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ernathy, W.J &; Clark, K.B. (1983).industrial Renaissance, Adison-Wesley, New York.
2.Brown, T im (2010),吳莉君 譯,設計思考改造世界,聯經出版公司,台北。
3.Cooper, R.G. &;quot;Perspective:Third-Generation New Product Processes,&;quot;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2.
4.Drucker, Peter F. (2010),創新與創業精神,臉譜出版社,台北,二版。
5.Henderson,R.&; Clark,K (1990),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Configul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 Admimistrative Scince Quarterly, Vol.35, No.1, Mar.1990, pp.9-30.
6.IDEO 公司網站,https://www.ideo.org(2013.10.30)。
7.Kasten, J. (199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nd Corporat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Product Technology,11(5/6).pp.477-492.
8.Kelley, Tom (2002),徐鋒志 譯,IDEA 物語:全球領導設計公司IDEO的秘笈(The art of innovation:lesson in creativity from IDEO,America’s leading design firm) 大塊文化,台北。
9.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 1991.
10.Kumar, Vijay (2013), 101 Design Methods, John Wiley&;Sons,Inc , Canada.
11.Lupton, Ellen(2012),林育如 譯,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Graphic Design Thinking:Beyond Brainstorming),商周出版,台北。
12.Martin, Bella &; Haningtion, Bruce (2012),趙慧芬、吳莉君、林潔盈 譯,設計的方法(Universal Method of Design),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3.Maylor, Harvery(2010), Project Management 4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6, 2010, England.
14.Michael J.Gelb、Sarah Miller Caldicott (2007), Innovate Like Edison:The Five-Step System for Breakthrough Bussiness Success,Dulton,a member of Penguim Group(USA) Inc , New York.
15.Pinkoi 購物網,紙文創好禮。http://www.pinkoi.com/store/funpaper(2015.04.09)。
16.Prahalad, C.K. &; Krishnan, M.S. (2008),吳莉君 譯,普哈拉的創新法則(The New Age of Innovation),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台北。
17.Rober, Michel (Mike) (1995). Product Innovation Strategy Pue and Simple, NY: McGraw-Hill Inc.
18.Speicher, Sandy (2013), Design Thinking for Educators. 2nd Edition.
19.Ulrich, K. T. and Eppinger, S. D.(2005)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3rd ed., Copyright by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20.Verganti, Roberto (2011),呂奕欣 譯,設計力創新(Design-driven Innovation:changing the rules of competition of radically innovating what the things mean.),馬可孛羅文化,台北。
21.王宏哲(2015),媽媽寶寶—領袖養成班,扮家家酒刺激孩子智力發展,ETtoday,名家新聞。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424/496510.htm (2015.11.03)。
22.王美蘭(1994),影響幼兒行為發展的媒介—玩具與教具,台灣教育,Vol.5,No.21,pp.31-41。
23.王素彎(2012),傳統產業維新策略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台北。
24.王飛龍、劉坤成(2008),新產品創新與研發,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25.王曉玟(2009),天下雜誌,421期,布朗:請像設計師一樣思考。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7609 (2014.02.20)。
26.王健全等(2001),再造傳統製造業競爭優勢,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27.正隆公司包裝設計課(1994),瓦楞紙箱摘要,台北,正隆股份有限公司。
28.正隆股份有限公司官網,紙業百科。http://www.clc.com.tw/products/services_encyclo2.asp (2013.10.30)。
29.朱陳春田(1991),包裝設計,錦冠出版社,台北。
30.佐口七朗(1990),設計概論,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31.呂佳穎(2006),新產品開發中產品設計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32.呂婉如(2009),以品牌引導設計創新之案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所碩士論文,台北。33.李孟達(2011),運用設計思考方法發展之概念設計,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台北。34.李新富(1999),企業形象策略的意涵、價值與影響因素之探討,台中商專學報,第31期,台中。
