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6 17: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吉廣輿
研究生(外文):Chi, Kuang-yu
論文名稱:宋初九僧詩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Poetry of Nine Buddhist Monk Poets in Early Sung Dynasty
指導教授:張子良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Tsu-liang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1
畢業學年度:8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460
中文關鍵詞:九僧詩宋初九僧宋詩晚唐體詩僧惠崇宋初三體
外文關鍵詞:Poetry of Nine Buddhist Monk PoetsNine Buddhist Monk Poets in Early Sung DynastySung PoetryLate-Tang Poetic StylesBuddhist Monk PoetsHui ChongThree Poetic Styles in Sung Dynas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6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宋初九僧詩,是延續晚唐五代詩風的新聲,也是宋初「晚唐體」的主流,適居「宋初三體」的中介地位,既有「白體」的淺易風格,又滲入「西崑
」流變的過程。他們原是詩文的交會、唱和,並未有意標榜而組建詩派,但由於北宋陳充、南宋陳起先後編輯、刊刻《九僧詩集》而成型,蔚為宋初詩壇的群象之一。他們以九介釋子的身分,以作詩為餘事,雖然屬於詩歌次領域的一群小家,卻是中國詩歌史上唯一形成體派的詩僧群,其事蹟迄今仍是一片空白,詩集也幾乎湮沒佚亡,實在不可思議。本論文分八章依次董理,企望能重建宋初詩壇一個隱晦詩域的歷史現場,彰顯九僧之明光。
首章以〈緒論〉起,從版本之存佚、事蹟之湮沒、體派流變的困擾、禪詩的先兆四方向說明研究動機,並交代相應之研究步驟及進路,以佈建整體架構之輪廓。
次章為〈九僧詩集考述〉,力圖澄清其傳世面目之實況。先追溯原始結集之真相,再從輯錄傳衍過程探索現存五種傳本之來龍去脈,以及鈔刻之歧異,並試作勘誤與補佚,將《全宋詩》闕收之四首佚詩補全。
第參章〈九僧事蹟探究〉,則以僧系、行及交游三節,印證三僧屬於天台宗、四僧禪宗、其餘二僧無法定位的宗門情況,釐清他們詩歌創作的時空背景。
第肆章〈九僧詩風溯源〉,先從晚唐詩風的源頭,抉發「宋初三體」賡續並行的共相,還原宋初「晚唐體」的精神面貌;再以詩僧之風習,觀察僧詩合流的真身,辨認他們是僧伽身分的詩人。
第伍章〈九僧詩之風格特色〉,提出融合性的詩風歸屬,以清吟聲、蔬筍氣、林泉風三項,歸納出共同風格;以五律體裁、體物語、化用語為其作品特色,洗刷前人誤指惠崇剽竊司空曙、劉長卿詩句的嫌疑,還惠崇一個應有的清白;並尋索「白戰」的起源,指出江西詩法的前兆於此。
第陸章為〈九僧詩之意境〉,以中唐僧皎然及晚唐司空圖之「形容」
、「實境」、「沖淡」、「自然」四種詩品觀念,析論九僧詩歌之藝術境界,深入其詩窟。
第柒章〈九僧中詩畫之藝術表現〉,則旁涉保暹詩格《處囊訣》,舉證「詩眼」觀念並非黃庭堅首創,而以保暹為先導。次對惠崇《句圖》與四十幅畫藝作全盤觀照,存影其遺跡。
末章以〈九僧詩之成就與影響〉作結,申論其對後世參伍通變的影響
,肯定他們在詩風體派及僧詩風格上的貢獻。
為了建立完整的視角,並附錄〈九僧詩彙評〉及〈劍南希晝詩箋證〉
,一則彰顯前賢卓識,一則為日後全面梳理《九僧詩》預作準備。
《宋初九僧詩研究》目次
第壹章 緒論 …………………………………………………………… 一
第貳章 九僧詩集考述 ………………………………………………十一
第一節 原始結集面目 …………………………………………十一
第二節 輯錄傳衍過程 …………………………………………二六
第三節 善本之存佚 ……………………………………………三五
第四節 鈔刻之歧異 ……………………………………………四五
第五節 勘誤與補佚 ……………………………………………五○
第參章 九僧事蹟探究 ………………………………………………五九
第一節 僧系 ……………………………………………………六一
一、僧籍 ……………………………………………………六二
二、僧官 ……………………………………………………六九
三、宗門 ……………………………………………………七四
四、生卒年 …………………………………………………七八
第二節 行蹤 ……………………………………………………八六
一、詩社僧 …………………………………………………八七
二、住山僧 …………………………………………………九○
三、遊方僧 …………………………………………………九一
第三節 交遊 ……………………………………………………九七
一、題贈多卿相 …………………………………………一○二
二、過從多親師 …………………………………………一○五
三、在朝多「三館」學士 ………………………………一○七
四、在野多隱士法侶 ……………………………………一○八
第肆章 九僧詩風溯源 ……………………………………………一一一
第一節 晚唐餘韻 ……………………………………………一一三
一、晚唐詩風為源 ………………………………………一一六
二、「宋初三體」之時空座標 …………………………一一九
三、「晚唐體」之面目 …………………………………一二八
第二節 詩僧風習之助緣 ……………………………………一三五
一、僧團詩風大開 ………………………………………一三八
二、詩僧與文士交流 ……………………………………一四三
三、偈頌活水 ……………………………………………一四七
四、山林水湄之共相 ……………………………………一四九
第伍章 九僧詩之風格特色 ………………………………………一五三
第一節 詩風歸屬 ……………………………………………一五三
第二節 共同風格 ……………………………………………一六○
一、清吟聲 ………………………………………………一六○
二、蔬筍氣 ………………………………………………一六七
三、林泉風 ………………………………………………一七四
第三節 作品特色 ……………………………………………一七九
一、五律體裁 ……………………………………………一七九
二、體物語 ………………………………………………一八九
三、化用語 ………………………………………………一九六
第陸章 九僧詩之意境 ……………………………………………二○七
第一節 情景交融之「形容」 ………………………………二一○
第二節 時空體驗之「實境」 ………………………………二一四
第三節 「沖淡」之心理趨向 ………………………………二二○
第四節 「自然」之精神原型 ………………………………二二六
第柒章 九僧中詩畫之藝術表現 …………………………………二三五
第一節 《句圖》與《處囊訣》 ……………………………二三七
第二節 惠崇小景 ……………………………………………二四五
第捌章 九僧詩之成就與影響 ……………………………………二八九
第一節 詩風體派傳承之影響 ………………………………二九○
第二節 僧詩風格之影響 ……………………………………三○○
〔附錄一〕九僧詩彙評 ……………………………………………三○三
〔附錄二〕劍南希晝詩箋證 ………………………………………三八三
〔附錄三〕參考書目 ………………………………………………四二九
壹‧專書部分
一、九僧詩文集
舊鈔本《九僧詩》宋‧不著編人 藏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一四二一三號
鈔本《九僧詩》 宋‧不著編人 藏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一四二一四號
師竹友蘭室鈔本《九僧詩》宋‧不著編人 藏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一四二一五號
師竹友蘭室鈔本景印《九僧詩》(收於《禪門逸書.續編》) 臺北:漢聲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宜秋館刊本《聖宋九僧詩》(收於《宋人集五十六種》) 宋‧釋希晝等撰 藏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宜秋館刊本《聖宋九僧詩》(收於《宋人集五十六種》) 宋‧釋希晝等撰 藏北京圖書總館
宜秋館刊本景印《聖宋九僧詩》(收於《叢書集成.續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七年八月
宣統年間崔鼎臣烏絲欄手鈔本《聖宋九僧詩》(收於《寶彞室叢鈔》) 藏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
《聖宋九僧詩》 宋‧釋希晝等撰 上海醫學書局排印本,民國二十二年
,藏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三一一三號
宋槧宋印本《增廣聖宋高僧詩選》(收於《南宋群賢小集》)宋‧陳起編
藏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一四二○四號
宋槧宋印本景印《增廣聖宋高僧詩選》(收於《南宋群賢小集》) 宋‧陳起編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宋槧宋印本景印《增廣聖宋高僧詩選》(收於《禪門逸書.續編》) 宋‧陳起編 臺北:漢聲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石門顧修讀畫齋刊本《增廣聖宋高僧詩選》 宋‧陳起編 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九僧詩》(收於《全宋詩》第三冊) 宋‧釋希晝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九一年七月
