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5 20: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鈺婷
研究生(外文):Chen, Yu-Ting
論文名稱:醫療契約與美容醫學契約民事責任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Civil Liabilities of Medical Contract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Contracts
指導教授:林信和林信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Hsin-Ho
口試委員:朱義芬許惠峰
口試委員(外文):Chu, I-FenHsu, Hui-Feng
口試日期:2013-12-1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7
中文關鍵詞:醫療行為美容醫學醫療契約美容醫學契約法律關係民 事責任瑕疵擔保責任債務不履行無因管理侵權行為無過失責任危險責任消費者保護法防禦性醫療醫療糾紛美容醫學糾紛
外文關鍵詞:Medical practiceAesthetic MedicineMedical contractAesthetic Medicine contractLegal relationshipCivil liabilityWarranty for defectNon-performanceNegotiorum gestioTortStrict liabilityPresumption of negligenceConsumer Protection LawDefensive MedicineMedical disputeAesthetic Medicine disput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2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現今醫療科技的發達,帶動了美容醫學行為之盛行。人們所接受的醫療相關行為,不再僅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更發展出各式各樣不具治療目的之整型美容行為。但因為追求更多的經營利潤,現今有許多醫療院所於院下設立美容醫學中心,或將診所轉型為美容醫學診所,更有許多美容醫學診所因此紛紛開設。此在美容醫學環境競爭之下,其極有可能為謀求生存及更多之經濟利益,鋌而走險地使用不合格之醫療用品。此外,美容醫學醫師之素質與技術參差不齊、衛生主管機關未對美容醫學用品及環境設備嚴格把關,造成美容醫學需求者之美醫權益受損,甚而造成身體及健康上不可抹滅之傷害,進而演變出一連串的美容醫學糾紛。惟如何解決美容醫學糾紛,此牽涉者美容醫學行為是否屬於醫療行為,又如為醫療行為,那麼醫療契約與美容醫學契約二者之契約性質、當事人間法律關係、民法上責任、糾紛處理辦法是否相同皆係需要探討之處,故而本文將由行為定義為始,糾紛解決為終,探討醫療契約與美容醫學契約之比較。

第一章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則是深入分析一般醫療行為、醫療性整型美容行為、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之定義與種類。第三章則以第二章所提及之「醫療行為」與「美容醫學行為」探討當事人間所訂定之契約性質、法律關係與權利義務。藉由第三章二契約之法律關係與權利義務,探討其民法上責任及請求權競合之問題,此為第四章。第五章則為分析現今醫療糾紛與美容醫學糾紛之原因及糾紛處理相關方式,並介紹近期由衛生福利部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所推動之「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另附以外國對於醫療糾紛或美容醫學糾紛之處理法制為比較。最後第六章提出本文之結論與建議,希求對將來醫療糾紛或美容醫學糾紛之處理提供參考。

Nowadays advance in medical technology promotes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ces. Related medical practices accepted by people not only aim at healing disease, but also develop a variety of cosmetic surgery practices without the purpose of treatment. However, to pursue more interests, nowadays aesthetic medicine centers are founded in many hospitals. The clinics are transformed for the purpose of aesthetic medicine, and many aesthetic medicine clinics are settled. In the competitive circumstances of aesthetic medicine,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tioners probably use unqualified medical supplies at risk for living and more economical interests. In addition, the qualities and skills of aesthetic medicine doctors are not uniform. So far the sanitary authorities haven’t strictly regulated aesthetic medicine supplies,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It results to the damage to rights of aesthetic medicine demanders. Even the body and health of aesthetic medicine demanders are harmed eternally, and a series of aesthetic medicine disputes are developed. But how to solve the disputes of aesthetic medicine are related to the problem that whether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ces are medical practices. If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ces are medical practices, the problem whether the characters of contracts, the leg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ties, the civil liabilities, and the dealing of disputes are the same between medical contract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contracts is necessary to be discussed.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define the practices for the beginning and end at solving the disputes, and the medical contract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contracts will be compared and conferred.

