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5 10: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彥伯
研究生(外文):Lin, Yen-Po
論文名稱:攔截飛彈的發射時間窗口決定
論文名稱(外文):Launch Time Window Determination for Missile Interceptor
指導教授:林清安林清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Ching-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電控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攔截飛彈發射時間窗口延遲時間
外文關鍵詞:Launch Time Windowmissile defense systemoptimization problem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探討攔截飛彈的發射時間窗口(Launch Time Window)該如何適當選擇,如何描述飛彈及目標的位置與速度函數,以及分析攔截成功的必要條件並建立最佳化問題,透過發展處罰函數(PF)演算法及連續二次規劃(SQP)演算法,來求出發射前等待的延遲時間最大值及最小值,即發射時間窗口。最後提供三種不同來襲目標來驗證所求出的發射時間窗口是否符合實際攔截情形。透過模擬的數值結果顯示針對不同目標所求出的發射時間窗口均有不錯的準確度且亦相當符合實際攔截情形。
When an attacking missile is detected, the missile defense system must decide when to launch the missile interceptor. The choice of a proper launch time is important because given the physical constraints on the interceptor, a poor choice of launch time alone may cause the interception to fail.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determination of launch time window for a missile interceptor, which is formulated as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earliest and the latest allowable launch times are determined by numerically solve the corresponding minimization and maximization problems. Three incoming threats are consider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obtained via six degree of freedom simulations employing midcourse guidance.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 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緒論 1
第二章、運動方程式 3
2.1 座標系統 3
2.2 飛彈六自由度運動方程式 4
2.2.1 平移運動方程式 4
2.2.2 轉動方程式 5
2.2.3 尤拉角(Euler angle) 5
2.2.4 尤拉方程式(Euler equation) 7
2.3 目標運動方程式 7
第三章、飛彈及目標的速度及位置函數 9
3.1 各階段時間的定義 9
3.2 變數的定義 10
3.3 目標的速度及位置函數 11
3.4 飛彈的速度及位置函數 11
3.5 第二節火箭加速度分析 13
第四章、最佳化問題的建構 15
4.1 攔截的必要條件 15
4.2 最佳化問題的建立 18
4.3 延遲時間最大值與最小值 19
第五章、最佳化演算法的發展 21
5.1 處罰函數(PF)演算法 21
5.2 PF範例 23
5.2.1 PF範例最小值問題 23
5.2.2 PF範例最大值問題 25
5.3 連續二次規劃(SQP)演算法 27
5.4 SQP範例 29
5.4.1 SQP範例最小值問題 29
5.4.2 SQP範例最大值問題 30
第六章、數值計算及模擬 33
6.1 飛彈的推力及物性 33
6.2 模擬初始條件 34
6.3 模擬結果 39
6.3.1 Simulink模擬目標一來襲 40
6.3.1.1 執行PF演算法求解目標一 44
6.3.1.2 執行SQP演算法求解目標一 46
6.3.2 Simulink模擬目標二來襲 47
6.3.2.1執行PF演算法求解目標二 50
6.3.2.2執行SQP演算法求解目標二 52
6.3.3 Simulink模擬目標三來襲 53
6.3.3.1執行PF演算法求解目標三 55
6.3.3.2執行SQP演算法求解目標三 57
6.4 延遲時間評估與驗證 57
6.4.1 當目標一來襲時 59
6.4.2 當目標二來襲時 62
6.4.3 當目標三來襲時 64
6.5 不同 參數的數值結果 67
第七章、結論 71
參考資料 72
附錄1 主程式碼 73
附錄2 限制式程式碼 74
附錄3 PF程式碼 76
附錄4 SQP程式碼 86
附錄5 SQP求解不同目標的LNS 91
[1] Stephen G.Nash and Ariela Sofer , “Linear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McGraw-Hill,1996.
[2] Mokhtar S. Bazaraa and Hanif D. Sherali and C.M. Shetty , “Nonlinear programming theory and algorithms , second edition ,” John Wiley & Sons,Inc, 1993.
[3] N.K. Kwak and Marc J. Schniederjans ,“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Co.,Inc, 1987.
[4] P.Venkataraman ,“Applied optimization with matlab programming , second
edition ,” John Wiley & Sons,Inc, 2009.
[5] Zhenxiao Gao and Tianyuan Xiao and Wenhui Fan ,“Adaptive relaxation penalty
function method for equal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i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
2009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natural computation.
[6] 林清安, “轉向姿態導控系統設計(三),” 期末報告, 2009年11月.
[7] 林世修, “攔截飛彈的中途導引與控制,” 碩士論文, 2009年7月.
[8] 陳科祥, “轉向與姿態控制研究初步分析,” 2009年5月.
[9] “探空五號發動機設計審查報告”, 中科院二所固推組, 2005年6月.
[10] B. Etkin ,“ Dynamics of Atmospheric Flight,” Wiley, 1972.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