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一)檔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第五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
香港政府出版處,大不列顛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香港前途的協議草案,香港:香港政府出版,1984年。
香港政府出版處,香港年報,香港:香港政府出版處,1996年。
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見稿諮詢報告,香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出版,1988年。
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諮詢報告,香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出版,1989年。
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參考資料,香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出版,1989年。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秘書處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重要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二)政府出版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黨校,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導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0年。
行政院新聞局,中共重要問題參考資料,台北:新聞局,1998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政黨比較研究,台北:陸委會,1995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移交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陸委會,1998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移交二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陸委會,1999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移交三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陸委會,2000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移交四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陸委會,2001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移交五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陸委會,2002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香港政黨比較研究,台北:陸委會,1995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港澳事務手冊,台北:陸委會,1993年。
香港政府印務局,綠皮書:代議政治在香港進一步發展,香港:香港政府印務局,1984年。
奚廣慶主編,鄧小平理論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郭錫嘏撰稿,港澳問題研究論文集(1987-1999年),台北:法務部調查局共黨研究中心,1999年。
(三)專書
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揭開中共「一國兩制」統戰陰謀,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1987年。
王新生等著,一國兩制倫理基礎與實踐意義,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鳳超,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泰銓,香港基本法,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王家英等著,香港大趨勢1997,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家英,民意中華:香港觀點一九九八,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9年。
王家英,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發展與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 ,2000年。
王家英,香港回歸與兩岸關係,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9年。
王家英,回歸後民意的變化與特區政府的管制合法性問題,香港:香港海峽兩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
王家英,公民意識與民族認同----後過渡期香港人的經驗,香港:香港大學亞太研究所出版,1997年。
王家英,過渡期香港民意與政治,香港:田園書屋,1997年。
王家英、沈國祥,回歸後的香港青少年公民意識,香港:香港大學亞太研究所出版,1998年。
王家英、孫同文、廖光生編,兩岸四地的互動整合---機遇與障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1996年。
王家英、孫同文編,香港回歸與港台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1997年。
王家英、楊汝萬著,香港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民意的趨向,香港:香港大學亞太研究所出版,1998年。
王兆星、戴德錚主編,國際整合與升沈紅色觀點,台北:天肯文化出版,1994年。
王曾才,中國外交史話,台北:經世書局,1988年。
王長魚主編,一國兩制與台灣,北京:華文出版社,1996年。
史良深,香港政制縱橫談,香港:三聯書店,1988年。
石之瑜,黃競涓,「一國兩制」論述注批:主權觀的累現、比對與新銓,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出版,2001年。
包宗和、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2002年。
朱雲漢等著,一九九七前夕的香港政經形勢與台港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朱新民等人著,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5年。
白莎莉,胡德品著,林藹純譯,說吧,香港,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年。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89年。
李怡,香港一九九七,台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李後,回歸的歷程,香港:三聯書店,1997。
李家泉,一國兩制與台灣前途,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
李昌道,香港法制漫談,香港:中華書局,1990年。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1995年。
李英明,香港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1997年。
李澤沛,香港法律概述,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李威儀,中國─新霸權,台北:文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何頻、高新,北京如何控制香港,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