〈處囊訣〉(收於舊鈔本《吟窗雜錄》) 宋‧保暹 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二六六九號
二、詩文集
《閑居編》(收於《新編續藏經》一○一冊) 宋‧智圓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林和靖詩集》 宋‧林逋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八月
《東坡題跋》 宋‧蘇軾著、屠友祥校注 上海遠東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一月
《兩宋名賢小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陳思編、陳世隆補
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七月
《南宋群賢小集》 宋‧陳起編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江湖小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陳起編 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七月
《江湖後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宋‧陳起編 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七月
《剡源集》 元‧戴表元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六月
《瀛奎律髓》 元‧方回編、清‧紀曉嵐批點 北京:中國書店,一九九○年三月
《瀛奎律髓彙評》 元‧方回編、清‧李慶甲彙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
《石倉歷代詩選》(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曹學佺編 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七月
《古今禪藻集》(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釋正勉、釋性通輯 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七月
《唐詩評選》 明‧王夫之品評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一月
《宋詩鈔》 清‧吳之振等輯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宋詩鈔》 清‧曹庭棟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宋詩紀事》 清‧厲鶚編 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年四月
《宋詩紀事補遺》 清‧陸心源編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七月
《曝書亭全集》 清‧朱彞尊 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全唐詩》 清‧彭定求等修纂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六○年四月
《宋詩精華錄》 清‧陳衍評點、曹中孚校注 四川:巴蜀書社,一九九二年三月
《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 清‧王文誥編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八月
《蘇軾詩集》 清‧王文誥、馮應榴輯註 臺北:學海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宋詩選註》 錢鍾書註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六月
《歷代畫家詩文集》 編輯部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三月
《宋詩紀事續補》 孔凡禮輯撰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
《百家唐宋詩新話》 傅庚生、傅光等 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五月
《全宋詩》 傅璇琮等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七月
三、詩話、筆記
《文心雕龍注》 梁‧劉勰原著、黃季剛筆記、范文瀾注 臺灣開明書店
,民國四十七年四月
《詩品集注》 梁‧鍾嶸原著、曹旭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月
《詩格》(收於《吟窗雜錄》) 唐‧王昌齡 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二六六九號
《詩式》(收於《吟窗雜錄》) 唐‧皎然 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二六六九號
《詩品集解‧續詩品注》 唐‧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九月
《楊文公談苑》(收於《宋人詩話外編》) 宋‧楊億 北京:國際文化公司,一九九六年三月
《六一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歐陽修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歸田錄》 宋‧歐陽修撰、李偉國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三月
《東齋紀事》 宋‧范鎮撰、汝沛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年九月
《溫公續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司馬光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涑水記聞》 宋‧司馬光撰、鄧廣銘、張希清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九年九月
《湘山野錄》 宋‧釋文瑩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七月
《玉壺野史》(《玉清詩話》) 宋‧釋文瑩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泊宅編》 宋‧方勺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七月
《宋景文筆記》 宋‧宋祁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中山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劉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春明退朝錄》 宋‧宋敏求撰、誠剛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年九月
《宋朝事實類苑》 宋‧江少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九月
《燕翼詒謀錄》 宋‧王撰、誠剛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九月
《青箱雜記》 宋‧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五月
《新校正夢溪筆談》 宋‧沈括著、胡道靜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四月
《澠水燕談錄》 宋‧王闢之撰、呂友仁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三月
《後山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陳師道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龍川略志‧外十七種》 宋‧蘇轍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仇池筆記‧外十八種》 宋‧蘇轍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臨漢隱居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魏泰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東軒筆錄》 宋‧魏泰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十月
