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23: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智峰
研究生(外文):Jr-feng Shie
論文名稱:台南市國民小學閩南語音標系統使用現況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Use of Minan Language phonetic systems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nan City
指導教授:林瑞榮林瑞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Ruei-Ru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閩南語音標系統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外文關鍵詞:Minan Language Phonetic SystemThe Program of Taiwanese Romanization Phone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5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主要探究九十五學年度台南市國民小學閩南與音標系統的使用比例,以及教學實施上可能遭遇之問題;並探討教會羅馬字、台灣語言音標(TLPA)以及通用拼音三大最為廣泛使用的音標系統於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之看法為何;最後,探討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於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公告之「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閩南語音標系統歸於一統後,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對此政策之看法如何,以及教育部選擇使用台羅的原因和目前跟未來可能會遭遇之問題。
基於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選擇文獻分析、調查及訪談等研究方法與技術,針對教科書出版商、鄉土語言專家學者及教師等進行調查與訪談,並配合教育部公告之各項公告進行分析、討論與歸納。依據研究結果得到之結論如下:
一、台南市國民小學於九十五學年度音標系統的使用比例,以TLPA最高,通用拼音次之,而教羅再次之。
二、台南市國民小學音標系統教學實施上常遭遇的問題是,學生使用不同套之音標系統,以及閩南語發音不正確和音標學習意願低。
三、受訪之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對於三大音標系統的看法,皆認為教羅歷史悠久、文獻豐富;TLPA文書處理方便;通用拼音符號使用有問題及標示變調不妥。最大的差異在於通用是否較接近英語直覺發音此點上。
四、受訪之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對於音標系統的統一皆持肯定的態度。
五、教育部選擇台羅為正式方案的原因可能為:國際通用性、使用方便性、文化傳承性、學習有效性、語音精確性以及系統共容性六點。
六、音標系統統一後的配套措施,為受訪之鄉土語言教師極為關切的問題。
七、受訪之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皆認為閩南語的用字將成為下一個爭議點。
依據結論,研究者提出之研究建議為:
一、 輔導並獎勵民間出版社研發優良閩南語音標教材
二、 儘速完成閩南語用字的統一
三、 確實落實執行使用台羅系統的配套措施
四、 對於原先使用通用拼音之學生進行補救教學
五、 提升閩南語教師的教學能力
六、 配合教育部或各縣市之專案計劃以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及自編教材品質
七、 可進行各地方不同閩南語腔調之研究
八、 可進行鄉土語言教學多媒體方面相關軟硬體的研發
The study is aimed at the use of Minan language spelling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nan and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Besides, three phonetic systems, Taiwanese Romanization, TLPA, and Universal Phonetics are discussed. The opinions of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re also collected. Finally, “The Program of Taiwanese Romanization Phonetic System” announced by National Language Committee on October 14th 2006 is discussed. After Minan language phonetic system is settled, the opinions of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the reasons it is chosen, and the difficulties we may meet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urpose, literature analysis, survey, and interview are used in the study. Textbook publishers,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re interviewed. In addition, the official document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are analyzed, discussed and conclude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 The highest usage propor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nan in 2006 is TLPA, then is Universal Phonetic, and the last one is Taiwanese Romanization.
2.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nan are students learn different phonetic systems, the incorrect pronunciation, and the low willingness of learning.
3.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think that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Romanization is the longest, and has rich literature; TLPA is more convenient for document management; the symbol use of Universal Phonetics has some defects. The difference is if the use of Universal Phonetics is similar to the pronunciation in English.
4.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union of the phonetics system.
5. The reasons wh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oses Taiwanese Romanization are universal, convenience, cultural continuity, learning effectiveness, exactness of phonetics, and systematization.
6. After the phonetics system is united, Minan language teachers are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measures.
