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類(依編著者年代及姓氏排序)
《墨子》,王冬珍、王讚源校注,臺北市,國立編譯館,民90年5月初版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清.段玉裁注,臺北縣,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2年
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北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陳.真諦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梁.慧皎撰:《高僧傳》,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梁.庾肩吾撰:《書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梁.虞龢撰:《論書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隋.笈多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記》,芮傳明 譯注,臺北市,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0月初版一刷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7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唐.李世民:《晉書.王羲之列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李綽撰:《尚書故實》,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杜佑撰:《通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0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韋述撰:《兩京新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韋續:《墨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孫過庭撰:《書譜》,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7月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唐.張懷瓘:《二王等書錄》,收入《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唐.張懷瓘撰:《書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義淨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82年5月修訂版一版二刷
唐.釋慧立,釋彥悰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
《全唐詩》,臺北市,盤庚出版社,民68年2月15日
後晉.劉昫撰:《舊唐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宣和書譜》,收入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2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北宋.朱長文撰:《墨池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米芾撰:《書史》,收入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1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北宋.米芾撰:《海岳名言》,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7月
北宋.黃伯思撰:《東觀餘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黃庭堅撰:《山谷別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1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趙明誠撰:《金石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臺北市,中華書局,民60年
北宋.歐陽脩撰:《集古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北宋.歐陽棐著撰:《集古錄目》,清.繆荃孫校輯,《歷代碑誌叢書》,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南宋.不著撰人:《寶刻類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岳珂撰:《寶真齋法書贊》,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南宋.高似孫撰:《緯略》,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年
南宋.陳思撰:《寶刻叢編》,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年
元.陸友仁撰:《研北雜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6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虞集撰:《道園學古錄》,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明.汪砢玉著:《珊瑚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8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郭宗昌撰:《金石史》,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3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董其昌撰:《畫禪室隨筆》,收入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3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明.曾棨撰:《西墅集》,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明.趙均撰:《金石林時地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8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趙宧光撰:《寒山帚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6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趙崡撰:《石墨鐫華》,收入《百部叢書集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王昶撰:《金石萃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93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原祁、孫岳頒、宋駿叢、吳暻、王銓等纂輯:《御定佩文齋書畫譜》,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9-82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澍撰:《竹雲題跋》,收入崔爾平選編,《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清.包世臣撰:《藝舟雙楫》,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7月
清.朱和羹撰:《臨池心解》,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7月
