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專書(按姓名筆劃排列)
1 . 王澤鑑,民法總則,增訂版,2004年
2. 王澤鑑,債法原理第一冊-基本理論債之發生,七版,三民書局,2003年10月
3. 王文宇,世界主要國家購併相關法律規定之比較,收錄於「公司與企業法制」,元照出版社,2000年5月4. 王志誠,企業組織再造法制,元照出版社,2005年11月
5. 巫和懋、霍德明、熊秉元、胡春田合著,經濟學2000跨世紀新趨勢,二版上冊,雙葉書廊,民國88年8月
6. 林國全,證劵交易法研究,元照出版社,2000年9月
7. 林誠二,民法總則講義下冊,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4月
8. 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系列135,元照出版社,二版一刷,2007年10月
9. 施啟揚,民法總則,三民書局,修訂版,民國92年8月
10.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消滅,再版,2005年2月
11. 陳春山,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新學林出版社,2005年11月
12. 陳春風,公司法精義,東華圖書出版社,民國87年6月
13. 黃偉峯,企業併購法,元照出版社,2007年10月
14. 廖大穎,公司法原論,三民書局,2002年2月
15. 廖大穎,公司制度與企業金融之法理,元照出版社,2003年3月
16. 劉連煜,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 84 年9月
17. 賴源河,證劵法規,元照出版社,2006年5月
18.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劵交易法解析, 2009年10月,再版
19. Kubasek Nancy&Brennan BartleyA.&Browne M. Neil著,王文傑審訂,湯樹海等譯,企業法律環境:全球化的觀點,臺灣培生教育出版,2008 年6 月
二、中文學位論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1. 王志誠,「企併法律規範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1月
2. 王絃如,「論企業併購訊息之揭露時點和內容-分別從盡職調查評估和獨立專家制度之觀點切入」,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0年8月3. 牛曰正,「資訊揭露與公平交易法」,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0年7月4. 吳靜瑜,「內線交易規範之法律經濟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0年7月
5. 林繼耀,「資訊公平揭露與終結內線交易-試論美國證劵交易法公平揭露規則新制」,私立中原大學財經法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6. 張世宗,「企業合併法律規範之研究—以企業併購法為中心」,文化大學法律碩士論文,2003年7. 陳國華,「董事忠實義務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6 年6 月8. 陳香文,「論我國企業併購法制-以合併及收購為中心」,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7年1月9. 楊宏暉,「締約前資訊義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1月10. 鄭植元,「董事忠實義務之研究-以企業併購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民國97年6月11. 盧俊誠,「論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法律地位與權限---經營判斷法則之
研究」,政大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7月
三、中文期刊及報章雜誌(按姓名筆劃排列)
1. 王文宇,我國公司法併購法制之檢討與建議-兼論金融機構合併法,月旦法學雜誌68期,2001年1月2. 王文宇,評新修訂公司法,台灣本土法學73期,2005年08月3. 王文宇,認真對待資訊-論內線交易之判斷標準與預防措施,月旦法學雜誌第155期,2008 年4月4. 王志誠,股份轉換法制之基本構造-兼評企業併購法之股份轉換法制,政大法學評論第71期,2002年9月5. 朱德芳,論股東會資訊揭露之重大性原則,月旦法學172期,2009年09月6. 谷湘儀發言,「企業併購法之新趨勢」學術座談會,台灣本土法學60期,2004年7月
7. 林國全,證劵交易法第一五七條之一-內部人員交易禁止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45期,1992年6月8. 武永生,內線交易案件消息重大性之認定-股市之極限遊戲規則(二),銘傳法學論叢弟11期,2009年6月
9. 洪秀芬,董事會獨立經營權限及董事注意義務,政大法學評論94期,2006年12月10. 馮震宇,高科技產業進行購併應注意的法律問題,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4卷2期,1998年
11. 曾宛如,少數股東之保護和公司法第23條2項,月旦法學159期,2008年08月
12. 徐如慧,選擇性揭露資訊與內線交易之探討,證交資料第463期,1999年11月13. 許朱賢,併購訊息之揭露義務與證券詐欺責任,軍法專刊51卷4期,2005年4月14. 張昌吉、黃柏禎,企業併購員工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2006年10月
15. 陳介山,企業併購法第6條-獨立專家之研究,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期,2005年6月16. 陳月秀,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重大消息之認定時點,萬國法律第158 期,2008年4月17. 陳錦隆,美國法上董事「經營判斷法則」之概說(一),會計研究194期,2002年1月18. 陳俊仁,董事之積極作為義務-論我國公司法第193條之缺失,成大法學13期,2007年6月
19. 陳春山、張馥羽,我國公司併購過程中法律爭議,實用月刊326期,2002年2月
20. 郭土木、賴源河,企業併購訊息與內線交義重大消息明確點認定之探討,中正財經法學第4期,2012年1月
21. 薛明玲、廖烈龍、林宜賢,企業併購策略與最佳實務,資誠敎育基金會,2006年
22. 黃柏夫,內線交易之民刑事責任,萬國法律第158期,2008年4月23. 黃銘傑,公司監控與監察人制度改革論-超越「獨立董事」之迷思,台大法學論叢第29卷第4期,2000年7月24. 黃銘傑,企業併購法之探討與省思(上),月旦法學教室96期,2003年5月,第234-235頁25. 劉連煜,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雜誌,2006年1月26. 劉連煜,股東得否成為公司法第23條2項作為賠償請求權基礎,月旦法學教室69期,2008年7月