The motive, purpose, method and scope of research of this article will be explained in the first chapter.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will deeply analyze the definitions and categories of general medical practices, medical cosmetic surgery practices, and non-medical ordinary cosmetology practices. In the third chapter, I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s of contracts, the leg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 with the “medical practice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practices” mention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With the leg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two contracts in the third chapter, I will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the civil liabilities and the concurrence of the claims in the fourth chapter.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cause and the solutions of medical disputes and aesthetic medicine disputes nowadays will be analyzed. In addition, I will describe the recent promotion of "Aesthetic Medicine Quality Certification" by Taiwan Joint Commission on Hospital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Furthermore, the regulations of dealing medical disputes or aesthetic medicine disputes in foreign countries will be compared. Finally, in the sixth chapter,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is paper will be made, and I wish that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future dealing of medical disputes or aesthetic medicine disput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界限、研究方法與資料 3
第一項 研究範圍與界限 3
第二項 研究方法與資料 4
第一款 研究方法 4
第一目 文獻分析法 4
第二目 歸納整理法 4
第三目 比較研究法 4
第二款 研究資料 4
第三節 本文架構 5

第二章 一般醫療行為、醫療性整型美容行為、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之概念 7
第一節 一般醫療行為、醫療性整型美容行為、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之定義 7
第一項 一般醫療行為 7
第二項 醫療性整型美容行為 9
第一款 整型重建行為 9
第二款 美容醫學行為 9
第三項 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 11
第四項 小結 11
第二節 一般醫療行為、醫療性整型美容行為、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之範圍與種類 13
第一項 一般醫療行為 13
第二項 醫療性整型美容行為 17
第一款 整型重建行為 17
第二款 美容醫學行為 18
第三項 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 20
第三節 美容醫學行為與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之差異 20
第一項 從事美容醫學及其相關行為之人員 20
第二項 美容醫學行為與非醫療性生活美容行為之異同 22

第三章 醫療契約、美容醫學契約之法律關係與權利義務 23
第一節 醫療法律關係之成立與消滅 23
第一項 醫療法律關係之成立 23
第一款 自由醫療契約 23
第一目 契約之成立 23
第二目 契約當事人 25
第二款 強制醫療之法律關係 27
第三款 無因管理 28
第二項 醫療契約之消滅 30
第二節 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與契約性質 31
第一項 醫療施予者與醫療需求者間之雙方法律關係 31
第一款 醫師與病患間 31
第一目 委任契約 32
第二目 準委任契約 33
第三目 承攬契約 33
第四目 混合契約 33
第五目 無名契約 34
第六目 僱傭契約 34
第二款 醫護人員(行政人員)與病患間 34
第三款 本文見解 35
第二項 醫療施予者、醫療需求者、醫療機構間之三方法律關係 37
第一款 醫療施予者與醫療機構間 37
第一目 公立醫療機構與醫療施予者 37
第二目 私立醫療機構與醫療施予者 38
第二款 醫療施予者與醫療需求者間 39
第一目 醫師與病患間 39
第二目 醫護人員(行政人員)與病患間 40
第三款 醫療需求者與醫療機構間 40
第一目 一般醫療院所 40
第二目 開放醫療院所 41
第四款 本文見解 41
第三項 中央健保局、保險對象、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醫療施予者間之多方法律關係 43
第一款 中央健保局與保險對象間 44
第二款 中央健保局與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間 46
第三款 中央健保局與醫療施予者間 47
第四款 保險對象與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間 47
第五款 保險對象與醫療施予者間 49
第六款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與醫療施予者間 49
第七款 本文見解 49
第三節 美容醫學契約之法律關係與契約性質 50
第一項 美容醫學契約之性質 50
第一款 承攬契約說 51
第二款 準承攬契約說 51
第三款 本文見解 51
第二項 醫療契約與美容醫學契約法律關係之比較 52
第四節 醫療契約、美容醫學契約當事人間之契約內容 53
第一項 醫療契約當事人之權利與義務 53
第一款 醫療行為提供者 53
第一目 權利方面 53
第二目 義務方面 54
第二款 醫療行為需求者 62
第一目 權利方面 62
第二目 義務方面 63
第二項 美容醫學契約當事人間之權利與義務 64
第一款 美容醫學行為施予者 64
第一目 權利方面 64
第二目 義務方面 64
第二款 美容醫學行為需求者 65
第一目 權利方面 65
第二目 義務方面 65
第三項 本文見解 65

