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2 12: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鈴媛
研究生(外文):XIE, LING-YUAN
論文名稱:耗竭性資源課稅問題之探討
指導教授:曾巨威曾巨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EN, JU-WE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財政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耗竭性資源非再生性資源折耗性資源課稅
外文關鍵詞:EXHAUSTIBLE-RESOURCESNON-RENEWABLE-ROSOURCESDEPLETABLE-RESOURC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非再生性資源(NON-RENEWABLE ROSOURCES)係指存量(STOCK)只可能減少的資源,
又因其流量(FLOW)可增加與否分為兩類,一為可透過回收(RECYCLE) 而使資源的
勞務流量增加的資源,如鐵礦;另一為無法透過回數而增加資源勞務流量者,如石油
、天然氣、煤礦,後者即所謂的耗竭性資源(EXHAUSTIBLE RESOURCES) ,或稱折耗
性資源(DEPLETABLE RESOURCES),為本文討論的對象。此類資源由於不能再生,在
自然界中的存量係固定的,就現代的人使用一單位的資源,對後代子孫而言,即少了
一單位資源之使用機會,此機會成本即所謂的使用者成本(USER COST) ,因此對耗
竭性資源而言,最重要者在決定一最適開採軌跡。
LEWIS GRAY(1914)為最早用靜態個體理論,配合數學例子說明礦產的價格時徑
和稅負效果的學者,但若廠商要獲得最大的累積貼現利潤,則必須以動態方法求最適
條件,HOTELLING(1931) 即是最早以變分學方法求礦產者的最適產出軌跡、價
格軌跡及稅負效果的學者,唯HOTELLING 模型係假設存量固定已知,故本文擬將模型
擴充,使之結合探勘活動,透過探勘活動而使資源存量增加,進而分析各項租稅對開
採率及探勘活動水準的影響效果。
本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介紹自然資源的租稅工具及租稅效果;第三
章則為各國自然資源課稅情形的簡介;第四章文獻回顧;第五章則為本文理論模型部
分,在結合探勘活動求取最大的累積貼現利潤下,分析各項租稅對開採率及探勘活動
水準的影響效果;第六章結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