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3 02:11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以彥
研究生(外文):
CHEN,YI-YAN
論文名稱:
新極點安置法及其設計電力系統
論文名稱(外文):
New pole-placement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design
指導教授:
梁志堅
、
王醴
、
諸葛介臣
指導教授(外文):
LIANG,ZHI-JIAN
、
WANG,LI
、
ZHU,GE-JIE-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
電機工程研究所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1991
畢業學年度:
7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5
中文關鍵詞:
新極點安置法
、
電力系統穩定器
、
台灣電力系統
、
低頻振盪
、
激磁系統
、
數學模型
、
機電阻尼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36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0
一. 本篇論文提出在設計電力系統穩定器時,經常遭遇的兩個主要問題,參數的調整
及位置的識別。1984年臺灣電力系統被用來說明整個設計的過程,並提供整個系
統良好的動態響應。
二. 由於大型電力系統互聯的日益發展,系統產生自發性的低頻振湯,頻率大約為每
秒鐘幾個週期,一旦發生,振湯將持續一段時間,然後消失,或者繼續振湯,造成系
統分離。
最后,低頻振湯的持續發生,已在其他許多電力系統中被記載,也發生在結構為長條
地形的臺灣電力系統。已有很多文獻發表在多機組電力系統的電力系統定器之設計。
以解決因廣泛使用靜態的激磁系統及長距離輸電線所造成的動態不穩定。
三. 本論文採用Heffron-phillips-demello多機組電力系統的數學模型。當使用電力
系統穩定器去改善多機電力系統的動態穩定度時會遭遇兩個困難:
首先是如何識別電力系統穩定器的最佳位置。由於發電機的位置分怖廣闊及發電機之
間存有動態的交互作用,故選擇適當的發電機組安裝電力系統穩定器,使其達到最大
的效果,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每部發電機振湯模式的關係因子,將被用來識別裝
置電力系統穩定器的最佳位置。
其次是如何調整電力系統穩定器的參數。本論文提出一種有效率的極點安置電力系統
穩定器的設計方法,其擁有直接簡明的數學形式及很少的計算需求,此設計不但實際
地安置不穩定的機械模式,並且使整個系統有良好的阻尼協調,以改善動態穩定度的
特性。
四. 結果
總結一些重要的結論如下:
1.選擇電力系統穩定器安裝的位置,為使其在機電阻尼有最大的改善,利用模態選擇
分析聯合狀態方程式的A矩陣的左右特徵向量,來計算在狀態變數中模式的關系因子
,同時安義新的解釋為模態能量,他們對識別電力系統穩定器的安裝位置提供了一個
有力的工具。
2.在多機電力系統中,新極點安置法被用來協調電力系統穩定的參數調整。首先,數
個欠阻尼的機電模式特徵值,必須準確地安置在預先指定的S平面上。在指定一組期
望的封閉回路特徵值後,固定點法被用來解一組含有未知補償器參數的非線性聯立方
程式,設計控制器的運算方法便達成了。
3.聯合新極點安置法及關係因子識別法,已成功地應用到1984年臺灣電力系統,
並且提供整個系統良好的動態持性。
#50013221.
#50013221.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多輸入廣域訊號電力系統穩定器
2.
直接搜尋法應用於電力系統低頻振盪之時頻分析
3.
基於遠端訊號之電力系統穩定器
4.
長型電力系統穩定度分析與提升
5.
分數階比例積分型電力系統穩定器
6.
電力系統區域與局部機電模式振盪分析
7.
基於不同的同步發電機模型之激磁系統設計與分析
8.
應用時域控制方法於同步發電機激磁系統設計
9.
應用頻域控制方法於同步發電機激磁系統設計
10.
單輸入模糊電力系統穩定器的設計
11.
電力系統穩定器參數之設定
無相關期刊
1.
應用專家系統於發電廠氫氣
2.
並聯交流-直流電力系統之動態分析
3.
整合離岸式風場與沿岸波浪場之功率潮流控制及穩定度分析
4.
市電併聯型單相感應發電機之特性研究
5.
市電併聯型風力感應發電機之研究
6.
市電並聯型感應發電機之平衡分析
7.
適應性等化類神經網路
8.
適用於汽電共生系統之三相負載潮流分析
9.
電機型變流企用於主動式電力補償器之研究
10.
資訊加密與簽署整合系統之軟體設計
11.
並聯電抗器在抑制相異雙機系統轉軸扭轉振盪上之研究
12.
高壓直流傳輸系統連接於電力系統之功率潮流控制與穩定度分析
13.
利用超導儲能系統於大型離岸式風場之動態穩定度改善研究
14.
採用感應機之整合式啟動-發電系統研究
15.
飛輪儲能系統於混合大型離岸式風場與海流場之功率潮流控制及穩定度分析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