《侯鯖錄》 宋‧趙令畤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藏海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吳可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蔡寬夫詩話》(收於《宋詩話輯佚》) 宋‧蔡居厚 臺北:華正書局
,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優古堂詩話》(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宋‧吳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唐語林》 宋‧王讜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七月
《西清詩話》 宋‧蔡絛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冷齋夜話》 宋‧惠洪 臺北:弘道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年三月
《石門洪覺範天廚禁臠》 宋‧惠洪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八年十月
《古今詩話》(收於《宋詩話輯佚》) 宋‧李頎 臺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彥周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許顗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石林燕語》 宋‧葉夢得撰、宇文紹奕考異、侯忠義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五月
《竹坡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周紫芝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默記》 宋‧王銍撰、朱杰人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九月
舊鈔本《吟窗雜錄》 宋‧蔡傳原著、陳應行編 藏中央圖書館善本書室
,二六六九號;北京:
中華書局,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珊瑚鉤詩話》(收於《歷代詩話》) 宋‧張表臣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鞏溪詩話》(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宋‧黃徹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風月堂詩話》 宋‧朱弁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曲洧舊聞》(收於《百部叢書集成》) 宋‧朱弁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四十九年二月
《苕溪漁隱叢話》 宋‧胡仔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二月
《卻掃編》 宋‧徐度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捫蝨新語》(收於《百部叢書集成》) 宋‧陳善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四十九年二月
《韻語陽秋》 宋‧葛立方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五年三月
《庚溪詩話》(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宋‧陳巖肖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容齋隨筆》 宋‧洪邁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八年七月
《清波雜志校注》 宋‧周煇撰、劉永翔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四年九月
《清波雜志‧外八種》 宋‧周煇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誠齋詩話》(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宋‧楊萬里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雲麓漫抄》 宋‧趙彥衛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習學記言》 宋‧葉適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鶴林玉露》 宋‧羅大經 臺灣開明書店,一九六八年十一月
《後村詩話》 宋‧劉克莊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九月
《蘆浦筆記》 宋‧劉昌詩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四月
《滄浪詩話校釋》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一年五月
《詩人玉屑》 宋‧魏慶之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吹劍錄》(收於《宋人記八種》) 宋‧俞文豹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藝苑雌黃》(收於《宋詩話輯佚》) 宋‧嚴有翼 臺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深雪偶談》 宋‧方岳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年九月
《齊東野語》 宋‧周密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草窗韻語》 宋‧周密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三月
《癸辛雜識‧外八種》 宋‧周密等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詩話總龜》 宋‧阮閱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梅詩話》(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元‧韋居安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敬鄉錄》(收於《叢書集成續編》) 元‧吳師道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五十九年二月
《都玄敬詩話》 明‧都穆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九月;又稱《南濠詩話》(收於《
歷代詩話續編》)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升庵詩話》(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明‧楊慎 臺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四溟詩話》 明‧謝榛著、宛平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一年六月
《藝苑卮言》(收於《歷代詩話續編》) 明‧王世貞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詩藪》 明‧胡應麟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詩源辯體》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十月
《詩話類編》 明‧王昌會篡輯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詩筏》(收於《清詩話續編》) 清‧賀貽孫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圍爐詩話》 清‧吳喬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歷代詩話》 清‧吳景旭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薑齋詩話》 清‧王夫之著、舒蕪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一年六月
《原詩》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
《帶經堂詩話》 清‧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二月
《居易錄》(收於《筆記小說大觀》) 清‧王士禛 臺北:新興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談龍錄》 清‧趙執信著、陳邇冬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二月
