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4 19: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彥澤
研究生(外文):Huang,Yan-Ze
論文名稱:異型拱橋靜態力學行為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atic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Special-shape Arch Bridge
指導教授:苟昌煥苟昌煥引用關係高金盛高金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ou,Chang-HuanKao,Chin-S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與工程資訊學系(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異型拱橋索力靜態荷載影響線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4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異型拱橋造型特殊且美觀,主要由主梁、拱圈及拉索組合而成,這種橋梁結合了拱橋與吊橋的優點,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成本,為一種新式的橋梁結構體系。由於台灣山多路彎,路線曲折,異型拱橋可有很好的適應性,因此異型拱橋在國內具有相當大的應用空間。
本文旨在探討異型拱橋的靜態荷載反應,俾供國人參酌引用。文中除列述異型拱橋的基本分析理論及分析流程外,並以案例分析說明異型拱橋在均勻呆載重作用下的靜態反應。此外,亦探討異型拱橋幾何形狀的改變對靜態荷載反應的影響。
結果表明,由於異型拱橋拱圈的佈置異於傳統拱橋,拉索的初始索力與成橋索力分佈複雜,導致拱橋無論是面內或面外均難以取得較規則的受力反應,因此在建立分析模型時須特別注意索力的佈置問題。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內容 4
第二章 異型拱橋基本架構與文獻回顧 5
2.1 有關異型拱橋 5
2.2 有關異型拱橋靜力特性分析 8
第三章 基本分析理論與分析模式 10
3.1 拱橋的受力特性 10
3.2 拱橋的合理拱軸線 15
3.2.1 幾種常用拱軸線 15
3.2.2 擬合拱軸線 16
3.2.3 擬合拱軸線的幾種方法 18
3.3 影響線分析理論 26
3.3.1 換算勁度法 26
3.3.2 有限元素法 31
3.3.3 位移互等定理 33
第四章 異形拱橋靜態特性分析 36
4.1 分析基本資料 36
4.2 分析模式 38
4.3 分析結果與探討比較 39
4.3.1 鋼索與碳纖維索之靜態荷載反應 39
4.3.2 幾何形狀改變對異型拱橋靜態荷載之影響 46
4.3.2.1 改變矢跨比 46
4.3.2.2 改變拱圈斜交角度 53
4.3.2.3 改變無索區長度 60
4.4 小結 67
第五章 異型拱橋影響線反應分析 68
5.1 分析模式 68
5.2 分析結果與探討比較 68
5.2.1 改變矢跨比 68
5.2.2 改變拱圈斜交角度 81
5.3 小結 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6
6.1 結論 96
6.2 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1】唐寰澄,「橋梁美的哲學」,明文書局,1994,五月。
【2】BETH T, PIPER F C.,「The stop-and-go generato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209, pp.88-92, 1985.
【3】蔡伊卉,「斜向繫拱粱橋分析」,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6。
【4】Tveit P., 「Considerations for Design of Network Arches」, ASC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Vol.113, ls.10, pp.2189-2207, 1987.
【5】顏啟川,「吊橋結構分析」,中原大學碩士論文論文,1988。
【6】王瑋瑤、李生智、陳科昌,「異性拱橋-一種新穎的橋梁形式」,上海建設科技報,第1期,第9卷,第17-18頁, 1994。
【7】王瑋瑤 、李生智、陳科昌,「異型系杆拱橋」,中國公路學報,第1期,第9卷,第46-50頁,1996。
【8】李生智、王瑋瑤、鄔妙年,「異型拱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9】HUANG C., Verchery G.,「An exact structural static reanalysis method」,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J], Vol.13, pp.103-112, 1997.
【10】劉永剛,「犍為岷江大橋換索工程計算與分析」,碩士學位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02。
【11】姜華,「斜拉拱成橋索力和設計參數研究」,長安大學碩士論文,2006。
【12】張松,「異型拱橋設計關鍵技術」,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6。
【13】金怡新,「斜拉拱橋力學性能分析」,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14】楊光,「異型拱橋的拱軸線優化和穩定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8。
【15】陽治群,「異型拱橋動力特性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16】劉軍,「系桿拱橋力學特性與穩定性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17】吳學華,「斜跨拱橋結構特點及力學性能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18】王善巍、潘盛山、張哲,「鋼箱斜跨拱橋的穩定分析」,北方交通,第1期,第21-23頁,2010。
【19】王國鼎,「換算剛度法計算連續梁的內力影響線」,中南公路工程,第1期,1986。
【20】胡世駿,陸世元,「計算連續梁影響線的CAD 方法」,甘肅工業大學學報,第2期,第14卷,1988。
【21】余蓮英,李明瑞,「結構影響圖的有限元方法」,力學與實踐,第4期,1994。
【22】劉念超,「動力影響線初探」,長沙交通學院學報,第1期,第10卷,2004。
【23】唐燮黎,「結構影響線的精確確定」,河海大學學報,第1期,第23卷,1995, 一月。
【24】郭向榮、戴公連,「橋梁結構影響面加載及影響線加載」,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第4期,1998,十二月。
【25】席廣恒、陳永彰,「影響線加載算法的改進」,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第1卷,1999,三月。
【26】蔣志剛、劉滋銀,「位移法計算彎橋縱向影響線」,雲南交通科技,第1期,第16卷,2000,二月。
【27】吳暉,「一種計算指定截面內力影響線的簡便方法」,工程力學,第5期,第20卷,2003,十月。
【28】鄒銀生、湛發益,狄謹「橋梁結構空間分析影響面加載」,中外公路,第1期,第22卷,2003,二月。
【29】張征文、王巍「等截面連續梁內力影響線求解的能量法」,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第4卷,2003,六月。
【30】李華、劉軍,「求解冗力彎距方程式計算連續曲線梁力影響線」,石家庄鐵道學院學報,第4期,第17卷,2004,十二月。
【31】李華、武蘭河,「單根曲線梁法計算連續曲線梁橋影響線」,工程力學,第1期,第22卷,2005,六月。
【32】王家林、彭凱、孫全胜,「橋梁橫向分佈影響線的平面桿系有限元計算方法」,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六月。
【33】林陽子、黃僑與任遠,「拱橋拱軸線的優化與選形」,公路交通科技 [J],第3期,第24卷,第59-63頁,2007。
【34】 蔣啟平,「三次樣條插值確定拱橋拱合理軸線的方法探討」,武漢理工學報[J],第1期,第25卷,第101-104頁,2001。
【35】張晶,「考慮軸向變形的合理拱軸線的有限元優化」,建築與結構設計 [J],第3期,第27卷,第37-40頁,2008。
【36】李生智、王瑋瑤與鄔妙年,「異型拱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37】騰化俊與王子建,「異型斜跨下承式鋼結構懸索橋預應力施工技術」,建築鋼結構,第38-41頁。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