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王天苗(民88)。融合教育的理念。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
王天苗(民90)。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1,27-51。王文科、王智宏(民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亦榮(民86)。台灣省視覺障礙混合教育計畫巡迴輔導問題及因應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97-124。
王淑霞(民89)。國中教育人員對於實施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王博弘(民87)。台北市國民小學工友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王惠俐(民91)。特殊教育教師助理員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王儀嘉(民89)。視覺教育專業團隊的成員及角色。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會刊,4,12-21。
石雅惠(民77)。台灣地區新制師範學院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灣省教育廳(民85)。台灣省所轄各級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委託研究計畫。
任晟蓀(民7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現況及工作滿足之研究。台東師專學報,14,3-107。
江秋樺(民90)。融合教育理念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學校教育的衝擊。載於陳政見主編:融合教育論文集。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李如鵬(民88)。身心障礙學生在家教育巡迴輔導班的實施—以台中縣為例。特殊教育季刊,70,26-31。李永昌(民87)。論視障生巡迴輔導教師。台東特教簡訊,8,19-24。
李永昌(民90)。視覺障礙混合教育的探討。特教園丁,17, 38-45。位明先(民82)。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明書(民84)。影響工業職業訓練機構訓練師參與在職進修教育訓練因素及模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作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明堂(民76)。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足感之比較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12, 148-181。李菊(民93)。視覺障礙教育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李慶良(民84)。美國保障身心障礙學生教育權利的法律基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167-179。
何委娥(民81)。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度、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社會福利機構人員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何東墀(民78)。國民中學益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院,4,1-67。
何東墀(民90)。融合教育理念的流變與困境。特教園丁,16卷,4,56-60。何華國(民91)。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五南出版社。
余景達(民91)。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呂麗珍(民91)。高中高職會計學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周立勳(民75)。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吳月娟(民87)。國小資優班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吳幼非(民78)。國小教師自我實現及工作滿意之研究。教育學刊,8,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系編印,248-290。
吳武典、蔣興傑(民84)。「在家自行教育」學生之家長對其身心障礙子女教育安置之意見調查研究。載於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51-73。吳清基(民68)。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淑美(民88)。學前融合班教學理念篇。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淑美(民91)。融合班的發展。http://www.nhctc.edu.tw/~smw/。
吳淑美(民92)。融合班常用的教學策略。國教世紀,207,57-70。吳淑美(民93)。吳淑美老師的融合教育網站。民國95年10月1日取自http://www.nhctc.edu.tw/~smw/E_news_brief/All_brief.htm。
吳勝智(民92)。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自閉症學生融合教育之態度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碧蓮(民86)。台灣地區大學圖書館館員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探討。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慧英(民78)。中年國小教師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佳芬(民88)。台北市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坤豐(民71)。國民中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方式與教師工作滿足感之關係的 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海清(民83)。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林清標(民93)。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與專業角色實踐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林靖芬(民88)。國小女性教師生涯發展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雍智(民89)。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鈺涵(民93)。宜蘭地區學前教師對融合教育中發展遲緩幼兒接納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林寶山(民82)。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邱上真(民88)。融合教育問與答。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特殊教育年刊—迎千禧談特教。
邱明發(民92)。從特殊教育理念談特殊教育教師角色。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02年刊—特殊教育資源整合。彰化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邱義隆(民92)。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特殊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胡致芬(民86)。重度障礙者之統合教育。特殊教育季刊,62,16-21。徐享良(民89)。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秦夢群(民8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梁丁財(民9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許士軍(民66)。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徵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5,13-56。許川濠(民87)。台北市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許天威(民89)。新特殊教育通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許原嘉(民91)。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許瑞芳(民90)。國民小學啟聰教育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在職進修專班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郭文景(民74)。國中教師參與決定與工作滿足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郭枝南(民91)。高雄市環保局清潔隊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作科技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郭明德(民84)。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現況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6,159-165。郭慧龍(民85)。國小啟智班與普通班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差異比較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教育部(民91)。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5)。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台北:教育部。
陳月紅(民78)。台北市國民中學家政科教師之工作滿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清溪(民80)。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及工作士氣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淑嬌(民78)。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形式、教師工作投入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聖芳(民88)。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陳嘉陽(民72)。國中教師工作環境之工作滿意與工作士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陶惠芬(民88)。專科學校圖書館館員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相關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梅媛媛(民84)。花東兩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士氣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曾士雄(民90)。學校義工個人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鈕文英、邱上真、任懷鳴、林淑玲、莊竣博(民89)。國小階段實施融合教育可行模式之研究。教育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
鈕文英(民92)。融合教育的理念與作法—課程與教學規劃篇。教育部委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印行。