第四章 醫療契約、美容醫學契約之法律責任 67
第一節 醫療契約、美容醫學契約之民法上責任 67
第一項 瑕疵擔保責任 67
第一款 瑕疵擔保責任之概念與法理 67
第二款 一般醫療契約之瑕疵擔保責任 68
第三款 美容醫學契約之瑕疵擔保責任 69
第二項 債務不履行責任 70
第一款 債務不履行責任之概念與法理 70
第二款 一般醫療契約之債務不履行責任 72
第一目 債務不履行之態樣 72
第二目 債務不履行之案例 75
第三款 美容醫學契約之債務不履行責任 81
第一目 債務不履行之態樣 81
第二目 債務不履行之案例 82
第三項 侵權責任 88
第一款 侵權責任之概念與法理 88
第二款 一般醫療契約之侵權責任 89
第一目 侵權責任 89
第二目 侵權責任之案例 90
第三款 美容醫學契約之侵權責任 94
第一目 侵權責任 94
第二目 侵權責任之案例 95
第四項 民法一般危險責任之適用 101
第一款 概說 101
第二款 對醫療行為之適用 103
第三款 對美容醫學行為之適用 111
第四款 本文見解 112
第二節 醫療契約與美容醫學契約之消費者保護法上責任 115
第一項 消費者保護法適用醫療行為之爭議 115
第二項 對醫療行為之適用 117
第三項 對美容醫學行為之適用 127
第四項 本文見解 129
第三節 醫療契約之行政法上責任 130
第一項 行政法上責任 130
第二項 行政上之處罰 131
第四節 醫療契約之刑法上責任 133
第一項 刑法上之責任 133
第二項 除罪化問題 135
第五節 請求權競合之問題 135
第一項 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異同 135
第二項 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競合 137
第三項 本文見解 138

第五章 醫療糾紛、美容醫學糾紛處理法制及解決對策 141
第一節 糾紛之類型與原因 141
第一項 醫療糾紛發生之類型與原因 141
第一款 類型 141
第二款 原因 142
第二項 美容醫學糾紛發生之原因 144
第二節 現行醫療糾紛現況 145
第三節 醫療糾紛解決途徑與草案介紹 151
第一項 救濟管道 152
第二項 草案介紹 154
第一款 過去草案 154
第一目 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行政院版本)154
第二款 最新草案 156
第一目 目前立法走向 157
第二目 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行政院版本)157
第三款 今昔草案分析比較 160
第四節 美容醫學品質認證 163
第一項 緣由與介紹 163
第二項 認證內容 164
第三項 本文見解 166
第五節 外國醫療紛爭之解決 166
第一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 166
第一款 醫療糾紛處理法制發展沿革 166
第二款 醫療糾紛處理立法現況 168
第二項 美國 169
第三項 日本 170
第四項 英國 171
第五項 本文見解 17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73
第一節 結論 173
第一項 概念與範圍 173
第二項 契約性質與法律關係 174
第三項 民事責任 174
第四項 糾紛解決 176
第二節 建議 176

