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ennedy, J., Eberhart, R. 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Vol. 4, pp. 1942-1948. 1995.
[2] Yuryevich, J. and Wong, K. P.,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Based
Optimal Power Flow Algorithm,”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 Vol. 14, pp. 1245-1250, Nov. 1999.
[3] 劉波,粒子群優化算法及其工程應用,電子工業出版社,北京,
2010年8月。
[4] 記震、廖慧連、吳青華,粒子群算法及應用,科學出版社,北
京,2009年1月。
[5]Abido, M. A., “Optimal Power Flow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Vol.54, No. 24, pp. 563-571, 2002.
[6] Man, K. F., Tang, K. S., and Kwong S., “Genetic Algorithm: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Vol. 43, No. 5, pp. 519-534, 1996.
[7] Edwin, K. P. C., Stanislaw, H. Z., “An Introduction to Optimization ”, Third Edition, Canada, 2008.
[8] 趙明旺、王杰,智能控制,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武昌,2010
年3月。
[9] 林志交,基因演算法於模型影像套合計算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2002。
[10] 田川昇,利用基因演算法與類神經網路建立台灣西南海域深部
地層滲透率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2002。
[11] 施志展,利用基因演算法進行風扇之製程改善,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2006。
[12] 黃明德,基因演算法與 PID 控制法於非線性雙旋轉翼多輸入
多輸出系統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2002。
[13] 謝欣宏,台鐵司機員排班與輪班問題之研究-以基因演算法求
解,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2002。
[14] 黃順德,應用基因演算法於多層甲板結構物之最佳化設計,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2002。
[15]Shi, Y. and Eberhart, R.C., “A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olutionary Programming, Alaska, May 4-9. 1998
[16] Eberhart, R. C.and Shi, 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evelopments, Applications and Resources,” Proc. IEEE Int. Conf.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Vol. 1, pp. 81-86, 2001.
[17] 許文宇,具強健性的自動調整式模糊PID控制器之設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2010。
[18] 吳信璋,遞減式螞蟻族群演算法在PID控制參數調整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2007。
[19] 張碩、詹森,自動控制系統,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
北,2007年1月。
[20] 張啟鴻,一階具時間延遲系統以無單位參數進行PID 控制器之
微調,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2003。
[21] 陳信村,內嵌粒子群聚最佳化的基因演算法則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2010。[22] 陳朝光、陳介力、楊錫凱,自動控制,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
北,2006年1月。
[23] 俞克維,控制系統分析與設計使用Matlab,新文京開發出版有
限公司,台北,2003。
[24] 王雅賢,粒子群最佳化演算法改良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