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0 20: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淑惠
研究生(外文):HUANG , SHU-HUI
論文名稱:隱喻、明示品牌識別符號之平面廣告圖像對時尚雜誌讀者的品牌識別與記憶影響之研究-以流行服飾品牌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Metaphor and Denotation Brand Symbol to Fashion Magazine Consumers’ Brand Recognition and Memory in Fashion Graphic Advertisement
指導教授:王又鵬王又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 YOU-B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實踐大學
系所名稱:服裝設計研究所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綜合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隱喻明示商標符號品牌識別平面廣告
外文關鍵詞:METAPHORDENOTATIONBRAND SYMBOLBRAND RECOGNITIONGRAPHIC ADVERTIS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6
  • 點閱點閱:123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7
現代廣告最重要的特徵是視覺影像邊緣化了文字敘述,也就是說在廣告內容的訊息傳遞即是強化了視覺影像而簡化了文字敘述。回首二十世紀廣告的發展至今,其特徵有兩項很重要的發展,且互成對比:文字廣告的訴求,從價值的直接陳述,轉換到隱喻的價值與生活型態;再來就是文字的說明減少,而相應地豐富的視覺影像有增無減。廣告圖像的基礎是它必須提供大量的訊息,其包含商品訊息、流行訊息、娛樂訊息、企業訊息…,以便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同化它們的視覺圖像思考,而能夠認同的去消費琳瑯滿目的不同圖像意義與商品。因此流行服飾廣告的存在,不僅反映現今社會的本質及變遷,它更能透露出大量的流行訊息。
本研究的潛在目標,在於瞭解在平面廣告中流行時尚的圖像與品牌識別訊息的關聯,圖像的品牌符號及其與消費者品牌認知與記憶的影響。從行為理論的觀點解釋,消費者對商標的識別是一種「刺激與反應」的過程,識別的結果將受商標本身以及消費者個人差異的影響;是以,本文的研究是針對此一既存事實作分析,並將此研究結論引發命題研究發展。其次。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係以「平面的」流行服飾廣告為對象,也就是平面廣告中以靜態的攝影或是圖像為對象。其重點在於試圖理解「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平面廣告中圖像傳達的品牌識別的關聯,平面廣告隱喻與明示品牌識別符號相關影響之線索具有什麼意義?人們如何根據這些廣告圖像(或線索本身)引導品牌符號意義與消費者認知間的互動?以及圖像符號隱喻品牌的解讀與運用,並對存在於流行時尚的消費品牌符號,在平面廣告中所傳遞的圖像做隱喻品牌與明示品牌符號識別意義在消費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探討廣告圖像隱喻與明示品牌符號、服飾與品牌形象之間的交互影響, 同時藉由三者的交互影響關係,試圖了解對消費者品牌符號識別與記憶之認知心理的影響。
本研究之問題是欲瞭解影響消費大眾對流行服飾品牌識別符號意象之認知特徵為何。亦即在本研究中將探討:(一)影響流行服飾品牌識別符號之類型特徵為何?(二)找出平面廣告圖像影響隱喻或明示品牌識別符號意象的特徵,建構一個消費者對流行服飾品牌有用的品牌識別「符號」。(三)平面廣告之圖像對消費者品牌符號識別及品牌記憶的認知程度差異性,以增強「品牌識別符號」的傳達性,而使「品牌識別符號」的傳達性更加有效。
本研究試圖,以深入訪談的方法,從「消費者」的角度來分析,達成以下的研究目的:
一、理解平面廣告中圖像傳達的品牌識別的關聯,平面廣告圖文互動和品牌識別相關影響之線索具有什麼意義,人們如何根據這些圖像品牌符號意義引導品牌的認知。
二、廣告圖像隱喻與明示品牌符號的運用與理解,並對存在於流行時尚的消費品牌符號,在平面廣告中所傳遞的圖像做隱喻與明示品牌意義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
三、探討消費者、廣告圖像隱喻與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及流行服飾品牌之間的交互影響,同時藉由三者的交互影響關係,試圖了解品牌識別符號對消費者認知心理的影響。
四、流行時尚雜誌消費讀者與品牌識別符號運用的詮釋。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modern advertising is visual image marginalizing verbal description. In other word, visual image almost takes place of verbal descrip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of advertising messag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link between image and brand identifying message in fashion graphic advertisement, the brand symbol in the image and its effects on consumers’ brand identification and memory.
