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文本
1.許慧如,《大水之後:關於家的十二個短篇》,2012。
2.嘉蘭報告紀錄小組,《嘉蘭報告》,2009-2012,詳見:
https://www.peopo.org/kaaluwan
3.羅興階、王秀齡,《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村滅村事件首部曲》,2011。
4.羅興階、王秀齡,《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二部曲》,2012。
圖書
1.王慰慈主編,《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台北:同喜文化出版,2006。
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學者鄭水萍計畫主持,《小林村災後口述歷史訪查計畫報告書》,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0。
3.李道明,張昌彥計畫,《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
4.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2013年。
5.吳筱玫,《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2003年。頁12-18。
6.何欣潔主編,《在永久屋理想家:莫拉克災後三年,「永久屋」與人的故事》,台中:莫拉克獨立新聞網,2013。
7.邱貴芬,《「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
8.胡台麗口述,李道明,王慰慈主編,《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台北:文建會,2000年。
9.郭力昕,《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台北:麥田,2014。
10.郭誠等著,《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1992。
11.陳世宏主編,《衝撞與凝聚——綠色小組口述訪談集》,新北市:遠景,2016年10月。
12.陳順孝,《打造公民媒體》,新北市:輔大,2007年。頁10。
13.陳儀深主訪,《八八水災口述史 : 2009-2010災後重建訪問紀錄》,台北:前衛,2011。
14.彭百顯等著,《世紀災變之借鑒與啟示:【921十週年論壇】論文集》,台北:新社會基金會,2009。
15.廖金鳳,林寶元,聞天祥,王慰慈,李道明策劃,《台灣紀錄片美學系列》,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8。
學位論文
1.李安丙,《從「莫拉克新聞網」看莫拉克風災重建:一個論述分析的取徑》,慈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13。2.陳冠樺,《氣候變遷下災難新聞報導之媒體環境意識研究---以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2011。3.賀照緹,《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3。4.廖振驊,《臺灣重大災害災後安置與重建之比較-以九二一地震與莫拉克颱風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15。5.賴薇如,《臺灣「九二一地震」紀錄片的影像再現與創傷敘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3。期刊、研討會論文
1.王增勇,〈災後重建中的助人關係與原住民主體:原住民要回到誰的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8期,2010。頁437-449。
2.李順民,〈從紀錄片《Kanakanavu的守候》談弱勢民族身分認同的重建〉,《慈濟科技大學學報》第2 6期,2016。頁147-164。3.呂理德,〈環境殖民到環境難民:小林村滅村啟示〉,《國家與社會》第9期, 2010。頁1-31。4.洪國鈞著,〈造反策略,從紀錄片反寫實的可能性談起〉,《電影欣賞》第111期,2002。頁12。5.洪雅琴,〈八八水災過後家屋意義與情感連結經驗之探究〉,《輔導季刊》第50卷2期,2014。頁74-83。6.郭力昕,〈影像介入現實的政治話語能力:檢視戰後台灣的紀實攝影與紀錄片〉,《文化研究》第15期,2012。頁316-325。7.容邵武,〈災難的永恆回歸:記憶政治與災難反覆的探討〉,《臺灣人類學刊》第 9期2卷,2011。頁95-134。8.陳文玲,〈莫拉克風災後嘉蘭村的重建:一個災害人類學的研究〉,《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第1 卷1 期,2012。頁157-173。
9.陳振川、洪世益,〈大規模災害家園重建策略─以莫拉克颱風重建為例〉,《災害防救科技與管理》第 1卷1期,2012。頁63-79。
10.陳佳君、陳寧、林巧璉、蔡紀眉,〈台灣報紙災難事件新聞報導研究—以四大報之八八水災新聞為例〉,《2010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2010年7月,嘉義縣民雄鄉。詳見: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1244_1.pdf
11.陳順孝,〈在地發聲、遠距協作-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媒體運作與報導實踐〉,《原緣不絕:數位典藏、在地參與、永續發展原住民族數位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台北市。
12.張小虹,〈看.不見九二一:災難、創傷與視覺消費〉,《中外文學》第30卷,2002,頁111。13.张原、汤芸,“比较视野中的?难与激变:感知与应对”《国际人类学工作坊报告会综述》,第33期7卷,2016。頁81-87。
