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4 10: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韋琪
研究生(外文):Wei-Chi Liu
論文名稱:全球經濟區域板塊與國家發展階段對國際貿易風險影響之研究 —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與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之比較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Global Economic Regional Blocks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tage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Risks -Comparison on with 2009 and 2012 Financial Crisis
指導教授:呂鴻德呂鴻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rng-Der Le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貿易風險人均GDP經濟區域新興市場重要市場GDP成長度
外文關鍵詞:International Trade RisksRgional EonomicImportant MarketReal GDP per CapitaGDPEmerging Marke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歷史不會重複,卻總是相似。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步入歷史,隨之而來的是2011年由歐洲債務問題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然而,對於貿易商而言,將提升佈局世界各國的貿易風險,許多貿易商的全球佈局策略可能會因此改變。對於歷經兩次的經貿問題,是故知其所困才能破其所困,進而增其所力。另外,跟隨「區域經濟」的貿易佈局趨勢,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潛力逐漸超越了重要市場國家,貿易商的佈局腳步逐漸轉換,本研究希望能探討貿易商如何能進一步有效的針對不同經濟區域的貿易風險,了解與評估其貿易風險,使企業達到佈局世界、放眼全球的目標。
有鑑於此,本研究透過貿易商所需考量的種種因素,並依據相關研究與文獻的參考,研究在貿易風險與在下列相關變數的差異,包含:(1)依全球區域經濟的經濟區域型的分為「歐盟八國」、「東協七國」與「北美自由貿易區」;(2)依全球區域經濟的經濟組織型的分為「七大工業國」、「金磚四國」與「展望五國」;(3)依國家發展階段依造GDP成長度的分為「新興市場國家」與「重要市場國家」;(4)依國家方展階段依造人均GDP的分為「高所得國家」、「中所得國家」與「低所得國家」;(5)分析「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與「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的風險滿意差異。並藉由量化的統計分析方式,透過對於已在世界各國佈局貿易商所做的問卷調查,回收505份有效問卷,進行相關統計分析。經過整理歸納研究後得到下結論:
1. 貿易商赴各國經商時面對不同經濟區域型的國家對貿易風險滿意度的評價不同,其中以北美貿易自由區與歐盟八國滿意度高於東協七國。
2. 貿易商赴各國經商時面對不同經濟組織型的國家對貿易風險滿意度的評價不同,其中以七大工業國高於金磚四國與展望五國。
3. 貿易商赴各國經商時面對不同GDP成長度的國家對貿易風險滿意度的評價不同,其中以重要市場國家高於新興市場國家。
4. 貿易商赴各國經商時面對不同人均GDP的國家對貿易風險滿意度的評價不同,其中以高所得國家高於中所得國家與低所得國家。
5、貿易商赴各國經商時,貿易風險隨著時間的變化,其中支付風險而言其風險滿意度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高於2009年金融風暴。
History never repeats, but is always surprisingly similar. Although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become a part of history, the following is The 2011 European Debt Problem. These have increased the risk of internat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 Many traders may hence change their strategy. After the two financial storms, traders have to understand the issues to resolve them. In addition, following the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ic, traders have gradually changed their strategy because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have more potential in development than important market countries. Will affect trade layout change. Therefore,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how traders can effectively understand the trade risks for different economic regions, and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global distributio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past studies and research reports. And therefore aims to explore is trade risks and related variables are selected in this thesis, including (1) different Org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is divided into ‘8 countries of EU‘,’7 countries of ASEAN‘ and ’NAFTA‘. (2) different economic Organization is divided into ’G7‘, ’BRICs‘ and ’VISTA‘. (3) different GDP countries is divided into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and ’important market countries‘. (4) different Real GDP per Capita divided into ’High Income‘, ’Middle Income‘ and ’Lower Income‘. (5) Compared with 2009 and 2012 financial storm.
This research adop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hich recycles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505 and finds that (1) different trade risk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2) different trade risk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economic Organization. (3) different trade risk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GDP. (4) different trade risk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Real GDP per Capita. (5) different payment risk on 2009 and 2012.