This study trie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aims by depth interview of consumers:
(1)To find out the link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graphic image and brand identification and its meaning, and how the image leads to consumers’ brand identification.
(2)To understand the metaphor and denotation brand symbol in advertising image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the role brand symbol of fashion plays in the analysis of graphic advertisement image as metaphor and denotation brand symbol.
(3)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umers, the metaphor and denotation brand symbol in advertising image and fashion brand, thereby finding out the effects of brand identification symbol on consumers.
(4)The interpretation of fashion magazines’ readers’ the application of brand identifying symbol.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3
第三節研究內容、架構、方法 -----------------------------5
1.3.1 研究內容 -----------------------------------5
1.3.2 研究方法 -----------------------------------6
1.3.3 研究步驟與流程 ------------------------------7
第四節研究範圍 -----------------------------------------8
第五節名詞詮釋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隱喻及明示之理解與詮釋 --------------------------12
2.1.1 符號學概說 -----------------------------------------12
2.1.2 修辭學概說 -----------------------------------------15
第二節 平面廣告圖像意義對廣告訊息傳遞理論 --------------18
2.1.1 平面廣告之構成要素 ----------------------------------18
2.1.2 圖像與視覺傳達 --------------------------------------20
2.1.3 圖文互動的種類與機制 --------------------------------22
第三節 品牌識別符號與品牌訊息的關係 ----------------------25
2.3.1品牌識別符號理論 -------------------------------------25
2.3.2品牌識別符號設計表現與分類 ---------------------------27
2.3.3圖像隱喻品牌與明示品牌的理論 -------------------------31
第四節 圖像符號對認知心理影響的理論與研究 ----------------33
2.4.1 認知的原理 ------------------------------------------33
2.4.2 廣告回憶率之理論基礎 --------------------------------34
2.4.3 文字與圖像廣告對記憶與產品判斷之影響 ----------------35
2.4.4 品牌商標識別對消費者認知心理影響的理論 --------------37
2.4.5 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認知心理影響的理論 ------------------39
第五節雜誌廣告訊息傳遞的溝通媒介 -----------------------41
第六節本研究努力的方向 ---------------------------------4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4
第一節 本研究觀念性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程序 ----------------------------------------46
第三節 研究樣本 ----------------------------------------49
第四節 訪談程序 ----------------------------------------56
第肆章 資料分析 ------------------------------------------59
第一節消費讀者對隱喻品牌識別廣告訊息的詮釋 -------------62
第二節消費讀者對明示品牌識別廣告訊息的詮釋 -------------70
第三節消費讀者職業類別變項與品牌識別的分析 -------------76
第伍章 研究結果與建議 ------------------------------------82
第一節 研究結果 ----------------------------------------82
第二節 命題發展 ----------------------------------------85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89
中文部分 --------------------------------------------------89
英文部分 --------------------------------------------------92
附錄一 ----------------------------------------------------93
附錄二 ----------------------------------------------------94
附錄三 ----------------------------------------------------95
附錄四 ----------------------------------------------------96
附錄五 ----------------------------------------------------98
附錄六 ----------------------------------------------------103
圖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與流程圖 ------------------------------------7
圖2-1 意義的生成與符號體系的組成要素 ---------------------14
圖2-2 本研究「品牌識別符號」實驗用的樣本圖 ---------------31
圖2-3 記憶兩段論流程圖 -----------------------------------35
圖2-4 消費者處理平面廣告之模型 ---------------------------36
圖3-1 研究觀念架構圖 -------------------------------------44
圖3-2 隱喻品牌識別符號-品牌「PLEATS PLEASE」 -------------53
圖3-3 隱喻品牌識別符號-品牌「BENETTON」 ------------------53
圖3-4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CHRISTIAN DIOR」 ------------53
