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34)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31 05: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粘僑頡
研究生(外文):CHIAO CHIEH NIEN
論文名稱:富里農村景象之木口木版畫創作
論文名稱(外文):Wood Engraving Work On The Fuli Village Scene
指導教授:陳錦忠陳錦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N JO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產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農村景象版畫木口木版
外文關鍵詞:village scene systemprintwood engrav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花蓮縣富里鄉保有原始純樸的農村景象,親身探究自然景觀、體驗農作之際,便體認農忙辛勞,便發現農忙誘人之處、農村生活樂趣、農閒自在感覺,本創作研究以富里農村環境作背景、將農家符號、景象、文化、圖像融入創作圖像。
本創作研究先闡述富里鄉歷史演進,再將台灣農村之木刻版畫作品表現形式及內涵做分類,並整理木口木版畫版種的特色與限制,以利選擇創作表現形式,透過富里鄉景像點、線、面視覺元素分析的方式,將基材的特色套用至富里農村景象,以木口木版畫創作出農村景觀、農忙時景、農村生態三系列。
本創作即在研究富里鄉農村景象與木口木版畫特性之契合,作品乃體現農民內心世界、傳達對農民的敬意、對自然關懷的成果。讓觀者思考自然之情並更珍惜大地,希冀人們更關注農村人文情懷的課題。期望更多創作者體認農村景象之美、認識木口木刻版畫之創作技法與特色,作為未來木口木刻版畫藝術創作的根基。
This artistic work aims to examine the match between Fuli village’s agrarian landscape and the innate features of wood engraving. It was created with the tripartite intentions to portray the farmers’ inner psychologies, paying respect to them, and demonstrating concern for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It seeks to lead the audience to contemplate the conditions of nature, cherish the earth that they share, and draw attention to the human and social issues in the agrarian communities. It is hoped that a greater number of artists will develop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 pastoral scene and recognize the innate features and outward techniques of wood engraving creation, thus laying the foundations for more wood engraving works in the future.

Today’s Fuli Township of Hualien County still remains an innocent, simple community uncontaminated by the sound and fury of the fast paced modern society outside. Through firsthand exploration of its natural sceneries and personally engaging the demanding labor of the harvesting season, the author learns the joy and allure of pastoral life in both its moments of tranquility and moments of harvesting upheaval. These experiences and findings then enables the amalgamation of Fuli’s agrarian symbolism, scenery, culture, and imagery into the author’s artistic imagination.

