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21: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明儀
研究生(外文):Ming-yi Lin
論文名稱:社團音樂劇實作教學在大學通識教育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 Art Curriculum in the University Gerneral Education at Drama Association
指導教授:張文龍張文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lung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戲劇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戲劇舞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7
中文關鍵詞:實作教學藝術通識教育音樂劇
外文關鍵詞:Art curriculum in gerneral educationPractice teachingMusic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4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音樂劇在近幾年成為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熱門領域,國內外的音樂劇演出及出版品此起彼落,掀起一股熱潮,也吸引了不少觀眾投入其中;在校園當中,音樂劇通常放在藝術通識課程中的賞析,或輔助其他類別科目之學習(如:英文),相較之下,音樂劇的實作學習顯得缺乏,而相關的教學研究更是寥寥可數。因此研究者興起結合大學戲劇社團實施音樂劇實作教學之想法,欲藉此提昇大學生在藝術通識教育中對音樂劇的認知。

此研究使用質性研究法,研究者身兼導演,帶領戲劇社團以實作方式完成一齣音樂劇,從中提昇對音樂劇的認知。正式研究時期分籌備期、排演期、演出期、檢討期四期;研究目的為下列三項探討:1.社團活動中的實作參與對大學生在藝術通識教育中音樂劇認知之影響;2.音樂劇實作教學之歷程;3.音樂劇實作教學中所遭遇之困難與解決方法。

研究結果顯示,經由音樂劇的實作經驗,可有效地提昇學員在音樂劇中戲劇、音樂、舞蹈、工作團隊特色的認知;另外,此研究配合學校社團運作及人力資源限制所設計的工作團隊組織及工作時期分配,以及本歷程中所遭遇之困難解決方式,相信都可以提供
未來有志於音樂劇實作教學及研究者作為參考的依據。




關鍵字:音樂劇、藝術通識教育、實作教學
Musical has become a kind of popular performance in recent years in Taiwan. The publica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Musical have mushroomed all over the nation and attract many people’s attention. In the school, Musical is considered as the appreciation part of Art Curriculum, or is used to help the learning of other subjects. On the other hand,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is relatively scarce and the correlatve research is also not easy to find. Accordingly, in order to upgrade the cognition of Musical in Art Curriculum in the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the idea of the research on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 Art Curriculum in the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at Drama Association.

The study is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s work is to be a teacher and director, to head up the team to finish a Musical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Musical cognition. The formal study age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preparatory age, rehearse age, performing age and introspect age. Besides,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ree parts as follows: the first one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n the cognition in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 Art general education, secondly, the process of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 last one is the difficulty and the solution in the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students’ cognitions of drama, music, dance, work team of Musical are promoted by the experience of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 addi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ork team, the distribution of four study stages in this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which are designed by the association running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solu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will helpful for those who make the study of Musical Practice Teaching.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通識教育之理論背景及實施狀況...............8
壹、通識教育的由來.............................8
貳、國內通識教育的實施發展及現況...............9
參、國內通識教育的功能及目標 .................11
第二節 藝術教育之理論背景及實施狀況..............13
壹、藝術教育的之功能及目標.................. .13
貳、國內藝術教育之發展及實施問題概況..........14
參、國內表演藝術教育的發展 ...................17
第三節 藝術通識教育之理論背景及實施狀況 .........19
壹、藝術通識教育的功能........................19
貳、國內藝術通識教育實施之檢討.............. .20
第四節 音樂劇的製作、發展及教學................. 23
壹、音樂劇的歷史發展..........................23
貳、音樂劇的特色..............................25
參、音樂劇的種類..............................26
肆、音樂劇的製作............................ .28
伍、音樂劇的教學..............................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質性研究法................................35
壹、質性研究法的意涵及特徵....................35
貳、質性研究法的步驟 .........................36
參、質性研究法主要研究方式....................37
第二節 研究情境說明..............................40
壹、研究流程................................. 40
貳、研究場域..................................42
參、研究參與人員..............................42
肆、教學設計..................................43
第三節 研究資料處理..............................45
壹、資料蒐集 .................................45
貳、資料編碼..................................45
參、資料檢核 .................................46
肆、資料分析 .................................47

