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0 04: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芳如
研究生(外文):Fang-Ju Lin
論文名稱:國小英語聽說教學法課程設計與教學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udio-Lingual Method in English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柴素靜柴素靜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u-Ching Ch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中師範學院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0
畢業學年度:8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9
中文關鍵詞:國小英語教學聽說教學法課程設計
外文關鍵詞: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Audio-Lingual methodcurriculum desig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13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探討英語聽說教學法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英語學習之影響,並透過課程設計與學童學習反應調查表來瞭解國小學童對於學習英語的反應。在整個國小英語課程設計與教學過程中,研究者針對英語教學中常用的「聽說教學法」做為課程設計之依據並依此進行英語教學。
本研究主要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作為整個課程設計分析與過程評量分析之方式。此研究是從國小裡抽取一班三年級的學童為研究對象來參與整個英語教學活動,人數共三十六位。在課程進行中,研究者以英語聽說教學法中所提到的教學方式,共設計十六堂的英語教學活動課程,並製作教學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教具作為輔助器材。
資料之蒐集與分析係以研究者自編之「英語課程活動學童反應調查表」為工具,用以獲知學童在英語學習後的反應。經教學實驗之分析與探討後,綜合歸納出以下之研究結果:
1.學童一致認為以遊戲配合英語的學習為最喜愛之方式。
2.國小三年級學童對於英語學習的接受程度高。
3.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參與教學實驗的學童對英語學習都具有高度的興趣與自信心。
此外,本研究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缺失及其限制,提供國小英語科之教學、課程設計與教材編擬等方面之參考,並針對後續之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glish Audio-Lingual method on third grade elementary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nd to understand students'''' learning response through the course design and the questionnaire titled,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Response"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theory of "Audio-Lingual method" to design 16 classes English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made some teaching aid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study used qualita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course design and evaluation. The subjects in the study consisted of 36 third grade student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Yun-Lin County.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were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Response"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results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in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Almost all students like to learn English through games.
2.It was highly accepted by third grad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t the elementary school.
3.As a whole,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eaching experiment have high interest and self-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Further mor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findings,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offered some references in the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material design.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are also provided.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待答問題……………………………………………4
第三節名詞釋義……………………………………………5
第四節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兒童語言習得與發展……………………………...9
第二節影響語言學習因素……………………………….12
第三節聽說教學法與英語學習的關係………………….16
第四節課程理論與英語學習的關係…………………….19
第五節國內小學英語教學之相關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研究者的角色背景……………………………….32
第二節研究對象………………………………………….33
第三節研究工具………………………………………….34
第四節實施程序………………………………………….35
第五節資料分析………………………………………….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課程單元之分析………………………………….39
第二節過程評量之分析………………………………….43
第三節結果評量之分析………………………………….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58
第二節建議……………………………………………....60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64
英文書目….……………………………………………….69
附錄
附錄一 「十六次課程單元活動設計」………………..71
附錄二 「英語課程活動學童反應調查表」………….124
附錄三 「學童反應結果分析與統計表」…………….125
附錄四 「常用男生英文名字表」…………………….126
附錄五 「常用女生英文名字表」…………………….127
附錄六 「學生基本資料」…………………………….128
附錄七 「學生基本資料統計表」…………………….129
表 目 次
表3-1 ………………………………………………….37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溫梅英(民81)。兒童學習英語之時機成效及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3期,23-36頁。
石素錦(民87)。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英語教學-根據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國小英語教學實務分析。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1-25。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朱惠美、施玉惠(民88)。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九年一貫課程新趨勢-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余民寧(民86)。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三民書局。
余光雄(民79)。英語語言學概論。台北:書林出版公司。
吳芝儀、李奉儒(民87)。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李玉芬(民77)。國立實驗高中國小部英語教學實驗期中報告。中華民國第五屆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114-145。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周中天、徐加玲(民78)。兒童提前學英語對其英語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報告 編號NSC78-0301-H003-11。
林小郁(民79)。The Role Play。第七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360-362。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邱才銘(民86)。高雄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教育實況之觀察、訪問與問卷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邱億明(民79)。國小雙語文教學實驗計劃。新竹: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金樹人(民77)。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天馬文化。
施玉惠、朱惠美(民88)。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7卷2期,頁1-5。
施玉惠、周中天、陳淑嬌、朱惠美(民87)。國民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可行性探討。教育部研究委員會委託。
施良方(民86)。課程理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夏林清(民86)。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孫志文(民75)。外語教學的反省。台北:聯經出版社。