摘要 II
Abstract IV
謝致 V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經濟區域相關文獻探討 4
第二節 國家發展階段之文獻探討 6
第三節 國際貿易風險與環境之文獻探討 8
第三章 全球經濟區域投資環境評析 16
第一節 2009年至2012年貿易風險 16
第二節 歐盟八國的環境評析 17
第三節 東協七國的環境評析 19
第四節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環境評析 21
第五節 七大工業國的環境評析 23
第六節 金磚四國的環境評析 25
第七節 展望五國的環境評析 2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34
第四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 35
第五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38
第一節 回收樣本結構分析 38
第二節 「全球經濟區域」與貿易風險度之變異數分析 43
第三節 「國家發展階段」與貿易風險度之變異數分析 51
第四節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與2011年歐美債信危機貿易風險分析 5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2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管理意涵 6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建議 67
參考文獻 69
附錄 72

表目錄
表2-01 由經濟區域型所產生之經濟區域彙整 4
表2-02 由經濟組織型所產生之經濟區域彙整 5
表2-03 相關學者機構對於新興市場之定義彙整表 6
表2-04 重要暨新興市場分類彙整 7
表2-05 人均GDP規劃分全球分類彙整 8
表2-06 相關學者機構對於風險之定義彙整表 9
表2-07 相關學者機構對於國際貿易風險種類之彙整表 10
表2-08 國際經營環境要素指標彙整表 10
表2-09 國內經營環境要素指標彙整表 11
表2-10 國家投資環境與風險模型及其組成構面彙整表 14
表2-11 全球研究機構國家貿易投資環境與風險研究報告彙整表 15
表4-01 本研究之研究假設彙整表 33
表4-02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彙整表 34
表4-03 貿易風險度四大構面說明指標彙整表 37
表5-01 本研究2009年問卷企業員工人數資料分析一覽表 39
表5-02 本研究2012年問卷企業員工人數資料分析一覽表 39
表5-03 本研究2009年問卷企業資本額資料分析一覽表 40
表5-04 本研究2012年問卷企業資本額資料分析一覽表 40
表5-05 本研究2009年問卷產品類別資料分析一覽表 41
表5-06 本研究2012年問卷產業類別資料分析一覽表 42
表5-07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之貿易風險度與經濟區域型構面變異數分析 45
表5-08 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之貿易風險度與經濟區域型構面變異數分析 46
表5-09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之貿易風險度與經濟組織型構面變異數分析 49
表5-10 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之貿易風險度與經濟組織型構面變異數分析 50
表5-11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之貿易風險度與GDP成長度構面變異數分析 53
表5-12 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之貿易風險度與GDP成長度構面變異數分析 54
表5-13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之貿易風險度與人均GDP構面變異數分析 57
表5-14 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之貿易風險度與人均GDP構面變異數分析 58
表5-15 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與2012年歐美債信危機之獨立樣本t檢定 61
表6-01 本研究假設檢定結果彙總一覽表 63


圖目錄
圖2-1 Austin環境分析架構 12
圖3-1 歐盟示意圖 18
圖3-2 東協示意圖 20
圖3-3 北美自由貿易區示意圖 22
圖3-4 七大工業國示意圖 24
圖3-5 金磚四國示意圖 25
圖3-6 展望五國示意圖 27
圖4-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示意圖 29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中文報告
1.台灣政治經濟研究會譯(2009),因應金融危機,正視貿易問題(Trade Issues Crucial for Effectively Dealing with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台北:台灣政治經濟研究會。(Aldo Caliari,2008)
中文雜誌
2.天下雜誌(2007),前進新亞洲,第373期6月號,台北:天下雜誌。
3.天下雜誌(2011),人民幣紅了,第483期10月號,台北:天下雜誌。
4.天下雜誌(2010),印尼、越南:亞洲經濟新亮點,第425期7月號,台北:天下雜誌。
5.商業周刊(2011),全球市場怎麼了?,第1240期8月號,台北:商業周刊。
6.商業周刊(2007),黃金走廊,第1048期12月號,台北:商業周刊。
7.商業周刊(2005),金磚四國,第901期2月號,台北:商業周刊。
8.貿易雜誌(2010),台商南進佈局東協,第233期11月號,台北:台北進出口同業工會。
9.貿易雜誌(2008),發現金磚越南,第179期5月號,台北:台北進出口同業工會。
10.梁滿潮(2008),杜絕貿易損失預防重於治療,第241期,台北:國際商情雙週刊。
11.遠見雜誌(2011),勇闖巴西,第306期10月號,台北:天下遠見。
中文專書
1.尹啟銘(2011),布局:迎接黃金年代,台北:天下雜誌。
2.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2012),黃金十年經貿新商機:2012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風險調查報告,台北:台北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3.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2011),後ECFA經貿躍商機:2011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風險調查報告,台北:台北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4.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2010),全球新興市場覓商機:2010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風險調查報告,台北:台北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5.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2009),貿易領航展商機:2009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風險調查報告,台北:台北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
