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2)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12 02: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旻渝
研究生(外文):Min-yu Huang
論文名稱:旅行業品牌權益衡量指標之建構
論文名稱(外文):The Establishment of Brand Equity Measure Index for Travel Agency
指導教授:許安琪許安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An-chi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公共關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中文關鍵詞:品牌權益旅行業德爾菲法
外文關鍵詞:brand equitythe travel agencyModified Delph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3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品牌權益(Brand Equity)近幾年成為評估品牌價值的一項新興概念,品牌的無形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探討品牌權益除了能更精準估算品牌的價值外,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提昇行銷預算的效率。但品牌價值並非恆久不變,會隨著環境變遷,消費者趨勢,而不斷修正,深受全球環境與國際情勢影響極深的旅行業更是如此,以往品牌權益衡量指標又未必能適用所有產業,品牌權益研究應適人、適物、適地、適時的以各種不同面向進行深入探討,因此建構旅行業品牌權益衡量指標,即為本研究的主要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推論旅行業品牌權益可能的組成構面與衡量指標,再透過旅行業專家學者,以修正式德爾菲法之問卷調查方式,透過信度檢測、敘述統計上的平均數與四分位差,建構出旅行業品牌權益七大構面及十六項衡量指標,其中在以顧客認知為基礎分類中,旅行業的品牌經營者須更重視品牌知曉建立好口碑、主觀的高品質認知、主觀的領導地位與受歡迎程度及滿意度等四項衡量指標;在財務面觀點分類中,財務結構健全衡量指標,其重要度勝過其他品牌專業資產,其次是電子商務程度良好,再其次則是通路覆蓋率。而以顧客認知為基礎,品牌經營者須更重視旅行業核心價值,即包含優良的產品企劃與建立業務專業服務。
Brand equity has become an emerging concept to measure brand value in recent years. The intangible value of the brand is getting more attention, not just because brand equity is able to measure brand value accurately, but can also be used to enhance the marketing spending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 brand value varies by the glob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umer trend and hence is keeping redefined over the time that deeply affects the travel agency. Therefore, how to establish the measure index of brand equity in travel agency is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thi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Modified Delphi, the brand-equity concept, seven asset dimensions that underlie brand equity and sixteen measure indexs for travel agency are concluded. For the cognitive customer-based, brand manager shall put more emphasis on Brand Awareness, Perceived Quality, Leadership/Popular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financial equity of the brand they must be more attention brand’s financial performance, E-commerce, Distribution Coverage. For the cognitive customer-based, brand manager are suggested to place more importance on the core values of the travel agency, which contains excellent product planning and business professional servic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品牌權益 12
一、何謂品牌權益 12
二、品牌權益的組成構面 14
第二節 品牌權益衡量指標 22
一、Aaker的品牌權益衡量指標及其相關 22
二、實務上的品牌權益衡量指標 27
第三節 旅行業 35
一、旅行業的定義 35
二、旅行業的類型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修正式德爾菲法 38
一、修正式德爾菲法應用於本研究之原因 38
二、修正式德爾菲法施測步驟 40
三、修正式德爾菲法專家之選取 42
四、修正式德爾菲法問卷設計 45
第二節 指標建構分析圖 4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第一節 信度分析 47
一、多題項信度分析 49
二、單一題項信度分析 51
第二節 修正式德爾菲法調查結果分析 54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0
第三節 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3
附錄 79
中文部份

王一芝(2007)。〈第三代旅遊進化論 慢遊〉,《遠見雜誌》,253。

丘婉儷(2006)。《利用修正式德爾菲法建立管理本體論之關係運算子-以主生產排程規劃為例》。成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雲驄、湯宗勳譯(1998)。《品牌行銷法則-如何打造強勢品牌》。台北:商周出版。(原書Aaker, D.A.﹝1995﹞.)。

邱顯皓(2008)。《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旅遊業發展階段之研究》。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英杰(2005)。《旅行業品牌形象、品牌權益與購買意願間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心喬(2007)。《台灣消費性雜誌經營模式與未來十年合宜性之預測》。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忠(1994)。《大陸觀光現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林琬理(2008)。《品牌價品牌價值與媒體報導之關係-以觀光相關行業為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良如(2005)。《影響品牌全球化、當地文化象徵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順慶(2006)。《台灣品牌競爭力》。台北:天下雜誌。

洪國馨(2010)。《武器系統循「軍售」或「商購」決策關鍵因素研究 -以空軍直升機採購案為例》。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胡政源(2006)。《品牌管理: 品牌價值的創造與經營》。台北:新文京開發。

柯智富(2009)。《旅行業核心資源對品牌權益影響關係之研究》。高雄餐旅學院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旅行業管理規則(2010修正)。

徐世同譯(2008)。《策略品牌管理》。台北:華泰。(原作者Keller,K.L.)

