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01: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清標
研究生(外文):CHIANG,CHING-PIAO
論文名稱:應用S型曲線於傳統產業-以J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pplication of The S-curve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 The Case of Company J
指導教授:裴文裴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I,WEN
口試委員:李一民彭琪祿
口試委員(外文):LEE, YI-MINGPENG, CHI-LU
口試日期:2019-07-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9
中文關鍵詞:S型曲線企業生命週期聖誕裝飾燈產業傳統產業
外文關鍵詞:S-curveCorporate Life CycleChristmas Light IndustryTraditional Indust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台灣新竹地區,因盛產玻璃原料以及天然氣,故玻璃工業特別發達,1960年起玻璃工藝品和聖誕燈泡成為新竹外銷的二大主流,1971年台灣成為全世界生產聖誕燈泡最多的地區因此獲得聖誕燈王國美譽,甚至帶動了家庭代工的潮流。不過當一個產業到達頂峰時期就是開始走下坡的時刻,許多聖誕燈泡工廠就是沒跟上市場的產業趨勢,導致走向關廠一途。
所以企業如果要想永續生存,就需要有持續延長生產產品獲利狀況的能力。過去Handy(1995)認為企業的成長大致呈現「S型曲線」的趨勢。因此管理者如何判斷企業在產業中如何延續企業優勢,創造新的S型曲線使得企業生命週期得以延長。
本研究以從事聖誕裝飾燈傳統產業的J公司為例,訪談決策者了解目前產業背景與公司成長歷程並進行回顧與探討,了解J公司近五十年的企業生命週期與產品生命週期,應用Charles Handy提出的S型曲線,從企業生命週期角度分析J公司如何延長自身的生命週期以及創造新的S型曲線。以此成為將S型曲線應用傳統產業上的實際案例,說明S型曲線不僅適用在高科技產業,也同樣適用於傳統產業。

The glass industry in Hsinchu is well developed due to its high output of glass materials and natural gas. Since 1960, glass craftworks and Christmas lights have become the two major exports of Hsinchu. In 1971, Taiwan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Christmas light manufacturing country and earned fame as the “Kingdom of Christmas Lights”. This has also given rise to the family factory model. However, after reaching the peak, a downturn began. Failing to follow the industrial trend, many Christmas light factories shut down.
An enterprise seek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be able to constantly extend the profitability of product production. Handy believes that the “S-curve” can generalize enterprise growth. Therefore, administrators should create a new S-curve to judge how to continue corporate strengths in order to extend the lifecycle of enterprises.
With company J, a traditional manufacturer of Christmas lights, as the subject, this study interviews its decision-mak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company’s history. After investigating the corporate lifecycle for nearly 50 years and its product lifecycle, this study analyzes how company J can extend its lifecycle with Handy’s S-curve and create its own S-curve.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is study explains how the S-curve is not only applicable to high-tech industries but also traditional industrie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早期台商到中國大陸投資概況 4
第二節 台商轉往東南亞發展概況 5
第三節 傳統產業 6
第四節 聖誕裝飾燈產業 8
第五節 企業生命週期 11
第六節 S型曲線 13
第七節 應用S型曲線的企業實例 16
第八節 與S型曲線相關文獻探討 18
第九節 質性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5
第五節 研究架構 26
第六節 個案公司介紹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1
第一節 J公司成長歷程與背景概述 31
第二節 J公司的企業生命週期 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4
第一節 結論 44
第二節 實務建議 45
參考文獻 47
附錄 50

王詠心、蕭巧玲(2000)。淺析傳統產業在證券集中市場資金配置情形。經濟情勢暨評論,5(4),65-78。
王建全(2001)。再創傳統製造業競爭優勢。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王健全(2011)。產業政策工具研究計畫。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王素彎(2012)。傳統產業維新策略之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吳華音(2016)。台灣企業分割之個案研究-以友訊、華碩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程,新竹市。
呂憶(2011)。台灣地區針織布業綠色研發之策略分析-以W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
李業(2000)。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及思考。南方经济,2,47-50。
周萍芬、蔡亞純(2004)。照明業之產業問題分析–以中國電器公司為例。遠東學報,21(4),619-624。
林芬英(2003)。女性領導者領導特質與領導風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高雄市。
林震岩(2012)。大陸投資環境變遷對台商經營影響及因應建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報告(案號 1000300602)。
林碧煌(2017)。臺灣化纖業國際化策略之選擇探討-以A公司投資越南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台北市。
金偉燦,芮妮.莫伯尼(2018)。航向藍海:突破價值成本邊界,開創新市場的策略行動(周曉琪譯)(原文出版:2017年)。台北市:天下文化。
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著(1995)。覺醒的年代-解讀弔詭新未來(周旭華譯)。台北:天下文化。
徐文復、廖文芳(2000)。傳統產業的新春天。管理雜誌,318,124-126。
徐遵慈(2014)。臺灣產業的「新南向政策」。貿易政策論叢,22,67-111。
梁德威(2018)。飯店集團成長策略比較之研究: 以A、B飯店集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新竹市。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7(4),1-13。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平和(2016)。台商在大陸地區電光源裝飾燈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家雄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新竹市。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千維(2017)。台灣資訊光碟機產業產品生命週期之探討以Q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台北市。
蔡明宏(2000)。由產業演化看傳統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經濟情勢暨評論,5(4)。
蔡沐學、張國益(2013)。臺商對外投資在勞動成本及市場區位選擇的比較—臺灣主要製造業之驗證。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43(2),83-122。
謝依珊(2001)。淺台台灣傳統產業的轉型。生活教育科技,34(8),20-24。
Adizes, I. (1989). Corporate Lifecycles: 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Chandler, A.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Denzin, N. K.(1970). The research act in sociological methods. London: Butterworths.
Díaz, E. (2017). The second-curve model: a promising framework for ethical consumption? Veganism as a case study.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Research (ICCR) (pp. 235-244). DEU.

Dehghani Madvar, M., Aslani, A., Ahmadi, M. H., & Karbalaie Ghomi, N. S. (2019).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forecasting of biofuel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43(3), 1142-1160.
Haire, M. (1959). Biolog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history of the growth of organization. In M. Haire(Ed.), Modern Organizational Theory, 272-306. NY:John Wiley and Sons.
Kazanjian, R. K.(1988). Relation of dominant problems to stages of growth in technology-based new ventur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2), 257-279.
Krasil'Nikova, E. V. (2017). Sustainable corporate growth: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cycle concepts and finan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probabilistic modeling. Digest Finance, 22(4), 425-436.
Lu, W., Peng, Y., Chen, X., Skitmore, M., & Zhang, X. (2016). The S-curve for forecasting waste gener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Waste management, 56, 23-34.
Scott, M., & Bruce, R. (1987). Five stages of growth in small business. Long Range Planning, 20(3), 45-52.
Soleimani, G., Amiri, M., Khatami, S. M., & Isfahani, M. (2016). Using S Technology,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with the Approach of Its Implementation in Commercial Vehicles.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Systems, 15(4), 290-297.
Schwieterman, J. P., & Fischer, L. A. (2017). The S-Curve of Technological Adop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on Commuter Trains in the Chicago Region, 2010–2015. Journal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20(2), 1-1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