清.李光暎撰:《金石文考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4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沈翼機等編纂:《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5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林侗撰:《來齋金石刻考略》,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2006年
清.姜宸英撰:《湛園題跋》,收入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第7冊,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
清.翁方綱撰:《蘇米齋蘭亭考》,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民54
清.乾隆敕撰:《皇朝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45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梁國治等奉敕撰:《欽定國子監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00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嵇璜、曹仁虎等奉敕撰:《欽定續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94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曾國荃等撰:《山西通志》卷58,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544册,《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
清.楊守敬撰:《學書邇言》,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清.楊賓撰:《鐵函齋書跋》,收入《百部叢書集成.涉聞梓舊》,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楊賓撰:《大瓢偶筆》,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清.葉昌熾《語石》,王雲五主編,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9年二月
清.劉於義等監修、沈清崖等編纂:《陝西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56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劉熙載撰:《藝概.書概》,收入《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年7月
清.顧炎武撰:《金石文字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8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二、今人相關論著(以姓氏筆劃排序)
毛萬寶、黃君編:《中國古代書論類編》,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水賚佑編:《淳化閣帖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王天有撰:《中國古代官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王壯弘撰:《崇善樓筆記》,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壯弘撰:《增補校碑隨筆》,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0月
王靜芝撰:《書法漫談》,臺北市,臺灣書店,民89
王鎮遠撰:《中國書法理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
玉村霽山編:《中國書道史年表》,東京,二玄社,2006年8月
白立獻、陳培站編:《二王書法精選》,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6(2009.4)
白鶴撰:洪文慶主編:《書藝珍品賞析第三輯-李邕》,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5
朱家潛撰:《唐宋期間之行書碑》,《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1期總第83期,頁36-40
李郁周撰:《書家書迹論文集》,台北市,蕙風堂,民76年12月
李郁周撰:《書寫與書法論集》,台北市,蕙風堂,民87年4月
沃興華撰:《書法問題》,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09年12月
周小儒、張揚撰:《中國歷代僧侶書法》,濟南市,山東書報出版社,2011年10月
邱振中撰:《書法藝術與鑑賞》,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1995年1月
柳田聖主編:《六祖壇經諸本集成》,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
姜義華注釋《新譯禮記讀本》,臺北市,三民書局,民89年八月
孫文良撰:《中國官制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馬宗霍輯:《書林藻鑑》,王雲五主編,王學哲重編,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10月
高觀廬主編:《實用佛學辭典》,板橋市,正一善書出版社,1986年
崔爾平選編:《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陳麥青撰:《王羲之》,臺北市,石頭出版社,2004年7月
黃緯中撰:《唐代書法史研究集》,臺北市,蕙風堂,民83年12月1版
葉子撰:《中國歷代書法家圖表》,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月
路振平 主編:《書譜》,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9年10月第1版
《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技法、創作、書史卷》,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6月
崔爾平選編:《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11
《書道全集》,臺北,大陸書店,1989年
《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技法、創作、教育卷》,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6月
《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編,1979年10月(2004.7重印)
三、期刊論文(以姓氏筆劃排序)
何炎泉:《略論院藏〈集字聖教序〉及其相關問題》,故宮文物月刊,民97年10月,頁78-87佐滕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第86編第10號,1977年,張韶岩、 馬雷譯,頁56-115
李郁周,〈王羲之法書真偽考辨—〔歷代帝王秘閣寶藏王羲之真蹟〕之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7卷第5期,收入《書家書迹論文集》,台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民76年12月初版沈尹默:〈二王法書管窺〉,《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收入《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技法、創作、教育卷》,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6月,頁1-10
姚淦銘:〈談帝王介入的書法文化現象〉,《書法研究》,1995年第5期,收入《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選.技法、創作、書史卷》,北京市,榮寶齋出版社,2010年6月,頁120-126
宣海生:〈典雅莊重的《集王聖教序》〉,《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頁51-53