莊雅婷(2009)。〈燦星挖角天喜大將 搶日本線龍頭〉,《商業周刊》,1136:62。

容繼業(1996)。《旅行業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陳嘉隆(2010)。《旅行業的經營與管理》。台北:華立圖書。

陳振燧〈1996〉。《顧客基礎的品牌權益衡量與建立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怡儒(2005)。《套裝旅遊消費者選擇旅行社影響因素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瑜(2010)。《我國觀光發展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RDEC-RES-098-008)。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貽斌(2008)。《甲種旅行業主題旅遊產品差異化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建豪(2007)。〈台灣旅遊大調查 年花3402億旅遊,27.1%想住帆船飯店 〉,《遠見雜誌》,253。

許譽勝(2008)。《台灣中小型軟體公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單小懿、徐銘志(2010)。〈玩出九千億 陸客蝴蝶效應──觀光產業起飛!〉,《商業周刊》,1193:92。

發展觀光條例(2009修正)。

傅文成(2006)。《國防部媒體公共關係活動規劃指標之建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顯筑(2008)。《技職體系觀光教育校外實習規劃作業指標之建構-以四技旅運管理系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元祥(2005)。〈旅遊三霸天搶食4000億商機〉,《遠見雜誌》,228。

楊明賢、劉翠華(2008)。《觀光學概論》。台北:揚智。

楊婷貽(2006)。《資訊素養評估指標之研究-以管理學院學生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鄭玉世(2013)。《品牌策略、品牌形象、顧客忠誠度與品牌權益之研究-以手機產業為例》。臺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

劉琬菁(2014)。《顧客的體驗行銷、品牌權益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酷聖石冰淇淋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春輝(2008)。《記者眼中的軍人形象?以德爾菲法建構軍人形象指標之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薄喬萍(2010)。《信度與效度》。台北:東華。

曠文琪(2007)。〈台灣旅遊產業 二次革命吹號〉,《商業周刊》,999:90。

顏正豐(2007)。《台灣地區綜合旅行社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躉售業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蘇欣儀(2002)。《電視媒體品牌權益衡量指標之建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Aaker,D.A. (1991) . Managing Brand Equity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aker,D.A. (1996) . Building Strong Brands ,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Berry,L.L.(2000) . Cultivating service brand equity .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8(1),128-137.

Douglas,A.C. , Mills J.E. & Phelan,K.V.(2010) . Smooth sailing?: Passengers' assessment of cruise brand equity .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7,649–675.

Das,S. , Stenger,C. & Ellis,C.H.(2009) . Managing tomorrow ’ s brands:Moving from measurement towards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brand equity .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 26 – 38.

Gill,M.S. & Dawra.J.(2010) . Evaluating Aaker' s sources of brand equity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brand image . Journal of Target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for Marketing,18, 189-198.

Hollis,N.(2005) . Ten years of learning on how online advertising builds brands . Journal of Routeristing Research.

Keller,K.L.(1993) . Conceptualizing,measuring,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 Brand Equity . Journal of Marketing.57, 1–22.

Keller,K.L.(2001) . Build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 Marketing Management,10(2),14-20.

Keller,K.L.(2009) . Building strong brands in a moder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15,139–155.

Kaynak,E.& Zhou,L.(2010) . Special issue on brand equity, branding, an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n emerging markets .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23,171–176.

Kimpakorn,N. & Tocquer,G.(2010) . Service brand equity and employee brand Commitment .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24,378–388.

Kapareliotis,L. & Panopoulos,A.(2010) . The determinants of brand equity . Managerial Finance,36.

M ’ zungu, M. & Merrilees,B. & Miller,D.(2010) . Brand management to protect brand equity: A conceptual model .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17, 605-617.

Oyedeji,T.A.(2010) . The credible brand model: The effects of Ideological congruency and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on news credibility .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54,83.

Priluck,R. & Till,B.D.(2010) . Comparing a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scale with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n examining consumer responses to brands .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17, 413-428.

Rahman,K.A.M., Areni,C.S.& McDonald,P.(2009) . Is the company the only meaningful brand for services ? .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17, 197-206.

Raggio,R. & Leone,R.(2007) . The theoretical separation of brand equity and brand valu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c planning .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14, 380 - 395

Raggio,R. & Leone,R.(2009) . Chasing brand value: Fully leveraging brand equity to maximise brand value . Brand Management,16 , 248-263.

Samli,A.C.& Fevrier,M.(2008) . Achieving and managing global brand equity: A Critical Analysis .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 21, 207 -215.

Villarejoi,A.F & Sa’nchez,M.J(2005) . The impact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and price promotion on brand equity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aculty.

Wang,X.&Yang,Z.(2011) . The effect of brand credibility on consumers' brand purchase inten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brand awareness and brand image . 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23,177-18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