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4 02: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逸馨
研究生(外文):WANG, YI HSING
論文名稱:論不動產登記制度下借名登記之研究及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Legal Study On Borrowing Other’s Name For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指導教授:余啟民余啟民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誠二鄭冠宇
口試日期:2016-07-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0
中文關鍵詞:借名登記不動產借名登記所有權歸屬公證法
外文關鍵詞:borrowing other's namereal estate registrationthe attribution of ownershipNotary La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1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要

不動產登記制度下借名登記契約,為當事人間約定,一方經他方同意,將屬於一方之財產,以他方之名義,登記為所有權人,而實際之管理、使用、收益、處分權限均由一方行使之契約。此種契約造成不動產登記制度下,名義上權利人與實質權利人不一致情況。

本文主要係由實體法觀點出發,以理論及實務雙向分析討論借名登記契約之性質,釐清當事人間之權利義務法律關係。又借名登記契約為無名契約,與類似之契約比較,如消極信託、信託契約、贈與契約、委任契約後,認為應類推適用委任契約。此外,透過公證制度以公證人探求當事人間對於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真實意思並說明法律效果,藉以分流及區辨契約類型,如該契約無違反強行禁止規定、公序良俗、且具目的性正當原因,基於契約自由原則及一般契約解釋原則,近年來轉變承認借名登記契約之效力為有效,並討論因信賴登記簿公示外觀真實之第三人間法律關係及借名財產所有權認定,為了維護交易秩序安全,將登記絕對之公信效力限縮於善意第三人之保護。藉以建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定位,以消彌爭端。




關鍵字:借名登記、不動產借名登記、所有權歸屬、公證

Abstract

The contract that borrowing other’s name for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is meaning about that “The parties agree with that one party provides his name for the other as the registrant of real properties, or only provides his name to the other for registration of real estate. But the management, usage, and disposition of properties are succeeded by the others. This contract will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ownership of properties or the rights of ownership with the registrations of properti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ubstantive law. The thesis is trying to identify the nature of contract that borrowing other’s name for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by two-way analysis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s, and clarifying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mong the parties. Comparing with other similar types of contracts such as passive trust, trust agreement, gift, and mandate contract, the innominate contract will be considered as a mandate contract by analogous application. Additionally, this thesis will also discuss the practical views from Notary Law perspectives to explore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real estate transaction among the parties as well as its legal effects, types of arrangement for bona-fide third parties and transaction security. Thus, recent legal practices has recognized the effect of the contract that borrowing other’s name for real estate registration as long as the contract is based on freedom of contract principle and general contractual principles of interpretation, i.e. A contract, with a legitimate purpose, should be valid, if it does not violate an imperative or prohibitive provision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against public policy.

