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3 08: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薛淳文
研究生(外文):Chuen-Wen Hsueh
論文名稱:以裁判事實論會計師財務報表簽證之行政責任-兼論會計師懲戒制度
論文名稱(外文):CPAs’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 for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under Adjudicative Facts-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CPAs in Taiwan
指導教授:陳貴端陳貴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會計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會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1
中文關鍵詞:行政訴訟會計師法裁判事實會計師行政責任會計師懲戒
外文關鍵詞:Adjudicative FactsCPAs’Administrative Liability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LawDiscipline against CPAs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12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 要
本篇論文乃以敍述性研究及判決個案分析法,探討會計師財務報表簽證之行政責任,並採用法學上裁判事實之概念,藉由訟訴判決之分析,以釐清會計師與主管機關對於會計師法律責任之認定與爭議,亦以會計師法提起會計師懲戒並經行政訴訟之判決為主要研究對象。本研究發現,會計師與行政主管機關間之訴訟成因,在於雙方對會計師懲戒責任之歸責、法規之內涵認知不同、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執行上之限制及會計師本身職業道德所引起,相關爭議事項分述如下:
一、懲戒罰之歸責
懲戒罰乃為一項行政罰,依司法院釋字第275號解釋觀之,原則上僅需違反禁止規定與作為義務,即可推定有過失。故受查者涉及舞弊,會計師之歸責在於是否違反審計執行過程之應盡義務與其執行是否有效,而非指未查出舞弊之情事。又因以推定過失歸責,故會計師負舉證之責,而本研究裁判事實發現,工作底稿內容為會計師應盡義務之唯一證明。
二、會計師執行審計之作為義務
會計師法第17條乃為會計師執行業務應盡之忠誠義務,為一項不確定之法律概念,依司法院釋字第275號解釋指出,其可透過司法審查予以明瞭其意。本研究透過裁判事實得知,會計師之作為義務涵括遵守禁止與非禁止之規定,包含法律明文規定(如查核簽證規則)與未有法律位階之一般公認審計準則、審計學理的遵守。
三、採用一般公認審計準則為會計師作為義務標準之限制
審計準則與其公報之內容乃為原則性規定,會計師對其運用與理解仍有差異。再者,會計師與行政主管機關間,對於會計師實務上所設計查核程序之有效性見解顯有差異。又審計準則係衡量審計行為品質之標準,對查核程序適用時機等皆未有具體規範,在94年判字第343號判決指出,查核簽證規則所規定乃為一般查核程序,不能用以當做替代查核程序,而目前準則與審計學理對於替代查核程序皆未有探討。上述種種,再加上會計師歸責乃採推定過失責任,故會計師無法以遵守一般公認審計準則為反證,故實質會計師承擔無過失責任。
以上種種限制,再加上行政法院引用釋字462號,原則信賴會計師懲戒委員會之決議,而會計師似乎亦無法從行政訴訟中獲得救濟,故本研究建議:從制度面追求法律責任之確立與修訂審計準則 (如具體規定審計準則或建立實務指南等);再從會計師自身職業道德的提昇,並優化會計師執業環境(如設立會計師法律責任鑑定委員會等),以期降低會計師與行政主管機關間訴訟之發生與爭議。
目 錄
摘 要 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主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續後研究建議 7
第五節 論文架構 8
第六節 論文內容 9
第二章 會計師財務報表簽證與責任 10
第一節 財務報表查核簽證 10
第一項 財務報表意義與目的 11
第二項 財務報表查核簽證 12
第三項 社會大眾對財務報表查核之期待差距 24
第二節 會計師財務報表查核簽證之法律責任 26
第一項 法律責任之意義 26
第二項 會計師財務報表查核簽證之行政責任內容 28
第三項 會計師法修正草案有關會計師財務報表查核之行政責任制度 29
第四項 會計師簽證不實之行政處分案例 31
第三節 小 結 33
第三章 我國會計師懲戒制度 34
第一節 會計師懲戒之屬性 34
第二節 會計師懲戒制度探討 39
第一項 我國會計師懲戒制度 39
第三項 我國與先進國家之會計師懲戒制度之比較分析 47
第三節 會計師懲戒之責任條件 51
第一項 行政處分責任條件概說 51
第二項 會計師法第十七條之責任條件 53
第三項 會計師法第二十四條之責任條件 63
第四節 會計師懲戒之救濟 65
第一項 會計師懲戒之訴訟權 65
第二項 會計師懲戒之行政訴訟 65
第五節 小 結 68
第四章我國會計師懲戒行政訴訟裁判事實之形成 70
第一節 裁判事實 70
第一項 裁判事實之定義 70
第二項 裁判事實之形成 70