35.吳岱融(2009),文化創意產業之產品創新─設計與行銷的互動觀點,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36.吳俊瑩(2011),當設計來敲門:臺灣文具業者以設計力創新打造風格競爭力,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37.吳昭宜(2001),走入幼兒戲劇教學的殿堂:一個幼稚園大班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38.吳瀚中、吳琍璇(2010),美學CEO:用設計思考,用美學管理,謬思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39.林雅軒(2011),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於創新擴散之體現,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40.林繼宗、張文聰(2011),瓦楞紙箱基礎設計及工業用語,台北,台灣區紙器工業同業公會。
41.周伶娥(2009),應用敘述性設計於新產品創新設計構想發展,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42.周紅生、錢濤(2003),兒童玩具開發設計之思考,湖南包裝,中國。
43.凃金堂(2015),SPSS與量化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44.秦自強(1993),依據學前兒童身心發展特質與玩具設計要素評斷法開發幼兒益智玩具之可行性研究,明志工專學報,No.25,pp.181-196。45.徐偉忠(2005),兒童玩具構想設計階段功能決策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46.翁書婷(2013),「啟動成長新動能─打造創新的DNA」,專題演講,台北,數位時代網站。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9864 (2013.11.02)。
47.紙箱王官網,http://www.cartonking.com.tw/index.asp (2015.04.09)。
48.紙業新聞(2015),未來紙質包裝材料將朝八大方向發展,2015.09.17第四版。
49.陳文印(1986),策略性設計計劃的觀念架構,工業設計,第54期,台北。
50.陳青沂(2012),台灣古早味:傳統產業品牌形象轉型創新設計研究-以李鵠餅店為例,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51.陳怡榛(2015),「管理大師彼得‧策略」,戰國策電子商務大學網站,台北。http://www.nss.com.tw/ecschool/pdf/04marketing/04marketing0118-2.pdf (2015.09.21)。
52.陳美玲(2006),學齡前幼兒玩具色彩計劃之研究-以教育性玩具為例,大葉大學工業設計所碩士論文,彰化。53.陳勝松(2006),傳統產業轉型採用創新設計的探討-以室內健身器材產業為例,東海大學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54.陳瑜芬(2011),創新管理,滄海書局出版,台中。
55.張保隆(1997),生產管理,華泰書局出版,台北。
56.張卲彬、蔡育珉(2005),「數位相機產品定位與創新設計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2005年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台北。
57.張建成(1994),設計方法,六合出版社,台北。
58.張群儀 Page企劃世代 企劃競爭力講堂。http://www.p-age.com.tw/post/77158796319(2014.05.14)。
59.張詩華(2015),扮家家酒對孩子的5大益處 世界上的教養專家都說讚,BabyHome 親子活動兒童發展遊戲。http://info.babyhome.com.tw/article/10528(2015.11.03)。
60.曹永慶、陳維哲(2012),敘事時序於設計展開之應用,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7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61.陸定邦(1993),設計策略過濾系統芻議,成功大學學報,第二十八卷科技、醫學篇,pp.75-90。62.設計思考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設計思考(2014.01.30)。
63.悠紙生活館官網。http://www.ccpaper.com.tw/(2015.04.09)。
64.覃冠豪(2013),第五波產業革命—文化創鑫,上奇時代,台北。
65.黃儀婷(2014),應用敘事思考與隱喻設計法於形式挪用之文化商品設計概念開發,桃園。
66.黃獻平(2001),中華民國、美國、歐洲、日本玩具安全標準比較研究,中華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碩士論文,新竹。67.逸昇設計包妝整合股份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epackage.com.tw/aboutus/history.html(2015.04.09)。
68.奧出直人(2008),賴惠鈴 譯,為什麼你的公司生產不出iPod—設計思考才是關鍵,漫遊者文化出版,台北。
69.楊朝祥(2007),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國政研究報告 高科技產業與人才創新-台灣模式與經驗,台北。http://www.npf.org.tw/2/1732(2015.10.10)。
70.潘詠婕(2012),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設計創新推動品牌價值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所碩士論文,台北。71.鄧成連(2001),設計策略:產品設計之管理工具與競爭利器,亞太圖書,台北。
72.劉彥承(2005),創新矩陣,白象文化,台中。
73.劉康礽(2007),以幾何極簡思維轉換設計思考-遊戲式的設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所碩士論文,雲林。74.鄭志凱(2014),社企流,第三種創新-設計驅動的創新。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1263/130/2373(2015.03.25)。
75.鄭嘉華(2013),應用德爾菲法與分析層級程序法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機構設計之關鍵因素分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EMBA班碩士論文,台北。76.謝蕎羽(2013),探討傳統產業轉型文化創意產業之創新擴散過程-個案實務訪談,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77.魏文祥(2003),企業新產品開發設計之策略性程序探討,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78.蔡宏明(2000),由產業演化看傳統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經濟情勢評論季刊,VOL,5 No.4 pp.37-64,台北。
79.蘇裕昌(2008),瓦楞紙箱及特殊瓦楞紙箱,漿紙技術 VOL,12 No.3,台北。80.藤屋伸二(2012),江裕真譯,一輩子受用的杜拉克行銷思考法,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