徐莉雯(民87)。新知識與舊知識相遇的那一刻:國小英語教學中老師利用學生既有知識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柴素靜(民88)。台中師院輔導區國小實施英語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跨世紀國小英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49。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張春興(民78)。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0)。 現代心理學。 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民8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廣義(民88)。現階段小學實施雙語教學的迷思。國教之聲,32卷,3期,頁10。
教育部(民8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綱要(草案)。台北:教育部。
曹素香(民81)。大台北地區兒童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北師語文通訊,1期,頁49-60。
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民83)。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第二年研究報告。教育研究資訊,2卷3期,頁111-122。
郭生玉(民8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陳秀才(民87)。幼兒早期語言的學習。國教輔導,323期,頁28-33。
陳秀慧(民73)。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蘭、廖美玲(民87)。從國小英語教學現況瞭望全面實施國小英語課程前景-以台中市為例。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27-39。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陳淳麗(民88a)。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台北:師德企管顧問公司。
陳淳麗(民88b)。國小英語師資訓練課程之調查分析。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205-220。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陳淑惠(民88)。國小英語教學方法與問題探討。跨世紀國小英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5-52。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惠邦(民87)。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須姬(民88)。多元多樣的英語教學法。九年一貫課程新趨勢-國民小學英語科教材教法,頁163-203。台北:文鶴出版社。
彭美玲(民79)。台北市國小校內團體活動兒童英語組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月紅(民89)。兒童英語文教學。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黃玉真(民77)。洋名洋名任你選。台北:學習出版公司。
黃光雄(民85)。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黃自來(民79)。英語教學新象。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政傑(民8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書店。
黃炳煌(民70)。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葉潔宇(民83)。英文教師對兒童英語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期,頁225-252。
歐用生(民78)。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民85)。教育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潘佳幸(民85)。高雄市國民小學英語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碩士學位論文。
鄭昭明(民8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盧秀鳳(民84)。國民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可行之途徑。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維揚(民87)。國小英語教學現況調查研究。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223-242。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戴維揚(民88)。跨世紀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新趨勢。教育研究資訊,7卷4期,頁1-18。
戴禮明(民87a)。國小英語教學實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戴禮明(民87b)。國民小學英語實驗課程教學活動設計。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二、英文部分
Bennett, M. E. (1955). Guidance in groups: A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counselors, and administrators. New York: McFraw-Hill.
Cembalo, M., & Others. (1976).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The problem of writing.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48 126)
Cook, V. (1996).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Great Britain: Vivian Cook.
Ken, M., Mary, M., & Paul, F. G. (1994). Gogo loves English. Hong Kong: Longman Asia Limited.
Krashen, S.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Pergamon.
Lai, S. M. (1984). Attitude and attained EFL proficiency: A study of the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ts. Taipe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arsen-Freeman, D. (1996).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akata, R., & Frazier, K. (1993). Let''''s g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geow, K. Y. (1998). Motivation and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7 318)
Richards, J. C., & Rodgers, T. S.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th, C., & Sylvia, K. (1997). Opening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to children through interactive drama experiences.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2 577)
Scott, W. A., & Ytreberg, L. H. (1990).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Smith, T. W., et al. (1982). Cross currents: Communication/language/cultural skills(Vol.Ⅸ, No.2)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26 604)
Southeast Asia Regional Service Center. (1983).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ssons: A teacher''''s resource manual. (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8 701)
Wright, A. (1989). Pictures for language learning.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Yang, Y. Y., & Eisele, B. (1998). Yo Yo & Na Na go to elementary school. Taipei: Caves Books Ltd.
Yule, G. (1985). The stud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21. 陳嵩、蔡明田、張淑昭,「總經理人口特徵、產品/市場策略、經營績效關係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第十四卷第四期,585-610頁, 1997年12月。
2. 2. 方世榮,「製造競爭力的探討-資訊/電子業的實證研究」,管理學報,第十四卷第三期,頁359-385,1997年9月。
3. 20. 陳嵩、蔡明田、張淑昭,「製造主管決策參與對經營績效的影響:資訊硬體產業之實證」,管理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295-318頁,1998年。
4. 戴維揚(民88)。跨世紀的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英語科課程新趨勢。教育研究資訊,7卷4期,頁1-18。
5. 葉潔宇(民83)。英文教師對兒童英語之態度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期,頁225-252。
6. 陳秀才(民87)。幼兒早期語言的學習。國教輔導,323期,頁28-33。
7. 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民83)。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劃-第一年研究報告、第二年研究報告。教育研究資訊,2卷3期,頁111-122。
8. 張廣義(民88)。現階段小學實施雙語教學的迷思。國教之聲,32卷,3期,頁10。
9. 施玉惠、朱惠美(民88)。國小英語課程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7卷2期,頁1-5。
10. 石素錦(民87)。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英語教學-根據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國小英語教學實務分析。第十五屆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學研討會英語文教學論文集,頁1-25。台北:文鶴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