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30 00: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榮富
研究生(外文):Zheng, Rong-Fu
論文名稱:以對數--線性模式分析列聯表時,各U項的加權最小平方估計量及其漸近變異數估計量表示法
指導教授:林良盈林良盈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Liang-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數學研究所
學門:數學及統計學門
學類:數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對數線性模式列聯表漸近變異數應用數學數學
外文關鍵詞:BIRCHBANDIRECTINDIRECTAPPLIED-MATHEMATICSMATHEMA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引用對數線性模式分析列聯表時,參數u-項的估計量 及其漸近變異數估計量(var
( )的求得,大致上均利用下列兩種方法:
(1) 最大概似(ML)方法
統計學者Birch(1963) 使用ML方法求得u-項的MLE ,而Lee(1977)引用δ-meethod 求
其漸近變異數表示式,並且規納出規則性,使得n-維列聯表皆可引用。
(2) 加權最小平方(WLS) 方法
本方法是由Grizzle et al.(1969)所提出,它是先將對數線性模式以迴歸形式表成,
而後再以WLS 方法,求u-項的估計量及其共變異矩陣的估計量。
然而在大樣本的情況下,不管是使用ML方法或者WLS 方法,它們所導出來的估計量都
具有BAN(Best Asymptotical Normal) 性質,基於此一性質兩者估計量之漸近變異數
比率收斂到1 。
但是近年的有關文獻,甚少有人研究,在大樣本理論下,當模式是直接的(direct)或
者非直接的(indirect),兩種方法之估計量的漸近變異數(估計量)表示式是否唯一
。所以針對此一問題,在本論文第二章中,我們設法找尋某一矩陣L ,求得u-項之W-
LSE 的漸近變異數(估計量)之公式,第三、四章及5-1 中我們證明了當模式是直接
的,兩者之表示式是相等的。並且在5-4 以計算機模擬所得到之數值的結果,去驗證
這些理論。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