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一 圖書資料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民國88年。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民國88年。
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民國94年。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民國86年(六版)。
林金莖、陳水亮,日本國憲法論,民國82年。
吳庚,行政爭訟法,,民國88年(修訂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民國90年(七版)。
阿部照哉、池田政章、初宿正典、戶松秀典編著,許志雄教授審訂,周宗憲譯,憲法(下)—基本人權篇(憲法(下)—基本人権篇),民國90年。
哈伯瑪斯著(Habermas),曹衛東 王曉玨 劉北城 宋偉杰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Strukruwandel der Offentlichkeit),民國91年。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民國88年。
路易士(Lewis)著,蘇希亞譯,不得立法侵犯:蘇立文案與言論自由(MAKE NO LAW : THE SULLIVAN CAS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民國88年。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民國86年(二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民國85年。
陳慈陽,基本權核心理論實證化及其難題,民國86年。
陳慈陽,憲法學,民國94年。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釗、吳聰敏,經濟學,民國91年(增訂二版)。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民國88年。
董保城,國家責任法,民國91年。
二 論文資料
石世豪譯,【法庭一週新報案】判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八)—人性尊嚴與人格發展自由,民國88年,頁493-522。
石世豪,我國為廣播電視積極立法的憲法基礎—憲法論證的本土化建構模式,中正法學集刊,民國92年6月,第十二期,頁1-33。
史塔克(Starck)口述,李建良譯,基本權利之保護義務,憲法理論與實踐(一),民國88年,頁103-149。
江耀國,論對廣電媒體上妨害風化言論之行政管制及訴訟,行政程序法之檢討、傳播行政之爭訟,民國92年,頁213-233。
林子儀,新聞自由的意義及其理論基礎,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民國86年,頁61-131。
林子儀,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民國86年,頁133-196。
林子儀,言論自由導論,台灣憲法的縱剖橫切,民國91年,頁103-179。
邱聯恭,訴訟法理及非訟法理之交錯適用,民訴法研討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記錄,民國75年,頁1-56。
法治斌,論出版自由與猥褻出版品之管制,人權保障及釋憲法制 憲法專論(一),民國82年(再版),頁148-155。
李鴻禧,違憲審查思想史之比較研究—戰前美、德、法、日之縱剖,違憲審查論,民國79年,頁45-88。
李鴻禧,立憲制度之危機及人權理念之式微,違憲審查論,民國79年,頁357-406。
李建良,「制度性保障」理論探源—探索卡爾.史密特學說的大義與微言,公法學與政治理論,民國93年,頁219-265。
吳永乾,美國誹謗法所稱「真正惡意」法則之研究,中正法學集刊,民國93年,第十五期,頁1-95。
吳庚,社會變遷與憲法解釋,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民國94年,頁1-7。
翁岳生,不確定法律概念、判斷餘地與獨占事業之認定,法治國的行政法與司法,民國86年,頁91-106。
翁曉玲,新聞報導自由與人格權保護—從我國與德國釋憲機關對新聞報導自由解釋之立場談起,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民國91年,頁86-142。
黃茂榮,法律規定之邏輯性結構,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民國82年(三版),頁115-206。
黃啟禎譯,關於「呂特事件」之判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一),民國82年,頁100-125。
黃昭元,立法裁量與司法審查—以審查標準為中心,憲政時代,民國89年10月,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156-184。黃建輝,普通法院對立法不作為之造法補充,現代國家與憲法 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民國86年,頁1140-1157。
許宗力,談言論自由的幾個問題,台灣憲法的縱剖橫切,民國91年11月,頁239-267。
許宗力,基本權的第三人效力與國庫效力,月旦法學教室,民國92年7月,第九期,頁64-73。許宗力,基本權的保障與限制(上),月旦法學教室,民國92年9月,第十一期,頁64-75。許宗力,比例原則與法規違憲審查,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
,民國93年,頁214-229。
許育典,學術自由作為大學法制的核心建構—二一退學憲法爭議的省思,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民國91年,頁143-185。
陳愛娥,大法官憲法解釋權之界限—由功能法的觀點出發—,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記錄,民國88年,頁307-387。
陳嘉章,鴻海訴請假扣押工商記者曠文琪事件研析,國政分析,民國94年1月,教文(析)094-001號。
陳慈陽,司法院大法官暫時處分權之理論基礎,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初版第一刷,民國94年,頁415-432。
陳新民,憲法基本權利及「對第三者效力」之理論,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
),民國74年,頁57-137。
張嘉尹,論價值秩序作為憲法學的基本概念,臺大法學論叢,民國90年6月,第三十卷,第五期,頁2-32。
張嘉尹,基本權理論、基本權功能與基本權客觀面向,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民國91年,頁30-70。
張嘉尹,「內部新聞自由」的可能性及其界限,民國91年8月,台灣本土法學,2002年8月1日,第37期,頁141-146。
楊鳴鐸 何吉森,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暗喻性分類廣告研究,行政程序法之檢討、傳播行政之爭訟,民國92年,頁237-253。
蔡茂寅,行政執行與行政救濟之關係,黃宗樂教授六秩祝賀—公法學篇(二),民國91年5,頁175-264。
鄭文婷著,內部新聞自由之編輯室規章之研究─以自立報系股權移轉事件為出,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6年6月。三 政府文書資料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92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407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414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54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73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577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06號解釋。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17號解釋。
最高法院43年度台抗第20號裁定。
最高法院民事87年度台上第43號判決。
最高法院民事93年度台上字第851號判決。
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94年10月28日新聞稿。
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94年10月29日新聞稿。
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94年11月2日新聞稿。
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94年11月5日新聞稿。
行政院新聞局新廣四字第0940601039號行政處分書。
行政院院臺訴字第0950082479號
四 新聞資料
王蘭芬,為什麼?男體寫真算猥褻!香港進口雜誌上星期被查扣,晶晶書庫負責人昨天提質疑,民生報,民國92年9月2日,第A10版。
張世欣、石秀娟,國民黨反制 追究四大基金護盤績效,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11月20日。
歐懿惠,脫序問政 李敖議場秀全裸,台視電子報民國95年11月10日。
樊冬寧,美人權報告台灣四點待改進—新聞自由點名東森S台事件,東森電子報,民國05年3月19日。
羅雨恆,未搜索中國時報 高檢署:不在告發範圍內,東森電子報,民國91年3月20日。
曠文琪,英特爾新平台—嘉惠鴻海,工商時報,民國93年4月29日,第13版。
英文部分
一 圖書資料
Mullis, A. and K. OLIPHANT, TORTS (1997).