27. 劉連煜,企業併購時董事之受任人(受託)人義務,月旦法學雜誌195期,2011年8月
28. 楊竹生,論董事注意義務中監督公司業務執行之義務,中原財經法學13期,2004年12月29. 賴源河,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之地位與性質,台大法學論叢9卷1期,1980年6月30. 蘇秀玲,美國內線交易案例與理論發展實務,證券櫃檯第137期,2008年10月31. 費家琪、陳雅蘭,併購題材助漲一文,經濟日報B4版,民國95年11月18日
四、網路資源
1. http://www.gsf.com.tw/index.htm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
3. http://mops.tse.com.tw/server-java/t51sb10?step=0
4. http://www.tcb-bank.com.tw/brief_introduction/Pages/brief_history.aspx
360°Research:捷普買下台廠凱宣與綠點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0&id=0000138877_XQ57TPCJ85LCW46J37SZJ#ixzz1idwJG0fv
5. http://newmops.twse.com.tw/
6. http://newmops.twse.com.tw/essence/content.html
7. http://www.ipo-navi.com/closeup/disclosure/company/continue.html
8. http://www.mof.gov.tw/fp.asp?xItem=26148&ctNode=84
9.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10.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index.htm
11.證劵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http://www.selaw.com.tw/new.asp
12.雷克思法律資料庫(Lexis) http://www.lexisnexis.com/
五、外國文獻
(一)日文專書
1. 江頭憲治郎,株式會社●有限會社法,有斐閣,2005年
2. 星川長七,取締役忠實義務論,成文堂,1975 年3月初版第二刷
3. 資料版商事法務102号,2004年11月
4. 豊泉 貫太郎,会社法と旧商法の隠れた不連続性,慶應法學第10号,2008年03月
(二)日文期刊
1. 鈴木 康二,アジア法制改革と企業情報開示,開発金融研究所報第2号,2000年4月,
2. 富士通総研,「コンサルティングNEWS」,2009年06月
3. 吉永榮助,取締役の一般的義務,一橋論叢29卷4號
(三)英文專書
1. Guidance on Good Practic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Disclosure ,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Sales No. E.06.II.D.12 ISBN 92-1-112704-1,2006/3
2. Michael J.Whincop,An Economic And Jurisprudential Genealogy Of Corporate Law ,Baker & Taylor Books (2001).
3. Louis Brandeis, Other Peple’s Money And How Bankers Use It ( 1914 )
4. Keith Davis and Robert Blomstrom, Business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Responsibility, NewYork,McGraw-Hill, 3rd ed.(1963)
(四)英文期刊及書報
1. Arthur Levitt, Chairman, Remarks at the 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 ( Oct. 18, 1999 ).
2.J. Robert Brown, Jr. ,Corporate Secrecy,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And The Disclosure Of Ongoing Negotiations,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iew,FALL, 1986
3. Dariusz M. Budzen and Ania M. Frankowska ,Prohibitins Against Insider Tra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Providing Guidance For Legislatures Of Eastern Europe,Bosto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Spring, 1994,12 B.U. Int''l L.J. 92。
4. Hannah Wiseman Columbia Law Review, Associ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Columbia Law Review Sidebar,Jan 27(2011)。
5. Dennis J. Block, Nancy E. Barton & Stephen A. Radin,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Fiduciary Duties of Corporate Directors, 1998
6. Henry Ridgely Horsey, The Duty of Care Component of the Delawar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19 Del. J. Corp.L. 971(1994).
7. William A. Klein & John C.Coffee, Jr., Business Organization and Finance: Legal and Economic Principles (5th ed. 1993)
8. Lynn A. Stout , An Economic and Behavioral Defense of Smith V. Van Gorkom and the Business JudgmentRule, 96 Nw. U.L. Rev. 675, (2002).
9. Lewis D. Solomon, Donald E. Schwartz, Jeffrey D.Bauman and Elliott J.Weiss,Corpoations Law And Policy Materials and Problems (3th, 1994).
10. 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In A Nutshell 2000/5th
(四)大陸期刊
藍壽榮、丁雪寒,論上市公司資訊披露與商業秘密保護的衝突,深圳律師,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