14.章俊博,〈試煉與重生:鏡頭下的莫拉克風災重建反思〉,《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第三期,2012。頁1-34。
15.須文蔚、方雅慧,〈921震災社區媒體調查初探〉,台北、深坑: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暨論文討論會,2000年6月26日發表。
16.董新華,〈莫拉克颱風嘉蘭村災後家園重建與社會文化的復振〉,《原住民自然人文期刊》第三期,2012。頁77-98。17.管中祥,〈光影游擊最前線:台灣另類媒體 2007-2008〉,《新聞學研究》第99期,2009。頁201-220。18.管中祥,〈學術研究與公民社會的「另類」互動: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實踐經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5期,2011。頁424-425。
19.Awi Mona(蔡志偉),〈氣候變遷、生態永續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發展:莫拉克風災的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六期,2009。頁27-54。
20.謝文中、鄭夙芬、鄭期緯,〈這是「房子」,不是「家屋」:從解釋性互動論探討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遷徙與衝擊〉,《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4期, 2011。頁135-166。21.謝志誠、陳竹上、林萬億,〈跳過中繼直達永久?-探討莫拉克災後永久屋政策的形成〉,《臺灣社會研究》第93期,2013。頁49-86。
22.盧非易,〈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傳播研究簡訊》第14期,1998。頁14-16。網路與其他資料
1.〈2012第8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綠色浪潮」單元《爸爸節的禮物》〉,201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部落格,2012年8月27日。詳見:http://tidf2012.pixnet.net/blog/post/41254074-2012%E7%AC%AC8%E5%B1%86%E5%8F%B0%E7%81%A3%E5%9C%8B%E9%9A%9B%E7%B4%80%E9%8C%84%E7%89%87%E9%9B%99%E5%B9%B4%E5%B1%95-%E3%80%8C%E7%B6%A0%E8%89%B2%E6%B5%AA%E6%BD%AE%E3%80%8D
2.一九八O年代「綠色小組」之反抗影像座談會,2010年,8月26日,台南藝術大學。訪談內容收錄至《藝術觀點》,第44期。頁22-32。
3.八八之聲--莫拉克週年專題。詳見: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newsA.html
4.〈八八水災卅小林村倖存者重現滅村經過〉,今日新聞,2009年8月15日。詳見:https://www.nownews.com/news/20090815/886286
5.〈小林村故事多〉,看見小林。詳見:http://www.taivoan.org/?page_id=78
6.井迎瑞,〈閱讀綠色小組〉,《嘉蘭八八重建》首映會發言稿,台北:NGO會館,2012年5月27日。詳見:http://greenteam.tnnua.edu.tw/ezfiles/45/1045/img/416/213076059.pdf
7.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詳見:http://morakotdatabase.nstm.gov.tw/88flood.www.gov.tw/index-2.html
8.〈那瑪夏區〉,維基百科。詳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A3%E7%91%AA%E5%A4%8F%E5%8D%80
9.李道明,〈生命的滋味〉,2004年11月27日。詳見:http://johnnywalking.blogspot.tw/
10.呂苡榕,〈八八水災還原那瑪夏鄉當時情況〉,環境資訊中心,2009年8月16日。詳見:http://e-info.org.tw/node/46106
11.林嘉琪、黃佳琳、鮑建信卅綜合報導,〈小林滅村調查報告出爐卅專家:元凶指向天災替越域引水背書〉,自由時報,2010年2月2日。詳見: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370839
12.〈為家園而唱胡德夫等原民歌手賑災募款〉,苦勞網,2009年8月13日。詳見: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4613
13.〈看清楚「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的來龍去脈〉,南方快報,2009年8月21日。詳見:http://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taiman/00/0177.htm
14.文卅南美瑜、藍漢傑、郭書吟、蔣德誼 圖卅何經泰、高政全,〈4141─為南迴而唱用歌聲蓋醫院的公益計畫〉,MINT明潮,2015年11月6號。詳見:
http://www.mingweekly.com/culture/issue/content-3750.html
15.莫拉克88news.org│守望。相助。詳見:
http://www.88news.org/
16.〈莫拉克週年專題—永久屋系列 (3):重建是門必修課〉,公視新聞議題中心,2010年8月3日。詳見:http://pnn.pts.org.tw/main/2010/08/03/%E8%8E%AB%E6%8B%89%E5%85%8B%E9%80%B1%E5%B9%B4%E5%B0%88%E9%A1%8C%E2%80%94%E6%B0%B8%E4%B9%85%E5%B1%8B%E7%B3%BB%E5%88%97%EF%BC%883%EF%BC%89%EF%BC%9A%E9%87%8D%E5%BB%BA%E6%98%AF%E9%96%80%E5%BF%85%E4%BF%AE/