第四章 研究果....................................48
第一節 音樂劇實作教學歷程........................48
壹、音樂劇實作時期流程及工作內容大綱..........48
貳、此次音樂劇實作團隊組織及分工內容..........65
第二節 音樂劇實作歷程之困難及解決方式............79
壹、籌備期:白手起家,創業維艱................79
貳、排演期:內外均憂,努力以赴................82
參、演出期:應地制宜,考驗應變能力............93
肆、檢討期:時間緊迫,難達盡善盡美............97
第三節 音樂劇實作參與對社員音樂劇認知及其他方面之影響.99
壹、音樂劇實作參與對社員音樂劇認知之影響..........99
貳、音樂劇實作歷程對社員其它方面之影響........112

第五章 結論、檢討及建議...................12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1
第二節 檢討與反思.........................123
壹、研究設計方面.......................123
貳、實作教學方面.......................126
參、教學者與參與者部分.................130
第三節 建議...............................134

參考文獻...................................137
附錄一 錄音錄影同意書.....................141
附錄二 深度訪談之問題大綱(針對學員).......142
附錄三 深度訪談之問題大綱(針對專家).......144
附錄四 戲劇社社團教學問卷範例.............146
附錄五 戲劇社社課教學簡案範例.............147

表目錄

表1-1 目前國內音樂劇相關之文獻整理表--出版書籍類..3
表1-2 目前國內音樂劇相關之文獻整理表--期刊類......3
表1-3 目前國內音樂劇相關之文獻整理表--學術論文類..4
表2-1 通識教育發展背景............................8
表2-2 國內國小藝術課程的發展.....................15
表2-3 國內國中藝術課程的發展.....................15
表2-4 國內高中藝術課程的發展.....................15
表2-5 國內表演藝術教育概述.......................17
表2-6 國內學者對藝術通識課程中「實作」的看法.....21
表2-7 國內學者對藝術通識課程實施的建議...........21
表2-8 音樂劇的由來...............................23
表2-9 美國音樂劇發展歷史.........................24
表2-10 音樂劇製作的程序...........................30
表3-1 本研究之教學設計方案.......................44
表3-2 資料編碼對照表.............................46
表4-1 此次音樂劇實作歷程時間分期.................48
表4-2 2005年A大學戲劇社 音樂劇實作教學 實際實施紀錄..63
表4-3 此次音樂劇歷程劇組團隊人數明細.............65
表4-4 藝術總監工作分期內容.......................68
表4-5 導演工作分期內容...........................69
表4-6 副導演及排演助理工作分期內容...............70
表4-7 演員組人員工作分期內容.....................71
表4-8 視覺組人員工作分期內容.....................73
表4-9 音樂組人員工作分期內容.....................74
表4-10 舞蹈組人員工作分期內容.....................75
表4-11 行政組人員工作分期內容.....................76