參考文獻 179

壹、中文

一、繁體書目

(一)書籍
1. 柯耀程,「過失醫療行為與刑事責任關係之學理探討」,收於,王皇玉、靳宗立、張明偉、劉秉鈞、柯耀程、張麗卿、曾淑瑜、賴進祥著,過失醫療與刑事責任,臺灣刑事法學會,2009年。
2.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一),三民書局,1990年4月十版。
3.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三民書局,1986年9月五版。
4.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四),三民書局,1990年4月四版。
5.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第一冊,三民書局,1998年9月。
6. 王澤鑑,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三民書局,2001年3月增訂版。
7. 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三民書局,2009年7月。
8.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三民書局,2009年。
9. 史密特著,蕭羨ㄧ譯,談判與判決衝突,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0. 江俊彥,圖解教科書系列-民法債編總論,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二版一刷。
11. 李聖隆,醫護法規概論,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五版。
12. 吳文正,「強制醫療:精神醫學之觀點」,收於,臺北醫法論壇(Ⅷ)實務判決與實務研究,2012年11月17日。
13. 吳正吉,醫療與法律,吉仁新醫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6月。
14.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2007年9月增訂十版。
15. 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醫療過失判斷的困境」,收於,吳俊穎、賴惠蓁、陳榮基、楊增暐、吳佳勳,清官難斷醫務事?醫療過失責任與醫療糾紛鑑定,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月。
16. 阮富枝,「醫療行為之民事責任」,收於,臺北醫法論壇(Ⅷ)實務判決與實證研究,2012年11月17日。
17. 林信和,「兩岸侵權行為法過失(錯)責任之比較」,收於,潘維大、陳子平,中國法制比較研究論文集:二○○六年(第四屆)海峽兩岸民法典暨紀念章孝慈前校長逝世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2007年7月。
18. 林信和,「論僱用人對受僱人求償權的法律限制」,收於,潘維大、鄭冠宇,中國法制比較研究論文集:二○○八年(第六屆)海峽兩岸民法典暨呂光院長百歲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2009年4月。
19.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20. 林義龍,「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評析」,收於,臺北醫法論壇(Ⅸ)醫療糾紛處理法制與兩岸比較,2013年5月18日。
21. 林勳發,保險法論著譯作選集,自版,1991年。
22. 邱聰智,民法研究(一),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二版。
23.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冊),自版,2003年新訂一版修正二刷。
24. 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冊),自版,2003年新訂一版二刷。
25. 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上),自版,2008年8月。
26. 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2月。
27. 姚志明,侵權行為法,自版,2005年。
28. 孫少宣、文海泉,美容醫學臨床手冊,合記圖書出版社,2004年2月10日。
29. 孫森焱,「論醫師為診療行為應負之義務」,收於,鄭玉波先生七秩華誕祝賀論文集,三民書局,1988年。
30.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自版,2010年。
31.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32. 許延年、蔡文玲、邱品齊、石博宇、周彥吉、黃宜純著,醫學美容,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
33. 陳猷龍,民法債編總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五版。
34. 黃丁全,醫事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7月。
35.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10月二版。
36. 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二冊),自版,2010年增訂三版。
37. 陳怡安,「民法研究會第十九次學術研討會紀錄內容」,收於,楊芳賢、蘇惠卿、王千維、黃陽壽,民法研究(5),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5月。
38. 曾淑瑜,醫療過失與因果關係(上),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39. 詹森林、馮震宇、林明珠,認識消費者保護法,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2005年再版。
40. 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書局,1990年9月十三版。
41. 蔡振修,醫事過失犯罪專論,自版,2005年8月。
42. 劉綺,醫療過失之犯罪與醫療傷害補償制度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43. 蘇嘉宏、吳秀玲,醫事護理法規概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修訂八版。
44. 楊秀儀,「論醫療傷害賠償責任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爭議」,收於,蘇永欽等合著-民法七十年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總論.債編,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45. 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上冊),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月修訂四版。