《載酒園詩話》(收於《清詩話續編》) 清‧賀裳 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說詩晬語》 清‧沈德潛著、霍松林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
《一瓢詩話》 清‧薛雪著、霍松林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
《甌北詩話》 清‧趙翼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二月
《拜經樓詩話》(收於《清詩話》) 清‧吳騫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南浦詩話》 清‧梁章鉅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石洲詩話》 清‧翁方綱著、陳邇冬校點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二月
《藝概》 清‧劉熙載 臺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歷代詩話》 清‧何文煥輯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一年四月
《歷代詩話續編》 丁仲祜(福保)輯 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七月
《清詩話》 丁仲祜輯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詩話叢刊》 朱道序編 臺北:弘道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年三月
《清詩話續編》 郭紹虞編訂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宋詩話考》 郭紹虞輯 臺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宋詩話輯佚》 郭紹虞輯 臺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清詩話續編》 郭紹虞編、富壽蓀校點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中國詩話史》 蔡鎮楚著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五月
《談藝錄》 錢鍾書 臺北:書林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
《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 陳良運主編 廣州: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
《宋人詩話外編》 程毅中主編 北京:國際文化公司,一九九六年三月
《明詩話全編》 吳文治主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宋詩話全編》 吳文治主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四、書志、版本
《崇文總目》 宋‧張觀等撰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一年七月
《郡齋讀書志》 宋‧晁公武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
《直齋書錄解題》 宋‧陳振孫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三月
《國史經籍志》 明‧焦竑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一年七月
《善本書室藏書志》 清‧丁丙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八月
《蕘圃藏書題識》 清‧黃丕烈著、屠友祥校注 上海:遠東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
《文祿堂訪書記》 清‧王文進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六年八月
《皕宋樓藏書.續志》 清‧陸心源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三月
《藝風藏書記.續記》 清‧繆荃孫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七十六年三月
《群書拾補》 清‧盧文弨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書林清話》 清‧葉德輝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藏園群書經眼錄》 清‧傅增湘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三年九月
《藏園群書題記》 清‧傅增湘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六月
《書目答問補正》 清‧張之洞 臺北:新興書局,民國七十九年二月
《適園藏書志》 張鈞衡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三月
《現存宋人著述目略》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六十年十一月
《靜嘉堂文庫漢籍分類目錄》 日‧諸橋轍次編纂 臺北:大立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中國叢書綜錄》 上海圖書館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
《中國目錄學》:李曰剛 臺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中國叢書綜錄補正》 陽海清編撰 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一九八四年八月
《中國叢書綜錄》 上海圖書館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
《圖書版本學要略》 屈萬里、昌彼得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中國印刷史》 張秀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九月
《滿目琳瑯︱︱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特藏》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現存宋人著述總錄》 劉琳、沈治宏編著 四川:巴蜀書社,一九九五年八月
《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稿》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 臺北:國家圖書館
,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五、史學、方志
新校本《宋史》 元‧脫脫等 臺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九年元月
《唐才子傳》(收於《百部叢書集成》) 元‧辛文房 民國五十五年二月
《宋史紀事本末》(收於《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陳邦瞻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 明‧樊深等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四明山志》 明‧黃宗羲 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
《金華府志》 明‧王懋德等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  
《魯巖所學集》(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清‧張宗泰 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二月
《浙江省金華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 清‧鄧鍾玉等纂修 臺北:成文出版公司,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四川通志》(收於《中國省志彙編》) 清‧楊芳燦等 臺北:京華書局,民國五十六年七月
《歷代職官表》 清‧黃本驥 臺北:國史研究室,民國六十二年三月
《宋會要輯稿》 清‧徐松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七年二月
《宋代政教史》 劉伯驥 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宋史藝文志廣編》 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四月