圖目錄

圖 2-1 音樂劇製作之人員組織......................29
圖 3-1 質性研究法的步驟..........................37
圖 3-2 資料分析的步驟............................39
圖 3-3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圖........................40
圖 3-4 本研究資料檢核之三角交叉圖................46
圖 4-1 此次音樂劇實作教學之學員戲劇演出背景情形..66
圖 4-2 此次音樂劇實作教學之學員音樂劇實作背景情形66
圖 4-3 A大學戲劇社音樂劇-《美女與野獸》-製作執行團隊織..67
圖 4-4 專家對研究者角色問題之建議圖..............91
圖 4-5 觀眾對此次音樂劇演出之喜歡程度形..........95
圖 4-6 觀眾對此次音樂劇演出最喜愛的部分之情形....96
圖 4-7 觀眾看完此次音樂劇後,是否會再來觀看下次戲劇社
演出之意願................................96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 (1996)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雅各 (2004) 。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 (頁1-55) 。台北:心理。
石光生 (2002 ) 。表演藝術教育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 (頁48-64) 。台北:桂冠。
石守謙 (1996) 。國內藝術通識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季刊,3(4),1-11。
朱建民 (2002,6月) 。大學通識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主辦之「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研討會,台北市。
朱柔若 (譯) (2000) 。W.L.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Social Rea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揚智。
李立亨 (2000) 。我的看戲隨身書。台北:天下遠見。
朱介國、李壽菊、李宗玉 (主編) (1999) 。中西戲劇欣賞。台北:文京。
吳方正 (1996) 。對大學藝術通識教育方向的一些思考。通識教育季刊,3(4),13-26。
李奉儒 等 (譯) (2001) 。R.C Bogdau & S.K Bilklem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台北:濤石文化事業公司。
李美蓉 (1996) 。大學通識課程與視覺藝術審美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4),43-59。
林玫君 (2003) 。創造性戲劇之理論探討與實務研究。台南:供學。
沈君山 (1994)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的展望。載於台灣大學舉辦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1-43) 。台北:台大文學院。
居其宏 (2001) 。音樂劇,我為你瘋狂。上海:上海教育。
周思芸 (2002) 。小天下 未來公民--戲劇。台北:天下遠見。
卓播英 (主編) (1996) 。通識教育實務手冊。彰化:彰師大通識教育中心。
武光東、郭旭崧 (1994) 。陽明醫學院通識課程改進研究成果報告。載於台灣大學舉辦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60-79) 。台北:台大文學院。
宣大衛 (1996) 。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架構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3(3),137-149。
袁汝儀 (1996) 。生活藝術教育雛論。通識教育季刊,3(4),61-79。
洪麗珠 (1996) 。通識教育藝術課程之理念與規劃-為理工大學而設計。通識教育季刊,3(4),27-41。
高震峰、陳秋瑾(2002) 。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載於 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65-98)。台北:桂冠。
許尤美 (2002) 。百老匯音樂劇對國中生音樂欣賞行為之研究—安德魯.洛伊-韋伯的「歌劇魅影」及「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網,90NTNU0248043。
胡幼慧 (2005)。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黃壬來 (2002) 。全球情勢與台灣教育的改革。載於 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65-98)。台北:桂冠。
黃冬富 (2002 ) 。視覺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 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
(頁11-36) 。台北:桂冠。
黃定宇 (2003) 。音樂劇概論。北京:中國戲劇。
黃武雄 (1994) 。通識教育、科學教育與數學教育。載於台灣大學舉辦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97-138) 。台北:台大文學院。
黃俊傑 (1995) 。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通識教育季刊,2(2),23-50。
黃俊傑 (1997) 。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理論。通識教育季刊,4(3),1-31。
黃惟馨 (2004) 。劇場實務題綱。台北:秀威。
黃瑞琴 (1991)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俊傑、黃坤錦、蘇錦麗、林珊如 (1997) 。我國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評鑑理論與實施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邱瑗(2006)。Show Time!音樂劇的九種風情。台北:音樂時代。
陳木子 (1998) 。台灣藝術教育發展史。台北:環宇。
陳向明 (2002) 。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仁富、張曉華 (2002 ) 。戲劇教學研究。載於 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下
冊) (頁485-511) 。台北:桂冠。
張文龍 (2004 ) 。讀者劇場-戲劇運用於語文課程的好幫手。載於2004台灣「教育、戲劇、劇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1-12) 。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教育部 (1948) 。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南京:教育部。
教育部 (1962) 。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76)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 (1979) 。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 (1993)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臺捷。
教育部 (1994) 。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3)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台北:教育部。
張浣芸 (2001) 。大學藝術通識教育-從通識教育的發展談藝術通識課程。藝術學報,67,109-120。
張曉華 (2004) 。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台北:心理
曾道雄 (1997) 。歌劇藝術之理念及實踐。台北:揚智。
楊仁興 (1995) 。藝術領域的通識教育。載於陳伯璋(主編),師範院校通識教育課程架構之研究 (頁47-48) 。台北:教育部顧問室。
趙曦 (2003) 。關於高職音樂劇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遼寧高職學報5(6),85-86。
熊家泰、張平 (1997) 。音樂劇實驗班教學思路談。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9-10。
歐用生 (1990) 。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賴美玲 (1998) 。光復後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載於國立屏東師院舉辦之「中小
學師資培育教育與音樂資訊應用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189-196) 。屏東:
屏東師院。
潘淑滿 (2003)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慕羽 (2004) 。百老匯音樂劇。台北:大地。
劉東 (2000) 。關於在音樂學院裡培養音樂劇演員的思考。武漢音樂學院學報,3,56-58。
郭禎祥 (1996) 。藝術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美育月刊,73,1-10。
謝文英 (2001) 。通識教育-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蔡美玲(1989)。表演的藝術。台北:桂冠。
謝水南、楊孟麗 (譯) (2003) 。J.R.Fraenkel & N.E.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台北:心理。
蔡奇璋、許瑞芳 (主編) (2001) 。在那湧動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台北:揚智
蔡智欣、陳姿青、易力銀 (2003) 。音樂劇於大一英文。師友月刊,436,73-76。
鄭美慧 (1998) 。慈濟護專人文教育實施現況。通識教育季刊,5(2),93-104。

