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Dutton,A. E. Carlson, et al,Sea-level rise due to polar ice-sheet mass loss during past warm periods, Science, 2015,Vol. 349,no. 6244。
2. 張又升,建築物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減量評估,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2。3. 林憲德,綠色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7。
4. 鄧森仁,以加速氯離子傳輸試驗和貯鹽浸漬試驗評估爐石混凝土傳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15。5. 東南水泥官方網站,http://www.southeastcement.com.tw/index.php?q=node/27。
6. 吳熖煌,流體化床混燒灰與水淬高爐石作為膠凝材料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博士論文,2015。7. Global carbon atlas, Global Carbon Budget ,2015。
8. CEMBUREAU官方網站,2015。
http://www.cembureau.be/about-cement/key-facts-figures
9. Hermawa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ource factors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in concret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rocedia Engineering 125 ( 2015 ) 692 – 698。
10. 黃兆龍,「爐石在混凝土的應用」,台灣營建中心,1985。
11. 郭容忍,焚化灰渣作為水泥生料對卜特蘭水泥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4。12. 蔡嘉榮,混合轉爐石粉與高爐石粉膠凝材料特性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博士論文,2015。13. World Steel Association官方網站。
https://www.worldsteel.org/statistics/statistics-archive/steel-archive.html
14. 內政部營建署,混凝土收縮開裂機理及防制技術之研究,2014。
15. 張復盛,許伯良,國外爐石/碴之應用,中國鑛冶工程學會會刊,227期,P43 -48,2014。
16. 呂佩珈,低碳隔間-高含量爐石粉水泥砂漿板研究,桃園創新技術學院,碩士論文,2014。17. 蔡得時,「土木材料」,矩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國88年8月。
1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高爐石混凝土使用手冊,2001年4月。
19. 李鴻博,淺析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測定的方法,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01年第6期。
20. Siddique, R. and R. Bennacer, Use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by-product (GGBS) in cement paste and mortar.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12. 69(0): p. 29-34.。
21. Osborne, G.J., Durability of Portland blast-furnace slag cement concrete.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1999. 21(1): p. 11-21。
22. Mahieux, P.Y., J.E. Aubert, and G. Escadeillas, Utilization of weathered basic oxygen furnace slag in the production of hydraulic road binder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09. 23(2): p. 742-747. 。
23. 王和源、林草英、黃兆龍,「爐石製程對水泥砂漿性質的影響」,技術學刊第二期,.pp.231-238, 1987。24. 王和源,「公共工程使用高爐水泥之可行性評估」, 國立高雄科學技術學院土木系研究報告,1999, 高雄市。
25. 黃兆龍主編,「高性能混凝土設計與應用」,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0。
26. 詹穎雯,「飛灰爐石混凝土之原理、性質與應用」, 飛灰爐石於混凝土工程之合理運用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營建研究院, 1999年5月, pp.1~16
27. 陳振川、詹穎雯〝填加飛灰與高爐石粉混凝土之體積穩定探討〞,高爐石粉與飛灰資源在混凝土工程上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國75年12月。
28. 郭同杉,添加飛灰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及耐久性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