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自由化、民營化」是個有特定階級利害屬性的口號,更有其虛 假性。它是一個對資本而言「趨善」、但是對社會中的大多數勞動階級「 趨惡」的政策。筆者在本研究中選擇站在勞動階級的立場,企圖組織勞動 者力量反對這個結構性的不義,並將本研究的核心關切界定為公營工人面 對外在的結構性威脅,是如何盤算和行動?什麼條件在如何影響這些盤算 和行動?在本研究,筆者鎖定以臺汽作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嘗試由臺汽所 具體面對的結構性內外問題進行解析,並描述了臺汽工會作為臺汽工人集 體組織形式、反映臺汽工人某種意義的「集體性生涯策略行動者」,是如 何與外在的社會結構進行動態辯證的鬥爭和回應,以及在過程中,工會內 部同時發生的內在社會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集體行動者與個 體行動者所展現出來的自主性與主體性,並具體由對「優惠資退」訴求與 工會狀態的分析中,發現了一個集體與個體生涯策略辯證互塑的故事。在 本文中,我們了解到臺汽工人的就不就地戰鬥,事實上是一個與外界現實 動態發展的利害與力量對比評估和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