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丁烜鳴(2007)。運動品牌形象與廣告效果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 (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丁學勤、葉怡志(2011)。以動態的觀點探討大學品牌形象對學生知覺品質之影響。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5(11),175-204。卞廣祥(2012)。球鞋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從眾行為對消費者行為意圖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中時電子新聞(2013)。每年600萬元 鴻海贊助莊智淵球館。2014年4月20日
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018000042-260202
中華民國桌球協會(2014)。贊助廠商。2014年6月7日取自 http://www.cttta.org.tw/
王慧美、高慈薏(2014)。虛擬品牌社群對品牌忠誠度之影響-品牌關係之中介效果。行銷科學學報 ,10(2),171-188。江美儀(2014)。品牌形象影響消費者購買羽球拍意願之研究-以台北國立大學羽球社團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池文海、張書豪、彭偉族(2007)。品牌知名度與品牌形象影響品牌忠誠度之探討-以國產米酒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14(3),19-43。何忠鋒、胡雲雯、李建明、周資眾(2010)。綜論桌球運動的源流與發展。屏東教大體育,13,319-325。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2012)。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政文、陳律盛(2012)。大學功能性品牌形象、聲望性品牌形象對學生知覺品質之影響-以元智大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6(4),39-57。吳朝森、陳盈吉、莊英萬(2013)。遊客對於活動品牌形象及旅遊意願之研究。臺中科大體育學刊,9,57-65。呂惠富(2008)。促銷活動對於運動鞋品牌評價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3(1),1-14。宋美霖、林宏恩、李岳修(2011)。知名泳衣品牌形象定位-以青少年游泳選手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1)。
巫建輝(2005)。品牌評價對代言人可信度與購買意願關係之干擾效應-以華人地區消費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李佑剛(2009)。代言人可信度、代言商品認知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相關研究-以王建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坤展(2010)。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購買意願及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捷安特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秉憲(2007)。運動員代言商品對棒球運動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以美國職棒紐約洋基隊球員王建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城忠、曾淑萍(2011)。運動贊助對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影響之研究-以歐都納為例。休閒運動健康評論,2(2),123。
李毅夫(2008)。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購買決策行為影響之研究—以T人壽保險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李鑫鋒(2009)。品牌老化與品牌再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汪芷榆、朱紹祚、謝宗燁(2012)。耐吉產品品牌形象、品牌信任與購買意願關聯性之研究。健康產業管理期刊,1(2),1-17。周佳怡(2013)。高雄市桌球參與者對企業贊助桌球的品牌形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林世弘(2007)。臺北市羽球拍消費者品牌形象對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林永順、蔡青園、陳正平(2013)。咖啡連鎖業品牌形象、服務品質對品牌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屏東85度c咖啡連鎖店為例。育達科大學報,35,1-30。林南宏、王文正、邱聖媛、鍾怡君(2007)。產品知識及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的影響-產品類別的干擾效果。行銷評論,4(4),481-504。林秋慧(2006)。運動用品品牌延伸對顧客知覺品牌形象與購買意圖之影響。劉立體育學院論叢,17(3),1-16。
林純瑜(2009)。品牌形象、代言人可信度、適配度對於購買意願影響之探討-以茶飲料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勤益科技大學,臺中市。林婷鈴、蕭如伶(2012)。廠商層級與消費族群品牌形象知覺差異分析:以運動休閒用品atunas 品牌為例。臺大管理論叢,23(1),29-58。林陽助、李宜致、林吉祥、許士賢(2009)。品牌形象、廣告訴求、口碑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Journal of Data Analysis,4(2),163-197。
林曉微、羅菀婷、謝志誠、賀秋白(2011)。數位時代唱片公司促銷方式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9-38。林寶濟、邱鑾英(2009)。桌球運動研究趨勢分析-以 1998~2008 為例。體育學系系刊,9,55-62。
柳婉郁、柯羅以、詹昀庭、蔡佩芸(2013)。旅遊網站服務品質、消費者滿意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 ,10(3),15-39。美國行銷學會(1960)。品牌形象定義。取自:https://www.ama.org/resources/Pages/Dictionary.aspx
范文毅(譯)(2004)。品牌優生學(L. B. Upshaw)。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滾石文化共同出版(原著出版年:2000)。
