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司徒華城(譯)。Auer, L.(1921/1993)著。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學(ViolinPlaying as I Teach It)。台北:世界文物。
白博文(1994)。鈴木才能教育及相關的教育理論對我國幼兒小提琴教學之應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伍鴻沂(2001)。鈴木音樂教學。國教天地,164。63-70。朱永平(譯)。Suzuki, S.(2002)著。養育神童的教育。台北:尼羅河書房。
朱湘琳(2003)。台灣山葉音樂教學系統教材教法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江姮姬(1991)。從初階小提琴教學之提倡,探討鈴木教學法中生動有趣的教學過程。國民教育,32(1,2)。49-54。
呂炳川(譯)。Suzuki, S.(1985)著。才能教育自零歲起。台北:達欣。
汪建宏(2006)。鈴木小提琴教學法暨初階教材之探討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朝陽(1997)。著名音樂教學法-日本:鈴木才能教學法簡介。國教輔導,36(6)。14-17。林維中,陳謙斌(譯)。Galamian, I.(1962/1988)著。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法Principles of Violin Playing and Teaching)。台北:全音。
林曄宣(2004)。『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與『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兩套初級鋼琴教材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邵義強(譯)。Suzuki, S.(1985)著。愛的培育。台北:達欣。
邵義強(譯)。Suzuki, S.(1987)著。愛的才能教育。台北:樂韻。
邵義強(譯)。Suzuki, S.(1991)著。愛的才能啟發。高雄:財團法人中華音樂文化教育基金會。
思勤(譯)。Suzuki, S.(1999)著。愛的才能教育。台北:藝神文化。
施姍佑(200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絃樂團組訓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洪千富(2004)。小提琴演奏學派之傳承與發展(17~20世紀)。高雄:春暉。
洪萬隆(1977)。鈴木鎮一的音樂概念與應用。國教之友,447。10-11。洪萬隆(1991)。巴洛克小提琴-演奏技術與詮釋理論之研究。高雄:復文。
洪萬隆(1992)。透過音樂教育的藝術-鈴木鎮一才能教育的哲學基礎與教學概念。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記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洪萬隆(1994)。當代小提琴教學理論概覽。中山人文學報,2,189-204。洪萬隆(2000)。鈴木小提琴教學法。高雄:復文。
洛秦(2004)。小提琴藝術全覽。上海:上海音樂學院。
紀佳伶(2000)。中華民國鈴木音樂教育才能協會。音樂月刊,79-81。高士彥(2001)。小提琴家辭典。台北:世界文物。
鹿蘋(2007)。柯萊曼悌《29首練習曲》克拉莫《60首練習曲》鋼琴教材比較分析及鋼琴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世祥(譯)。Campbell, M. (1980/1997)著。不朽的小提琴家(The Great Violinists)。台北:世界文物。
郭生玉(2000)。心理與教育測驗(十四版)。台北縣:精華書局。
陳冠州(2004)。國民小學低年級實施小提琴團體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建甫(2001)。鈴木小提琴教學法與哈瓦斯小提琴教學法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藍谷(1995)。和孩子共圓音樂夢。台北:藝神文化。
陳藍谷(2001)。小提琴演奏之系統理論。台北:全音。
陳藍谷(2005)。小提琴演奏統合技術。台北:美樂。
陳櫻慧(2001)。鈴木教學法在台灣。音樂月刊,144-149。湯定九(譯)。Stowell, R.(Ed.)(1992/1996)著。小提琴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Violin)。台北:世界文物。
馮明(譯)。Flesch, C.(1924/1985)著。小提琴演奏之藝術(The Art of Violin Playing)。台北:黎明。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黃思怡(2003)。小提琴團體教學法之研究-徐多沁教學法與黃鐘教學法。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素英(譯)。Suzuki, S.(1997)著。愛的生活。台北:藝神文化。
黃輔棠(1986)。彈琴論樂。台北:大呂。
黃輔棠(1995)。教教琴‧學教琴:小提琴技巧教學新論。台北:大呂。
黃輔棠(1999)。小提琴團體教學研究與實踐(上、中、下)。台北:大呂。
黃輔棠(2000)。小提琴教學文集。台北:全音。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廖叔同(譯)。Raaben,L.(1966/1993)著。古今傑出小提琴家。台北世界文物。
趙惟儉(2002)。小提琴教學法。台北:世界文物。
趙薇(2002)。兒童與小提琴-寫給小朋友的教師和家長。台北:世界文物。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蔣和璠(譯)。Flesch, C.(1960/2002)著。小提琴指法藝術(Violin Fingering Its heory and Practice)。北京:人民音樂。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應用。高雄:復文。
蕭心筠(2001)。小提琴練習曲教學應用之研究--以模組理論為依據的技巧分析。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貓頭鷹編譯小組(2001)。音樂辭典。台北:貓頭鷹。
謝宜君(1998)。幼兒音樂才能的啟發:談鈴木教學法。省交樂訊,77。3-6。
二、英文書目
Boyden, D. D. (1990). The History of Violin Playing from its Origins to 1761.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athwaite, A. (1988). Suzuki Training: Musical Growth or Hindrance?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5 (2), 42-45.
Duke, Robert A. (1999). Teacher and Student Behavior in Suzuki String Lessons: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Talent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47(4), 293-307.
Galamian, I. (1962). Principles of Violin Play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Herman E. (1981). Shinichi Suzuki : The Man and His Philosophy. Athen, Ohio, U.S.A. ,Ability Development Associates, Inc. Subsidiary of Accura Music.
Kendall, J. (1986). Suzuki’s Mother Tongue Method.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2(6), 47-50
三、樂譜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1。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2。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3。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4。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5。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6。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7。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鎮一小提琴指導曲集8。台北:大陸書店。
鈴木鎮一。鈴木副教材把位練習。台北:大陸書店。
篠崎弘嗣。新版篠崎小提琴教本1。台北:大陸書店。
篠崎弘嗣。新版篠崎小提琴教本2。台北:大陸書店。
篠崎弘嗣。新版篠崎小提琴教本3。台北:大陸書店。
篠崎弘嗣。新版篠崎小提琴教本4。台北:大陸書店。
四、網站
《中華民國鈴木音樂才能教育協會網站》。http://www.suzukimethod.org.tw/index.htm
《日本維基網站》。http://ja.wikipedia.org/wiki/篠崎弘嗣
Suzuki Association of the Americas. http://suzukiassociatio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