張弘昌(民94)。視障教育巡迴輔導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忠祺(民87)。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明麗(民80a)。國民小學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張明麗(民80b)。國小女教師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輔導季刊,31(1),31-38。張春興、林清山(民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90)。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碧娟(民67)。國民中學教師工作滿足感之研究:激勵保健二個因素理論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蕊苓(民82)。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影響因素之分析研究。國際人文年刊,2247-2265。
郭生玉(民87)。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黄其隆(民83)。台北市政府所屬公務人員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感之相關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奕清(民74)。台北市國民中學衛生組長工作滿意程度與工作執行情形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黃素珍(民87)。自閉症兒童巡迴輔導教學實務。國小特殊教育,24,38-44。黃盈彰(民90)。國小教師的工作特質、學校組織氣候、控制信念與成就動機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國隆(民71)。領導方式、工作特性、成就動機、內外控、專斷性與教師工作滿足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隆民(民74)。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黃運生(民81)。台灣省國民小學輔導室主任工作滿意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瑞珍(民79)。聽障巡迴輔導教師的角色與任務。特教園丁,6(1),21-23。黃瑛綺(民91)。國小融合教育班級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榮真(民81)。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黃碧容、張淑蓉、洪明財(民93)。從「融合教育」談安置型態。民93年8月14日取自http://www.cmsb.tcc.edu.tw/論著/長青2/doc14.html。
傅秀媚(民86)。特殊幼兒教材教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彭慧玲(民91)。國小普通班教師對融合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舒緒緯(民79)。國民小學教師溝通滿意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詹子杰(民8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葉文榮(民74)。國民小學教師期望動機與工作滿足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楊妙芬(民86)。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0期,頁97-132。楊淳浩(民81)。國中教師之人境適配度與工作滿意、工作需求滿意度與休閒需求滿意度的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煥烘(民77)。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形式與教師成熟度之配合對教師工作滿意度及組織效能認知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賈馥茗、鍾紅柱、陳如山、林月琴、梁志宏、黃恆、吳翠珍、簡仁育、候志欽(民80)。教育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鄒浮安(民71)。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師工作滿意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潘安堂(民91)。國民小學教師授能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潘希固(民70)。台北市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專業教育背景及工作滿意與輔導工作成效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葉瓊華(民90)。學前特殊兒童之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蔡文龍(民91)。台中縣國民小學融合班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蔡先口(民74)。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蔡明富(民87)。融合教育及其對班級經營的啟示。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6,349-380。劉宏隆(民93)。台北縣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劉明秋(民80)。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諮商與輔導,70,43-45。劉信雄、王亦榮、林慶仁(民89)。視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劉博允(民89)。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蔡培村(民74)。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蔡崇建(民74)。特殊教育教師異動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闕美華(民89)。國小教師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鄭英耀(民74)。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工作滿足感之調查分析。高雄:復文。
鄭美玉(民73)。學校行政人員管理動機、內外控與其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鄭熙彥(民69)。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輔導教師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教育學院學報,5,157-194。鄭雅莉(民90)。台灣幼稚園教師與家長對融合教育的看法。屏東師院學報,15,259-292。
鄭麗月(民88)。從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談學校行政的配合。特教新知通訊,6(1),1-4。黎慧欣(民85)。國民教育階段教師與學生家長對於融合教育的認知與調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賴明莉(民91)。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謝百亮(民84)。國民小學行政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謝金青(民81)。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蕭玉滿(民92)。國小啟智班教師專業承諾、工作滿意與專業角色踐行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鍾一先(民81)。高雄市國中工藝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高師大學報,6期,頁69-91。
魏俊華(民91)。融合教育的發展與評價。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叢書,16,19-29。
顏玉雲(民78)。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形式與學校行政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簡明建、邱金滿(民89)。教育安置。載於林寶貴等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藍祺琳(民86)。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角色期望與角色踐行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藍瑞霓(民87)。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1,55-80。蘇婉宜(民87)。嘉義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形式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出版碩士論文。蘇進棻(民81)。國民中小學校長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鐘梅菁(民89)。學前教師實施融合教育之專業知能與困擾問題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二、外文部分
Abelson,G.(1986). A factor-analysis study of job satisfaction among special educator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46,37-43.
Admas,J.S.(1963). Towar and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67,422-435.
Alderfer,C.P.(1972). Existence , relatedness , and growth. New York. Free Press.
Baron,R.A.(1983).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work .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Barrage, N.C., & Erin, J.N.(1992). Visual Handicaps and Learning (3rd ed.). Austin, TX : PRO-ED.
Belcher,R.N.(1995).Opinions of inclusive education:A survey of New Mexico teacher and administrators.University of New Mexico(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81 321).
Blegen,M.A.(1992).Nurses’ Job Satisfaction:A Meta-analysis of Related Variables.
Nursing Research,42(1),36-40.
Booth,T.(1995).Mapping inclusion and exclusion(Eds.),Towards inclusion schools?
.London:David Fulton.
Brownell,M.T.,Smith,S.W., & McNellis,J.R.(1997). Reflections on “attri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 Why teachers leave the classroom and where they go” : Exceptionality,7(3),87-91.
Carnton,P.,& Knoop,R.(1991). Incorporating job satisfaction into a model of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Directio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48,99-109.
Cameron,S.J.(1994).What is an inclusion specialist?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06 790).
Cooley,E.,& Yovanoff,P. (1996). Supporting professionals at risk : Evaluating interventions to educators. Exceptional Children,62(4),336-355.