《中國名山勝蹟志叢刊》 沈雲龍編 臺北:文海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七月
《宋史研究集》第八集 方豪等 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五年元月
《夷堅志通檢》 張馥蕊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五年五月  
《宋人生卒考示例》 鄭騫 臺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宋會要輯本》(收於《歷代會要》) 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四明叢書》 張壽鏞輯刊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宋元方志叢刊》 中華書局編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年五月
《北宋文化史述論》 陳植鍔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三月
《中國文學史大事年表》 吳文治 合肥:黃山書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 曾大興 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
《中國地方志宋代人物資料索引》 沈治宏、王蓉貴編撰 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八月
《兩宋文化史研究》 楊渭生等 杭州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傅璇等 瀋陽:遼海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六、佛藏、教理
《宋高僧傳》 宋‧贊寧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八月
《法華經顯應錄》(收於《卍續藏經》一三四卷) 宋‧宗曉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四明尊者教行錄》(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四六) 宋‧宗曉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禪林僧寶傳》(收於《佛光大藏經》) 宋‧惠洪覺範 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八月
《景祐新修法寶錄》(收於《宋藏遺珍》) 宋‧呂夷簡等編修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佛祖統記》(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四九) 宋‧志磐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大中祥符法寶錄》(收於《宋藏遺珍》) 宋‧楊億等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嘉泰普燈錄》(收於《佛光大藏經》) 宋‧雷庵正受 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八月
《釋氏稽古略》(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四九卷) 元‧寶州覺岸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佛祖歷代通載》(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四九卷) 元‧念常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明高僧傳》 明‧如惺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八月
《禪林疏語考證》(收於《卍續藏經》一一二卷) 明‧永覺元賢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續傳燈錄》(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五一卷) 明‧圓極居頂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新續高僧傳四集》 喻昧庵輯 臺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五月
《宋藏遺珍》 釋範成輯補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禪學與唐宋詩學》 杜松柏 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大日本佛教全書》 日‧佛書刊行會編 東京:名著普及會,昭和五十四年八月
《大藏經補編》 藍吉富編 臺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大正新修大藏經》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
《禪門逸書》 釋明復編 臺北:漢聲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五月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方立天 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四月
《佛教與中國文學》 孫昌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八月
《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 黃敏枝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中國僧官制度史》 謝重光、白文固 青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八月
《佛道詩禪》 賴永海 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三月
《禪與詩學》 張伯偉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九月
《新編卍續藏經》 日‧藏經書院編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 李淼 高雄:麗文文化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中國禪宗與詩歌》 周裕鍇 高雄:麗文文化公司,一九九四年七月
《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橫談》 覃召文 北京:三聯書店,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佛光大藏經.禪藏》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 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禪宗美學史稿》 皮朝綱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中國佛教思想史》 郭朋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
《北宋佛教史論稿》 黃啟江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六年四月
《禪思與詩情》 孫昌武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七年八月
《中國佛教百科叢書》 賴永海主編 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紅土‧禪床──江西禪宗文化研究》 段曉華、劉松來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二○○○年五月
    七、書畫、美學
《圖畫見聞誌》(收於《宋人畫學論著》) 宋‧郭若虛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林泉高致》(收於《宋人畫學論著》) 宋‧郭熙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皇宋書錄》(收於《知不齋叢書》) 宋‧董史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一月
《圖繪寶鑑》(收於《叢書集成初編》) 元‧夏文彥 北京:中華書局
,一九八五年三月
《畫史會要》 明‧朱謀垔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九年十月
