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21: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象
研究生(外文):LI, XIANG
論文名稱:變頻器--感應電動機特性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Inverter-induction motor performance analysis
指導教授:劉群章
指導教授(外文):LIU, GUN-Z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電機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89
畢業學年度:7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變頻器感應電動機電壓電流速度
外文關鍵詞:VBCBPW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變頻器驅動之感應電動機,由於變頻器之輸出並非正弦波,因此,許多諧波電源均會
流入感應電動機,而造成電動機轉矩上之脈動以及額外損失等負面現象。故在變頻器
驅動之感應電動機使用日趨頻繁之今日,實有必要對其特性做分析探討之必要。
本文是用頻域分析法,針對變頻器(電壓型與電流型)--感應電動機做穩態特性分
析與比較。主要分析部份包括感應電動機之響應電流(或電壓)、電磁轉矩、平均輸
出功率與轉矩、四個損失因素,以及直流電壓(或電流)對電動機操作頻率(或轉差
率)間之關係。四個損失因素(銅損因素、修正化銅損因素、末端損失因素、雜散負
載損失因素)均由諧波所造成,與感應電動機之運轉(操作)頻率有關。其中修正化
銅損因素已考慮了電動機之轉子集膚效應。本文電壓型或因調變波不同而區分VA與VB
型。電流型亦因主電路結構不同而區分CA與CB型。
電壓型與電流型驅動之感應電動機特性,在做V 1(f )/F 控制情況下,其分析結
果,可歸納如下:
電壓型在高頻率比率FR與高調變指標m 下,電動機轉矩特性較佳;其中VB型優於VA型
。電流型之CA型不適於高脈波數ZT下操作;CB型在適當C 值,高ZT與m 值下操作,電
動機轉矩特性較佳。電壓型在方波(FR=1)操作時,所產生基波電壓最大,而PWM
操作,則VB型大於VA型;同時直流電壓ED與操作頻率F 成線性關係。電流型在方波(
ZT=1)操作時,所生基波電壓亦最大,而PWM 操作,則CB型大於CA型;但直流電流
ID與操作頻率F 成非線性關係。電壓型之直流電壓ED不隨轉差率變。而電流型之直流
電流ID隨轉差率增加而上升,上升幅度以小轉差率區間較大。電動機之平均輸出功率
與轉矩,主要由基波電壓所生。電機在低頻運轉,因最大平均輸出轉矩下降,易使電
機進入不穩定區操作。電壓型操作,電機之銅損因素σ 不隨操作頻率F 而變;其它
損失困素σ -σ ,則隨F 之增加而上升;當提高頻率比率FR(可被3整除)與m
值,則可大為降低四個損失因素,其中VB型優於VA型。電流型在CB型操件下,提高半
週期脈波數ZT與調變指標m ,可大為降低四個損失因素;同時在某特殊運轉頻率,會
有稍大之損失(因並聯共振)。
由上述結果可證明--VB型與CB型在PWM 操作下,是非常適合做感應電動機之速度與
轉矩控制。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