(二)期刊
1. 王志嘉、連澤仁、羅慶徽、劉樹泉,「淺談醫療不良事件之法律責任」,臺灣醫界,第48卷,第11期,2005年11月。
2. 王祖寵,「醫師之民事過失責任」,法令月刊,第21卷,第1期,1970年1月。
3. 王富仙,「從醫療行為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爭議試論醫療爭議未來走向」,法令月刊,第56卷,第9期,2005年9月。
4. 朱柏松,「適用消保法論斷醫師之責任」,臺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4期,1998年7月。
5. 李建良,「因執行違規車輛拖吊及保管所生損害之國家賠償責任-兼論委託私人行使公權力之態樣與國家賠償責任」,中興法學,第39期,1995年7月。
6. 李珮瑜,「健保中醫療過失之責任歸屬」,律師通訊,第194期,1995年11月。
7. 李詩應,「醫師的多重義務間之衝突」,月旦法學,第185期,2010年10月。
8. 沈冠伶,「醫療糾紛處理與專家之協力-從行政院版『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論醫療糾紛之調解與鑑定」,臺灣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1月15日。
9. 李鳳翶,「醫病關係與消費者權益」,全國律師,第10月號,2000年10月。
10. 林大洋,「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法令月刊,第56卷,第1期,2005年1月。
11. 吳正吉,「醫療行為與醫療糾紛」,醫事法學,第1卷,第8、9、10期合刊本,1986年7-12月。
12. 吳流明,「醫療過失可以除罪化嗎?」,法律新聞雜誌,第120期,2011年11月。
13. 邱永仁,「論合適於臺灣醫界的醫療糾紛處理法草案」,臺灣醫界,第48卷,第7期,2005年7月。
14. 林欣柔、楊秀儀,「告別馬偕肩難產事件-新醫療法第八十二條第二項評析」,月旦法學,第112期,2004年9月。
15. 林信和,「無因管理人之注意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43期,2006年5月。
16. 林信和,「論民法第一八八條僱用人求償權的法律限制」,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2008年11月。
17. 林漢強,「論醫療行為之說明義務」,全國律師,第8卷,第12期,2004年12月。
18. 邱錦添,「醫療行為不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依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臺上字第一一五六號民事裁定」,全國律師,第9卷,第11期,2005年11月。
19. 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第49期,1999年6月。
20. 侯英泠,「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21. 胡毓楨,「大陸醫療糾紛處理法規演進過程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藥業市場雜誌,第159期,2008年10月。
22. 郭吉助,「論醫事法律上之醫療行為(一)-由法制面談起」,法務通訊,第2379期,2008年2月28日。
23. 陳文清,「非治療性醫學美容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研究」,全國律師,第14卷,第7期,2010年7月。
24. 陳文清,「非治療性醫學美容契約之研究」,全國律師,第13卷,第11期,2009年11月。
25. 陳正昇,「醫療傷害民事責任法制之研究」,東吳法研論集,第6卷,2010年6月。
26. 陳自強,「民法侵權行為法體系之再構成(下) 」,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7期,2000年12月。
27. 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領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臺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2000年2月。
28.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要件(上)」,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7期,2000年12月。
29.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上)-最高法院九0年度臺上字第七0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2002年7月。
30. 陳忠五,「法國醫療過失舉證責任之研究」,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一期,2006年8月。
31. 常照倫,「醫療行為的因果關係及其週邊法律效果」,法令月刊,第62卷,第1期,2011年1月。
32. 陳聰富,「危險責任與過失推定」,月旦法學,第55期,1999年12月。
33.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 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2期,2008年10月。
34.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 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2008年11月。
35. 陳聰富,「醫療侵權之歸責原則(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5期,2009年1月。
36. 陳聰富,「臺灣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之現況與檢討」,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2011年12月。
37. 黃上峰,「物之瑕疵擔保制度研析-兼論法理面及實務面上的幾個問題」,法令月刊,第57卷,第11期,2006年11月。
38. 黃立,「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之商品與服務責任(一) 」,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6月。
39. 黃立,「消保法第七條與民法第一九一條之三對醫療行為適用之研析」,政大法學評論,第75期,2003年9月。
40. 曾淑瑜,「建構醫療糾紛裁判外紛爭解決模式-引進日本ADR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160期,2008年9月。
41. 雷文玫,「全民健保保險人與保險對象間法律關係之研究」,中原財經法學,第6期,2001年7月。
42. 楊秀儀,「醫療糾紛與醫療無過失制度-美國經驗四十年來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68期,2001年12月。
43. 楊秀儀,「論醫療糾紛之定義、成因及歸責原則」,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44. 楊秀儀,「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二)」,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2002年11月。
45. 楊秀儀,「論健全病歷制度之建立及健康資訊隱私權保護」,全國律師,第10卷,第8期,2006年8月。
46. 詹森林,「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實務問題」,法令月刊,第63卷,第1期,2012年1月。
47. 葛謹,「英國醫療糾紛判例之啟示」,臺灣醫界,第51卷,第8 期,2008年8月。
48. 劉文瑢,「先進國家處理糾紛之對策-民事訴訟外紛爭處理制度」,醫事法學,第5卷,1996年11月。
49. 蔡茂寅,「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分析與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53期,2008年2月。
50. 廖慧娟,「醫策會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制度介紹」,醫療品質雜誌,第7卷第1期,2013年1月。
51. 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上)-對中央健保局、特約醫事機關以及被保險人之間的多角關係之分析」,月旦法學,第48期,1999年5月。
52. 蔡維音,「全民健保之法律關係剖析(下)-對中央健保局、特約醫事機關以及被保險人之間的多角關係之分析」,月旦法學,第49期,1999年6月。
53. 戴志展,「醫療行為與醫療糾紛」,臺灣醫界,第42卷,第1期,1999年1月。
54. 薛瑞元,「醫療契約與告知義務」,月旦法學,第112期,2004年9月。
55. 簡資修,「醫師的賠償責任與說明義務-經濟分析與法院實踐」,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2期,2008年12月。
56. 蘇惠卿,「自危險責任之生成與發展論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三-民法研討會第十九次學術研究會」,法學叢刊,第46卷,第1期,2001年1月。