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吳國光,九七效應:香港、中國、與太平洋,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年。
吳奕新,一國兩制與香港的繁榮穩定,廣州:廣東經濟,1997年。
吳志良,陳欣欣,澳門政治社會研究,澳門:澳門成人教育學會,2000年。
吳東明,巨強中的強權戰略,台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
余振編,雙城記:港澳之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澳門:澳門社會科學學會, 1998年。
余繩武、劉蜀永,20世紀的香港,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5年。
沈樂平,香港未來與基本法,香港:香港出版集團,1994年。
周八駿,香港跨入新世紀的腳步-「一國兩制」的最初實踐,香港:香港世紀出版公司,2000年。
周恩來,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金堯如,中共香港政策秘聞實錄,香港:田園書屋,1998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高潻強,香港今昔,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
徐克恩,香港:獨特的政制架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袁求實,香港過渡時期重要文件彙編,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袁求實,香港回歸以來大事記1949~1997,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袁求實,香港回歸以來大事記1997~2002,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翁松燃,「一國兩制」與香港前途,台北:行政院陸委會,1994年。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運用,台北:立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陳弘毅,過渡時期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
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著,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
陳力生,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等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張虎,港、澳「基本法」釋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張五岳,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梁上苑,中共在香港,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9年。
香港文匯出版社編,基本法的誕生,香港:香港文匯出版社出版,1990年。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上)(下),香港:香港聯合報有限公司,1993年。
許家屯,前途和希望─許家屯等論香港,香港:金陵出版社,1985年。
許光泰編,香港回歸與大陸變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7年。
彭定康,東方與西方─彭定康治港經驗,蔡維先、杜默譯,台北:時報出版,
1998年。
程林勝,鄧小平「一國兩制」思想研究,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黃文放,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決策歷程與執行,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所,1997年。
黃裔,香港問題和一國兩制,北京:大地出版社,1990年。
黃文娟,香港的憲制與政治,台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1997年。
黃正銘,中國外交史,台北:正中書局,1967年。
葉天生,香港選舉資料匯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01年。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圖書出版社,1989年。
楊奇編,香港概論,香港:三聯書店,1990年。
雷競璇,選舉制度概論,台北:洞察出版社,1989年。
雷競璇,沈國祥,香港選舉資料匯編(1982-1994),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1995年。
雷競璇,「烏籠民主政治」下的選舉─分析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首次選舉,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
楊元華、鮑炳中、沈濟時著,香港:從被割占到回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董立坤,香港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年。
潘潔,尋找香港,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2000年。
端木來娣,香港昨天,今天,明天,陝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建民,當代中國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
趙春義,一國兩制概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8年。
趙睿、宋瑩等編,中國領導人談香港,香港:明報出版社,1997年。
廖光生,香港民主化的困境:回歸與民主化之爭,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廖建龍,香港宿命與台灣,台北:王山社出版公司,1997年。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香港:三聯書局,1985年。
鄭宇碩,香港的政制及政治,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鄭宇碩編,過渡期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
鄭宇碩、雷競璇,香港政治與選舉,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年。
鄭宇碩、盧兆興編,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鄭宇碩、岳經綸,香港與兩岸互動及其影響:香港回歸兩週年來的觀察與評估,台北:遠景基金會,1999年。
蔡子強、劉細良、周柏均,選舉與議會政治:政黨崛起後的香港嶄新政治面貌,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1995年。
蔡子強,香港選舉制度透視,香港:城市大學研究委員會,1997年。
蔡子強,特區首個五年的選舉與政治,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
黎子珍主編,基本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賴其之編,關於香港94-95選舉安排問題會談的前前後後,香港:廣宇出版社,1994年。
賴其之編,彭定康政改方案面面觀,香港,廣宇出版社,1993年。
潘叔明,「一國兩制」與台灣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清泉,賴其之,一國兩制知多少,香港:三聯書局,1997年。
劉兆佳,香港的政治改革與政治發展,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
劉兆佳,過渡期香港政治,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96年。