第二節 我國會計師懲戒撤銷訴訟裁判事實形成 79
第一項 撤銷訴訟之特性 79
第二項 撤銷訴訟之舉證責任 81
第三項 撤銷訴訟證據之種類與證明能力 85
第三節 裁判之效力 91
第一項 裁判之事實上效力 91
第二項 既判力之作用 91
第四節 小 結 92
第五章 我國會計師懲戒經行政訴訟裁判事實之判決分析 94
第一節 資料選取與特質分析 94
第一項 資料選取 94
第二項 懲戒訴訟案例特質分析 95
第二節 我國會計師懲戒經行政訴訟裁判事實之判決分析 98
第一項 最高行政法院裁判事實分析 98
第二項 綜合評析 143
第三節 小 結 1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8
第一節 結 論 148
第二節 建 議 150
參考文獻 15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法規.公報.書籍:
1.內政部建築師懲戒委員會組織章程
2.司法解釋,釋字第295號,1992年3月27日。
3.司法解釋,釋字第432號,1997年7月11日
4.民事訴訟法
5.行政訴訟法。
6.建築師法。
7.建築師法施行細則
8.律師法
9.律師法施行細則
10.律師懲戒規則
11.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辦法施行細則
12.訴願法。
13.會計師法。
14.會計師查核業務評鑑各項規章彙編,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3年7月。
15.會計師辦理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告查核簽證核准準則。
16.會計師懲戒委員會暨覆審委員會組織章程。
17.醫師法。
18.醫師法施行細則。
19.醫師懲戒辦法。
20.立法院公報
21.美國審計準則公報
22.財務會計準則公報。
23.審計準則公報
24.職業道德規範公報
25.Ar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元照出版,2003年。
26.大谷實,刑法講義總論,成文堂,1994年。
27.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一),三民書局, 1998年9月。
28.吳 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2000年9月。
29.吳 庚,行政爭訟法論,三民書局,1999年5月。
30.吳東都,行政訴訟之舉證責任--以德國法為中心,學林出版社,2001年11月。
31.吳琮璠,審計學-新觀念與本土化,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7月。
32.李建良.李惠宗.林三欽.林合民.陳春生.陳愛娥.黃啟禎,行政法入門,元照,2000
年。
33.李惠宗,行政法要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34.李學燈,民事訴訟法,商務印書館,1971年年3月,初版。
35.李學燈,證據法比較研究,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4月。
36.周志誠,海峽兩岸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之研究,建宏出版社,2001年4月。
37.周叔厚,證據法論,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1月,初版。
38.林山田,刑法通論,林山田,2000年。
39.林紀東,行政法,三民書局,1994年。
40.林騰鷂,行政法總論,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41.邱聰智,危險責任與民法修正,收於氏著《民法研究(一)》,五南圖書出版公
司,2000年。
42.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輔仁大學法學叢書 教科書類(一),華泰文
化事業公司,2001年10月。
43.姜 偉,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群眾出版社,1992年。
44.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1997年8月。
45.翁岳生,行政訴訟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46.張智輝,刑事責任比較研究,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4月。
47.陳計男,行政訴訟法釋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
48.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三民書局,1997年5月,修訂六版。
49.黃 立,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出版社,2002年7月。
50.黃朝義,刑事證據法研究,元照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版。
51.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大中國,1992年。