Key terms: Borrowing Other’s Name、Real Estate Registration、The Attribution of Ownership、Notary Law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一項 文獻分析法 4
第二項 實務觀察與分析 4
第三節 文獻探討 4
第四節 預期成果 5
第二章 不動產登記制度之基本概念、類型及效力 6
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制度之起源 6
第一項 歷代不動產登記制度之法制態樣 6
第二項 日據時期不動產登記制度之法制態樣 7
第一款 日治時期登記制度之施行歷程 7
第一目 舊慣時期(1895~1905) 7
第二目 土地台帳建立時期(1905~1922) 8
第三目 日本民法施行時期(1923~1945) 8
第三項 光復初期不動產登記制度之法制態樣 9
第二節 不動產登記制度之意義 10
第一項 不動產之定義 10
第二項 外國不動產登記制度 12
第一款 契據登記制 12
第二款 權利登記制 13
第三款 托崙斯登記制 15
第三項 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 15
第一款 依民法規定 16
第一目 設權登記 16
第二目 宣示登記 17
第三目 物權關係債權約定等之登記 18
第二款 依土地法規定 19
第一目 強制登記 20
第二目 實質審查制 20
第三目 登記具有絕對效力 21
第四項 不動產登記下審查制度之困境 21
第一款 採實質審查 22
第一目 實務見解 22
第二目 學說見解 23
第二款 採形式審查 23
第一目 實務見解 23
第二目 學說見解 24
第三節 不動產登記制度之效力 25
第一項 公示力 27
第二項 推定力 28
第三項 公信力 28
第三章 不動產登記制度下借名登記之法律關係 31
第一節 不動產借名登記之意義 31
第一項 不動產借名登記之特色 33
第一款 本土化 33
第二款 名與實不符 34
第三款 與法規範衝突 34
第二項 不動產借名登記行為之關係人 35
第一款 借名人 35
第二款 出名人 35
第三款 利害關係人 36
第一目 借名人之債權人 37
第二目 出名人之債權人 40
第三項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性質 41
第一款 非典型契約(無名契約) 41
第二款 債權契約 42
第三款 不要式契約、不要物契約 43
第四款 有償契約、無償契約 43
第五款 不真正雙務契約 43
第四項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正當目的性 44
第一款 為避免債權人之強制執行 45
第二款 規避法律不動產取得之資格限制 47
第三款 避免稅捐、節稅 48
第四款 基於身分關係之情誼 49
第五款 隱藏財產狀態(單純借名) 50
第二節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與民法一般原則之探究 51
第一項 借名登記與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51
第二項 借名登記與脫法行為 52
第一款 農地買賣 52
第二款 原住民保留地 55
第三項 借名登記與消極信託 57
第一款 實務見解 59
第一目 非通謀虛偽意思表示 59
第二目 具正當確實原因 61
第二款 學說見解 62
第一目 區分說 62
第二目 無效說 63
第三節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實體法態樣觀察與區辨 64
第一項 借名登記與信託契約 65
第二項 借名登記與贈與契約 68
第三項 借名登記與委任契約 70
第四章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法律關係 72
第一節 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當事人間之內部效力 72
第一項 無效 72
第二項 有效 74
第三項 附條件有效 75
第二節 不動產借名登記出名人逕行處分之外部效力 76
第一項 出名人有權處分說 76
第一款 實務見解 76
第二款 學說見解 78
第二項 出名人無權處分說 79
第一款 實務見解 79
第二款 學說見解 80
第三項 借名人回復登記之請求權基礎 83
第一款 依民法第113條無效法律行為 83
第二款 依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84
第三款 依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85
第四款 依民法第767條所有物返回請求權 85
第三節 韓國於不動產借名登記之處理方式 86
第一項 韓國不動產物權移轉合意之立法過程 86
第二項 韓國不動產登記制度之簡介 87
第一款 不動產登記程序 88
第二款 登記機關審查權限及登記效力 92
第三項 不動產真實權利人名義登記法之立法及施行 93
第一款 名義信託(借名登記)起源及使用 94
第二款 立法目的與借名契約之效力 96
第三款 出名人處分其借名財產之效力 98
第四款 於施行後產生之爭議 99
第五章 不動產借名登記法制化之理論與基礎 101
第一節 不動產借名登記與公證制度之嶄新契機 101
第一項 民法第166條之1 101
第一款 立法理由 101
第二款 爭議問題 102
第二項 德國不動產物權變動方式及公證制度 106
第一款 德國不動產物權移轉合意之立法過程 106
第二款 德國不動產物權變動與公證制度配合之體現 107
第二節 我國公證制度之簡介 110
第一項 公證制度對於民事法律程序的功能 110
第二項 借名登記與公證之實益效力 111
第一款 確認當事人真意、說明法律效果 111
第二款 證明法律行為及文書保全 112
第三款 減輕登記機關審查權限 113
第六章 結論 114
參考文獻 120
一、專書 120
二、期刊文章 122
三、學位論文 126
四、網路資源 126
五、參考判決列表 127
(一)最高法院判例 127
(二)最高法院判決 128
(三)最高行政法院 130
(四)高等法院判決 130

參考文獻
(依姓名筆劃順序)