《清河書畫舫》(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張丑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真蹟日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張丑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書畫見聞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張丑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珊瑚網畫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明‧汪砢玉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孫岳頒等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式古堂書畫彙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卞永譽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眼福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楊恩壽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圖畫精意識》(收於《叢書集成續編》) 清‧張庚 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五十九年二月
《諸家藏畫簿》 清‧李調元 臺北:宏業書局,民國六十一年四月
《書畫記》 清‧吳其貞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六十年二月
《歷代畫史彙傳》 清‧彭蘊燦編 臺北:遠東圖書公司,民國四十五年十一月
《歷代題畫詩》 清‧陳邦彥編 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
《故宮宋畫精華》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日‧東京株式會社‧學習研究社
,昭和二十七年二月
《中國畫學全史》 鄭昶 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年十月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五十五年二月
《故宮名畫》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臺北:故宮博物院,民國五十五年八月
《盛京故宮書畫錄》 金梁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四月
《故宮名畫》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臺北:故宮博物院,民國五十五年八月
《內務部古物陳列所書畫目錄》 編輯部 臺北:成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六月
《歷代著錄畫目》 美‧福開森(john C.Forguson)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畫史叢書》 中華書畫研究資料室編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四卷》 日‧鈴木敬編著 東京大學出版會,一九八三年六月
《宋遼金畫家史料》 陳高華編 天津: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三月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宋畫篇一》 吳哲夫主編 臺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中國書畫》 楊仁愷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五月
《宋人畫學論著》 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中國詩畫與中國文化》 張晨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兩宋題畫詩論》 李栖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中國詩歌美學史》 張松如主編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月
《中國繪畫通史》 王伯敏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
《藝苑集珍》 姜伯純主編 臺北:華嚴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三月
《中國美學之旅──從遠古到清末古典美學的發展歷程》 魯文忠 武漢
:長江文藝出版社,二○○○年四月
 八、彙編、叢書
《永樂大典》 明‧解縉等編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一月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永瑢、紀昀等編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黃啟方編 臺北:成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七年九月
《南宋文學批評資料彙編》 張健編 臺北:成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四部叢刊正編》 王雲五主編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宋人軼事彙編》 丁傳靖編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中國歷史地圖集》 譚其驤主編 上海:地圖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
《宋人傳記資料索引》 昌彼得、王德毅等編 臺北:鼎文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四月
《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宋詩研究論著類目初稿》 張高評 自印本,一九八八年五月
《四庫全書存目叢編》 莊嚴文化公司編 臺北:莊嚴文化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中華大典.文學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 中華大典編輯委員會主編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一九九九年九月
九、詩歌評論
(一)
《詩史》 李維 北京:東方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三月
《詩詞散論》 繆鉞 臺灣開明書店,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
《中國詩學‧設計篇》 黃永武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六月
《詩史本色與妙悟》 龔鵬程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中國詩歌流變史》 李曰剛 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二月
《中國詩學之精神》 胡曉明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五月
《中國詩學體系論》 陳良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七月
《中國詩歌美學史》 莊嚴、章鑄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月
《中國詩學通論》 袁行霈、孟二冬、丁放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中國詩學批評史》 陳良運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七月
《中國詩學思想史》 蕭華榮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四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袁行霈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六月
《中國詩學》 李笑野、張晶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一九九九年三月
(二)
《唐代詩人叢考》 傅璇琮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年一月
《唐詩學引論》 陳伯海 上海:東方出版中心,一九八八年十月
《聞一多全集.唐詩編》 孫黨伯主編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唐詩史》 許總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六月
《唐詩體派論》 許總 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全唐五代詩格校考》 張伯偉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七月