52.雷萬來,民事證據法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53.團藤重光,刑法綱要總論,創文社,1957年。
54.廖正豪,過失犯論,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9月。
55.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總則講義(中譯本),遼寧出版社,1986年。
56.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三民書局,1996年11月。
57.管 歐,行政法精義,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9月。
58.韓忠謨,刑法原理,撰者,1964年。
(二)研究.論文:
1.吳志光,專門職業人員之懲戒與正當法律程序,當代公法新論(中)-翁岳生教授
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2002年7月。
2.李承易,我國會計師法律責任之研究-會計師懲戒案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會計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林美惠,侵權行為法上交易安全義務之研究,台大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4.林嬋娟、劉嘉雯,我國與先進國家會計師懲戒制度之比較,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
會委託研究,1999年5月
5.林嬋娟、蔡彥卿,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型態及其法律責任之比較研究(我國與其他
國家之比較分析),台北市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1995年9月30日。
6.邱聰智,從侵權行為歸責原理之變動論危險責任之構成,台大法律研究所博士論
文,1982年。
7.洪玉美,會計師財務報表簽證之法律責任--責任歸屬與第三人範圍之研究,國立
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1996年6月。
8.康文毅,論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一與消費者保護法相關規定之關係,東吳法律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9.張文郁,行政救濟法中職權調查原則與舉證責任之研究,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1999年,元照出版社,2000年12月。
10.張麗珠,我國會計師懲戒風險之特性分析,東吳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11.許明賓,會計師法律責任-以證券交易法第三十二條為例,逢甲會計與財稅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0年。
12.葉志飛,刑事訴訟自由心證主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年。
13.劉漢妮,我國會計師懲戒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
14.劉錫賢,以行政罰為前提的刑事不法之研究-兼論其舉證責任及證明標準,東海
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5.劉懷先,從比較法之觀點論我國消保法上無過失責任相關規定之法律理論,東吳
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6.蔡志方,論行政訴訟法上各類訴訟之關係,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9年。
(三)期刊.網站:
1.王兆鵬,獨立於訴訟法外之證據法,月旦法學,第103期,2003年12月,頁21-24。
2.王茂松,傳聞證據之研究(上)(下),軍法專刊,第26卷第8、9期,1980年
8、9月,頁16、13以下。
3.石志泉,英美證據法之特徵,法律評論,第21卷,第6期,1955年6月,頁2
以下。
4.吳庚,行政訴訟中各類訴訟之關係,法令月刊,第49卷,第11期,1998年11
月,頁3-9。
5.林世宗,合理懷疑與優勢證據法則,全國律師,第6卷,第9期,2002年9月,
頁65-73。
6.林鈺雄,自由心證:真的很「自由」嗎?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7期,2001年
10月,頁13-38。
7.林嬋娟,析論會計師懲戒評比各國之優異,實用稅務,第292期,1999年4月,
頁12-17。
8.法治斌,論違法搜索扣押證據之排除,政大法學評論,第25期,1982年6月,
頁61以下。
9.城仲模,杉村敏正原著,行政處分之公定力,復興崗學報,第13期,頁39以下。
10.奎 志,改善會計師懲戒制度之建議,會計師會訊,1994年2月,頁20-23。
11.姜世明,中國大陸統一證據法學者稿(第三稿)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
2003年12月,頁38-42。