一、專書
方嘉麟,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元照,2003年3月。
王志誠,信託法,五南,2014年3月4版。
王志誠,信託法之基本法理,元照,2005年11月。
王澤鑑,民法物權,自版,2010年6月。
王澤鑑,民法物權,自版,2013年2月增訂2版。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七冊,自版,2003年9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02年。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14年2月增訂新版。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代理權授與與無因管理,自版,2006年。
史尚寬,土地法原論,中正書局,1964年。
史尚寬,民法物權,三民,1999年修訂。
李甲孚,中國法制史,宏德,1980年。
李淑明,民法總則,元照,2014年9月7版。
李淑明,債法各論,元照,2015年1月7版。
李淑明,債法總論,元照,2015年2月7版。
李鴻毅,土地法論,三民,2001年2月修訂25版。
林甘泉,童超,周紹泉合著,中國土地制度史,文津,1997年10月。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上),瑞興,2012年10月1版。
法務部,立法院第三屆第六會期第十二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編部分(九),2000年1月。
法務部,法務部初步研究意見,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編部分(十)。
邱聰智著,姚志銘修訂,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上),承法,2014年3月,新訂2版。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大中國圖書2004年2月。
姚瑞光,民法物權論,大中國圖書,1999年。
施啟揚,民法總則,自版,2010年8月8版。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自版,2008年8月修訂版。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外國法編譯委員會,瑞士民法,1967年。
張登科,強制執行法,自版,2014年9月修訂版。
陳明福,土地法,書泉,1999年12月2版。
陳明燦,土地法-理論與實務,自版,2014年8月2版。
陳聰富,民法總則,元照,2014年12月。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2002年9月2版。
溫豐文,土地法,自版,2013年3月修訂版。
詹森林,台灣信託法最新判決發展,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元照,2007年12月初版。
詹森林,私有農地之買賣與第三人之關係,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二),元照,2003年4月。
趙岡、陳鍾毅,中國土地制度史,聯經,1985年4月。
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11年11月。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民法物權,三民,2006年5月,修訂14版。
鄭玉波著,黃宗樂修訂,民法總則,三民,2013年。
鄭冠宇,不動產物權移轉之形式要件,林誠二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私法學之傳統與現代(下),學林文化,2004年。
鄭冠宇,民法物權,新學林,2015年9月5版。
鄭冠宇,民法債編總論,新學林,2015年9月。
鄭冠宇,民法總則,承法數位文化,2012年。
鄭雲鵬,公證法新論,元照,2015年3月4版。
鮑德澂,土地法規概論,中國地政研究所,1981年。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概要,漢林,1982年9月5版。
謝在全,民法物權(上),新學林,2014年修訂6版。
謝哲勝,土地法,翰蘆,2013年9月3版。
謝哲勝,信託法總論,元照,2003年6月初版1刷。
顏慶德、雷春生合著,臺灣土地登記制度之由來與光復初期土地登記之回顧,內政部,1992年3月。
(簡)何明福,中國公證實務,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1990年3月。
(簡)吳兆祥、石佳友、孫淑妍合著,瑞士債法典,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
(簡)書江譯,日本民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北京,2000年。
(簡)崔吉子,韓國物權法專題研究,北京大學,2013年。
(簡)鄭冲樹譯,德國民法典,北京出版社,1999年。
(簡)羅結珍譯,法國民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北京,1999年。