徐秀如、蔡佩珊、賴雅惠、王麗雯、王榕蔚(2013)。運動用品品牌知名度與台灣南部某大專院校生消費購買意願之探討。建國科大社會人文期刊 ,32(2),1-14。徐茂洲(2012)。不同運動品牌族群大學生在運動品牌形象認知測量恆等性之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3(1),84-109。秦孝華(2006)。品牌形象與消費者涉入對品牌購買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張光達(1999)。運動鞋行銷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46,142-148。張宜傑、陳人維、柳立偉(2012)。運動品牌建立品牌形象之過程及行銷概念之研究以阿迪達斯為例。運動健康休閒學報,3,107-118。張梨慧(2013)。金門高粱酒之知覺價值、口碑與購買意願之關係研究。觀光旅遊研究學刊,8(2),19-35。張景盛、蔡岳展、徐村和、黃俊英、藍宜亭、陳卜僑(2010)。品牌形象與顧客滿意對再購意願之影響一以台灣啤酒為例。正修學報,23,197-210。教育部體育屬(2014)。中華民國102年運動城市調查。2014年4月15日取自 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5457&;ctNode=698&;mp=11
許家祥、孔方正、張倩華、王埔安(2010)。有機食品消費者認知、商店印象與購買意願之關聯性研究。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7,59- 70。
郭宜姍(2009)。產品屬性、推廣策略、顧客價值、品牌知名度與消費者購買意願的關係-以3c產品消費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真理大學,新北市。陳孟修(2014)。品牌形象、價格促銷、廣告效果與顧客價值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性研究。興國學報,15,31-49。陳皇達((2014)。影響中華職棒球迷善因運動行銷態度與購買意願模式分析。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1),119-129。陳盈太、黃尹佐、蔡佳容(2011)。臺灣咖啡品牌形象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嘉南學報,37,589-597。
陳美芬、李憲忠(2012)。旅遊網站品質、品牌形象與網路購買意願之關聯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6(4),58-76。陳家倫(2011)。Nike facebook 粉絲專頁使用意圖對其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照森、白翊玄(2013)。影響線上拍賣網站購買意願因素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學報期, 54,103-120。陳德璘、方信淵(2010)。從城市行銷策略分析我國運動觀光發展之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7,192-200。陳澤義、葉香麟(2007)。品牌形象、品牌關係與知覺品質關係之研究-以美白化妝品品牌為例。東吳經濟商學學報, 58,1-29。彭小惠、陳全煌(2009)。中華職棒球隊品牌形象與球迷忠誠度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 8,35-54。曾秀穎(2006)。流行品牌女裝延伸男裝品牌名稱不一致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曾昭茂(2002)。消費者對國際性品牌與國內製造商品牌偏好之研究-以童裝服飾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曾淑平、謝旻諺(2012)。保健食品品牌形象對中高齡者購買意願之相關性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1),65-271。曾聖文、陳宇軒(2013)。品牌熟悉度、商品特性對運動鞋相似品購買意願及忠誠度之影響:以個人特質為干擾變數。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0(1),44-63。温玲玉、李尚穗(2013)。綠色食品知識、生態情感與購買意願之關連性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3(2),129-150。
程伊涵(2013)。大專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規劃與知覺教練提供生涯管理之相
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少章(2000)。品牌形象、品牌個性、品牌態度、品牌偏好與運動商品購買意圖關係之研究。運動傳播學刊 ,3,130。黃美珍(2007)。從「運動人口倍增計畫」之理念談桌球運動的推展。大專體育,89,1-4。黃美珍(2008)。淺談提升桌球運動觀賞之策略。大專體育,96,51-54。黃靖中(2010)。運動代言人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品牌形象為調節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楊政樺、郭哲君(2009)。NBA 共同品牌之品牌形象、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4,125-134。葉浩喻(2010)。運動品牌代言人可信度、品牌形象、廣告效果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楊丞琳代言adidas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詹雅婷(2010)。代言人可信度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產品涉入程度為干擾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雷文谷、吳靜怡(2012)。美國職棒觀賞動機與周邊商品購買意願。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20,45-60。雷文谷、楊慧萍、黃秀卿(2011)。品牌知名度、品牌偏好對自行車購買意願之影響。運動休閒管理學報,8(2),86-97。
裴婉軒(2009)。消費者對運動商品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模式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趙仁方、郭采彥(2013)。主題樂園的體驗行銷與品牌形象對消費者重遊意願之影響─以義大遊樂世界主題活動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1(1),33-55。劉永和(2004)。世界桌球運動發展史。體育學系系刊,4,73-80。