12.洪家殷,行政訴訟上之職權調查主義,律師雜誌,第254期,2000年11月,頁
52-63。
13.孫金嶠,會計師簽證審計風險之探討,淡水牛津財經學報,第1期,1998年8月,
頁9。
14.袁坤祥,論傳聞證據,法聲,第10期,1974年1月,頁30以下。
15.馬秀如,「財務發生困難,會計師有錯?審計個案剖析-國勝企業」,會計研究
月刊,第92期,1993年5月,頁49-57。
16.高愈杰,大法官會議的釋示其來有自--會計師懲戒制度的定位與評析,會計研
究月刊,第92期,1993年5月,頁119-125。
17.高愈杰,會計師懲戒制度的定位與評析,會計研究月刊,第92期,頁119-125。
18.高愈杰,試論專門職業懲戒機關之構成(上),法務通訊,第1886期,1998年7
月2日,版2。
19.高愈杰,試論專門職業懲戒機關之構成(下),法務通訊,第1887期,1998年7
月9日,版2。
20.張文郁,中國大陸統一證據法草案之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
月,頁25-37。
21.張劍寒,特別權力關係與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第10卷,第1期,頁1-6。
22.張劍寒,特別權力關係與基本權利之保障,憲政時代,第13卷,第3期。
23.梁勳烈,如何蒐集充分適切審計證據之探討,審計季刊,第18卷,第3期,1998
年4月,頁48-55。
24.許家林,西方會計師制度發展的主要階段及其趨勢,管理會計,第46期,1998
年10月,頁54-58。
25.陳秋芳,公司管理舞弊,會計師豈應連坐同罪,會計研究月刊,第147期,1998
年2月,頁6-8。
26.陳清秀,論特別權力關係之行政救濟(上),植根雜誌,1992年2月,第8卷,第
2期,頁27-40。
27.陳清秀,論特別權力關係之行政救濟(下),植根雜誌,1992年3月,第8卷,第
3期,頁23-38。
28.陳錦隆,「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之民事責任 (上)(中)(下)」,會計研究月刊,
第171至173期,民國89年2月至4月。
29.曾華松,行政訴訟證據法則(上),法令月刊,第49卷,第6期,1998年6月,
頁3-10。
30.曾華松,行政訴訟證據法則(下),法令月刊,第49卷,第7期,1998年7月,
頁3-8。
31.黃荃、林麗月、陳惠珠,台灣會計師簽證責任與歷來受處分案例之探討,會計研
究月刊,第153期,1998年8月,頁76-82。
32.黃國昌,「證據法理」混合繼受之徘徊與掙札,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
年12月,頁43-48。
33.黃朝義,證據能力與證明力之概念區分,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0期,2001年3
月,頁29-41。
34.黃綠星,行政訴訟之判決,法官協會雜誌,創刊號,1999年6月,頁95-115。
35.黃銘傑,從安隆(Enron)案看我國會計師民事責任之現狀,月旦法學,第85期,
2002年6月,頁109。
36.楊日然,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檢討,台大法學論叢,第13卷,第2期,1984
年,頁72以下。
37.蔡志方,論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共通之制度與法理,月旦法學雜誌,第47期,1999
年4月,頁41-65。
38.蔡志方,論新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之核心問題與處理方法,律師雜誌,第235期,
4月,頁16-32。
39.蔡金龍,審計證據之探討,審計季刊,第13卷,第4期,頁19-23。
40.蔡墩銘,過失之心理研究,刑事法雜誌,第19卷,第3期,頁56。
41.賴崇慶,懲戒豈可再駛多頭馬車,實用稅務,1996年11月,頁8-13。
42.戴立寧,租稅課徵與證據法則,財稅研究,第4卷,第11期,頁39∼40。
43.關中,專門職業與技術執業人員範圍之芻議,考銓,第18期,1999年4月,頁
2-12。
44.中國大陸學者馬懷德、劉東亮合著,行政訴訟證據問題研究,轉引自
http://www.jcrb.com/zyw/n6/ca12525.htm,2003年12月11日查閱。

二、外文部分
(一)英文:
1.A.C. Littleton(1953),Structure of Accounting Theory,Sarasota,Fla: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2.Calderon, J. A.(1993), “An analysis of SEC disciplinary proceedings”, CPA
Journal, pp.54-58.
3.Committee on Basic Auditing Concepts. 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
Sarasota, F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969.
4.David W. Louisell, et al Cases and Materials on Evidence, P. 4(2nd Ed.1972)
5.Jack Bologna(1992), Thinking Like a Thief,The Internal Auditor,
Vol.49,Issue.4,pp.30-33.
