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幸君(2005)。高雄市觀光意象與遊憩品質因素重要性及績效表現認知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方淑儀(2006)。國小女性教師國外自助旅行之體驗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俊翔(2007)。自助旅行者的涉入程度對自助旅行知覺價值、重遊意願的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尹駿(譯)(2009)。D. Weaver著。永續觀光(Sustainable tourism)。臺北市:鼎茂。
朱嘉瑩(2009)。人格特質與生活型態對國人出國自助旅行意願之影響。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初昌樂(2008)。女性海外自助旅遊者生活型態、涉入程度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李佳蓉(2005)。女性獨自從事自助旅行之動機與體驗。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李銘輝、曹勝雄、張德儀(1995)。遊憩據點條件對遊憩需求之影響研究。觀光研究學報,1(1),25-39。吳明隆(2007)。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縣:加樺國際。
林育珊(2009)。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觀光意象、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臺東青山休閒農場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林秀玉(2003)。原住民族意識資源觀光吸引力之研究─以邵族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林宗賢(1996)。日月潭風景區旅遊意象及視覺景觀元素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林清山(200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
林綺瑩(1999)。遊憩涉入與遊憩屬性關係之研究─以日月潭風景區與九族文化村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林慕怡(2010)。國小教師旅行體驗學習歷程與教學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周義隆(1993)。國人出國自助旅行目的地選擇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周錦宏、程士航、張正霖(2005)。休閒社會學。臺北市:華立。
侯景雄、林宗賢(1996)。日月潭風景區目標市場定位策略中之旅遊意象度量探討。戶外遊憩研究,9(1),25-39。
高玉娟(1995)。墾丁國家公園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翁彩綺(2008)。平溪鄉懷舊景點之遊客特質及景點吸引力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張紋菱(2006)。主題園遊客旅遊動機、觀光意象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月眉探索樂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張清標、鄭玉珠、劉彥良(2009)。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休閒活動偏好之相關性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4),93-116。張嵐蘭(2002)。遊客渡假生活型態與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小康(2007)。消費者人格特質對旅遊決策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弘尉(2006)。旅遊意象對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影響研究─以2006臺灣燈會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陳建和(2003)。觀光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
陳麗如(1994)。遊客對海灘遊憩區環境屬性需求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灘遊憩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曾芝慧(2008)。生態旅遊的涉入、動機與體驗之相關研究─以高雄縣國中教師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曾煥玫(2000)。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傅美琳(1993)。臺灣地區國民旅遊消費行為之研究─救國團實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黃兆偉(2000)。以臺中市居民之旅遊偏好區隔溪頭森林遊樂區遊憩市場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黃春慧(2008)。臺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與海外旅遊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黃靖雅(2001)。鹿港龍山寺對遊客之文化觀光吸引力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黃督秦(2009)。重遊者之先前經驗、旅遊涉入對旅遊目的地評估因素之探討。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路婉琳(200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教師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葉浩(譯)(2007)。J. Urry著。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臺北市:書林。
楊明賢(2002)。觀光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國勳(2004)。臺灣青年出國自助旅遊者之渡假生活型態與旅遊產品購買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鄭有利(1994)。自助旅行與出國旅遊實務。臺北市:萬象。
鄭天爵(1993)。遊憩地點的偏好與選擇行為之探討。宜蘭農工學報,6,185-194。劉純(2001)。旅遊心理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劉修祥(譯)(2003)。Glenn F. Ross著。觀光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ourism)。臺北市:桂魯。
劉修祥(2007)。觀光導論。臺北縣:揚智文化。
劉翠華、李銘輝(2008)。觀光心理學。臺北縣:揚智文化。
劉錦桂(1993)。旅遊目的地選擇之地點特性及其市場區隔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蔡麗伶(譯)(1990)。E.J. Mayo,& L.P. Jarvis著。旅遊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臺北市:揚智文化。
謝淑芬(1994)。觀光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顏美麗(2008)。生活型態、旅遊動機與阻礙因素對嘉義縣國小教師參與海外旅遊意願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顏家芝(1994)。旅遊目的地選擇過程及策略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7(1),105-119。顏惠玲(2005)。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生活型態與旅遊風險知覺對旅遊保險消費之影響─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簡惠貞(2002)。外籍旅客對臺灣民俗慶典活動參與意願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蘇維莉(2007)。非制度化自助旅行者自我實現經驗研究。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英文部分:
Brunson, M., & Shelby, B.(1990). A hierarchy of campsite attributes in dispersed recreation settings. Leisure Scien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12(2),197-209.
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1991).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2(2),2-12.
Echtner, C. M., & Ritchie, J. R. B.(1993). 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1(4),3-13.
Fesenmaier, D.R.(1988). Integrating activity patterns into destination choice model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3), 175-191.
Loker-Murphy, L., & Pearce, P.L.(1995). Young budget travelers:Backpacker in Australi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2(4),819-843.
Madrigal, R.(1995).Personal values,traveler personality type,and leisure travel styl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7(2),125-142.
Mayo, E.(1975). Tourism and the national parks: A psychographic and att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4(1),14-21.
Plog, S.C.(1972).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
Riley, P.(1988). Road culture of international long-term budget traveler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5(3),313-328.
Scheyvens, R.(2002). Backpacker tourism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1),144-164.
Sørensen, A.(2003). Backpacker ethnograph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0(4),847-867.
Um S., & Crompton J. L.(1990). Attitude determinants in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7(3),432-448.
Um S., & Crompton J. L.(1992). The roles of perceived inhibitors and facilitators in pleasure travel destina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0(3),18-25.
網站部分:
交通部(2010)。2009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2011年6月1日,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market.aspx?no=133。
交通部(2011)。2010年歷年中華民國國民出國人數統計。2011年6月1日,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year.aspx?no=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