Coyle,M.&Witcher,A.E.(1992).Transforming the idea into action: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 enhance school effectiveness.Vrban Education,26(4),390-400.
Daft,R.L.,& Steer,R.M.(1986). Organizations : A micro & macro approach. Scott : Foresman and Company.
Dessler,G.(1978). Personnel management : Modern concepts and techniques.Virginia:
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Inc.
Dyson,Millmard,& Skidmore(1994).Beyond the whole school approach:An emerging model of special needs practice and provision in mainstream secondary schools.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3),301-317.
Farrell,D.J.(1978). A casual model of job satisfac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4399-A.
Ferguson,D.L.,Ralph,G.,&Katul,N.A.(1996).From ”special”educators to educators:
The case for mixed ability groups of teachers in restructured school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05 718).
Foley,R.M.,&Mundschenk,N.A.(1997).Collaboration activities and competencies of secondary school special educators:A national survey.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20(1),47-60.
Fuchs,D.,&Fuchs,L.S.(1994).Inculsive schools movement and the radicaliz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reform.Exceptional Children,60,294-309.
Gearheart,B.R.,Weishahn,M.W.,&Gearheart,C.J.(1982).The exceptional student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New York:MacMillan.
Gettinger,M.,Stoiber,K.C.,Goetz,D.,&Caspe,E.(1999).Competencies and training needs for early children inclusion specialists.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22(1),41-54.
Hallahan,D.P.&Kauffman,J.M.(1994).Exceptional Children: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Boston:Allyn&Bacon.
Herzberg,F.(1959).The motivation to work.New York:Holy Wiley&Sons,Inc.
Herzberg,F.(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New York : World Publishing Co.
Hoppoc K,R.(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 Harper and Brothers.
Idol,L.(1997).Key questions related to building collaborative and inclusive school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30(4),384-397.
Kochhar,C.A.,West,L.L.,&Taymans(1996).Handbook for successful inclusion.
Rockville,MD:Aspen.
Lester,P.E.(1986). Teacher job satisfaction : A perspectiv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66 142)
Lipsky,D.K.&Gartner,A.(1994).Inclusion:What it is,what it’s not,and why it matters.
Exceptional parent,24,36-38.
Locke,E.A.(1969). What I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4,309-336.
Maslow, A.H.(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50, 370
-396.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and Inclusion(1994).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ve education.New York: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75 606).
Olmstead,J.E.(1991). Itinerant teaching : Tricks of the trade for teacher of blind and visual impaired students. New York :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the Blind.
Olmstead,J.E.(1995). Itinerant Personnel : A survey of case loads and working conditio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89,546-549.
Owen,R.G.(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6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Porter,L.W.&Lawer,E.E(1968).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Homewood Dorsey press.
Reynolds,M.C.,&Birch,J.W.(1982).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in all American schools(revised ed.).Reston,VA: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Rinehart,J.S. & Short,P.M.(1993).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owerment among teacher leaders, reading recovery teachers and regular classroom teach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2940).
Robbins, S.P.(199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7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aal,F.E., & Kinght,P.A.(198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 Science & Practice.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 Brooks Cole.
Sailor,W.,Gee,K.,&Karasoff,P.(1996).School restructuring and full inclusion.In M. Snell(Ed.),Systematic instruction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handicaps(4th ed.
,pp.1-82).Columbus,OH:Merrill.
Seashore,S.E.,&Taber,T.D.(1975).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8,42.
Scarpello,V.,&Campbell,J.P.(1983).Job satisfaction:Are the parts There?,Personnel Psychology 36,577-600.
Schulz,J.B.&Carpenter,C.D.(1995).Mainstreaming exceptional students.Needham Hights:Allyn and Bacon.
Smith,P.C.,Kendall,L.M., & Hulim,C.L.(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 Rand McNally.
Stainback,S.,&Stainback,W.(Eds.)(1985).Integr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vere handicaps into regular schools.Reston,VA: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Stainback,W.,&Stainback,S.(1990).The support facilitator at work.In W.Stainback
&S.Stainback(Eds.),Support networks for inclusion schooling:Interdependent integrated education(pp.37-47).Baltimore:Paul H.Brodzes.
Stainback,S.,&Stainback,W.(1992).Schools as inclusive communities.In S.Stainback&W.Stainback(Eds.),Controversial issues confronting special education:Divergent perspectives(pp.29-44).Needham Heights,MA:Allyn & Bacon.
Sutton,G.W. & Huberty, T.J.(1984). An evaluation of teacher stress and Satisfaction. Education,105,189-192.
Spector,P.E.(1996).Job satisfaction.London:SAGE Press.
Vroom,N.H.(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 : Wiley.
Wernimont.P.F.(1972). A system View of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6,173-176.
Wexley,K.N., & Yuki,G.A.(197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industrial Psychology. New York : Oxford.
Wheeless,L.R., Wheeless, V.E., & Howard,R.D.(1984).The relationships of communication with supervisor and decision—participation to employee job satisfaction, Communication Quarterly,32(3),222-231.
Zigarelli,M.A.(1996).An empirical test of condusions from effective school research.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92(2),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