(三)學位論文
1. 余欽博,醫療糾紛民事法律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2. 吳志正,醫療契約論,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3. 林洲富,探討消費者保護法對醫療行為之適用,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 吳建樑,醫師與病患醫療關係之法律分析,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5. 陳碧玉,醫療事故之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6. 黃天昭,醫療糾紛之民事歸責原則,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7. 黃思瑜,醫療糾紛之民事法律問題研析,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8. 葉婉如,從補償制度與保險制度論醫療損害之填補,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9. 管靜怡,醫療之民事責任與風險分擔,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0. 劉永弘,醫療關係與損害填補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11. 鍾侑谷,醫療行為無過失責任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2. 蕭翊亨,整形美容醫療責任與糾紛處理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出版品
1. 全民健康保險法解釋彙編,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2006年。
2. 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編,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编部分(四),法務部,2000年1月。
3. 消費者保護法律問題研討會實錄,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1995年12月。
4. 消費者保護研究第二輯,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1996年1月。
5. 醫療爭議參考手冊,財團法人醫療改革基金會,2012年8月16日。
6. 劉宜廉、王志嘉主編,陳子平、劉宗榮校閱,醫療法律入門-案例導向討論,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2008年5月。

(五)研究報告
1. 林明鏘,「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合約之法律問題研究-司法院釋字第五三三號解釋衍生問題」,行政院衛生署92年度委託研究計畫,2003年。
2. 張世展,「論醫療行為有關民法上損害賠償諸問題」,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九十二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3年。

(六)網路資料
1.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圖書館:http://www.lib.pccu.edu.tw/
2.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
3. 衛生福利部:http://www.mohw.gov.tw
4.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http://www.nhi.gov.tw/
5.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
6. 植根法律網:http://www.rootlaw.com.tw/
7. 財團法人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http://www.thrf.org.tw/
8.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http://www.nncf.org/encyclopedia/treat
9. 臺灣醫學會:http://www.fma.org.tw/
10.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
11.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12. 中廣新聞網:http://www.bcc.com.tw/news_index.asp
13. 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