《全唐詩重出誤收考》 佟培基編撰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
《全唐詩人名考證》 陶敏編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八月
《唐詩史》 楊世明 四川:重慶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
《唐詩風貌》 余恕誠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晚唐詩風》 任海天 哈爾濱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三月
(三)
《宋詩研究》 胡雲翼 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四年五月
《宋詩概論》 嚴恩紋 臺北:華國出版社,民國四十五年十月
《宋詩派別論》 梁昆 臺北:東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兩宋文史論叢》 黃啟方 臺北:學海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宋詩散論》 張白山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九月
《宋詩之傳承與開拓》 張高評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宋詩》 房開江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一月
《宋詩臆說》 趙齊平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宋詩縱橫》 趙仁珪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四年六月
《宋詩之新變與代雄》 張高評 臺北:洪葉文化公司,一九九五年九月
《宋代詩歌史論》 韓經太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近代宋詩派詩論研究》 吳淑鈿 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宋元詩社研究叢稿》 歐陽光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
《宋代詩學通論》 周裕鍇 成都:巴蜀書社,一九九七年一月
《宋詩史》 許總 重慶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三月
《宋詩論集》 張福勛、徐文潮 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文字禪與宋代詩學》 周裕鍇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一月
《宋詩學導論》 程杰 天津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月
(四)
《迦陵談詩》 葉嘉瑩 臺北:三民書局,五十九年四月
《遺山論詩詮證》 王禮卿 中華叢編審委員會 民國六十五年四月
《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 葉嘉瑩 臺北:源流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古典文學論探索》 王夢鷗 臺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中國詩學縱橫論》 黃維樑 臺北:洪範書店,一九八六年十一月
《被開拓的詩世界》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年十月
《中國山水詩史》 李文初等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五月
《中國山水詩論稿》 朱德發主編 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十、文學評論
《中國文學發展史》 劉大杰 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
《中國文學史》 游國恩、王起等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三年七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 郭紹虞 臺北:明倫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中國文學批評史》 羅根澤 臺北:明倫出版社,不著出版年
《中國文學史》 孟瑤 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三年八月
《中國文學論集.續篇》 徐復觀 臺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唐宋文學論集》 王水照 濟南:齊魯書社,一九八四年七月
《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 羅宗強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八月
《宋元文學史稿》 吳組湘、沈天佑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五月
《兩宋文學史》 程千帆、吳新雷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二月
《中國古代文學史長編》 郭預衡主編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二月
《古典文獻研究論叢》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三月
《宋代文學思想史》 張毅 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九五年四月
《唐代文學史》 喬象鍾、陳鐵民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二月
《宋代文學史》 孫望、常國武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
《中國文學批評通史》 王運熙、顧易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宋代文學通論》 王水照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六月
《宋代地域文化》 程民生 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七年八月
貳‧論文部分
一、主題論文
〈宋初九僧詩考〉:梅應運,《中央日報.文史周刊》第四期第九版,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三十日
〈宋初九僧與九僧詩〉:黃啟方,《國語日報‧書和人》一九七期,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十四日
〈談宋初的九僧詩〉:許紅霞,《中國典籍與文化》一九九三年第二期,四月
〈宋初九僧叢考〉:許紅霞,《古典文獻研究論叢》,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三月
〈讀宋初九僧詩零拾.一〉:周本淳,《江海學刊》一九九五年第六期,十一月
〈讀宋初九僧詩零拾.二〉:周本淳,《江海學刊》一九九六年第一期,一月
〈讀宋初九僧詩零拾.三〉:周本淳,《江海學刊》一九九六年第二期,三月
〈讀宋初九僧詩零拾.四〉:周本淳,《江海學刊》一九九六年第三期,五月
〈論宋初九僧及其詩〉:祝尚書,《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八年第二期,六月
〈九僧與四靈〉 莫礪鋒:《人間福報》第十版,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二、期刊評論
〈宋詩之派別〉:陳延傑,《中國文學研究》(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六年六月
〈唐宋詩派〉:王禮培,《船山學報》第五期,民國三十四年九月
〈論宋代詩派〉:王禮培,《船山學報》第九期,民國三十五年九月
〈南宋書棚本《江湖群賢小集》記略〉:吳庠,《中央圖書館館刊》復刊第二期,民國三十六年六月
〈論宋詩〉:繆鉞,《思想與時代》第七卷,民國四十二年二月
〈論中國佛教譯場之譯經方式與程序〉:曹仕邦,《新亞學報》第五卷第二期,一九六三年六月
〈宋詩試評〉:高越天,《中國詩季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國五十九年十二月
〈宋代佛教對旅遊之貢獻〉:方豪,《東方雜誌》復刊第五卷第三期,民國六十年九月
〈宋代詩歌的藝術特點和教訓〉:王水照,上海《文藝論叢》第五期,一九七八年十一月
〈春江水暖誰先知〉:黃雨,廣州《南方日報》一九七八年九月二十四日
〈宋詩特徵試論〉:徐復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十一卷十期,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