圖3-5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CHANEL」 --------------------54
圖3-6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TRUSSARDI」 -----------------54
圖3-7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HERMES」 --------------------54
圖4-1 隱喻品牌識別符號-品牌「PLEATS PLEASE」 -------------62
圖4-2 隱喻品牌識別符號-品牌「BENETTON」 ------------------65
圖4-3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CHRISTIAN DIOR」、「CHANEL」-70
圖4-4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TRUSSARDI」 -----------------72
圖4-5 明示品牌識別符號-品牌「HERMES」 --------------------7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王凱右,認知推敲類型在廣告訊息處理與判斷上的影響,東華大學企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2.何瑞芳,隱喻是廣告效果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3.沈宗成,報紙廣告中版面構成要素差異性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4.邱迺懿,企業識別系統中標誌意象之造型特徵的探討,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5.阮淑真,女性化妝品雜誌廣告表現形式之探討,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6.楊敬福,再讀跨國流行服飾廣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7.梅立杰,品牌識別與品牌形象關係之探討,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8.張國賢,圖像意義傳達之研究情緒商標應用在網際網路之探討,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9.黃淑玫,明示品牌比較的廣告效果-廣告型態、產品參與度、訊息量的影響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10.陳婉瑜,雜誌內產品廣告訊息內容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產運銷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11.陳潔瑩,隱喻與轉喻於產品設計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12.廖秀貞,商標的認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3.八卷俊雄,企業形象戰略,藝風堂編譯,1988。
14.王昭國編譯,如何發揮廣告效果,大展出版社,1985。
15.田中正明,蘇守正譯,視覺傳達設計,六和出版社,1988。
16.何耀宗,平面廣告設計,雄獅叢書,1995再版。
17.李廣仁,實用廣告學,台北市市場研究協會,1981。
18.田中正明,林敬賢/劉蓮萍譯,視覺傳達設計,六合出版社,1988。
19.太田徹也,企業商標演進史,花生堂專業書店,1989。
20.胡幼慧,質性研究,巨流圖書公司,1997。
21.洪良浩/官如玉譯,歐格威談廣告,哈佛企管,1992再版。
22.林品章,商業設計,藝術家出版社,1986。
23.林由男,商標的形狀和創作構想,古印出版社,1992。
24.林盤聳,企業形象戰略,藝風堂出版社,1989。
25.林磐聳,企業識別系統-CIS,藝風堂,1991。
26.靳埭強,平面設計實踐,藝術家出版社,1993。
27.管倖生,廣告設計,三民書局,1993。
28.趙瑾,商標設計全集,五洲出版社,1975。
29.習嘉,商標設計1000,台灣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2。
30.蕭湘文,廣告創意,五南出版社,1992。
31.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漢光出版社,1989。
32.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東華書局,1989。
33.陳孝銘,商業廣告與製作,星狐出版社,1989。
34.虞舜華,廣告企劃與設計,雄獅美術,1986。
35.鍾景榮,商業廣告印刷設計,美工圖書社,1984。
36.畢恆達,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巨流圖書公司,1997。
3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巨流圖書公司,1997。
38.Brian Mullen,Craig Johnson;游恆山議,消費者行為心理學,五南出版社,1996初版。
39.Michael Quinn Patton;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圖書公司,1985。
40.Robert L. Solso ;黃希庭,李文權,張慶林等議,認知心理學,五南出版社,1992。
41.Susan B. Kaiser;服裝社會心理學,李宏偉議,商鼎出版社,1987。
42.吳岳剛, “平面廣告中圖文互動與記憶的關係研究”,廣告學研究,第十一集,1998。
43.吳岳剛, “平面廣告中圖像與產品種類的關係對記憶的影響”,廣告學研究,第十三集,1999。
44.李淙柏, ‘‘從印象的觀點談企業視覺識別的基礎-商標’’,台中商專學報,1982。
45.范麗娟, “深度訪談簡介-戶外休憩研究”,7(2),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1994。
46.高玉麟, ‘‘洋派CI形象典範’’,印刷與設計(139),1999。
47.陳復元, “Logo名牌上身變名牌”,GQ雜誌,(10),2000。
48.黃文卿、林晏州, “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8(2),國家公園學報,1998。
49.蘇宗雄, “談標誌的象徵意義” ,商業設計,VOL.71,1996。
50.劉政雄, “從設計符號的生成意義到商品廣告形象意義的探討”,東方工商學報,第二十一期,1998。
二、英文部分
1.Atkinson, R.C. and Shiffrin, R.M., 1971 ,”The Control of Short-Term Memory”, Scientific American, Vol.224, p:82-90.
2.Mac Cormac, E.R. (Ed.), 1985,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Cambridge & London:The MIT Press。
3.Mac Cormac, E.R. (Ed.), 1990,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2th ed.) Cambridge & London:The MIT Press。
4.Lutz, Kathy A. and Richard J. Lutz, 1977, “ Effects of Interactive Imagery on Learning: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 (November), p:493-49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