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圖書
游珮芸(2010)。在動靜收放之間—宮崎駿動畫的「文法」。臺北市:玉山社。
游珮芸(2011)。大家來談宮崎駿。臺北市:玉山社。
吉卜力工作室編輯(2008)。崖上的波妞 THE ART OF Ponyo on the Cliff by the Sea。臺北市:東販。
吉卜力工作室編輯(2005)。霍爾的移動城堡THE ART OF HOWL’S MOVINGCASTLE。臺北市:東販。
吉卜力工作室編輯(2001)。神隱少女THE ART OF Spirited Away。臺北市:東販。
黃穎凡、章澤儀(譯)(2004)。出發點。臺北市:東販。(宮崎駿著,1996)
黃穎凡(譯)(2010)。折返點1997~2008。臺北市:東販。(宮崎駿著,2008)
劉沛涵(編輯)(2009)。崖上的波妞1~ 4集。臺北市:東販。(宮崎駿,2008)
台灣東販(編輯)(2006)。魔法公主1~ 5集。臺北市:東販。(宮崎駿,1997)
台灣東販(編輯)(2002)。神隱少女1~ 5集。臺北市:東販。(宮崎駿,2001)
台灣東販(編輯)(2013)。風起上、下集。臺北市:東販。(宮崎駿,2013)
台灣東販(編輯)(2005)。霍爾的移動城堡1~ 4集。臺北市:東販。(Diana Wynne JONES(原著),
宮崎駿(腳本/監督)(2004)。
台灣東販(編輯)(2006)。魔女宅急便1~ 4集。臺北市:東販。(角野荣子(原著),宮崎駿(執行/腳本/監督)(1989)。
台灣東販(編輯)(2006)。龍貓1~ 4集。臺北市:東販。(宮崎駿,1988)
台灣東販(編輯)(2006)。紅豬1~ 4集。臺北市:東販。(宮崎駿,1992)
王國強(譯)(2011)。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臺北市:群學。(Gillian Rose,2001)
Coral Yee(譯)(2011)。數位動畫設計完全手冊。臺北市:新一代圖書有限公司。(Andy Wyatt,2010)
劉怡君(譯)(2012)。動畫基礎技法。臺北市:龍溪國際圖書有限公司。(Richard Williams,2009)
喬晶晶(2009)。動畫創作。上海:人民美術出版。
張錦華(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市:遠流出版。(John Fiske,1990)
葉怡蘭、李佳芳等(編譯)(2006)。3D電腦動畫及數位特效第三版。臺北市:全華科技。(Isaacv. kerlow,2003)
李杰(2010)。看了就懂!圖解原畫設計與繪製技巧。臺北市:博碩。
鄧有立(主編)(1979)。卡通影片製作。臺北市:德華。
張宗雄、黃木村(主編)(1979)。卡通電影。臺北市:大自然卡通影片公司。
陳鴻興(編審)(2011)。顯示色彩工程學。臺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鴻興、陳詩涵(編譯)(2007)。色彩工程學。臺北市: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大田 登,2001)
詹惠晶(2014)。溝通色彩學。臺北市:新文京出版。
鍾嘉惠(譯)(2009)。樂在工作-進入宮崎駿‧高畑勳的動畫世界。臺北市:東販。(鈴木敏夫,2008)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8)。電影理論解讀。臺北市:遠流。(Robert Stam,2000)
李顯立等(譯)(1999)。電影敘事。臺北市:遠流。(David Bordwell,1985)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臺北市:洪範。
胡慧文(譯)(2009)。宮崎駿的動漫密碼。臺北市:大地。(青井汎,2004)
志應‧王鑒(譯)(2011)。準備分鏡圖—動畫編劇與角色設定。臺北市:六合。(Nancy Beiman,2009)
鐘世凱(譯)(2011)。故事編導—電影與動畫中專業的故事敘述和分鏡腳本技巧。臺北市:六合。(Francis Glebas,2007)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臺北市:唐山。
松岡聰、田村裕希著、李清志監修、李曉雯(譯)(2011)。Sight and Architecture 視覺與建築。臺北市:城邦。
陳永國(主編)(2009)。視覺文化研究讀本。臺北市:北京大學。
馮建三(譯)(1996)。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市:遠流。(David Morley,1992)
李延輝(譯)(2008)。文化研究取經-新舊方法論的探索。臺北市:國立編譯館。(Paula Saukko,2003)
郭勇健(2008)。藝術原理新論-大眾傳媒時代的藝術原理。上海:書林。
邵義強(1999)。歌劇賞析。臺北市:錦繡。
何啟宏(譯)(2008)。感動,如此創造-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九石讓的音樂夢。臺北市:麥田。(久石讓,2008)
朱光潛(2007)。文藝心理學。臺北市:頂淵文化。
廖炳惠(2008)。關鍵詞200。臺北市:麥田。
林皎碧(譯)(2009)。漱石-文豪消失的童年與母愛。臺北市:商務。(三浦雅士,2008)
韓叢耀(2008)。圖像:一種後符號學的發現。南京:南京大學。
徐累(主編)(2009)。童話童畫-從安徒生到宮崎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葉君健(翻譯評註)蔡尚志(校訂)(1999)。安徒生故事全集。臺北市:遠流。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臺北市:立緒。(Joseph Campbell,1949)
朱侃如(譯)(1996)。神話。臺北市:立緒。(Joseph Campbell&Bill Moyers,1991)
蕭昭君(譯)(1994)。童年的消逝。臺北市:遠流。(Neil Postman,1994)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兒童。臺北市:巨流(Buckingham&David,2000)。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臺北市:韋伯文化。(Roger Silverstone,1999)