二、期刊文章

尤重道,不動產登記效力與保護交易安全,全國律師,第19卷第5期,2015年5月。
王文宇,物權法定、資訊成本與公示登記-兼論物權法修訂,月旦民商法,第31期,2011年3月。
王文宇,信託之公示機制與對世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王澤鑑,民法總則在實務上的最新發展(一)-最高法院90及91年度若干判決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第52期,2003年11月。
朱柏松,民法物權編修正系列研討會之五:論不動產登記-以探討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之規定為主,月旦法學,第68期,2001年1月。
吳從周,我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發展現狀-特別著重觀察內部效力與外部效力演變之互動,軍法專刊第61卷第4期。
吳從周、卓心雅,借名登記與無權處分-最高法院98台上76,台灣法學雜誌,第137期,2009年10月1日。
李永然,不動產信託的探討,律師通訊,第204期,1996年9月,頁36。
卓心雅,論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以所有權歸屬為中心,法學新論,第33期 2011年12月。
林明鏘,土地登記機關審查權限問題之研究,行政訴訟土地事件專題研究計畫報告書,司法院,2010年6月。
林誠二,民法債編不動產債權契約公證與特殊侵權行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期,2000年2月。
林誠二,由借名登記契約論不動產物權變動登記之效力,法學的實踐與創新-陳猷龍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承法,2013年9月。
吳宜勳,借名登記與公證之探討,公證法學,第8期,2012年4月。
邱聰智,回到民法第一一三條-為締結法律行為過失責任催生,高雄大學法學論叢,第3卷第1期,2007年12月。
孫森焱,民法修正草案關於強制公證之規定-86年律師慶祝大會專題演講,律師雜誌,第216期,1997年9月。
張特生,論民法關於強制公證的妥當性與可行性-為公證新制鳴鑼開道(上),司法周刊,第991期,2000年8月。
張特生,論民法關於強制公證的妥當性與可行性-為公證新制鳴鑼開道 (中),司法周刊,第992期,2000年8月。
張特生,論民法關於強制公證的妥當性與可行性-為公證新制鳴鑼開道 (下),司法周刊,第993期,2000年8月。
張聰耀,論消極信託與借名登記契約,司法官訓練所第47期法學研究報告。
郭松濤,談借名登記契約-兼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990號判決,司法周刊,第1579期,2012年2月。
陳自強,登記生效與登記對抗之間,月旦法學雜誌,第227期,2014年4月。
陳忠五,2011年度民事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第41卷特刊,2012年11月。
陳忠五,民事類實務導讀,台灣法學雜誌,第275期,2015年7月。
陳明燦,土地流砥契約登記與相關法律問題,台灣本土法學,第104期,2008年3月。
陳明燦,德國土地登記與審查制度之法制分析--兼論我國土地登記審查問題,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三十六期,2012年。
陳聰富,脫法行為、消極信託及借名登記契約-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62號民事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2005年8月。
陳聰富,債權物權化之適用基礎-最高法院96年度第334號民事判決評釋,法令月刊,第61卷第10期,2010年10月。
黃士洲,所得名項、歸屬及實質課稅之運用,月旦法學教室,81期,2009年7月。
黃立,民法第166條之1的法律行為形式問題,月旦法學雜誌,54期,1999年。
黃茂榮,借名登記與信託,植根雜誌,第31卷第4期,2015年6月。
溫豐文,民法物權編修正系列研討會之五:論不動產登記-以探討民法物權編修正草案規定為主,月旦法學雜誌,第68期,2001年1月。
溫豐文、鐘政恭,論土地登記之實質審查,現代地政,第156期,1994年6月。
葉張基,借名登記與信託契約之比較-兼評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2028號民事判決,全國律師,2005年5月。
葉彰基,借名登記契約與信託契約之比較-兼評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2028號民事判決,全國律師,第9卷第5期,2005年5月。
董孟忠,論原住民身分之法律保障,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7月。
詹森林,非典型契約之基本問題,月旦法學,第27期,1997年7月。
詹森林,信託之基本問題-最高法院判決與信託法規定之分析比較,律師通訊9月號,第204期,1996年9月。
詹森林,借名登記出名人無權處分及借名人回復登記之請求權基礎,兼論出名人之不法管理責任-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114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86期,2011年10月。
詹森林,借名登記契約之法律關係,台灣本土法學,第43期,2003年。
廖家宏,論消極信託與借名登記-實務相關見解的綜合評釋,法令月刊,第57卷第11期,2006年11月。
蔡旻耿、陳靜瑩,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法源法律網,2016年1月。
蔡明誠,土地登記之公信力,月旦法學教室,第68期,2001年1月。
蔡英欣,論農地移轉之信託問題,律師通訊9月號,第204期,1996年。
蔡晶瑩,論借名登記契約-最高法院100台上2101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42期,2014年2月。
鄭惠佳,不動產交易中的公證制度,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6月。
駱永家,登記之公信力與假扣押之效力,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80年6月。
戴秀雄,簡析大法官釋字第600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5期,2005年10月。
謝永誌,建立我國不動產交易安全制度之研究,公證法學,第4期,2007年12月。
謝哲勝,以公證代替不動產登記機關實質審查責任,公證法學,第11期,2015年8月。
謝哲勝,借名登記之名消極信託之實-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七六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創刊號,2010年2月。
謝哲勝,消極信託和借名登記形同脫法行為-實務相關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32期,2006年5月。
謝哲勝,最高法院有關不動產信託登記相關判決,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7期,2012年8月。
謝哲勝,無強制實現力的契約-兼評民法債編增訂條文第166條之1,律師雜誌,第240期,1999年9月。
藍瀛芳,公證制度的存在目的與其基本功能,公證法學創刊號,2004年5月。
(簡)金路倫,不動產公示:值得關注的韓國法模式,山東大學法律評論,2014年00期。
(簡)崔吉子,韓國的不動產登記制度,民商法論叢,第26卷,2003年。
(簡)劉蘭蘭,從預告登記到假登記-以德日韓相關制度比較為中心,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4卷第3期,2006 年。


三、學位論文
王柏淨,借名登記契約-以不動產物權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 2009年7月。
李宏志,從債權物化論土地登記之效力,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1月。
李志殷,台灣土地登記制度變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院碩士在職專班,2010年1月。
康芸馨,我國土地登記制度公信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7月。
張淑娟,我國土地登記審查制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陳李聰,電子簽章法應用於公證之可能性與範疇之研究-從金石到數位,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2006年12月。
黃子竣,借名法律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1月。
黃德聖,不動產借名登記之理論與實務-以實體及程序交錯適用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6月。
劉煜明,兩岸不動產登記制度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系碩士論文,2011年。
(簡) 尹英愛,韓國不動產實名登記法之探析,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專業學位碩士論文,2013年。