劉玉峯、陳伯儀、李雅君、張智鈞、彭思嘉(2011)。北京奧運贊助企業之品牌形象、廣告效果、品牌權益及關係品質。大專體育學刊,13(4),359-367。劉忠陽、周盟浩(2006)。數位音樂購買意願及願意支付價格之研究。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4(3),285-304。
劉珦尹、許秀貞、鍾志強(2010)。桌球拍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行為意圖之影響─以2010大專運動會中區桌球團體預賽乙組選手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51-60。
劉祥熹、涂登才、羅建昇(2010)。從關係價值與關係品質觀點探討品牌形象對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臺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管理學報,27(3),225-245。劉富聰、龔俊旭、李來福(2009)。高雄市桌球俱樂部會員參與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高應科大體育, 8,40-49。
潘彥廷 (2007) 。部落格的品牌社群經營與購買意願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鄭安欽、劉春初、陳欣君(2011)。女性化妝品在品牌形象、促銷方式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和韓國品牌為例。中州管理與人文科學叢刊,1(1),97-121。鄭淑芳(2013年10月18日)。贊助莊智淵球館 培育桌球種子 鴻海10年砸6千萬。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018000042-260202
蕭嘉惠(2003)。賽會贊助個案研究—以91 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為例。大專體育,5(1),75-83。
賴協軍(2008)。Nike 運動產品消費者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模式之研究-線性結構方程模式之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賴建華(2004)。民眾對運動彩券認知與購買意願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6,83-97。應立志、林俊明、徐聖雯(2014)。中區大學生運動鞋之消費情形、品牌形象、品牌忠誠度及品牌識別分析 。運動與遊憩研究,9(1),54-80。薛瓊娟(2008)。運動選手之代言人可信度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王建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羅伊婷、何黎明、邱靖文、黃怡嘉(2013)。便利商店咖啡之品牌形象、產品屬性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產品認知為中介效果分析。休閒研究,5(2),1-22。
羅明屏、鄭志富(2012)。行銷策略對消費者再購意願之研究─以臺北市中正運動中心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6(1),15-32。
羅晨溦(2009)。體驗行銷、品牌形象與運動涉入對女性消費者購買運動產品意願之研究-以nike women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蘭震輝、莊林貴(2003)。桌球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之調查研究。北體學報,11,109-125。二、英文參考文獻
Arslan, M., &; Zaman, R. (2014). Impact of Brand Image and Service Quality on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 A Study of Retail Store in Pakistan. Research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4(22), 98-105.
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iel, A. L. (1993).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6), 6-13.
Burmann, C., Schaefer, K., &; Maloney, P. 2008. Industry image: Its impact on the
brand image of potential employees. Brand Management, 15 (3): 157-176.
Butterfly (2014). Butterfly 公司簡介。2014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butterfly.co.jp/about/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NITTAKU (2014). 官方網站。2014年5月28日取自
http://www.nittaku.com/company/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i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 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50,135-145.
Richardson, P. S., Dick, A. S., &; Jain, A. K. (1994).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cue effects
on perceptions of store brand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8, 28-36.
Smith, G. (2004). Brand image transfer through sponsorship: a consumer learning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 457-474.
STIGA (2014). 公司簡介。2014年5月23日取自
http://www.stiga.com.tw/index.php
JOOLA (2014). 優拉歷史。2014年5月21日取自 http://www.joola.cn/
DONIC (2014). 形象速寫沿革。2014年5月27日取自
http://www.donic.com.tw/index1.htm
Zeithaml, V. A. (1988).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2,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