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4 18: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孫治遠
研究生(外文):Sun, Chih-Yuan
論文名稱:以科技設備監控替代刑罰可行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Using Electric Monitor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Imprisonment in Taiwan
指導教授:劉尚志劉尚志引用關係吳巡龍吳巡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u, Shang-JyhWu, Hsun-L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科技法律學程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科技設備監控電子監控電子手鐲易刑處分
外文關鍵詞:Electric MonitoringElectronic BraceletAlternative to Imprison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0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科技設備監控是一種透過電子科技設備,來達成對受監控人之定點監控(如居家監控monitoring)或行蹤監控(如增設GPS系統,記錄受監控人行動所經過之區域與時間)的方案。換言之,就是應用科技技術,以電子設備取代傳統人力監督受監控人的一種方式。科技設備監控在國外之運用已行之有年,並廣泛使用於刑事司法程序之各個階段,在刑事執行程序運用方式其中之一即為替代刑罰,有效舒解了監所人滿為患的情形,亦可節省大量的矯正經費。
科技設備監控目前依我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之規定僅適用於部分性侵害犯罪之緩刑及假釋受保護管束人。而我國監所長久以來均存在超額收容之問題,非但對犯罪矯正機構欲教化人犯、預防再犯之功能造成阻礙,過於擁擠的收容空間,亦對收容人之人權形成侵害。因此本文研究綜合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研究法,並採用訪談方式訪談實務上之執法者,以了解科技設備監控之種類、在國外的運作方式、我國目前實務操作之現況、執法者對科技設備監控制度之觀感及在我國是否適合做為易刑處分選項等意見,並提出可能遭遇之問題及建議方向,提供我國是否推展以科技設備監控替代部分刑罰之參考。

Electric Monitoring is an alternative which uses electronic equipment to execute location-based monitoring, like home detention monitoring, or movement surveillance which, for example, tracks offenders’ exact locations and specific time by using GPS. In other words, it uses the modern technology substitute traditional imprison supervision, and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overseas in every phase of criminal jurisdiction and procedure for years. One of the criminal executions is alternative to imprison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ituation of excess prisoners, and save correctional expenses.
According to Sexual Assault Prevention Act in Taiwan, Electric Monitoring has been applying only to certain probationers committing sexual crimes and parolees under the regulations of probation since 2006. However, The long-existing problem of excess prisoners in the correction system of Taiwan not only interfere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correction and re-education of prisoners, but jeopardizes its preventive function of recidivism, and also indicates a breach of human rights. This thesis conduct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and field interviews with five senior prosecutors from different jurisdictions to study of Electric Monitoring. It includes the variety of equipments, ways of execu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current practical operation in Taiwa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also reflects to the impress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about Electric Monitoring, and their evaluation on such-- an alternative to imprisonment.

第一章 諸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科技設備監控之簡介 5
第一節 科技設備監控之定義 5
第二節 源起及適用背景 5
第三節 科技設備監控之運作模式 7
第四節 使用科技設備監控之利弊分析 12
第三章 外國現行制度 15
第一節 美國現行制度 15
第二節 德國現行制度 18
第三節 新加坡現行制度 23
第四節 英國現行制度 25
第四章 我國現行科技設備監控之運用 26
第一節 適用對象 26
第二節 運作情形及實施成效 28
第五章 替代刑罰可行性之研究 38
第一節 刑罰的意義與目的 38
第二節 短期自由刑之流弊與易刑處分 40
第三節 科技設備監控在我國可否做為易刑處分之探討 43
第四節 以科技設備監控替代刑罰之經濟效益分析 47
第六章 執法者對於以科技設備監控替代刑罰可行性之訪談分析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研究工具與研究樣本 49
第二節 訪談結果與研究發現 50
第三節 對於科技設備監控制度經驗分享 6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1
參考文獻 7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7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80


