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l, Willi.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2nd ed.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Badura-Skoda, Eva et al. “Cadenza.”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 Dec. 2011〈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43023〉.
Chou, Wen-chung. Yü Ko. New York: C.F.Peters Corporation, 1968.
_______________. “Single Tones as Musical Entities: An Approach to Structured Deviations in Tona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Society of University Composers, Vol. 3(1970), 86-97.
_______________. “Review of 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An Essay o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 by Robert Hans van Gulik.” The Musical Quarterly 60/2(1974), 301-305.
“Textur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20 Dec. 2011〈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7758〉.
Kerman, Joseph。《沉思音樂:挑戰音樂學》(Contemplating Music: Challenges to Musicology),朱丹丹、湯亞汀/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
丹青藝叢委員會/編。《中國音樂詞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全國民族樂器演奏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委員會系列叢書編委會/編。《古琴曲集(1)》。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琴曲集(2)》。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琴曲集(3)》。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1)》。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琴學六十年論文集(2)》。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古琴曲集(第一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琴曲集(第二集)》。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琴曲集成(第一冊)-(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注今譯(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0。
王燕卿。《梅庵琴譜》。臺北:華正書局,1990。
王麗華/譯註。〈聲律第三十三〉。王久烈等/譯註。《語譯詳註文心雕龍》。台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6。
王瓊慧。《琴曲〈平沙落雁〉之研究》。國立藝術學院:碩士論文,1996。
成公亮。《秋籟居琴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______。〈從諸城到梅庵──王燕卿先生的古琴藝術〉。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2)》。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宋)朱長文。《琴史》。黃樹志/編,《琴學叢刊(六)》。香港:恕之齋文化有限公司,2010。
〈百度百科──泛川派〉。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5100.html?reforce=%CA%F1%C5%C9&hold=synstd〉。
李運亨、張聖潔、閻立君/編注。《陳師增畫論》。北京:中國書店,2008。
李楓。〈樂曲解說〉,《嘯月琴韻》。台北:晨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李楓演奏,CD,CT-991,1999。
____。〈琴曲解說〉,《絲桐清音別卷》。台北:晨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李楓演奏,CD,CT-0502,2011。
____。〈卷懷居學琴筆記〉。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jluo.myweb.hinet.net/qin.htm〉。
邵元復/編著。《增編梅庵琴譜(上集)》。高雄:台灣梅庵琴社,1995。
___________。《增編梅庵琴譜(下集)》。高雄:台灣梅庵琴社,1995。
(清)吳仕柏/編。《自遠堂琴譜》。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一七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明)汪芝/編著。《西麓堂琴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沈琯/編著。《琴學正聲》。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一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周文中。〈音樂創作與中華文化──我的學習、研究、創作的過程和原則〉。《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3-14。
______。〈《神奇秘譜樂詮》序〉。吳文光。《神奇秘譜樂詮》。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林友仁、林晨/編。《二十世紀古琴文論目錄》。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查阜西/編纂。《存見古琴曲譜輯覽》。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
______。〈《張孔山流水》傳本考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1)》。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______。〈《張孔山流水》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1)》。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姚丙炎/編著。《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黃樹志/編。《琴學叢刊(一)》。香港:恕之齋文化有限公司,2005。
(清)徐上瀛/編著。《大還閣琴譜》。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徐立孫。〈致凌其陣書論琴曲〉。邵元復/編著。《增編梅庵琴譜(下集)》。高雄:台灣梅庵琴社,1995。
唐中六。《巴蜀琴藝考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唐世璋(Thomason, John)。〈復古風格演奏的一些問題〉。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www.silkqin.com/08anal/hip.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琴用絃之科學鑑證:傳統真絲絃、現代鋼絲絃、複合絃在音調和音色上的比較〉。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www.silkqin.com/03qobj/strings/hz2010.htm〉。
陳欣怡。《王燕卿古琴音樂研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論文,2009。
(清)郭裕齋、吳之振/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一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宋)郭熙。《林泉高致集》。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wuyuan.ucoz.com/theory/lqgz.html〉。
高毓婷。《梅庵琴派在臺灣的傳承與發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11。(清)張孔山、唐彝銘/編。《天聞閣琴譜》。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二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張育瑾。〈《關山月》探源〉。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1)》。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張默生/注釋。《老子章句新釋》。濟南:濟東出版社。1948。
______/編著。《莊子新釋》。成都:四川新華書店,1990。
黃旭東等/編。《查阜西琴學文萃》。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5。
許健。《琴史初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章華英。《古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______。〈管平湖的打譜藝術探窺〉。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2)》。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彭祉卿。〈桐心閣指法析微〉。今虞琴社/編。《今虞琴刊》。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9。
楊宗稷/編著。《琴學叢書》。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蔣文勛。《二香琴譜》。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二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裴鐵俠。《沙堰琴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二九冊)》。北京:中華書局,2010。
潘世姬。〈回歸中國的創作原點──訪周文中談音樂創作觀〉。《表演藝術》,1996年第40期,30-33。錢穆。《國史大綱(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
____。《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5。
____。《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6。
____。《論語新解》。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
____。《新亞遺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2004。
謝孝苹。〈謝序〉。邵元復/編著。《增編梅庵琴譜(上集)》。高雄:台灣梅庵琴社,1995。
______。〈海外發現《龍吟館琴譜》孤本──為慶祝梅庵琴社創建六十年而作〉。邵元復/編著。《增編梅庵琴譜(下集)》。高雄:台灣梅庵琴社,1995。
戴嘉枋。〈《流水》的流變與「傳統音樂」的觀念──「傳統音樂」研究札記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琴學六十年論文集(2)》。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嚴曉星。《近世古琴逸話》。北京:中華書局,2010。
______。《梅庵琴人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
______。〈王燕卿任教南京高師時間考〉,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e4a8c0100bznw.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______。〈《龍吟館琴譜》補說──兼談《梅庵琴譜》版本〉。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hi.baidu.com/%C1%F8%C8%AA%BE%D3/blog/item/db9265ed27b26adcb31cb194.html〉。
______。〈《龍吟館琴譜》補說(續)〉。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hi.baidu.com/%C1%F8%C8%AA%BE%D3/blog/item/a8511612b1ca5159f919b864.html〉。
______。〈CD《名家薈萃憶故人》小引〉。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1fb100100r745.html〉。
顧永祥。〈淺談山東箏的發展及特徵〉。檢索日期2011年12月20日,〈http://www.yiyuanyi.org/xqyz/qin/201003/13_42312_2.html〉。
顧梅羹。《琴學備要(上)》。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______。《琴學備要(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