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1.方明川(1995),個人年金保險新論,作者自印。 ______(1995),「開放政策下我國新設壽險公司面臨的危機與轉機」,壽險季刊,第99期,頁3-13。 ______(1996),「公元2000年,壽險業務員未來之展望」,台北,南山人壽公開演講會,民國85年10月17日,頁3-9。 ______(1997),「二十一世紀我國壽險業金融化發展趨勢之研究------保險金融化、金融保險化」,財稅研究,第29卷第1期,頁26-45。 ______(1997),「壽險金融變革下我 國壽險公司高層主管人士意見之調查與分析」,壽險季刊,第103期,頁10-33。2.王康旼譯(1990),新變額保險入門,台北: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印。3.李家泉(1987),壽險經營,初版,台北:作者自印。 ______(1998),壽險現況及展望,台中:逢甲大學公開之學術演講,民國87年12月。4.宋明哲(1995),人壽保險學,第五版再增訂再版,台北:三民書局。5.何萍實譯(1977),「人壽保險與通貨膨脹」,壽險季刊,第26期,頁59-67。 ________(1978),「人壽保險與通貨膨脹」,壽險季刊,第27期,頁30-33。6.巫慧燕(1997),基金百科,初版,台北:金錢文化出版。7.吳以智譯(1980),「壽險業應付通貨膨脹對策」,壽險季刊,第38期,頁31-41。8.涂兆賢(1983),壽險公司在營運上因應通貨膨脹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9.郭長榮(1980),個人人壽保險因應通貨膨脹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郭哲得(1987),「變額保險的探討」,精算學會會報,第11期第1冊,頁205-223。11.許世清,變額保險概要,台北市人壽保險同業公會印。12.崔平吉(1998),變額年金保險在我國可行性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3.黃金財譯(1983),「美國壽險界商品開發的最近動向(一)」,壽險季刊,第50期,頁110-121。 ________(1984),「美國壽險界商品開發的最近動向(二)」,壽險季刊,第51期,頁143-155。14.曾榮秀(1989),「國內面臨外商壽險公司登陸臺灣市場之因應措施研討」,壽險季刊,第74期,頁24-25。15.廖泗滄(1988),壽險數理---變額壽險,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發展委員會發行,頁173-217。16.廖勇誠(1997),變額年金保險與共同基金之比較分析,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7.蔡孟龍(1989),分離帳戶型變額壽險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8.韓濤、方恆(1991),萬能壽險、變額保險在美日兩國發展之現況分析,兼論其在我國實施之可行性,私立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鐘瀛民(1992),變額壽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數據資料1.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物價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編印,民國88年2月2.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行政院主計處編印,民國8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