This study will start by offering a narrative of Fuli village’s historical evolution. It will then present a typology of the artistic forms and contents of existing wood cutting works centered on the Taiwanese agrarian scene.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an examination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which in turn informs the selection of artistic formats appropriate for this theme. In addition, it will also perform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point, line, and area visual elements of Fuli village. Having done so, it will apply these learnings about the Taiwanese agrarian theme and create three series of wood engraving covering Fuli community’s social landscape, harvesting season, and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富里農村景象之木口木版畫創作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富里鄉人文、地理特質與風貌 11
第二節 台灣農村景象之木刻版畫 25
第三節 木口木版畫 41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53
第一節 創作理念-自然魅力與人文情壞 58
第二節 富里農村景象點、線、面元素分析 58
第三節 媒材與技法 88
第四章 作品詮釋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1
第一節 結論 171
第二節 建議 175
參考文獻 17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亞平(1996)。藝術文化學。台北市:文化藝術出版社。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1989)。中華民國當代版畫藝術=Contemporary prints from Taiwan R.O.C。臺北巿:文建會。
文建會(1986)。中華民國傳統版畫藝術。台北市:文建會。
北岡文雄(1979)。木版畫:間接法藝術雕摺。大阪市:創元社。
行政院文建會(1985)。臺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臺北巿:文建會。
李延祥(2000)。版畫。臺北市:三民。
李以泰(1992)。李以泰木版畫技法。臺北市:世界文物。
何睿晃(1982)。世界名木刻欣賞。臺北巿:藝術。
花松村(2006)。台灣鄉土全誌。台北:中一。
松山龍雄(2004)。特集手手版畫年賀狀。東京都:阿部。
邱宗成(2003)。設計概論要義。台北市:鼎茂圖書。
林智信/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2000)。鄉音刻痕:林智信版畫展=An exhibition of prints by Lin Chih-hsin。臺北市:史博館。
苗允豐(1983)。花蓮縣治(卷二)。花蓮縣: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
馬丁/朱哲良/Martin Judy(2002)。版畫技法百科全書。臺北縣永和市:視傳文化。
許淑貞(2007)。「花語」的生命躍動-許淑貞版畫創作論述。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家瑀(2007)。凹版與綜合併用版畫化之多元媒材創作。臺北市:國立編譯館出張慧玲/林珞帆(2006)。永恆的觀照:倪朝龍教授創作五十年個展:the 5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of Professor Chao-Long Ni。臺中市:臺灣美術館。
張慶勳(2002)。論文寫作手冊。台北市:心理。
張家瑀(2001)。版畫創作藝術。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張振岳(2000)。富里鄉影像志。花蓮縣:富里鄉公所。
陳樹升/梁奕森(2008)。世紀刻痕:臺灣木刻版畫展(1945-2005):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Woodblock Prints of Taiwan(1945-2005)。臺中市:臺灣美術館。
陳國展(2004)。陳國展版畫創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迪華(1996)。館藏宗教版畫。臺北巿:省博物館。
梁奕森/詹彩芸(2004)。分享臺灣情:臺灣現代版畫展=Gravures contemporaines de Taiwan。臺中市:臺灣美術館。黃金財(1998)。臺灣懷舊之旅:古早臺灣人的生活紀實。臺北市:時報。
曾靖琪(2009)。曾靖琪水墨畫創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才郎(1986)。中華民國傳統版畫藝術=The Traditional Art of Chinese Woodblock Prints。臺北巿:行政院文建會。
楊國斌(1990)。臺灣沒落的行業木刻專集。臺北縣永和巿:新形象。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會(1992)。方向教授創作五十年回顧畫展。臺中巿:臺灣省立美術館。
劉豐榮(1997)。兒童藝術表現模式之理論建構與其教育義涵之研究。台北市:文景。
劉明鈞(2002)。木刻版畫質感形式於視覺傳達設計之運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修平(1976)。現代版畫欣賞。臺北巿:啟源。
鄭振鐸(2006)。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上海市:上海書店。
賴吉仁(1998)。臺灣當地的鳥類姿態。台北市:時報文化。
蕭瓊瑞(2005)。楊英風全集=Yuyu Yang corpus。臺北市:藝術家。
簡榮聰(1992)。臺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南投巿:省文獻會。

二、西文部份
Albert Garrett. A History of Wood Engraving. London : Bloomsbury Books, 1978
Chatto, William Andrew. A treatise on wood engraving,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London : C. Knight, 1839
George E. Woodberry. A History of Wood-Engraving. 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1883
Bliss, Douglas Percy. A History of Wood Engraving. London: J.M. Dent and Sons, 1928

三、網路資料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官方網站(無日期)。取自:http://www.fulifa.org.tw/
http://3w.csjh.ttct.edu.tw/~yslai/rountpoint/monut60/mount60.htm
花蓮縣全球資訊網(無日期)。六十石山。取自:http://www.ttcsec.gov.tw/f20/down08.htm
花蓮縣全球資訊網(無日期)。小天祥。取自http://www.ebiotw.com/theme/ix-rape.htm
旅遊資訊網(無日期)。花蓮縣富里鄉羅山瀑布。取自
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102.html
花蓮縣東里村社區發展協會(無日期)。取自
http://rural.swcb.gov.tw/countryside/countryside-miaoli01.asp?town=36&area=69&cid=12
花蓮縣富里鄉明里國小(無日期)。取自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mrps8846003/3-1.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