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寰澄,「橋梁美的哲學」,明文書局,1994,五月。
【2】BETH T, PIPER F C.,「The stop-and-go generato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209, pp.88-92, 1985.
【3】蔡伊卉,「斜向繫拱粱橋分析」,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06。【4】Tveit P., 「Considerations for Design of Network Arches」, ASC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Vol.113, ls.10, pp.2189-2207, 1987.
【5】顏啟川,「吊橋結構分析」,中原大學碩士論文論文,1988。【6】王瑋瑤、李生智、陳科昌,「異性拱橋-一種新穎的橋梁形式」,上海建設科技報,第1期,第9卷,第17-18頁, 1994。
【7】王瑋瑤 、李生智、陳科昌,「異型系杆拱橋」,中國公路學報,第1期,第9卷,第46-50頁,1996。
【8】李生智、王瑋瑤、鄔妙年,「異型拱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9】HUANG C., Verchery G.,「An exact structural static reanalysis method」,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J], Vol.13, pp.103-112, 1997.
【10】劉永剛,「犍為岷江大橋換索工程計算與分析」,碩士學位論文,西南交通大學,2002。
【11】姜華,「斜拉拱成橋索力和設計參數研究」,長安大學碩士論文,2006。
【12】張松,「異型拱橋設計關鍵技術」,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6。
【13】金怡新,「斜拉拱橋力學性能分析」,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14】楊光,「異型拱橋的拱軸線優化和穩定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8。
【15】陽治群,「異型拱橋動力特性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16】劉軍,「系桿拱橋力學特性與穩定性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17】吳學華,「斜跨拱橋結構特點及力學性能分析」,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9。
【18】王善巍、潘盛山、張哲,「鋼箱斜跨拱橋的穩定分析」,北方交通,第1期,第21-23頁,2010。
【19】王國鼎,「換算剛度法計算連續梁的內力影響線」,中南公路工程,第1期,1986。
【20】胡世駿,陸世元,「計算連續梁影響線的CAD 方法」,甘肅工業大學學報,第2期,第14卷,1988。
【21】余蓮英,李明瑞,「結構影響圖的有限元方法」,力學與實踐,第4期,1994。
【22】劉念超,「動力影響線初探」,長沙交通學院學報,第1期,第10卷,2004。
【23】唐燮黎,「結構影響線的精確確定」,河海大學學報,第1期,第23卷,1995, 一月。
【24】郭向榮、戴公連,「橋梁結構影響面加載及影響線加載」,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第4期,1998,十二月。
【25】席廣恒、陳永彰,「影響線加載算法的改進」,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第1卷,1999,三月。
【26】蔣志剛、劉滋銀,「位移法計算彎橋縱向影響線」,雲南交通科技,第1期,第16卷,2000,二月。
【27】吳暉,「一種計算指定截面內力影響線的簡便方法」,工程力學,第5期,第20卷,2003,十月。
【28】鄒銀生、湛發益,狄謹「橋梁結構空間分析影響面加載」,中外公路,第1期,第22卷,2003,二月。
【29】張征文、王巍「等截面連續梁內力影響線求解的能量法」,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第4卷,2003,六月。
【30】李華、劉軍,「求解冗力彎距方程式計算連續曲線梁力影響線」,石家庄鐵道學院學報,第4期,第17卷,2004,十二月。
【31】李華、武蘭河,「單根曲線梁法計算連續曲線梁橋影響線」,工程力學,第1期,第22卷,2005,六月。
【32】王家林、彭凱、孫全胜,「橋梁橫向分佈影響線的平面桿系有限元計算方法」,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六月。
【33】林陽子、黃僑與任遠,「拱橋拱軸線的優化與選形」,公路交通科技 [J],第3期,第24卷,第59-63頁,2007。
【34】 蔣啟平,「三次樣條插值確定拱橋拱合理軸線的方法探討」,武漢理工學報[J],第1期,第25卷,第101-104頁,2001。
【35】張晶,「考慮軸向變形的合理拱軸線的有限元優化」,建築與結構設計 [J],第3期,第27卷,第37-40頁,2008。
【36】李生智、王瑋瑤與鄔妙年,「異型拱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37】騰化俊與王子建,「異型斜跨下承式鋼結構懸索橋預應力施工技術」,建築鋼結構,第38-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