6.James, Relevancy, Probability and the Law, 29 Calif. L. Rev, 689(1941)
7.Jerome Frank,Courts On Trial,Princeton ,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PP15-16.
8.J.W.Cecil Turner, Kenny''s Outlines of Criminal Law, 1966.P.36.
9.McCormick et al. on Evid.,p.541(3rd Ed.1984).
10.Schaefer, J. and R. B. Welker(1994),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Disciplined for Unprofess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pp.97-119.
11.Schuetze, W. (1993). The liability crisis in the U.S. and its impact on
accounting. Accounting Horizons 7 (June): 88-91.
12.United State v.Arthur Young & Co.,465 U.S.805,817-818(1984).
13.W.Boynton & W.Kell , MODERN AUDITING,p.45(6th Ed,1996).
14.Wallin, D. E.,(1992),“Legal Recourse and Demand for Audi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January), pp.121-147。
15.Wrobleewski,Jera y, “Legal Segal Syllogism and Rationality of Juridical
Decision”Rechtstheori es 5,33,S.39.

(二)德文
1.Alexy,Robert,“Die Logische Analyse jurirtischer Entscheidungen”ARSP Beiheft
Nsue Folge, Nr,14,1811,s.185。
2.Gilles,Peter,Soziolog ie und Prozeßrecht:Ein Uberblik ober interdisziplinare
Tendenzen und Proble me der Lntegration von Rechtswissenschaften und
Sozialwiaaenschaften im deuts chen ZivilprozeBrecht ,Jounal of Civil
Procedure No.26,1,S.9。
3.Henke,Horst-Eberhard,Die Tatfrage:Der umbestimmte Begriff im Zivilrec ht und
seine Revisibilitat,S.76ff。
4.Hruschka,Joachum Die Konstitution des Rechtsfalles,diss.,Berlin,S.48ff。
5.Rödig,Jürgen Die Theorie des gerichtlichen Erkenntnisverfahresn:
DieGrundlinien desaivil,straf-und verwaltungsgerichtlichen
Prozesses,S.218f.Berlinm.

(二)日文:
1.小野木常,「證據の確定」,民事訴訟法講座,第2卷,頁550。
2.伊東乾,辯論主義,學陽書房,1975年,頁74以下。
3.福島重雄,事實認定におけゐ形式論理の機能と限界,司法研修所論集,1969年,頁31以 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1.賴崇慶,懲戒豈可再駛多頭馬車,實用稅務,1996年11月,頁8-13。
2. 40.蔡墩銘,過失之心理研究,刑事法雜誌,第19卷,第3期,頁56。
3. 39.蔡金龍,審計證據之探討,審計季刊,第13卷,第4期,頁19-23。
4. 38.蔡志方,論新訴願法與行政訴訟法之核心問題與處理方法,律師雜誌,第235期,
5. 37.蔡志方,論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共通之制度與法理,月旦法學雜誌,第47期,1999
6. 35.黃銘傑,從安隆(Enron)案看我國會計師民事責任之現狀,月旦法學,第85期,
7. 34.黃綠星,行政訴訟之判決,法官協會雜誌,創刊號,1999年6月,頁95-115。
8. 28.陳錦隆,「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務報表之民事責任 (上)(中)(下)」,會計研究月刊,
9. 27.陳清秀,論特別權力關係之行政救濟(下),植根雜誌,1992年3月,第8卷,第
10. 26.陳清秀,論特別權力關係之行政救濟(上),植根雜誌,1992年2月,第8卷,第
11. 25.陳秋芳,公司管理舞弊,會計師豈應連坐同罪,會計研究月刊,第147期,1998
12. 24.許家林,西方會計師制度發展的主要階段及其趨勢,管理會計,第46期,1998
13. 23.梁勳烈,如何蒐集充分適切審計證據之探討,審計季刊,第18卷,第3期,1998
14. 20.張文郁,中國大陸統一證據法草案之評論,月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
15. 19.高愈杰,試論專門職業懲戒機關之構成(下),法務通訊,第1887期,1998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