二、簡體書目

(一)書籍
1. 陳謙、付妍,醫療侵權糾紛案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年5月。

(二)期刊
1. 李宗海、劉燕、倪小蘭,「論我國醫療糾紛訴訟解決機制的完善」,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一期。
2. 李昌超、呂中佛,「醫療糾紛替代性解決機制研析」,醫院院長論壇,第一期, 2013年1月。
3. 李贏天,「醫療美容損害賠償研究」,法制與社會,第21期,2009年。
4. 胥林花,「醫療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思考」,江蘇預防醫學,第21卷,第6期,2010年11月。
5. 高尚、羅瀟、孫建,「人民調解介入醫療糾紛處理的背景、現狀與發展」,中國司法,第5期,2012年。
6. 寇姍、陳特、洪子夫,「醫療美容損害賠償糾紛的法律適用-王某與北京某醫療美容醫院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評析」,中國美容醫學,第21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
7. 劉曉梅,「論我國醫療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天津行政學院學報,第12卷,第5期,2010年9月。

(三)論文
1. 王璟琳,醫療美容糾紛法律問題研究,雲南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2. 林延軍,醫療糾紛的法律適用-關於醫療糾紛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5月。
3. 陳豔明,醫療糾紛解決機制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貳、英文

一、書籍
(一)KARL E. CASE, RAY C. FAIR, SHARON M. OSTER, PRINCIPLE OF ECONOMICS, Pearson Education, Inc, 授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二)AVERY WIENER KATZ, FOUNDATIONS OF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LAW, Thomson Corporation Hong Kong Limited trading as Sweet & Maxwell Asia, 授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二、期刊
(一)Marc A. Rodwin, French Medical Malpractice Law and Policy through American Eyes: What It Reflects about Public and Private Aspects of American Law, Drexel Law Review, Vol.4 (2011).
(二)Joanna Shepherd, Uncovering the Silent Victim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Liability System, Vanderbilt Law Review, Vol.67 (201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5. 陳聰富,「醫療侵權之歸責原則(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5期,2009年1月。
2. 34.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 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3期,2008年11月。
3. 33. 陳聰富,「醫療法:第四講 醫療契約之法律關係(上)」,月旦法學教室,第72期,2008年10月。
4. 32. 陳聰富,「危險責任與過失推定」,月旦法學,第55期,1999年12月。
5. 31. 常照倫,「醫療行為的因果關係及其週邊法律效果」,法令月刊,第62卷,第1期,2011年1月。
6. 29. 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上)-最高法院九0年度臺上字第七0九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6期,2002年7月。
7. 27. 陳忠五,「醫療行為與消費者保護法服務責任之適用領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八五年度訴字第五一二五號與臺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度上字第一五一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件)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2000年2月。
8. 25. 陳正昇,「醫療傷害民事責任法制之研究」,東吳法研論集,第6卷,2010年6月。
9. 24. 陳文清,「非治療性醫學美容契約之研究」,全國律師,第13卷,第11期,2009年11月。
10. 23. 陳文清,「非治療性醫學美容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研究」,全國律師,第14卷,第7期,2010年7月。
11. 22. 郭吉助,「論醫事法律上之醫療行為(一)-由法制面談起」,法務通訊,第2379期,2008年2月28日。
12. 21. 胡毓楨,「大陸醫療糾紛處理法規演進過程與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藥業市場雜誌,第159期,2008年10月。
13. 20. 侯英泠,「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的現況與展望」,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9期,2002年10月。
14. 19. 侯英泠,「探討醫療無過失責任的適宜性」,月旦法學,第49期,1999年6月。
15. 18. 邱錦添,「醫療行為不適用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依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度臺上字第一一五六號民事裁定」,全國律師,第9卷,第11期,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