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7: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志隆
研究生(外文):Lin Chih-Lung
論文名稱:台灣新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實證研究--現金流量法與承銷計價法之比較
指導教授:王明隆王明隆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評價新上市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承銷價股價
外文關鍵詞:IPOfree cash flowstock pricevalu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8
  • 點閱點閱:3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近來國內股票市場出現了許多一上市即跌破承銷價之情形,使得新上市股票不再是獲利的絕對保證,不禁令人困惑為何有些公司能有為期數日的蜜月期,為何有些卻跌破承銷價。如何尋找出一種方法來幫助投資人、發行公司及承銷商,評估新上市公司應有的市場價格,將是本研究的主要課題。
現金流量法評價模式在各種企業價值之評價方法中被視為最符合財務管理理論,而承銷計算價格參考公式常被據以作為股價的參考指標。國外的實證大多著重於企業購併時現金流量法之應用,亦發現出現金流量法較市場乘數法有較佳的評估績效。國內對於現金流量法之研究則多侷限於個案分析。因此,本研究乃利用現金流量法評價模式對民國81年至83年的新上市公司估計其理論價格,並與承銷計算公式之計算價格及議定價格進行評估績效之比較。
本研究發現,承銷計價法的計算價格及議定價格與市場價格間的評估誤差,較現金流量法所得之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間的評估誤差為大。以產業別來看,如將在上市後發生一些重大事件,造成財務狀況之不正常變化的產業及公司排除,現金流量法之評估績效亦較承銷計價法為佳。以上市年度來看,不論是何時上市,均不影響現金流量法較承銷計價法為佳之結論。本研究亦利用迴歸分析發現,現金流量法比承銷計價法有較佳的解釋能力及較高的市場價格關連性。
如分別以承銷計價法及現金流量法所得之價格作為投資決策輔助工具,本研究亦發現利用現金流量法所獲得之平均報酬率明顯高於承銷計價法,表示現金流量法有其實用之價值。
目錄
圖目錄
表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對象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五節 研究流程
第六節 論文架構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第一節 理論探討
第二節 國外文獻回顧
第三節 國內文獻回顧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樣本資料
第二節 評價方法
第三節 實證設計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實證研究程序
第二節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一、卜慶銘,台灣地區新上市股票承銷價格制訂與超額報酬率相關性之研究,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0年6月
二、周士淵,我國新上市股票價格績效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三、周寶蓮,會計盈餘與現金流量對股票報酬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3年 6月
四、胡耀宗,新上市普通股之訂價與超額報酬分析,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五、柯百鈴,新上市股票承銷價格之探討,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77年6月
六、夏侯欣榮,台灣地區新上市普通股承銷價格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2年 6月
七、黃宜珍,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食品業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八、陳怡如,金融業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九、陳隆麒,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應用,民國82年1月修訂版,華泰書局印行
十、陳順宇,統計學,民國86年7月2版,華泰書局印行
十一、陳順宇、鄭碧娥,STATISTICA手冊(I)基本統計,民國86年7月2版,華泰書局印行
十二、張健民,台灣新上市公司企業價值與現金流量法之實證研究:以八十一年度新上市公司為例,成功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十三、張家真,新制承銷價格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十四、賈武健,新上市股票價值之評價模式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0年6月
十五、鄔洪勇,企業評價關鍵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十六、劉郁純,我國新上市股票承銷價格決定因素之實證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十七、劉蓁蓁,國內新上市股跌破承銷價原因之探討,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十八、蔡永原,企業價值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頁20-25
十九、蔡嘉倩,我國新上市公司股票承銷價合理性之研究,政治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二十、魏恒祥,台灣地區新上市股票承銷價格低估及其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1.Arzac,R.E.,Valuation of Highly Leveraged Firms.,1996.
2.Copeland,T., Koller,T.and Murrin,J., 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2nd Edition,John Wiley and Sons,Inc.,1994.
3.Damidaran,A.,Investment Valuation,John Wiley and Sons,Inc.,1996.
4.Foster,G.,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2nd,Prentice-Hall,1986.
5.Franklin P. and George T. F.,Understanding cash flow,John Wiley and Sons,Inc.,1995.
6.Gordon,M.J.,The Investment, Financing and Valuation of the Corporation.,Homewood:Richard D.Irwin,1962.
7.Hackel,K.S. and Livnaat,J.,"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Based on Free Cash Flow: A Practical Approach",Journal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Fall 1995.
8.Hanson,R.C.,"Tender Offers and Free Cash Flow: An Empirical Analysis",Financial Review,May 1992.
9.Kaplan,S.N. and Ruback,R.S.,The Valuation of CashFoiw Forecasts: 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e,September 1995.
10.Miller,M.H.and Modigliani,F.,"Dividend Policy,Growth,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ournal of Business,1961.
11.Palepu,K.G. , Bernard,V.L. and Healy,P.M. , Business Analysis and Valuation: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South Western College Publish.,1996.
12.Pratt,S.P.,Valuing a Business - The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Closely Held Companies,Second Edition,Dow Jones - Irwin Homewood,1989.
13.Richard, A. B. and Stewart C. M.,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5th Editi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1996.
14.Sloan, R. G.,"Using Earnings and Free Cash Flow to Evaluate Corporate Performance",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6.
15.Smith, G. V., Corporate Valuation : A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Guide,John Wiley and Sons,Inc.,1988.
16.Stephen A. R.,Randolph W. W.and Bradford D.J.,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3rd Edition,Richard D. Irwin, Inc.,1995.
17.William,J.B.,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1933.,Reprinted Amsterdam Netherland: North Holland,196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文雄(民87),職業類科課程教學發展趨勢。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5。
2. [1]張荻薇、張國鎮、宋裕祺、蔡孟豪,「集集地震橋梁損害模式之分析探討」,結構工程,第十四卷,第三期,第91-129頁(1999)
3. [6]張順益、郭品宏、張國鎮、羅俊雄,「鋼筋混凝土橋柱之耐震行為研究」,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刊,第十三卷,第二期,第469-477頁(2001)
4. [5]張順益,「擬動態實驗之發展概況」,科學發展月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第29-37頁(1999)
5. 曾火城(民86),教科書評鑑規準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6),頁9-24。
6. 曾國鴻(民87),技職教育課程與教科書的問題及其因應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3,頁16-22。
7. 游家政(民87),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與改進。北縣教育,21,頁75-83。
8. 黃志成、游家政(民8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的問題。課程與教學季刊,1(1),頁57-75。
9. 黃儒傑(民86),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式及其合理性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之初步調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藍順德(民88),教師專業自主與高中教科書開放。高中教育,5,頁4-9。
11. [6]徐基生、李宗耀、史欽泰、洪志洋、虞孝成、曾國雄,「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量工業技術研究院各研發組織之研發績效」,管理評論,第22卷,第2期,pp.25-53,2003年4月。
12. [12]樓永堅,「研究發展績效之衡量分析」,工業技術,140期,pp.13-20,1986。
13. [13]顧志遠,張國平,「數據包絡分析(DEA)效率評估之應用─以臺北市公車為例」,運輸計劃季刊,第19 卷,第1 期,pp.27-38,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