周三平(2007)。動漫的歷史。重慶:重慶。
韋葦(1995)。世界童話史。臺北市:天衛文化圖書。
張子璋(譯)(1997)。童話.兒童.文化產業。臺北市:東方。(Zipes, Jack David,1997)
姚全興(1990)。兒童文藝心理學。重慶:重慶。
葉舒憲(2007)。神話意象。北京:北京大學。
賈放(譯)(2006)。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Vladimir Propp,1984)
趙炎秋(譯)(2007)。文學作品的多重解讀。北京:北京大學。(Michael Ryan,2007)
廣梅芳(譯)(2007)。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臺北市:心靈工坊。(河合隼雄,1984)
李永熾(1991)。日本式心靈。臺北市:三民。
張榮昌(譯)(2007)。動漫寶典。廣西:廣西師範大學。(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7)
林品章(2009)。方法論。臺北市:基礎造型學會出版。
陳玥蕾(譯)(2008)。視覺藝術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Frank Patrck,2005),
鄧林(2008)。世界動漫產業發展概論。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余為政(主編)(2009)。動畫筆記。北京:海洋。
2.期刊
逆風時代,希望啟航~宮崎駿的動畫世界。(2009,1月14日發行)。天下雜誌,第414期,P144~155。
繪本みたいな映画「崖上の上のポニュ」。(2008,9月1日發行)。MOE,第30卷第9號通卷347號,P1~38。
吳佩芬、嚴貞、范光義(1999)。專家於角色動畫故事構思之概念圖發展模式。科技學刊,第18卷人文社會類第1期,P35~50。
鄭印君(2007)。動畫敘事與觀看主體關係初探—欲望中的凝視。明道通識論叢,第二期,P88~104。嚴貞、吳佩芬、方國定(1998)。故事結構與運鏡設計於電腦動畫之關聯研究。科技學刊,第17卷人文社會類第2期,P137~147。
黃奕豪、鐘世凱(2009)。以毛髮模擬系統表現海水動畫。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27期,P83~99。詹季衡、鐘世凱(1998)。卡通動畫準則應用於電影運鏡之研究。藝術論文集刊,第10、11期,P101~119。張宇晴、鐘世凱(1999)。動畫的鏡位取向及表現性探討-以《玩具總動員》、《史瑞克》、《冰原歷險記》三部3D動畫電影為例。臺南教育大學藝術研究學報,第二卷第二期,P1~16。藍世明、鐘世凱(1998)。物件構圖與攝影機運鏡對於3D動畫立體影像效果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二十二卷第二期,P51~70。
詹季衡、鐘世凱(1998)。傳統卡通動畫準則應用於3D電腦動畫攝影機運動之研究。臺南教育大學藝術研究學報,第一卷第二期,P1~16。林珮淳、陳啟耀(1993)。3D 電腦動畫技術、視覺語言與特質之探討。藝術學報,第72期,P45~55。3.博碩士論文
李明憲(1999)。角色動畫中時間節奏與動作間距的探討與應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陳伯拯(1995)。以符號觀點分析動畫角色圖像的象徵性。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桃園市。周賢彬(1998)。2D手繪動畫融合3D電腦動畫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論文,臺北市。
郭淑莉(2000)。幻畫—2D水墨動畫與影像後製之創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鄭詠中(2008)。尋找文字與動畫之間的路徑-以迪士尼動畫《愛麗絲夢遊仙境》為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吳旻峰(2003)。宮崎駿動畫卡通作品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王耀瑄(2004)。宮崎駿動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李欣馨(2006)。異化變相的女性主義-以宮崎駿動畫為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市。蕭玉詩(2007)。宮崎駿動畫的童話質素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吳知穎(2006)。久石讓的宮崎駿動畫電影音樂研究。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張瑞蘭(2004)。台灣電影敘境中所建構之兒童世界。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4.研討會論文
黃寶玲、鐘世凱(2003)。由音樂發展動畫腳本流程的探討。2003應用媒體暨動畫藝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頁171-181) 。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曾薰儀、鄧偉炘、趙崇侃(2011)。2D 動畫畫面動態張力表現性之初探-以閃電霹靂車動畫為例「旁觀、參與、介入美學:科技媒體與文創產業之互動」。2011第七屆國際視覺傳達設計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42)。臺南市:崑山科技大學。
5.網路資源
論文加游站(台灣網站)。http://syararira-goalforpaperfight.blogspot.com/2008/08/ponyo-on-cliff-by-sea.html。