6.呂大良譯(1998),十大新興市場—來自美國商務界權威人士報告,北京:新華出版社。(Jeffrey Garten,1998)
7.宋鎮照(2008),東南亞區域研究與政治經濟學:現狀、議題、發展與研究方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8.郭振璽編(2011),未來的經濟怎麼走?:G20高峰會尋找世界經濟的新活路,台北:梅霖文化出版。
9.郭國璽譯(2009),Rama Bijapurkar著,占領印度市場:如何在全球最後一個決勝全局的市場中成功(Winning in the Indian market),台北:東方出版社。
10.趙長一譯(2010),亞洲新勢力—2030:世界經濟重心轉移,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Wendy Dobson,2010)
11.齊若蘭、洪慧芳譯(2012),高成長八國:金磚四國與其他經濟體的新機會(The Growth Map:Economic Opportunity in the BRICs and Beyond),台北:天下文化。(Jim O’Neill,2000)
12.羅耀宗譯(2008),亞半球大國崛起:亞洲強權再起的衝擊與挑戰(The New Asian Hemisphere:The Irresistible Shift of Global Power to the East),台北:天下雜誌。(Mahbubani K,2008)
中文論文
1.余相蘭(2010),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國際貿易之影響及財務風險之研究,靜宜大學西班牙文學系碩士論文。
2.柯元筑(2010),內需市場佈局模式與知覺投資環境關係之研究-以台商進入十大新興市場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徐佑典(1999),歐洲共同體廣化進城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所碩士論文。
4.張敦昱(2005),以中國、香港與台灣為例來探討國家風險與總體經濟間的相關,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參考文獻
英文期刊
1.Arnold D. J. &; J. A Quelch.(1998), New Strategies in Emerging Marke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40(1).

2.Hoskisson, R. E., L. Eden, C. M. Lau &; M. Wright(2000), Strategic in Emerging Economic,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3).
3.Stobaugh, R. B., Jr.(1969), How to analyze foreign investment climat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7(5), 100-108
英文書籍
1.Austin, J(1990), Managing in Developing country :Strategic Analysis and Operating Technique , New York:Free Press.
2.Deresky. H. (1994),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Managing Across Boarders and Cutures, New York:Haper Collins College Oublisher.
3.Nye, Joseph S. Jr.(1968), 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 Boston: Little, UK:Brown &; Company.
4.Waring, A. &; I.A. Glendon(1998), Managing Risk, UK:International Thomson Bunsiness Press.
5.Willet,A.H.(1951),The Economic Theory of Risk and Insurance, Chicago:Homewood.
英文報告
1.Coface(2011), Coface Country Risk Conference 2011
2.Citi Bank(2011),Global Economic Outlook and Strategy
3.European Commission(2012), The European Union Trade Policy 2012
4.Forbes(2011),Best Countries for Business
5.The World Bank(2011),2011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三、網址參考資料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http://www.imf.org/external/index.htm
2.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http://www.trade.gov.tw/
3. 國際財經評論 http://twbusiness.nat.gov.tw/epaperArticleList.do?type=32
4. 科法斯集團(Coface) http://www.cofacerating.com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
 
1. 文化創意城市文化支持度、文化內涵度與文化創造力關係之研究-以兩岸歷史古都之比較分析
2. 投資環境力與投資風險度對台商推薦度影響之研究-以台商佈局中國大陸五大密集城市為分析對象
3. 校長全面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中學為例
4. 中國大陸區域經濟板塊與城市定位對投資風險度影響之研究-台商傳統製造業、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之比較
5. 主管與部屬間衝突形成原因及影響後果之研究
6. 越籍新住民華語教材融入多元文化之研究
7. 我國國小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進階態度之關係研究
8. 初任校長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一位國民小學校長為例
9. 校長家長式領導、教師工作價值觀及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
10. 運用萬用揭示板發展國小二年級認識一星期順序與週期教材之行動研究
11. 融合教育下小學普通班及資源班教師運用同儕中介教學之現況
12. 兩岸文化創意城市文化內涵度與文化發展力關係之研究─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台北五城市之比較分析
13. 殖利率差、信用違約交換與歐元區景氣之研究
14. 工作價值觀、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桃園縣地方機關清潔人員為例
15. 工作倦怠、人格特質與情緒勞務之相關性研究-以桃園縣公、私立高中職教師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