劉兆佳編,香港二十一世紀藍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曼容著,港英政府政治制度論(1841∼1985),香港:香港文教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8年。
盧兆興、余永逸等,董建華政府管治危機與出路,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
蕭蔚雲,一國兩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0年。
蕭蔚雲編,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律制度,北京:北京大學,1990年。
鍾士元,香港回歸歷程:鍾士元回憶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羅永祥、陳志輝著,香港特別行政區施政架構,香港:三聯書局,2002年。
(四)研討會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研討會,台北:群策會,2003年。
九七過渡與台灣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出版,1994年。
香港回歸與兩岸關係之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海外華人研究所、香港崇正總會主辦,1997年。
香港主權移轉週年總體檢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救國團等主辦,1998年。
跨越九七:香港問題國際研討會,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7年。
(五)雜誌
丁偉,「香港一國兩制問題不少──論鄧小平並不了解香港」,開放雜誌,香港:總第123期,1997年,頁42-43。
于浩成,「中共對香港戒急用忍──一國兩制正在接受檢驗」,開放雜誌,香港:總第139期,1998年,頁50-51。
于浩成,「『一國兩制』騙局的自我揭露──評中共干預香港新聞自由的惡行」,爭鳴,香港:總271期,2000年,頁46-49。
小琴,「特區挑戰中央?基本法有漏洞?無證兒童裁決引發權力之爭」,經濟一週,香港:總第903期,1999年,頁10-11。
王泰銓,「中共一國兩制--從香港法律地位之觀點分析」,台灣大學法學論叢 ,台北:第25卷第2期,1986年,頁99-137。
王家英,「九五立法局與香港政治勢力的變化」,亞洲研究,香港:第17期,1996年,頁50。王家英、沈國祥,「未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人選與主要官員過渡--香港人的觀點」,亞洲研究,香港:第14卷,1985年,頁2-20。王睿智、譚天媚,「法輪捲起京港矛盾」,亞洲週刊,香港:第15卷第4期,2001年,頁51。王鴻,「香港與內地政治與經濟之間存在『二律背反』嗎?--論香港終院居港權裁決引發的問題」,鏡報,香港:第7期,總第264期,1999年,頁18-19。
木然,「『一國兩制』構想的由來」,鏡報,香港:第6期,總第239期,1997年6月號,頁10-13。
石之瑜,「香港回歸的文化挑戰--對一國兩制的省思」,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台北:第163卷,1987年,頁10-11。
史可鑑,「終審法院的判決說明甚麼?」,鏡報,香港:第4期,總第261期,1999年,頁12-13。
艾克思,「縱火案與『一國兩制』悲劇」,爭鳴,香港:總275期,2000年,頁71-72。
羽君,「一國兩制,三種模式──試談『一國兩制』下的澳門、香港、台灣模式」,澳門政策研究,香港:總第4期,1999年,頁4-12。
余英時,「九七思前想後」,二十一世紀,香港:總第41期,1997年,頁35-39。
冷溶,「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來龍去脈」,瞭望,香港:第29期,1992年,頁3-5。
吳大業,「略談『一國兩制』的內涵和特徵」,瞭望,香港:第30期,1991年,頁3-5。
吳建璠,「『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廣角鏡,香港:第297期,1997年,頁84-91。
李怡,「在『一國兩制』下尋思」,九十年代月刊,香港:總332期,1997年,頁16-17。李鵬飛,「一國兩制與高度自治」,經濟導報,香港:第2463期,1996年,頁5-6。
宋國誠,「檢視回歸後的香港政經情勢」,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1卷第4期,1997年,頁163-176。宋立功,「回歸兩年看特區政治體制的結構性缺陷」,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第23卷第5期,總第269期,1999年,頁36-39。
宋立功,「權力政治下的新雙城記──誰能保證香港明天會更好?」,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第21卷第4期,總第244期,1997年,頁7-10。
宋立功,「見龍在田, 何時飛龍在天 ── 急遽蛻變中的香港制度整合挑戰」,信報財經月刊,香港:第19卷第9期,1995年,頁64-66。
林鍾沂,「香港未來特區政府與中共中央的關係」,中共研究,台北:第31第4期,1997年,頁112-119周漢欽,「評『香港跨入新紀元的腳步--『一國兩制』的最初實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10期,2001年,頁123-130。金耀基,「一國兩制:一個在驗證中的構想」,明報月刊,香港:第29卷7期,1994年,頁20-25。
金耀基,「九七回歸與『一國兩制』」,二十一世紀,香港:總第41期,1997年,頁12-14。施漢榮,關於「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幾點思考,經濟導報,香港:總2523期,1997年,頁26-27。
韋名,「香港技術官僚的特色──從終審庭危機看香港文官制度」, 開放雜誌,香港:總第147期,1999年,頁60-61。
徐澤榮,「『一國兩制』的兩個思想來源」,明報月刊,香港:第32卷第3期,1997年,頁12-14。
翁松燃,「中國的香港:初評『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律制度』」,二十一世紀 ,香港:總第3期,1991年,頁8。
陳弘毅,「一國兩制中的兩個法制」,廣角鏡,香港:第297期,1997年,頁10-14。
陳力生,「香港首屆立法會選舉簡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5期,1998年,頁3-4 。許宗力,「從行政與立法的分際談府會關係」,台灣法學會學報,台北:第17卷,1996年,頁364-374。
郭錫嘏,「東方明珠跨進新歷史命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9期,1987年,頁4-15。張辰龍,『一國兩制』與香港的憲政民主」,二十一世紀,香港:第48期,1998年,頁142-150。張虎,「一國兩制與法律衝突之研究」,東亞季刊,台北:第25卷2期,1994年,頁23。張虎,「中共的香港政策」,東亞季刊,台北:第25卷4期,1994年,頁33。張賽娥,「人大解釋居權,力保一國兩制」,資本雜誌,香港:第139期,1999年,頁22-24。
張媁雯,「『一國兩制』與『香港模式』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1卷第4期,1985年,頁50-60。
梁玉英,「香港立法局直選與民主派的發展前途」,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0卷第11期,1992年,頁37-47。梁玉英,「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芻議,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9卷第4期,1996年,頁57-69 。梁玉英,「香港特區首屆區議會選舉及選後的政黨生態」,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3卷第2期,1990年,頁111-128。梁永安,「從香港觀察『一國兩制』的發展」,中國評論(1998),香港:總第28期,2000年,頁69-70。
葉國謙,「從居港權看一國兩制」,經濟導報,香港:第27期,1999年,頁9-10。
黃紹汪,「關於『一國兩制』構想問題論點綜述」,新華文摘,北京:第78期,1985年,頁22。
黃偉國,「考驗香港的雙面刃」,亞洲週刊,香港:第15卷第33期,2001年,頁30。
黃漢強,「澳門『兩制』與香港『兩制』之異同」,亞洲研究,香港:第1期,1992年,頁92-96。