游珮芸老師的微風小站(台灣網站)。http://dpts.nttu.edu.tw/breeze/contents/menu/menu_view.asp?menuID=491。
吉卜立工作室(日文網站)。http://www.ghibli.jp/top.html。
Main Page -Ghibliwiki(英文網站)。http://www.nausicaa.net。
Ghibiworld-The Vltimate Ghibli Collection(英文)。http://www.ghibliworld.com。
6.其他(影音產品)
風之谷(雙碟版) DVD。2006年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龍貓(雙碟版) DVD。1998年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紅豬(雙碟版) DVD。1992年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魔女宅急便(雙碟版) DVD。1989年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魔法公主(雙碟版) DVD。2006年博偉影音發行。
神隱少女(日本版雙碟版) DVD。2002年ブエナ・ビスタ・ホーム・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
神隱少女(北美版) DVD。2002年Walt Disney Video發行。
霍爾的移動城堡(雙碟版) DVD。2004年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崖上的波妞(雙碟版) DVD。2009年博偉影音發行。
風起(雙碟版) DVD。2013年得利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小美人魚DVD。2013年博偉影音發行。
崖上的波妞 / 動畫電影原聲帶。2009年豐華唱片發行。
霍爾的移動城堡/動畫電影原聲帶。2005年forward music發行。
(二)外國資料
1.圖書
宮崎駿(2008)。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16崖の上のポニョ。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1)。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1風の谷のナウシカ。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1)。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2天空の城ラピュタ。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1)。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3となりのトトロ。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1)。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5魔女の宅急便。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1)。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7紅の豚。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2)。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11もののけ姫。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1)。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13千と千尋の神隠し。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4)。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14ハウルの動く城。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3)。スタジオジブリ絵コンテ全集Пルパン三世 カリオストロの城
。日本:德間書店。
宮崎駿(2008)。折り返し点1997~2008。日本:岩波書店。
宮崎駿(2009)。崖の上のポニョ1~ 4集。日本:德間書店。
住谷知宏編(2008)。ピアノ曲集 [崖の上のポニョ] 。日本:ケイエムピー。
角川グループパブリッシング(2008)。ジブリの森とポニョの海─宮崎駿と「崖の上のポニョ」。日本:角川書店。
中山昭彥(編)(2008)。ヴィジュアル・クリティシズム -表象と映画=機械の臨界点-。日本:玉川大學出版部。
叶精二(2006)。宮崎駿全書。日本:フィルムアート社。
清水正(2001)。宮崎駿を読む―母性とカオスのファンタジー。日本:鳥影社。
ジブリ研究会(2008)。宮崎駿アニメはすごい!─「崖の上のポニョ」まですべての作品を読み解く。日本:鹿砦社。
斉藤守彦(2008)。宮崎アニメは、なぜ当たる スピルバーグを超えた理由。日本:朝日新聞出版。
久美薰(2008)。宮崎駿の時代。日本:鳥影社。
大崎映普(2006)。人魚たちのいた時代。日本:成山堂。
Erik Reinhard, Erum Arif Khan, Ahmet Oguz Akyuz, Garrett M Johnson.(2008)。Color Imaging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A K Peters/CRC Press。
2.論文
榊祐一(2008)。アニメーション/運動/物語――宮崎駿に注目して。收錄在玉川大學出版部出版之《ヴィジュアル・クリティシズム -表象と映画=機械の臨界点-》(頁52-79)。日本東京都:玉川大學。
應雄(2009)。水の映画―ジャン・ヴィゴ、ジャン・ルノワール、費穆(上)。收錄在『層―映像と表現』第3号ゆまに書房(頁1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