四、網路資源
月旦法學知識庫,http://lawdata.com.tw/tw/,最後瀏覽日:2016/5/31。
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最後瀏覽日:2016/5/31。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CNKI,http://cnki.sris.com.tw/kns55/,最後瀏覽日:2016/5/31。
國家圖書館,http://www.ncl.edu.tw/,最後瀏覽日:2016/5/31。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最後瀏覽日:2016/5/31。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Index.aspx,最後瀏覽日:2016/5/31。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lis.ly.gov.tw/lglawc/lglawkm,最後瀏覽日:2016/5/31。
韓國,不動產真實權利人名義登記法,最後瀏覽日:2016/5/31。http://www.moleg.go.kr/english/korLawEng;jsessionid=Y1IadV3mEnupI7HhZfAVWLJA3wuLqH0AoTSrafO3FodWwWmKQYh1q5UITHQotLsN.moleg_a2_servlet_engine2?pstSeq=52672&brdSeq=33

五、參考判決列表
(一)最高法院判例
最高法院27年度上字第816號判例。
最高法院41年台上字第323號判例。
最高法院43年台上字第1016號判例。
最高法院44年台上字第421號判例。
最高法院44年台上字第721號判例。
最高法院44年台上字第828號判例。
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15號判例。
最高法院59年台上字第1534判例。
最高法院62年台上字第316號判例。
最高法院66年台再字第42號判例。
最高法院66年台上字第3190號判例。
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第963號判例。

(二)最高法院判決
最高法院59年度台上字第3870號判決。
最高法院73年度台上字第2388號判決。
最高法院80年度台上字第2284號判決。
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930號判決。
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294號判決。
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313號判決。
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936號判決。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755號判決。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2142號判決。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2432號判決。
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306號判決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247號判決。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2115號判決。
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3075號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54號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467號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572號判決。
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119號判決。
最高法院90年度台聲字第534號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358號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668號判決。
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1871號判決。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054號判決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1644號判決。
最高法院92年度台上字第2374號判決。
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634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907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953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532號判決。
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1860號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326號判決。
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151號判決。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871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637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879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954號判決。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445號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6號判決。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09號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592號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422號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424號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662號判決。
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2448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再字第45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775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972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065號判決。
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101號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簡上字第7號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854號判決。
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2040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9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959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056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693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1726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117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189號判決。
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424號判決。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736號判決。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217號判決。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518號判決。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1519號判決。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553號判決。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668號判決。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905號判決。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376號判決。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473號判決。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600號判決。
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929號判決。

(三)最高行政法院
最高行政法院92年度盼字第59號判決。
最高行政法院96年度裁字第 2751號裁定。

(四)高等法院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92年度上字第947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度易字578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294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4年度原上易字第4號判決。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90年訴字第175號判決。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尤重道,不動產登記效力與保護交易安全,全國律師,第19卷第5期,2015年5月。
2. 王文宇,信託之公示機制與對世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3. 吳從周,我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發展現狀-特別著重觀察內部效力與外部效力演變之互動,軍法專刊第61卷第4期。
4. 李永然,不動產信託的探討,律師通訊,第204期,1996年9月,頁36。
5. 卓心雅,論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以所有權歸屬為中心,法學新論,第33期 2011年12月。
6. 吳宜勳,借名登記與公證之探討,公證法學,第8期,2012年4月。
7. 孫森焱,民法修正草案關於強制公證之規定-86年律師慶祝大會專題演講,律師雜誌,第216期,1997年9月。
8. 張特生,論民法關於強制公證的妥當性與可行性-為公證新制鳴鑼開道(上),司法周刊,第991期,2000年8月。
9. 張特生,論民法關於強制公證的妥當性與可行性-為公證新制鳴鑼開道 (中),司法周刊,第992期,2000年8月。
10. 張特生,論民法關於強制公證的妥當性與可行性-為公證新制鳴鑼開道 (下),司法周刊,第993期,2000年8月。
11. 郭松濤,談借名登記契約-兼評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990號判決,司法周刊,第1579期,2012年2月。
12. 陳自強,登記生效與登記對抗之間,月旦法學雜誌,第227期,2014年4月。
13. 陳明燦,德國土地登記與審查制度之法制分析--兼論我國土地登記審查問題,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三十六期,2012年。
14. 陳聰富,脫法行為、消極信託及借名登記契約-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62號民事判決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23期,2005年8月。
15. 陳聰富,債權物權化之適用基礎-最高法院96年度第334號民事判決評釋,法令月刊,第61卷第10期,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