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水野滋、赤尾洋二,「品質機能展開」,前程企業管理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2.陳耀茂,「服務品質管理手冊」,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3.陳正平等譯,「策略地圖:串聯組織策略從形成到測底實施的動態管理工具」,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三年。
4.沈士涼譯,「KJ法應用實務」,日本能率協會編著,清華管理科學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五月
5.黃順家,「零售業自動化中電腦輔助品質機能展開之研發」,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6.郭人傑,「以品質機能展開應用於產品開發過程中規格訂定之研究以筆記型電腦之設計為例」,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7.黃舒鈴,「品質機能展開與系統規劃工作流程結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8.林文仁,「以品質機能展開強化限制理論於問題改善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9.吳孝昌,「整合品質機能展開與兩種品質診斷理論作業模式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10.林琬儒,「電話服務中心之服務品質分析︰以中華電信障礙服務為例」,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八年。11.吳家淑,「管理教育服務品質之研究—品質機能展開法之應用」,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12.陳龍安,「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產品設計程序中之結構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一年。13.張維昌,「應用品質機能展開與品質工程於產品製程改善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論文,民國九十二年。14.林佩君,「針織成衣品質衡量之研究-整合品質屋與二維缺口模式」,實踐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15.連啟泰,「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推廣教育之品質設計—以華梵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為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16.黎欣怡,「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醫院整體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萬芳醫院為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17.莊靜怡,「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教育品質之研究—以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為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18.陳德旺,「應用平衡計分卡於學生宿舍管理之策略規劃與績效評估」,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19.詹豐彰,「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報社提升廣告代理商的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華梵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20.鄧振源、曾國雄,「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六期,民國七十八年。21.周駿呈,「台北市聯營公車服務品質與乘客滿意度之研究」,淡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22.任維廉及胡凱傑,「大眾運輸服務品質量表之發展與評估—以台北市公車系統為例」,運輸計畫季刊,第30卷,第2期,371-408頁,民國九十年。
23.任維廉、胡凱傑、林容聖、吳佳綺,「國道客運路線開放之效益評估暨審議作業檢討改善之研究」,交通部運研所出版,民國八十九年。24.鄭淼生,「旅客滿意因素分析之實證研究—以台鐵、台汽旅客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25.趙國婷,「國道客運車輛下層座位空間設置臥舖或座位顧客接受之研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26.曾鵬庭,「以旅運者行為探討中長程國道客運市場之行銷契機」,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27.葉明淵,「旅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國光客運公司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二年。28.吳佳綺,「國道客運業策略群組、營運績效與移動障礙相關性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
29.魏啟林,「策略行銷」,時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二年。
30.呂堂榮,「國道客運業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移轉障礙對消費者行為意向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31.林軒正,「改善國道客運業服務品質缺口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32.林香琪,「國內現航空公司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台灣大學商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33.林家卉,「整合QFD/AHP/BSC建構服務品質決策模式之研究-以台灣線上遊戲產業為例」,開南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民國九十二年。34.楊錦洲,「服務業如何訂定品質政策」,品質管制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十一期,37-38頁,民國八十七年。35.楊錦洲,「二維服務品質模式在服務品質之運用」,品質管制月刊,第二十九卷第五期,27-33頁,民國八十二年。36.鄧振源,「計畫評估方法與應用」,海洋大學運籌規劃與管理規劃中心出版,民國九十一年。
37.戴久永,「追求顧客滿意強或競爭實力」,品質管制月刊,第三十六卷第五期,37-39頁,民國八十九年。38.戴久永,「創造魅力品質」,管理雜誌,第260期,民國八十五年。39.簡聰海,「全面品質管理」,高立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二、英文部分
1.Anthes, G.H. , 2003,“Balanced scorecard. Computer world”, Feb., p.34.
2.Crosby, L.A., Evans, K.R. and Cowels, D., 1990,“Relationship Realityin Service Selling:An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54, pp.35-40.
3.Engelland, B.T., Workman, L., and Singh, M., 2000﹐“Ensuring Service Quality for Campus Career Services Centers: A Modified SERVQUAL Scale”, 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Vol. 22, No. 3, pp.236-245.
4.Dodds, W.B. and Mornoe, K.B.,1985﹐“The Effect of Brand and Price Information on Subject Product Evaluations”,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2, pp.85-90.
5.Dodds, W.B., Mornoe, K.B. and Grewal, D., 1991﹐“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 pp.307-319.
6.Fitzpatrick, K., Kuenzer, K. and Lienau, T., 1996﹐“Attitudes toward Intercity Bus Travel in Texa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No.1557, pp.64-71.
7.Garvin, D.A.﹐1984, “What Does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26, Iss1, pp.25-43.
8.Hauser, J.R. and Clausing, D., 1998, “The House of Qual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pp.63-73.
9.Juran, J.M., 1974,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3rd ed.
10.Juran, J.M., 1989,“Universal Approach to Managing for Quality:the Quality Trilogy”, Executive Excellence.
11.Kottenhoff, K. and Lindh, C., 1996﹐“The Value and Effects of Introducing High Standard Train and Bus Concepts in Blekinge, Sweden”, Transport Policy, Vol. 2, No.4, pp.235-241.
12.Kotler, P.﹐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pp.246-249.
13.Lovelock, C.H. and Yip, G.S. 1996﹐“Developing Global Strategies for Service Busines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
14.Lynch, R.L. and Cross, F.K., 1991, “Sex Measure up Yardsticks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Massachusetts: Basil Blackwell, Inc.
15.Parasuaman, A., Zeithaml, V.A. and Berry, L.L., 1985﹐“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49, pp.41-45.
16.Sasser, W.E., Olsen, R.P. and Wycjoff, O.D., 1978, 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 Allyn and Bacon Inc.
17.Saaty, T.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 , McGRAW-HILL.
18.Sulliva, L.P., 1988, “Policy Management Throught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uality Progress, 21(6), pp.18-20.
19.Yoji Akao, 1988,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Integrat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to Product Design”, Productivity Press, Inc., Port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