7.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think the words of Minan language will be the next issue.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誌謝……………………………………………………………………………………...Ⅳ
目次……………………………………………………………………………………...Ⅴ
表次……………………………………………………………………………………...Ⅶ
圖次………………………………………………………………………………………Ⅷ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0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0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8
第五節 名詞釋義………………………………………………………………………0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鄉土語言課程的理論基礎及實施情形………………………………………11
第二節 課程決定層級的理論基礎與教師課程意識…………………………………27
第三節 閩南語三大標音系統簡介與教科書中使用概況……………………………32
第四節 閩南語標音系統相關研究探討………………………………………………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49
第二節 研究方法………………………………………………………………………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52
第四節 研究的效度與信度……………………………………………………………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6
第一節 台南市國民小學閩南語音標系統的使用現況………………………………56
第二節 受訪之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對各套音標系統之看法………………………64
第三節 受訪之鄉土語言專家和教師對於台灣羅馬字拼音方案的看法和建議……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3
第一節 結論……………………………………………………………………………93
第二節 建議……………………………………………………………………………97

參考書目…………………………………………………………………...100

附錄一、訪談大綱…………………………………………………………….………..104
附錄二、台南市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師訪談內容整理…………………………………105
附錄三、鄉土語言專家訪談內容整理…………………………………………………111
附錄四、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之配套措施……………………………………115
附錄五、關於閩南語拼音整合工作相關問題說帖……………………………………116
附錄六、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第一批)………………………………………………..124
附錄七、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139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19)。高雄:麗文。
石偲穎(2006)。團隊氣氛對探究動機維繫的機制─以一個參與「高溫超導磁浮創意競賽」高中生團對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文瑜(1996)。台灣母語教育現況之探討。華文世界,75,59-65。
朱柔若(2000)。W. L. Neuman著。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朱奕爵(2003)。台灣閩南語母語教育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唯琳(2006)。台南縣市國民小學台語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明清(1998)。學校生活與鄉土教育。北縣教育,23,14-17。
吳長能(2002)。鄉土語言教學理念與實務經驗分享。北縣教育,42,65-68。
邱華璋(2004)。台北縣萬里鄉與瑞芳鎮六年級學童鄉土識覺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耀初、許鶴鐘(2001)。拼音爭議的本質是運動或學術?一個實證的判準。載於李壬癸主編,漢字拼音討論集(頁79-94)。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沈劍平(1999)。J. I. Goodlad著。學校的職能。台北:桂冠。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59)。高雄:麗文。
林琇慧(2002)。國民中學國文與音樂課程統整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個班級為對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雅雯(2003)。國小學生學習以羅馬字拼讀閩南語之實徵研究:針對是否與英語拼音混淆做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榮(1996)。國小課程的理論與實際。台南:供學。
林瑞榮(1998)。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林慶勳(1996)。閩南語教學符號系統省察。中山人文學報,4,23-35。
林慶勳(2001)。台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心理。
周梅雀(1999)。鄉土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與不變的意義。國教之聲,32,2-6。
周梅雀(2002)。台灣課程知識處境的後殖民論述。課程與教學季刊,5(3),65-79。
范文芳(2001)。母語教育與羅馬拼音。國教世紀,195,87-94。
范文芳(2001)。為台灣設計一套羅馬字母之拼音符號系統。台灣語言教學與研究期刊,3,29-39。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發表於淡江大學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發表會。
郭媛玲(2002)。九年一貫台語教學─理想與實施落差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榮松(2001)。談九年一貫課本國語文閩南語第一階段的兩種教學策略─以康軒版與光復版國小第一冊(一上)為例。國文天地,17(7),8-15。
施正鋒(1996)。語言的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
耿志華(1995)。國民小學高年級鄉土考查實施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
秦有為(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之研究─以花蓮市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培倫(2003)。國小一年級實施閩南語拼音直接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清正(2002)。學校推行母語教學之研究─以台東縣康樂國小河洛語教學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朝陽(1996)。鄉土教育與鄉土教學活動。教師之友,37(4),9-18。
陸又新(1997)。談母語語音教學─以閩南語、客家語為例。國教天地,122,14-22。
陸嘉美(1997)。談羅馬拼音與注音符號。北師語文教育通訊,5,23-26。
許素艷(2004)。澎湖縣國小實施閩南語教學現況與困境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極燉(2000)。台灣話通論。台北:南天。
張屏生(2001)。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17(7),22-27。
張碧珊(2003)。鄉土教育的意義與策略。國教天地,153,45-49。
張學謙(1999)。母語讀寫與母語重建。論文發表於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中華日報、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主辦之「台灣母語文化之重生與再建學術研討會」,台南。
張蘭畹(1996)。建構主義的教學評量。載於台中師範學院編:「建構主義的教學研討會手冊(頁18-27)」。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彭麗蓉(2004)。閩南語拼音教學實驗─到底哪個系統較有效?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孟麗、謝水南(2003)。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楊智穎(2002)。我國國小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董同龢(1998)。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
董忠司(1996)。「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台北:台灣語文學會。
董忠司(2001)。試評所謂「通用拼音」的通用性和標音功能。載於李壬癸主編,漢語拼音討論集(頁33-42)。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董峰政(2001)。目前台語實際教學的一寡困境。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3,63-67。
劉金雀(2001)。鄉土語言教學行與思。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3,87-94。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2001)。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蔣為文(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錢玉章(2000)。從聲韻學的角度看泰雅語的標音系統─以桃山方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二、英文部分
Chomsky,N.(1965).Syntactic structures. The Hague:Mouton.
Goodlad, J.I. (1979). 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 J.I. et 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Y.: McGraw-Hill.
Goodlad, J.I. ; Soder, R. ; Sirotnik, K. A.(1990). The Moraldimensions of teaching. 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publisher.
Goodlad, J.I.(1994) Educational renewal. San Francisco: Jessey-Bass publish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