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志全、張家昌(2008)。以 SWOT 分析探討羽球單打戰術。 中華體育季刊,22(1),128-135。王冷、王瑞麟與李麗瓊(1998)。SWOT 分析對國泰女籃訓練評估的運用。大專體育,37,119-124。
王嘉燕(2007)。臺北市國小教師國語文寫作教學實施之調查研究-運用SWOT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平川卓弘、胡小藝與關根義雄(1997)。羽毛球基本論。臺北市:益群。
江明隆(2014)。羽球運動訓練之探討。休閒運動健康評論, 5(2) ,30-42。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3)。體育線上教育區:羽球運動安全與傷害處理。資料引自http://media.justsports.net.tw/spo_demo/online_ball.asp。
吳炎兵、薑泉花(2011)。中國羽毛球職業化的SWOT分析。運動精品,1,149-151。
李斌(2012)。淺析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的選材。知識經濟,2,165-165。
周財勝、 呂子平(2010)。心智訓練在羽球運動上的應用。大專體育,107, 58-62。紀俊吉、謝秀芳、蘇慧慈與吳青華(2008)。北京奧運柔道運動競賽內容之分析。南大體育學報,3,58-72。
張蕙麟、鄭富吉、林聖峰(2005)。再接再厲,邁向成功S.W.T.O分析2004年奧運會中華女子壘球代表隊。文化體育學刊,中國文化大學,3,14-18。郭名集(2007)。認識與預防羽球運動傷害。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334-343。郭洪波、朱勇(2013)。我國體育競賽業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福建體育科技,3,3-5。
郭婕、蘇榮立(2013)。羽球選手之飲食營養需求。中原體育學報,2,9-16。陳全壽、王三財(1997)。我國擊劍運動未來的發展與趨勢。體育與運動,101,75-77。陳儷今(2008) 。羽球新賽制技術,戰術變化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 2(2) ,89-97。程勇民、梁承謀、閻濟甯與金花 (2007)。優秀羽毛球運動員科學選材研究.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7(4) ,53-55。
廖焜福(2002)。羽球運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蔡慧敏、葉佳慈與江界山 (2002)。2002 年亞運羽球比賽年度週期訓練計畫模型之探討與規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1,293-301。
謝秀芳、蘇慧慈 (2010)。以SWOT分析我國柔道運動競技現況及戰術應用中華體育季刊,24(2),170-178。簡曜輝 (2000)。運動心理學(序)。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蘇榮立 (2002)。羽球步伐節奏練習的運用。中華體育,17(2),33-41。二、英文文獻:
Beis, L.Y., Willkomm, L., Ross,R., Bekele, Z, Wolde,B., Fudge, B.,& Pitsiladis,Y.P.(2011). Food and macronutrient intake of elite Ethiopiandistance runner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Nutrition,19(8),7.
Chard, M. D.,& Lachman, S.M.(1987). Racquet sport patterns of injury presenting to a sports injury clinic,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1(4), 150-153.
Ji, L.L.(1993). Antioxidant enzyme response to exercise and aging.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 25, 225-231.
Kanter, M.M. (1994). Free radical, exercise and antioxidant supplem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trition, 4, 205-220.
Weinberg,R., & Gould, D,(1999).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nd ed.).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Weihrich (1982). The TOWS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