二.西文部份
Brawer, F. B. (1999). The liberal arts. New Directions for Community Colleges, no108 ,
17-29.
Baldwin, J. (2000). Why we still need liberal arts learning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Education Digest ,66 (4),4-9.
Ediger, M. (1996). Education and liberal art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v30, 78-80.
Hersh, R. H. (1997). Intentions and perceptions: a 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liberal arts education. Change, v29, 16-23.
Mcpherson, G. E. (1995). Integrating the arts into the general curriculum: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v97, 25-31.
Novak , E. A.& Novak, D. (1996). Staging musical theatre.Ohio:Betterway Books.
Patterson, B. A. & Wolfson, L. (2001). How do we go from here?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s Discovery. College Teaching, 49 (2), 75-80.
White, M. (1999). Staging a musical.New York:Routledge.
Young , D. (1995). How to direct a musicaL.. New York:Routledge.

三.網路資料:
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無日期)。課程綱要。2005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cc.nctu.edu.tw/~globe/courses.htm
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無日期)。通識教育架構。2005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general.nsysu.edu.tw/
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無日期)。課程介紹。2005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ncu.edu.tw/~cge/
KIDSART教育網站(2002,9月14日)。漫談音樂劇。2005年10月24日,取自
http://www.kidsart.idv.tw/musical.html
楊伶升(2001,10月28日)。Welcome To My Musical World。2005年10月24,取自
http://www.cc.nctu.edu.tw/~u9031090/html.htm。
教育部(無日期)。高級中學課程標準。2005年10月13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7362001/i1301/course/current/subject.htm?ope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張浣芸 (2001) 。大學藝術通識教育-從通識教育的發展談藝術通識課程。藝術學報,67,109-120。
2. 洪麗珠 (1996) 。通識教育藝術課程之理念與規劃-為理工大學而設計。通識教育季刊,3(4),27-41。
3. 袁汝儀 (1996) 。生活藝術教育雛論。通識教育季刊,3(4),61-79。
4. 宣大衛 (1996) 。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架構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3(3),137-149。
5. 沈君山 (1994)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的展望。載於台灣大學舉辦之「大學通識教育的理論與實際」研討會論文集 (頁1-43) 。台北:台大文學院。
6. 李美蓉 (1996) 。大學通識課程與視覺藝術審美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4),43-59。
7. 黃俊傑 (1995) 。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實踐及其展望。通識教育季刊,2(2),23-50。
8. 吳方正 (1996) 。對大學藝術通識教育方向的一些思考。通識教育季刊,3(4),13-26。
9. 朱建民 (2002,6月) 。大學通識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主辦之「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研討會,台北市。
10. 石守謙 (1996) 。國內藝術通識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季刊,3(4),1-11。
11. 郭禎祥 (1996) 。藝術在通識教育中的角色。美育月刊,73,1-10。
12. 蔡智欣、陳姿青、易力銀 (2003) 。音樂劇於大一英文。師友月刊,436,73-76。
13. 鄭美慧 (1998) 。慈濟護專人文教育實施現況。通識教育季刊,5(2),93-104。
14. 32.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中國統計學報,25-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