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0 07: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顏章原
研究生(外文):Chang-yuan Yen
論文名稱:中小企業之網路行銷最佳化模式- 以關鍵字廣告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MEs Internet Marketing Optimal Models – A Case Study of Keyword Advertising
指導教授:黃焜煌黃焜煌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蕭堯仁林豐智黃焜煌
口試日期:2013-05-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電子商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3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8
中文關鍵詞:關鍵字廣告廣告效果轉換率AISAS消費者行為模式網路行銷最佳化
外文關鍵詞:Keyword advertising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conversion ratesAISASconsumer behaviorInternet marketing optim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27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6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參考AISAS模型來探討關鍵字廣告效果,而關鍵字廣告目前已涵括搜尋引擎、內容聯播網(傳統的橫幅廣告)、細分還有聯播網內的主題類別、興趣行銷、再行銷,以及可以再獨立分類的社群行銷及其他不同廣告模式。

研究目的在於:
一、運用AISAS消費者行為模式,探討影響廣告效果之因素。
二、藉由研究使用不同關鍵字廣告模式所得之轉換率情況,以利於評估效益。
三、研究分析關鍵字廣告各項數據的關係,以找出該廣告系統最佳化轉換率的方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AISAS模型由知曉效果轉變到轉換效果的流程,愈靠近早期階段愈需要引起注意(曝光);愈靠近後期階段則愈可以促成消費者行動(轉換)。
二、廣告模式之轉換率由高至低排列為:搜尋引擎、再行銷、內容聯播網。曝光效果由高至低排列為:內容聯播網、再行銷、搜尋引擎。
三、提升點擊率以及管理點擊價格為廣告系統轉換率最佳化之主要因素,點擊率改善方法如A/B測試,以及選擇廣告投放網站的類別。綜合上述研究之結論,提供企業進行網路行銷之最佳化策略參考。
This study use AISAS model to explore the keyword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 advertising covers search engine, content network (banner ads). Content network contains the following marketing advertising mode: topic categories, interest categories, remarketing, and community category, etc.

Aims of the study: First,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by AISAS model, construct each stage of the advertising strategy. Second, by studying different keyword advertising mode from the conversion rate, in order to assess effectiveness. Third, the analysis of keyword advertising data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the advertising system optimiz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irst, by AISAS model, this process is awareness efficiency gradually change to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Second, The conversion rate of the advertising model in descending order: the search engine, remarketing, the content network. Impressions in descending order: content network, marketing, search engine. Third, advertising system conversion rate optimization of the main factors is to enhance the click-through rate and click price. Click-through rate improvement methods such as A/B testing, And choose the categories of advertising website.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provide the best Internet marketing strategies reference.
誌  謝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關鍵字廣告 5
第二節 廣告效果 6
第三節 廣告對消費者行為影響:AISAS模式 8
第四節 中小企業(SME)在網路行銷的策略 1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7
第三節 研究實施 21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24
第一節 AISAS模型之廣告效果研究 24
第二節 廣告模式與廣告效果之關係 26
第三節 廣告數據與轉換效果之關係 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3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37
參考文獻 39
一、中文部份
江岱衛(2008),網路廣告點擊率與點擊廣告後行為之探索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翠玲(2008)。網路關鍵字廣告之廣告效果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曉貞(2007)。關鍵字廣告之廣告效果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于凡(2008)。網路資訊搜尋行為與關鍵字廣告效果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銘鴻(2000)。廣告網站選擇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明煌、黎佩芬(2008)。探討消費者媒體接觸點對廣告媒體選擇之影響~以薄型電視商品為例。台灣傳播管理學術研討會。

陳怡穆(2009)。廣告量對品牌態度與購買率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盟祺(2008)。搜尋產品類型、認知需求與知覺風險對關鍵字廣告效果之影響。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份
Berthon, P., Pitt, L., &; Watson, R. T. (1996). The World Wide Web as an advertising medium: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conversion efficienc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6(1), 43-53.

Dentsu Inc. (2006b). Digitization changing the consumer purchasing process: From AIDMA to AISAS. Retrieved January 30, 2009, from http:/www.dentsu.com/ir/marketing/pdf/AR2006_E6.pdf.

Mackenzie, B. Scott, Richard J. Lutz and George E. Belch(1986) ,”The Role of Attitude Toward the Ad as a Mediator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A Test of Competing Explanations,” 93,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3, pp. 130-143.

Stevenson, J., G. C. Bruner II, &; A. Kumar, (2000). Webpage background and viewer attitud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0(112), 29-34.

Thomas Blake, Chris Nosko, Steven Tadelis (2013). Consumer Heterogeneity and Paid Search Effectiveness: A Large Scale Field Experiment. eBay Research Lab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9.陳心懿、謝明德、郭芳妏(2011),個人因素與職能訓練需求之探討,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四卷三期。
2. 25.許士軍(1993),〈不要低估台灣的家族企業-兼論家族企業功過及企業交棒問題〉。《財訊》,3月號,267-270。
3. 23.張瑞濱、賀力行(2003),「從訓練需求評估理論公務人員訓練進修之策略」,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第三卷,第一期,81-109 頁。
4. 20.鄭伯壎、謝佩鴛、周麗芳 (2002)。 校長領導作風、上下關係品質及教師角色外行為:轉型式與家長式領導的效果。 本土心理學研究, 17, 105-161。
5. 13.李敏龍、楊國樞(1998):〈中國人的忍: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台北),10期,頁3-68。
6. 12.李亦園(1985),〈中國家族及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台北),23期,頁167-193。
7. 11.李亦園(1982):〈近代中國家庭的變遷:一個人類學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台北),52期,頁7-23。
8. 44.楊國樞、葉明華(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69-225。
9. 9.李亦園(1975),〈傳統文化因素對男嗣偏好及生育行為的影響〉。《中山學術文化集刊》(台北),16期,頁1-4。
10. 46.楊中芳(2000),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80。
11. 49.虞邦祥、林月雲、張小鳳(2009),傳承或變革:台灣企業接班歷程之質性研究。組織與管理,二卷二期,109-153。
12. 55.鄭伯壎(1995d),〈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3期,142-219。
13. 57.鄭伯壎(2005),華人組織行為研究的方向與策略:由西化到本土化。本土心理學研究,24期。TS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