黃漢強,「『一國兩制』與澳門『基本法』」,亞洲研究,香港:第1期,1992年,頁21-37。楊力宇,鄧小平和平統一的最新構想,七十年代,香港:第163期,1983年,頁17-19。
鄭字碩,「香港政黨政治的發展」,明報月刊,香港:第29卷7期,1994年,頁34。
鄭宇碩、岳經綸,「『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遠景季刊,台北:第1卷第2期,1990年,頁143-172。鄭宇碩,「中英對抗與香港的管治危機」,明報月刊,香港:第29卷第3期,總339期,1994年,頁12-19。
蔡幸強,「香港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僵局」,收錄於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第25卷,1993年,頁159-172 。
劉勝驥,「唯物辯證法批判」,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29卷第4期,1986年,頁62。
劉淑惠,「行政權與立法權的合理互動關係」,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台北:第85卷,1996年,頁28-31。
劉慧卿,「香港政制民主的總結──可恥的過去,可哀的現在,可幸還有未來」,爭鳴,香港:總249號,1998年,頁33-36。
藍薔薇,「立法會選舉下看香港政局」,爭鳴月刊,香港:第275期,2000年,頁69-74。
藍薔薇,「梁錦松的背景值得注意 ── 加速走向『一國一制』的董建華時代提前到來」,爭鳴月刊,香港:總281期,2001年,頁60-61。
羅峰,「『居港權問題』全港通輸」,經濟一週,香港:總第916期,1999年,頁14。
(六)學術論文
邱垂正,過渡期中共對香港主權轉移之運作模式分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邱漢誠,中共「一國兩制」理論模式之解析與批判,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招志強,探討一九九七後香港政治與經濟的改變,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2002年。施逸銘,中共對港政策之研究:1997∼2000,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2001年。郭瑞華,論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1988年。郭俊麟,「一國兩制」在香港之法理、規範與實踐 : 1997-2000 ,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2000年。
陳德正,港、澳基本法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0年。
張守一,一國兩制與一個兩區的比較與研究,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6年。張慧瑾,中共香港政策之研究 :「一國兩制」之分析,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際關係組,1997年。康鳳,對中共「一國兩制」理論及其實踐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2年。黃舒平,從香港民主化看中共「一國兩制」政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996年。劉濂,中共「一國兩制」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1987年。劉慶元,中共「一國兩制」的政治戰略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1994年。魏嘉吟,九七之後香港政黨與政團的發展:九八年與兩千年立法會選舉的比較分析,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蕭文芳,「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1997.7-2002.6),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3年。
(七)媒體
中央通訊社(台北)
中央日報(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文匯報(香港)
自由時報(台北)
信報財經新聞(香港)
明 報(香港)
蘋果日報(香港)
聯合報(台北)
(八)網站資料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http://www.octs.org.hk/)
一國兩制論壇(http://galileo.spaceports.com/~k852c/)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網站 (http://hkupop.hku.hk)
香港社會科學網站(http://hk.geocities.com/socissue/)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中心 (http://www.info.gov.hk)
二、 英文部分
Chan, Johannes M M, H L Fu and Yash Ghai, Hong Kong''s Constitutional Debate:
Conflict Over Interpretation(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0).
Cheung , Anthony B. L.and Jane C. Y. Lee, Public Sector Reform in Hong Kong: Into
the 21st Century(HK: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1).
Ghai ,Yash, Hong Kong''s New Constitutional Order: the Resumption of Chinese
Sovereignty and the Basic Law(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1).
Ho, Pui-yin, The Administrative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gencies
1841-2002(HK: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4).
Kuan ,Hsin-chi, Siu-kai Lau and Timmothy Ka-ying Wong,Out of the Shadow of
1997? (HK: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2).
Lau ,Siu-kai,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Hong Kong(HK: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0) .
Lau,Siu-kai,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HK: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82).
Lau,Siu-kai,The First Tung Chee-hwa Administration(HK: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2).
Loh ,Christine , Building Democracy: Creating Good Government for Hong Kong,
(HK: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3).
Miners,Norman,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Hong Kong(H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Tsang,Steve,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HK: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HK: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