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中嘉網路(2003)。〈數位互動電視收視戶意見調查報告〉。台北:中嘉網路顧問公司。取自:http://www.cns.net.tw/company_news02.php?news=6
比爾•蓋玆著,王美音譯(1996)。《擁抱未來》。台北:遠流。
王國明、顧志遠(1994)。〈高等教育資源分配模式研究〉。台灣教育,528期。
王國雍(1995)。〈互動式電視之展望〉。電腦與通訊,38期。
王梅玲(2002)。〈資訊地球村課程單元九:全球網路學習〉。取自:http://www3.nccu.edu.tw/~meilingw/globe/u9/webpage/u9_pt1.html
田家琪(2000)。〈Internet 與傳統媒體牽手大放電─從美國近年來的併購案談起〉。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72期。
吳怡靜(2000)。〈教育新趨勢主題-科技巨變,學校首當其衝〉,《天下雜誌》。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trend2-2.htm
吳品賢整理(2001)。〈寬頻網路改寫日本數位電視普及劇本〉。新竹:工研院光電所。取自日經電子:http://www.dvo.org.tw/dvd/m/2001-12/0112sam3.asp
吳恩文(2002)。《從美英日互動電視經營發展模式探討台灣互動電視產業之整合面貌業者競爭策略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李建興(2001)。〈遠距教學之特性與展望〉。社會教育年刊,49期。周文正(1997)。〈分散式Web網頁瀏覽追蹤系統設計與應用〉。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計算機與通訊中心。
岳修平、劉芳秀(2001)。〈網路輔助遠距教學互動活動設計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9(1)期。林宇玲(2005)。《偏遠地區兒童的網路使用與性別化同儕文化的發展》。新聞學研究,82期。林奇賢(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67期。林南谷(2002)。《廠商行銷策略初探之研究-以直播衛星電視為例》。台北: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翠絹(2004)。《台灣數位互動電視市場導入期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數位媒體的發展與再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璟豐(1999)。〈傳播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新時代-淺談資訊網遠距教學(上)〉。生活科技教育,88年12月刊。侯志欽(1998)。〈新傳播科技在隔空教育的應用-以英國開放大學為例〉。成人隔空學習探索(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編印。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1994)。〈新店、新竹、台南、高雄地區有線電視市場接受力調查研究報告〉。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洪明洲(1999),大學教學理念與技術的演進-網路教學與學習效果之改善實例, 台大管理論壇。取自:http://140.112.110.130/education
孫志麟(1994)。台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7期,175-202頁。泰普史考特著,陳曉開、袁世珮譯。《N世代:主導21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台北:麥格羅希爾。(原書Tapscott, D.(1998). 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張明輝(1997)。〈美國衛星學校計畫〉,輯於高強華主編:學校教育革新專輯,215-23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教育部(2004)。〈創意台灣全球佈局-2004年至2008年教育施政主軸〉。台北:教育部。
郭斐然、陳慶餘(1997)。〈ISDN遠距教學簡介〉。台灣醫學,5期。
陳年興、王敏煌(1997)。《Web 上Courseware 製作之輔助工具》。第八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俊彬、張博勛、宋美盈(2004)。〈數位學習對國家競爭力之影響〉。資策會數位學習技術中心。取自:http://www.elearn.org.tw/eLearn/NewsView/IndustryNews
陳淳麗(1998)。〈適用於國小英語教學的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肢體反應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之介紹〉。國民教育,39。陳錫卿(2000)。〈遠距教學之介紹〉。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取自:http://140.118.101.180/distance/distance-education.htm#6
彭玉賢(2000)。〈從PBS成人教育遠距教學實行現況思考公視發展教學節目的策略〉。台北: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1/000229.htm
曾淑芬(2002)。〈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S-086-001。
黃新生(1990)。《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2版)》。台北:五南。
楊家興(1996)。〈透視國家資訊基礎建設下的遠距教學〉。教學科技與媒體,26期。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楊朝祥(2001)。〈構築人人有書讀的溫馨社會〉。台北:教育部。
溫明正(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台北:中華教育科技學會。熊澄宇、李建(2001)。〈中國數字衛星直播電視發展戰略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取自: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00/33937/33938/2520594.html
劉天成(1999)。《現代遠程教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
劉幼琍(2004)。《電訊傳播》。台北:雙葉。
劉見東(1999)。〈日本直播衛星服務現況掃瞄〉。通訊雜誌,56期。劉新白、沈文英、陳清河編(1997)。《廣播電視原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蔡念中(2003)。《數位寬頻傳播產業研究》。台北:揚智文化。
蔡振昆(2002)。《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欽文(2002)。《高屏地區國小學生數位落差影響因素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慧娟(1995)。〈電腦互聯網隔空教學〉。隔空教育論叢,第七輯。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盧諭緯(2005)。〈網路+電視+手機=新媒體大浪潮〉,《數位時代雙週》。取自:http://www.bnext.com.tw/mag/2005_04_15/2005_04_15_3153.html賴雅芹(2002)。《台灣地區互動電視產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謝明瑞(2000)。〈遠距教育理論之探討〉。隔空教育論叢,12期。羅世宏(2003)。〈數位時代寬頻視訊服務市場的管制:公平競爭與公共利益的考量〉。新竹:玄奘大學「邁向數位時代資訊傳播發展研討會」論文。
羅偉蘭(2005)。〈英國數字電視發展解析與啟示〉,《世界廣播電視》。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GB/40724/40727/3190024.html
關尚仁(2002)。〈資訊時代的大媒體-談傳播科技發展〉。台北:華視。
網址部份
九年一貫教學創新語文領域網站 http://linux.gces.cy.edu.tw/~lan
英國經濟學人 http:// www.eiu.com
研考會縮短數位落差網站 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
經濟部工業局數位學習發展計畫 http://www.elearn.org.tw
資策會數位學習技術中心 http://www.iiiedu.org.tw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http://elnp.ncu.edu.tw
APT Satellite Holdings Ltd. http://www.apstar.com
BskyB http://www.sky.com
DirecTV http://www.directv.com
EchoStar http://www.echostar.com
Hughes Network Systems http://www.hns.com
IDATE http://www.idate.org
Yahoo! BB http://bbpromo.yahoo.co.jp
英文部分
Atwere, D. & Bates, P. (2003). Interactive TV: a learning platform with potential. London: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
Economist Intellegence Unit (2004). The 2003 e-learning readiness rankings. London: EIU.
Earl, B.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Edition: 8th Edition, Binding: Hardback Publisher: International Thomson Publish.
Holmberg, B. (1995).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IDATE (1997). Industrial Analyses: The Internet and Television, Montpellier: IDATE.
Keegan, J. (1986). The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and Theori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Sewart (Ed.), Dista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ondon: Croom Helm.
Khan, H. (1997). "Web-based instruction (WBI): What Is It and Why is It?" In Khan, Badrul H. (Ed)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
Kim, P. & Sawhney, H. (2002). A Machine-like New Medium –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ve TV.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24, pp. 217–233.
Moore, G. & Kearsley, G. (1996). Distance Education: A System View.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oore, G., Cookson, P., Donaldson, J. & Quigley, B. (Eds.) (1990). Contemporary Issues in American Distance Educ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Smith, L. & Regan, J. (1993).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Stewart, D. W., Kamins, M. A. (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Secondary Research)。台北:弘智。
Taylor, E., Meyerson, W. & Massy, F. (1993). Strategic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 : Improving performance. New Jersey : Peterson's Guides.
Urdan, A. & Weggen, C. (2000) Corporate E-learning: Exploring a New Frontier, March, WR Hambrecht+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