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5 08: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可昕
研究生(外文):Ko-Hsin Huang
論文名稱:《后宮甄嬛傳》人物關係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s in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指導教授:林仁昱林仁昱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黃東陽鄭幸雅
口試日期:2016-06-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后宮宮鬥甄嬛人物關係
外文關鍵詞:haremroyal conflictsZhen Huan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13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后宮甄嬛傳》是家喻戶曉的電視連續劇,由炙手可熱的網路小說改編而成。
本文以希代多媒體書版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年在台灣上市的中國小說《后宮甄嬛傳》為研究對象。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提出本篇論文的兩大研究主軸,一、透過小說眾多人物關係形成的分類,探究小說人物形象存在的意義。二、找出這一部架空時代小說廣受歡迎所代表的整體時代意義。第二部份:依照小說本身的內容屬性,分別從宮廷鬥爭、言情、網路小說之印行與改編三個角度,論述小說的發展淵源,有何較其他作品勝出的特徵與風格。
第三部份提出《后宮甄嬛傳》小說中最具關鍵性的三類型人物關係:「君臣與主僕」、「后妃嬪妤」、「情愛與婚配」,觀察、理解小說中的人際互動,分析小說情節的重要發展,研究這些人物關係何以能創造出流行現象,讓去古已久的現代仍接受以封建倫理所論述的故事。
論文研究成果顯示,小說引發熱潮的現象肇因於「群己關係」的描寫,人情
有所必然,放之古今皆準。封建傳統的權力等級關係時過境遷依然與現今社會的職場文化遙相對應,「爭競離合」從古至今都是女性真實生活中多元人際關係的體現,「理想情愛」從古至今則一直都是女性內心真實的追求和渴望。



關鍵詞:后宮、宮鬥、甄嬛、人物關係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is a well-known TV series, which is adapted from a popular online novel.
Lianzi, L. (2009).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Taiwan (R.O.C): Sitak Multimedia Publishing. i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thesis. The three main par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Pointing out the two research topics:
(1) Classifying the cast of the novel, and inferring the meaning of their existence.
(2) Finding out the reason why the alternate history fiction could be so welcomed by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2. Discussing its strengths and unique among other royal conflicts novels, love stories and online fictions.
3. By analyzing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of the book: Master-servant relationships, empresses’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love and marriag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s, the plots, and the trend they have brought ou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is novel created publics’ interests due to the way it described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and individual. Co-opetition is always how women get along with others since the old days; ideal love is what they pursue from then till now.

Keywords: harem, royal conflicts, Zhen Huan, relationship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6
第二章 后宮甄嬛傳的內容屬性與發展淵源 10
第一節 宮鬥小說背景 10
第二節 言情小說背景 14
第三節 網路小說之印行與改編 18
第三章 君臣與主僕關係 21
第一節 君權至上 21
第二節 有義故盡忠 26
第三節 逐欲故負義 36
第四節 小結 40
第四章 后妃嬪妤關係 42
第一節 尊卑嫡庶之別 42
第二節 后妃之間的結盟與合作 47
第三節 后妃之間的競爭與算計 58
第四節 小結 73
第五章 情愛與婚配關係 75
第一節 天子與后妃的情愛與欲求 75
第二節 脫離皇權控制的后妃情愛 84
第三節 其他情愛與欲求關係 91
第四節 小結 99
第六章 結語 100
參考文獻 102



參考文獻
一、專書類
流瀲紫,《后宮甄嬛傳》(台北市:希代多媒體,2009年6月)。
黃光國,《華人本土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3月)。
方組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10月)。
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普羅普,《故事形態學》,賈放譯(中華書局,2007年1月)。
李建勇,《看甄嬛傳學職場生存術》,(華品工作坊,2013年)。
夕顏,《后宮甄嬛傳教我的八十件事》,(高寶出版社,2013年)。
王小嫻,《從菜鳥到終極CEO:甄嬛傳裡的職場啟示錄》,(達觀出版社,2013年)。
勁飛、高焱,《職場及後宮:甄嬛傳教會我的辦公室賤招》,(雅各文創出版社,2013年)。
羅毅,《甄嬛教會我的36則職場生存術:職場中「周全自己」,也「周全所有人」 的厚黑攻略》,(智言館出版社,2013年)。
螺螄拜恩,《《甄嬛傳》華妃早知道該多好的道理:這些職場地雷千萬不要踩》,(高寶出版社,2013年)。
羅霖,《你沒看懂的後宮甄嬛傳》,(人類智庫出版社,2013年)。
紀連海,《紀連海說甄嬛》,(大地出版社,2012年)。
時晴,《看甄嬛學詩詞:六十六首詩詞出戲入戲》,(啟動文化出版社,2013年)。
劉登翰主編,《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陸貴山,《中國當代文藝思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湯哲聲,《中國當代通俗小說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蘇建新,《中國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1991年)。
陳啟天編,《韓非子校釋》,(昆明:中華書局發行所,民29年3月)。
華濁水,《中國帝王后宮之謎》,(台北市: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6月)。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年)。
馬玉山,《中國古代人口買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2月)。
傅樂成,《中國通史》上(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7年)。
杜婉言,《中國宦官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余華青,《中國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顧蓉、葛金芳,《霧橫帷牆─古代宦官文化的群體考察》(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張世祥、彭治榮,《帝后與太監》(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4年)。
錢宗範,《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李白,《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卷4(樂府詩,妾薄命)。
寒心,《嫉妒心理學》(高雄市:宏文館圖書出版,2003年)。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金‧元好問撰,趙永源校注,《遺山樂府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宋詞精選會注評箋》,(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民68年5月)。