高明一:〈沒落的典範:「集王行書」在北宋的流傳與改變〉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民96.09, 頁81-115+117-136+201曹寶麟,〈集王聖教與神龍蘭亭之比勘〉,收入《中國書法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省博物館編,杭州市,西泠印社,2000年12月第1版
黃明海、邱志文:〈論對比手法在書法結構中的運用-以《集王羲之聖教序》為例〉,《賀州學院學報》第26卷第2期,2010年5月,頁61-67
黃緯中〈淺述唐代行書碑在書法史上的特殊意義〉,《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臺北:中國歷史學會,1994年9月)第二十六期,頁42—58熊秉明,〈佛教與書法〉,《書譜》1981年總第40期,收入《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品鑒評論篇》,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月
薛龍春:〈王鐸與集王字碑〉,《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9年6月,頁6-12
李洪智:〈李邕的行書藝術及其對後世的影響〉,《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3年第五期,頁163-168
駱禮剛:〈略論李邕〉,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4月第27卷第2期,頁24-30
鄭聰明撰:《試論集字聖教序的體勢特徵》,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印行,1987年8月
四、學位論文(以姓氏筆劃排序)
吳政彥:《王羲之書法藝術研究—以現存王羲之名下之墨跡為對象》,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8年林勝鐘:《淳化閣帖王羲之草書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班,94年吳永斌:《王羲之尺牘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2008年4月
胡曉銳:《羲獻父子書法接受研究》,山東大學碩士,2005年5月
郁建偉:《書法集字現象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碩士,2009年5月
莊千慧:《心慕與手追—中古時期王羲之書法接受研究》,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2009年楊雅惠:《王羲之書體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班,1987年葉培貴:《試論唐代書法的演變》,首都師範大學碩士,1994年5月,收入《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7年11月
魏茂軍:《唐太宗書法研究》,山東大學碩士,2009年4月
五、碑版法帖圖錄(以筆劃排序)
《三國魏鍾繇小楷精選》,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1.10
《王鐸墨跡選》,王鐸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2008.1重印)
西林昭一解說:《集字聖教序》,東京,二玄社,1997年4月
《歷代碑帖法書選》編輯組編:《宋拓集王羲之聖教序碑》,文物出版社,北京市,2007.9(2008.12重印)
西林昭一解說:《興福寺斷碑》,東京,二玄社,1997年5月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集王羲之書金剛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12(2003.12重印)
上海圖書館編:《集王羲之書三藏聖教序》,(翰墨瓌寶 上海圖書館藏珍本碑帖叢刊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7
白立獻、陳培站編:《二王書法精選》,鄭州市,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7年6月
朱玖瑩選輯:《東晉王羲之集字聖教序》,高雄市,大眾書局,民62年1月1日
江吟主編:《王羲之書法全集》1-10冊,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6
西林昭一解說:〈《蘭亭序》五種〉,東京,二玄社,2002年3月
何海林編:《文徵明書午門朝見詩》,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4
李郁周修復:《王羲之集字聖教序》,臺北市,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姚國瑾編:《大雅集王羲之書興福寺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1
荒金大琳、荒金治整理:《唐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6
荒金大琳、荒金治整理:《唐褚遂良書雁塔聖教序記》,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6
馬煒編:《中國歷代書法題跋精粹.明》,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1
馬煒編:《中國歷代書畫題跋.明》,重慶市,重慶出版社,2008年1月
郭文龍編輯:《漢曹全碑》,台南市,宏星文化出版社,民86年3月
路振平主編:《孫過庭草書卷》,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0月
六、網路檢索: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http://cnki.csis.com.tw
張昶《西嶽華山廟碑》
http://www.muian.com/01saigakukazannbyou.htm
唐高宗《李勣碑》
http://www.9610.com/suitang/lizhi.htm
唐高宗《萬年宮銘》http://ltc120130725.blog.163.com/blog/static/223620139201362691237891/
武則天《昇仙太子碑》
http://tieba.baidu.com/p/1029542084
張應召舊藏本《集字聖教序》http://bolanglilunziranfaze.blog.hexun.com/75956406_d.html
日本三井氏聽冰閣藏本《集字聖教序》http://bolanglilunziranfaze.blog.hexun.com/76276873_d.html
墨皇本《集字聖教序》http://wenku.baidu.com/view/83ae0408ba1aa8114431d985.html
朱翼盦本《集字聖教序》
http://bolanglilunziranfaze.blog.hexun.com/76214560_d.html
《官奴帖》http://big5.chinanews.com:89/gate/big5/www.hn.chinanews.com/whcy/2013/0108/4268.html
舊拓《興福寺斷碑》
http://bolanglilunziranfaze.blog.hexun.com.tw/60969454_d.html
《靈運禪師功德塔碑銘》
互動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
《蘭亭十三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cdb260100gsyi.html
唐.張從申《李玄靜碑》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China/E/E11/wenwu/5.htm
北宋.高宗趙構《洛神賦》
http://kunlun2666.blog.163.com/blog/static/1247023112011101551554288/
北宋.《絳州夫子廟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0f6750102e051.html
王羲之《洛神賦》(疑偽)
http://yishujia.findart.com.cn/215584-blog.html
趙孟頫《洛神賦》
http://www.daishengart.com/showHorizontal.aspx?topic_Class_id=26&topic_ID=314
王鐸臨《集字聖教序》
http://big5.cntv.cn/gate/big5/blog.cntv.cn/14771832-466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