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局(1982),台灣水文頻率分析機率分布之選擇研究,台灣省水利局叢刊第147號。
2.王如意(1972),台灣集水區暴雨與乾旱分析之研究,台灣水利,20(3):47-60,20(4):15-24。
3.王如意、易任(1990),應用水文學(下冊),茂昌圖書,PP.99-262。
4.邱金火、張振輝(1985),頻率點繪法對極端值第一型分布適用性之研究,第三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485-494。
5.李錦育(1990),台北市集水區機率雨量分析之研究,中華林學季刊,23(3):27-38。6.李錦育(1996),集水區經營,睿煜出版社,PP.26-46。
7.李錦育、張展華(2002),高屏地區水文頻率分析之研究,91年度中國農業工程研討會論文集,PP.49-54。
8.李錦育、張展華(2002),臺灣地區水文頻率分析之研究,第十三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B144-B149。
9.林國峰、陳儒賢、陳明杰(2000),台北市山坡地區之雨量站網分析,台灣水利,48(4):34-40。
10.陳世墀(1987),台灣地區最大日雨量及最大一小時雨量特性之研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論文,PP.3-37。11.張玉田(1974),降雨特性新計算法之研究,台灣水利,22(1):1-9。
12.張江福(1975),台灣雨量資料分析,台灣水利,23(1):63-74;23(2):39-61;23(3):35-58。
13.張啟濱(1972),台灣之時間雨量強度公式,水利,16:37-50。14.張啟濱(1977),台灣各地之頻率暴雨量,暴雨對環境影響研討會論文集,PP.60-68。
15.陳清勁(1967),台灣各地不同平均迴歸期之超過機率最大日雨量之研究,中華林學季刊,1(3):170-184。16.黃介泉、胡文章(1979),水文資料計算機儲存與應用之先期研究,台灣水利,27(3):43-49。
17.黃光政(1977),不同延時暴雨之頻率研析與推算,暴雨對環境影響研討會論文集,PP.21-28。
18.虞國興(1990),台灣水文頻率分析之規範標準研究,農工學報,36(2):56-79。
19.虞國興、林慶杰 (1995) ,極端值I型分佈於相關性水文資料適用性之研究,台灣水利43(2):54-65。
20.蕭長庚、陳孟青、張鳳勤、魏慧娟(1990),台灣地區日降水量及風速重現週期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PP.1-82。
21.魏聰輝(1986),台灣地區日降雨強度特性之研究,台灣大學森林學系碩士論文,PP.1-30。22.蘇明道(1994),氣象資料管理系統之建立,台灣水利,42(4):31-42。
23.Clarke, K.C.(1997)Getting started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24.Davis, C.J. (1996)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 Visual Apporach. SF:On Word Press.
25.Goovaerts, P.(2000)Geostatistical approaches for incorporating elevation into the spatial interpolation of rainfall, Journal of Hydrology 228:11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