25.鄭琬齡,機構投資人與資訊優勢之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26.謝慧華,外資鉅額交易資訊內涵-轉換函數模式之應用,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1997。
27.簡雪芳,月營收公告資訊內涵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英文部份
1.Banerjee.(1992).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7,797–817.
2.Chang, E., Cheng, J. and A. Khorana. (2000). An examination of herd behavior in equity markets: a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4,1651-1699.
3.Close, N.(1975).Price Reaction to Large Transactions in the Canadian Equity Markets.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31, 50 - 57.
4.Christie, W. and R. D. Huang. (1995). Following pied piper: do individual returns herd around the market?.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51, 31-37.
5.Fama, E. F.(1965). The Behavior of Stock-Market Price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38, 34 - 105.
6.Fama, E. F.(1970).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5, 383 - 417.
網頁部份
1.台灣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www.twse.com.tw/ch/index.php,2012。
2.彭博社,http://www.bloomberg.com/,2012。
3.StockChart.com,http://www.stockchart.com/,201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卓紋君(2000a)。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4,25-29。
2. 卓紋君(2000b)。台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5,1-30。
3. 黃明慧(2007)。情變不是被他傷害,只是「我」被撞擊了。張老師月刊,353,32-35。
4. 修慧蘭、孫頌賢(2003)。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71-92。
5. 李佩怡(1996)。台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以北部四所大學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27-54。
6. 吳麗雲(2001)。男女分手後的調適與輔導,諮商與輔導,186,40-42。
7. 王慶福、王郁茗(2007)。分手的認知及調適之評量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3),205-233。
8. 王慶福(2002)。分手的調適與改變歷程及評量工具之發展與研究(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3-H-040-001-SSS),引自王慶福、王郁茗(2007)。分手的認知及調適之評量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3),205-233。
9. 王郁茗、王慶福、蘇完女(2002)。大學生對分手的調適與復原歷程初探。發表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2002年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臺北,引自王慶福、王郁茗(2007)。分手的認知及調適之評量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3),205-233。
10. 6.吳幸姬、李顯儀,產業月營收與股價報酬的關聯性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第三卷第二期,第61-74頁,2006。
11. 3.李春安、類惠貞,正向回饋交易與股市崩盤,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二卷二期五月,第1-28 頁,2009。
12. 林烘煜、唐淑華(2008)。讀書治療在大學通識課程上的應用-自我決定論觀點。教育心理學報,39(3),37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