Middleton, K. and W. Lee, THE LAW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2006 UPDATE (2006).
Overbeck, W., MAJOR PRINCIPLES OF MEDIA LAW (2003).
Paraschos, E., MEDIA LAW AND REGUL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NATIONAL, TRANSNATIONAL AND U.S. PERSPECTIVE (1998).
Pember, D., MASS MEDIA LAW (2001/2002).
Sarah, A. and E. Selwyn, PRESS AND BROADCAST MEDIA (1999).
Siegel, P., CASE IN COMMUNICATION LAW (2002).
Tushnet, M., THE NEW CONSTITUTION ORDER (2003).
Zuckman, H., C. Kennedy and R. Frieden, MODERN COMMUNICATION LAW (1999).
二 論文資料
Krause, Punishing The Press: Using Contempt of Court to Secure the Right to a Fair Trail, 76 B.U.L . Rev. 537 (1996).
三 裁判
New York Times v. Sullivan, 376 U.S. 254 (1964).
United States v. O’Brien, 391 U.S. 367 (1968).
Stanley v. Georiga, 394 U.S. 557 (1969).
Red Lion Broadcasting v. FCC, 395 U.S. 367 (1969).
New York Times v. United States, 403 U.S. 713 (1971).
United States v. Marchetti, 466 F. 2d 1309 (1971).
Branzburg v. Hayes, 408 U.S. 665 (1972).
Snepp v. United States, 444 U.S. 507 (1972).
Miller v. California, 413 U.S. 15 (1973).
Gertz v. Welch, Inc., 418 U.S. 323 (1974).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Pharmacy v. Virginia Citizens Consumer Council, 425 U.S. 748 (1976).
Zurcher v. Standford Daily, 436 U.S. 547 (1978).
Philadelphia Newspapers, Inc v. Hepps, 475 U.S. 767 (1978).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v. Hudnut, 771 F. 2d 323 (7th Cir 1985).
Liggett v. The Superior Court, 224 Cal. App. 3d 426(1989).
O’sborne v. Ohio, 495 U.S. 103 (1990).
Cohen v. Cowles Media Company, 501 U.S. 663 (1991).
United States v. National Treasury Employees Union, 513 U.S. 454 (1995).
Gonzale v. NBC, 194 F. 3d 29 (2d Cir 1998).
Brammer v. KB HOME, 114 S.W. 3d 101 (2003).
Jordan v. Metropolitican Life Ins Co., 280 F.Supp 2d 104 (2003).
Tory v. Cochran, 544 U.S. 734 (2005).
四 國際條約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日文部分
一 圖書資料
コンラート.ヘツセ著,阿部照哉訳,西トイツ憲法綱要,昭和60年。
平川宗信,名譽毀損罪と表現の自由,昭和58年。
田上攘治,警察法,平成元年。
加藤一彥、只野雅人,現代憲法入門セミ50選,平成17年。
西埜章,国家賠償法,平成9年。
有倉遼吉、時岡弘,条解 日本国憲法,平成元年(改訂版)。
香城敏磨,憲法解釈の法理,平成16年。
原井龍一郎、河合伸一,実務民事保全法,平成3年。
菊井維大、村松俊夫、西山俊彥,仮差押え・仮処分,昭和63年(三版)。
飯田孝也,憲法学ブロムナード,平成17年。
二 論文資料
田中信義,行政処分の停止執行,裁判実務大系,昭和61年,第1卷,行政爭訟法,頁235-243。
矢崎秀一,出版の事前差止めを求める仮処分の今日的課題,新.実務民事訴訟講座,昭和63年,第14卷,頁255-267。
武田聿弘,出版物の販売差止めの仮処分,民事保全法 裁判実務大系,昭和63年,第4卷,頁208-219。
親崎定雄,搜索.押收の必要性の判斷,搜查法大系,昭和63年,第3編,搜索.押收,頁30-42。
三 裁判
最大判昭和27年8月6日刑集6卷8号974頁。
最判昭和30年11月22日民集9卷12号1793頁。
最大決昭和44年11月26日刑集23卷11号1490頁。
最決平成元年1月30日刑集四三卷1号19頁。
最決平成2年7月9日刑集45卷5号421頁。
岡山地決昭43年12月17日行裁例集19卷12号1940頁
大阪高判昭和46年3月10日高刑集24卷1号221頁。
札幌高決昭和54年8月31日判時937号16頁。
札幌地判昭和55年11月5日判時1010号91頁。
東京地決昭和44年11月15日判時578号22頁。
東京地決昭和45年3月14日判時586号41頁。
東京地決昭和46年6月29日判時633號号43頁。
東京地決昭和50年4月26日判時787号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