〈春江水暖鴨先知──古詩名句漫談〉:寇宗基、馬迺騮,太原《山西日報》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在中國畫史上崛起的三畫僧─惠崇、玉澗、牧溪考〉:宗典,上海《朵雲》雜志第一輯,上海書畫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
〈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從蘇軾「惠崇春江曉景」談起〉:王水照
,北京《文學遺產》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六月
〈詩如見畫,畫外生發──談蘇軾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項郁才,湖北《黃石師院學報》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十月
〈試論王禹偁與宋初詩風〉:陳植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一九八二年第二期,三月;收錄於《文學探討擷英》,陝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七月
〈畫境優美,詩意盎然──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賞析〉:鍾尚鈞,河北《語文教學之友》一九八二年第四期,七月
〈「惠崇春江曉景」賞析〉:陳志明,鄭州《教學通訊》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二月
〈詩入眼底畫卷開──蘇軾「惠崇春江曉景」簡說〉:徐榮街,杭州《語文教學與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三月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賞析〉:魏怡嗜文,《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一九八三年第三期(總第五十七期),五月
〈試析蘇軾的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李揚勇,杭州《語文教學與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四月
〈惠崇「春江晚景」題名質疑〉:張漢清、方弢,《遼寧師院學報》一九八三年第五期,九月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解說〉:紀作亮,河北《語文教學之友》一九八三年第五期,五月
〈讀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丁長和,武漢《語文教學與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六期,六月
〈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洪橋,南京《文教資料簡報》一九八三年第六期,十一月
〈「春江晚景」賞析〉:葉水濤,武漢《中學語文》一九八三年第六期,十二月
〈唐代的詩僧和僧詩〉:程裕禎,《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一月
〈從四靈詩說到南宋晚唐詩風〉:葛兆光,《文學遺產》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十二月
〈宋詩流派〉:陳植鍔,《文史知識》一九八五年第六期,六月
〈宋初詩壇及三體〉:白敦仁,《文學遺產》一九八六年第三期,六月
〈宋詩臆說〉:謝宇衡,《文學遺產》一九八六年第三期,六月
〈宋詩的分期及其標準〉:陳植鍔,《文學遺產》一九八六年第四期,八月;收錄於《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略論宋代題畫詩興盛的幾個原因〉:祝振玉,《文學遺產》一九八八年第二期,二月
〈中唐苦吟詩人綜論〉:馬承五,《文學遺產》一九八八年第二期,二月
〈詩與禪〉:李壯鷹,《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一九八八年第四期,七月
〈論江湖小集非陳刻江湖集〉:費君清,《文學遺產》一九八九年第四期,八月
〈以禪喻詩,莫此親切──禪與藝術在觀念上的溝通〉:董運庭,《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年第三期,五月
〈試論東坡題畫詩的藝術成就〉:張子良,台北市立美術館《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一年五月
〈禪學與宋代詩學〉:張伯偉,南京大學《禪學研究》第一輯,一九九二年八月
〈春江水暖鴨先知──說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其一〉(收於《宋詩臆說》):趙齊平,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唐宋絕句意象美之探討〉:陳器文,中興大學《文史學報》第四期,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中國詩僧現象的文化解讀〉:儀平策,《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四年第二期,六月
〈宋代的詩僧與僧詩〉:張福勛,《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二十五卷四期,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別眼識山川──談中國古典詩中山水意象的歸隱與流浪意識〉:何淑貞
,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創刊號,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
〈談詩‧僧關係的一個面向──以歐陽修論九僧詩為例〉:黃奕珍,中央研究院《世變中的文學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九九年一月七、八日
〈禪宗公案雅俗兩端轉釋〉:吉廣輿,中興大學《第一屆通俗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創刊號,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南京大學《禪學研究》第四輯,二○○○年八月
〈唐宋人對於詩僧一詞的指涉及相關問題之反省〉:彭雅玲,《中興大學第二屆俗與雅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三、論文選輯
《宋詩論文選輯》 黃永武、張高評編 高雄:復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五月
《宋詩綜論叢編》 張高評主編 高雄:麗文文化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六期 張高評主編 高雄:麗文文化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四、學位論文
《宋代唐詩學》:蔡瑜,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宋初詩風體派發展之研究》:劉明宗,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宋代詩學中「晚唐」觀念的形成與演變》:黃奕珍,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六月(即《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
:文津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四月)
《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衣若芬,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彭雅玲,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參‧網路資訊部分
一、光碟資訊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濟南開發區匯文科技開發中心研製
《佛光大辭典‧光碟版》: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監製,佛光文化事業公司發行
二、網路資訊
臺北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 //www.ncl.edu.tw/ncll.htm
故宮博物院《寒泉古典文獻資料庫》:http://210.69.170.100/s25/index.htm
北京大學《國學寶典》:http: //www.guoxue.com
臺灣大學《佛學研究資料庫》:http://cbeta @ ccbs.ntu.edu.tw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http://www.confucius.cn.net/pub/ind.htm
元智大學《唐宋文史資料庫》:http://cls.admin.yzu.edu.tw/tasu.home.htm
中山大學《全球資訊網》:http://www.lib.nsysu.edu.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