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王志益及吳玉女 (2001),《析論營利事業欠稅型態及其因應之道》,中區國稅局研究發展報告,頁4。
尤登石、陳富美及何秀華等3 人,(2005),《在如何有效確保租稅債權之行使》, 財政部臺灣省中區國稅局94 年度稅務研究選集。
江敏雄 (1997) ,《從法律觀點談欠稅之清理》,稅務旬刊,第1642期,頁17~19。李 瑛、陳美萍(2006),《加強欠稅清理之研究》。台北:臺北市政府員工平時
自行研究報告。
李佳甯 (2006),《公法上金錢給付行政執行相關實務問題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邱家永、江曉青 (2012) ,《如何提升欠稅清理徵起績效之研究》,財政部中區國稅局101年度稅務研究發展報告。
林進富,孫迺翊(1996),《論限制欠稅人或欠稅營利事業負責人出境之適法性》,《實用稅務》,第 262 期,頁24-27。洪興聰 (2010) ,《滯欠稅捐稽徵執行力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施正文 (2002) ,論征納權利-兼論稅權問題。中國法學,第6期,頁144~154。
陳雁月 (2011) ,《欠稅執行與管理之研究》, 高雄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陳炎輝,淺論稅捐限制出境事件之法律關係,152 期專題。
陳欽賢 (2000) ,《公司清算的程序及欠稅的處理》,全國律師7月號,頁24。張哲榮 (2006) ,《論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中行政執行處之地位》,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第1頁,第102頁。張則堯 (1988),《財政學原理》。中國經濟月刊社出版。
張守文 (2003),稅法原理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黃淑瑜,《公司組織解散清算與稅捐保全關係之研究》,財政部九十年度研究發展專題報告,頁19-23。
黃柏青(2007),《從基本權保障論稅捐保全制度》,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黃士洲(2008),《法人欠稅限制出境對象之探討-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5年訴字26475號及3352號判決簡評》,《財稅研究》,40(2),頁94-113 。鄭敏珠(2004),《我國地方稅欠稅問題的實證研究》,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文邦(2010),《臺灣所得稅欠稅之決定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程碩士論文。
葛克昌(2005),《行政程序與納稅人基本權》。台北:翰蘆出版。
劉維平 (1977) ,《欠稅清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謝嘉玲 (2011) ,《北區國稅局限制出境與禁止處分登記與稅捐徵起關連性之關係》,元智大學經營管理所碩士論文。謝長宏及林達聰 (1989) ,《欠稅清理程序之檢討與改進》,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專題報告,頁62。
羅彩鳳 (2008) ,《我國所得稅欠稅問題實證研究》,逢甲大學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二、 英文部分
1. Herber, B. P. (1975), Modern Public Finance: The Study of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3ed, R. D. Irwin.
2. Deboer, L. and J. Conrad (1988a), Do High Interest Rates Encourage Property Tax Delinquency? National Tax Journal, 41(4), 550-560。
3. Deboer, L. and J. Conrad (1988b), Rural Property Tax Delinquency and Recession in Agricul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70(3), 553-559。
4. Miki Y. (2002), Tax Reform and the Board of Audit, Board of Japan, http://www.jbaudit.go.jp/kanre/gar/english/articlt/e09d02.pdf.
5. Sternlieb, G. and R. W. Lake (1976), The Dynamics of Real Estate Tax
Delinquency, National Tax Journal, 29(3), 26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