二、學位論文類
何珮甄,《《后宮甄嬛傳》的對比性敘事結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杜甚彥,《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后宮劇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陳曉光,《宮鬥題材電視劇熱播現象研究》,(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宋超,《中國后宮題材電視劇研究》,(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邢月梅,《當代港台言情小說的女性主義敘事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劉佳,《消閒娛樂:論鴛鴦蝴蝶派創作理論的形成及其內涵》,(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杜若松,《論當下港台言情小說的大眾文化生產體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于曉輝,《我國網絡原創文學的出版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齊麗霞,《網絡文學中的女性寫作敘事研究》,(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史曉蘭,《多元視角下的網絡文學研究簡論》,(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姚常齡,《網絡文學改編電視劇研究》,(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關雲波,《論讀者介入對網絡文學創作的影響》,(雲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王思齊,《清宮劇文化現象的女性主義解讀》,(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辛秀蘭,《當下國內宮廷劇熱潮研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王利君,《歷史影像的現代重塑──論清宮劇的創作研究》,(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潘清清,《中國網絡文學與讀者關係之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胡青青,《女性的「他者」藩籬突圍──網絡言情小說改編電視劇的女性敘事探析》,(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謝佳育,《組織成員權力生命週期之演化以《後宮甄嬛傳》為例》,(輔仁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2013年)。
李奇碩,《口是心非: 攻擊性諷刺意圖及使用之研究—以現代小說《後宮甄嬛傳》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暨英語專業溝通與教學科技碩士班,2015年)。
劉思潔,《論海派男性作家小說中的女性形象─1912-1949》,(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三、雜誌與專書論文類
秦曉帆,〈網絡時代的詩性歷史建構──流瀲紫與后宮甄嬛傳〉,(湖州師範學院,名作欣賞Masterpieces Review,2012年06期)。
吳華,段慧如,〈文學網站的現狀和走勢──基於五家著名文學網站的實證考察〉,(湘潭大學學報第36卷第6期2012年11月)。
王可,〈淺析甄嬛體的流行〉,(江蘇師範大學語文學院,語文學刊2012年第10期)。
阿麗,(職業雜誌,occupation,2012年19期)。
陳紅梅,〈宮闈中的「看」與「被看」─ ─解讀《甄嬛傳》中的女性群像〉,(新聞知識)。
謝雨爽,〈從《甄嬛傳》看封建制度下的「女性滅亡」〉,(青春歲月,2013年)。
蔣語萱,〈《甄嬛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青春歲月,2013年)。
徐慕榮,〈解讀甄嬛性格的成長歷程〉,(金田,2013年)。
尹寶玉,〈《甄嬛傳》的宮闈透視〉,(現代語文,2014年)。
董恕,〈《后宮甄嬛傳》中浣碧的悲劇命運解讀〉,(現代語文,2014年)。
崔源琳,〈從《后宮甄嬛傳》簡析依戀類型對親密關係的影響〉,(青年文學家,2014
年)。
牛培麗,〈甄嬛的「自我」追尋之路〉,(河南農業,2014年)。
杜蕾,〈在虛實之間品味《后宮甄嬛傳》〉,(現代婦女下旬,2013年)。
張雲峰,〈論《甄嬛傳》的功能人物〉,(新聞研究導刊,2014年)。
石靜,〈宮鬥題材小說的藝術特色〉,(昆明學院人文學院‧文學教育,2013年)。
汪曉琳,〈埃及艷后般的女人──《甄嬛傳》中主要人物淺析〉,(語文學刊,2012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