17.〈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系列(3):那瑪夏—政策土石流淹覆那瑪夏〉,公視新聞議題中心,2010年8月6日。詳見:http://pnn.pts.org.tw/main/2010/08/06/%E8%8E%AB%E6%8B%89%E5%85%8B%E9%80%B1%E5%B9%B4%E5%B0%88%E9%A1%8C%E2%80%94%E9%87%8D%E7%81%BD%E5%8D%80%E7%B3%BB%E5%88%97-3%EF%BC%9A%E9%82%A3%E7%91%AA%E5%A4%8F%E2%80%94%E6%94%BF%E7%AD%96%E5%9C%9F/
18.〈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系列 (7):台東—失去媒體關注之後〉,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詳見:http://pnn.pts.org.tw/main/2010/08/08/%E8%8E%AB%E6%8B%89%E5%85%8B%E9%80%B1%E5%B9%B4%E5%B0%88%E9%A1%8C%E2%80%94%E9%87%8D%E7%81%BD%E5%8D%80%E7%B3%BB%E5%88%97-7%EF%BC%9A%E5%8F%B0%E6%9D%B1%E2%80%94%E5%A4%B1%E5%8E%BB%E5%AA%92%E9%AB%94/
19.胡慕情,〈胡慕情:南沙魯的二二八─以人類學的思維重建災區〉,獨立評論@天下。詳見: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article/162
20.楊豐維,〈台灣社會的照妖鏡--專訪《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二部曲》紀錄片導演羅興階、王秀齡〉,國藝會線上誌。詳見:
http://mag.ncafroc.org.tw/special-single.aspx?id=434
21.綠色小組社會運動紀錄片,詳見:http://greenteam.tnnua.edu.tw/bin/home.php
22.聞天祥,〈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爸爸節的禮物-小林滅村事件首部曲》DVD內附資料,2012。
23.〈【影展】《野球孩子》榮獲2008紀錄片雙年展台灣首獎 !!!!!!!!!!〉,《野球孩子》官方部落格,2009年7月9日,詳見:http://baseballboys.pixnet.net/blog/post/26264517
24.劉瑋婷,〈他與他的攝影機─災區紀錄片工作者系列(2)許慧如:我看見高貴的靈魂〉,莫拉克88news,2012年,9月21日。詳見: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teldap/2010/88news/www.88news.org/indexd3f5.html?p=20001
25.謝文華,〈嘉蘭重生綠色小組啟示錄〉,《自由時報電子報》,2012年8月9日。詳見: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05778
26.謝文華,〈從綠色小組到嘉蘭報告〉。詳見:
http://greenteam.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241&pageID=12929
27.謝文華,〈「嘉蘭八八重建」首映會〉。詳見:
http://greenteam.tnnua.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241&pageID=12928
28.鐘聖雄,〈嘉蘭:重建趕進度,拆散原生部落?〉,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詳見: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88pdf/pr016.html
29.Chyng,《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風災系列專文,2009年8月9日-2014年9月23日。詳見: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09/09/blog-post_09.html
30.SMIAO LIN,〈莫拉克風災紀錄經驗〉,SMIAO LIN FB,2017年1月4日。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notes/smiao-lin/%E8%8E%AB%E6%8B%89%E5%85%8B%E9%A2%A8%E7%81%BD%E7%B4%80%E9%8C%84%E7%B6%93%E9%A9%97/1215131651874325?hc_ref=PAGES_TIMELINE
31.yahoo_32454 (neuron),〈重回那瑪夏-支持布農族那瑪夏返鄉之路〉,陳教授的部落格-從神經醫學到社會參與,2010年1月3日。詳見:http://blog.xuite.net/yahoo_32454/twblog/132639224-%E9%87%8D%E5%9B%9E%E9%82%A3%E7%91%AA%E5%A4%8F-%E6%94%AF%E6%8C%81%E5%B8%83%E8%BE%B2%E6%97%8F%E9%82%A3%E7%91%AA%E5%A4%8F%E8%BF%94%E9%84%89%E4%B9%8B%E8%B7%AF
32.yahoo_32454 (neuron),〈那瑪夏與小林村莫拉克颱風災變原因與重建回鄉之路〉,陳教授的部落格-從神經醫學到社會參與,2010年2月16日。詳見:http://blog.xuite.net/yahoo_32454/twblog/132639205
33.2009cj作品區,〈論壇(五)嘉蘭報告主講-2009公民新聞論壇〉,2009年12月21日。詳見:http://www.peopo.org/news/4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