【中文書籍】
1. 汪南均,《電子監控技術設備於刑事司法之實務運用》,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研習報告,法務部,2007年11月。
2. 曹光文、孫治遠,《參加2008年「第九屆美國社區矯正創新應用發展年會(The 9th Annual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Community Correction Conference)」考察報告》,法務部,2008年9月。
3. 翁珮嫻,《美國交保被告之電子監控法制與實務等研究》,美國紐約大學進修出國報告,法務部,2007年10月。
4. 林茂榮、楊士隆,《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
5. 鄭添成,《科技設備監控運用於保護管束可行性評估報告》,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檢察署研究發展報告,2004年11月。
6. 林吉鶴等,《刑事被告電子監控制度之研究》,法務部委託研究95年度專題研究計畫,2007年10月。
7. 法務部秘書室,《法務行政一年(98年度)》,法務部,2010年10月。
8. 法務部委託研究期末報告,《科技監控設備之行蹤監控系統研發之研究》,執行廠商:力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5月14日。
9. 林山田,《刑罰學》,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修訂版。
10. 王皇玉,《刑罰與社會規訓-學術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9年4月。
11. 柯耀程,《刑法概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4月。
12. 柯耀程,《刑法總論釋義-修正法篇(下)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13. 許福生,《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2010年9月初版。
14. 台灣刑事法學會,《刑法總則修正重點之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
15. 邱忠義,《刑法通則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2月二版。
16. 法務部保護司,《中華民國九十八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法務部,2010年12月初版。
17. 法務部統計處,《98年法務統計年報》,法務部,2010年5月。
18. 法務部統計處,《法務統計專題分析彙集(99年) 》,法務部,2011年4月。
19. 高鳳仙等,《監獄、看守所收容人處遇、超收及教化問題之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監察院, 2010年5月。
20. 曹光文、黃富源,《成年觀護新趨勢》,心理出版社,1996年。
【中文期刊】
1. 林世英,<受刑人電子監控處遇的意義與展望>,《警學叢刊》,第21卷第4期,民國80年6月。
2. 吳景欽,<利用電子監控解消性侵害犯再犯疑慮之立法評析>,《軍法專刊》,第51卷第8期,2005年。
3. 吳景欽,<電子監控於刑事偵查的運用>,《刑事法雜誌》,第53卷第1期,2009年2月。
4. 許福生,<科技設備監控在再犯預防之運用-以性侵害犯社區監控為例>,《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2期,2007年4月。
5. 鄭添成,<科技設備監控運用於我國社區處遇可行性評述>,《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4期,2005年3月。
6. 許福生,<科技設備監控在性侵害犯之運用>,《月旦法學》,第166期,2009年3月。
7. 林山田,<論併合處罰之易科罰金-兼評釋字第三六六號解釋>,《刑事法雜誌》,第39卷第1期,2005年2月。
8. 柯鴻章、許華孚,<電子監控的刑事政策比較>,《刑事法雜誌》,第54卷第4期,2010年8月。
【中文學位論文】
1. 魏士凱,《電子監控之理論與實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2. 陳又寧,《性侵害犯罪人社區電子監控執行狀況與問題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3. 周文虎,《運用科技設備監控性侵害犯罪者之研究》,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6月。
4. 黃晴惠,《假釋性罪犯對電子監控主觀感受之研究—以受監控者觀點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中文研討會論文】
1. 許恒達,<德國電子監控法制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發表於「電子監控法制化」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等主辦,高雄(2011)。
2. 馬躍中,<德國電子監控制度之介紹-以巴登符騰堡邦「關於執行自由刑之電子監管法」為中心>,發表於「電子監控法制化」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等主辦,高雄(2011)。
【外文資料】
1. U.S. Congress, Office of the Technology Assessment, Criminal Justice,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Constitutions,OTA-CIT-366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May 1988)。
2. H.J. Albrecht,Arnold, Schadler ZRP 2000。
3. Funfsinn, Die eletronische Fusfessel in Hessen-Sicherheitsmasnahme oder padagogisches Hilfsmittel, FS fur Eisenberg, 2009。
4. Mayer, Modellprojekt elektronische Fusfessel, Freiburg 2004。
5. Tracy M. L. Brown; Steven A. McCabe; Charles Wellford,「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echnology for Community Supervision: Lessons Learned」,August 2007。
【網路資料】
1. 法務部矯正署在監受刑人統計分析《100年2月》,網址為 http://www.moj.gov.tw/public/Attachment/131717291695.pdf。
2. 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年12月16日,網址為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dec/16/today-so20.htm。
3. 法務部科技設備監控問答,網址為http://www.moj.gov.tw/public/Attachment/022617433145.doc。
4. 自由電子報,2005年12月14日,網址為: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dec/14/today-p5.htm。
5. 外交部96年8月9日新聞說明會紀要,網址為http://www.mofa.gov.tw/webapp/content.asp?cuItem=26662&ctNode=1099&mp=1。
6. 大紀元新聞網,2005年3月5日,網址為:http://www.epochtimes.com/b5/5/3/5/n836621.htm。
7. 黃徵男,新加坡刑罰、獄政與青少年犯罪防治策略,網址為http://www.ksd.moj.gov.tw/public/Attachment/782110432243.pdf。
8. 法務部科技監控辦理情形,網址為:http://www.moj.gov.tw/site/moj/public/MMO/moj/stat/yearly/t3-7.pdf。
9. 法務部98年8月31日新聞稿,網址為http://www.moj.gov.tw/public/attachment/983117274727.pdf。
10. 中華民國監察院全球資訊網糾正案文:網址為http://www.cy.gov.tw/sp.asp?xdURL=./di/edoc/db2.asp&ctNode=911&doQuery=1&cPage=15&edoc_no=2&intYear=。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