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台灣區電子遊戲機協會(1995),電子遊樂事業民意調查報告,台北。
中華民國台灣區電子遊戲機協會:(2011、5月)台北世貿中心,數位內容產業新思維新視野論壇。
台灣數位休閒娛樂產業協會:(2011、5月)台北世貿中心,數位內容產業新思維新視野論壇。
林培淵(2007)。線上遊戲玩家成癮行為之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
拓璞產業研究所 (2004)遊戲產業白皮書,TRI產業專題報告7,台北:拓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柯育睿(2008)。台中市電子遊戲機廠管理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婁方灝(2006)。遊戲產業未來情境發展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莊克仁(2006)。現階段我國遊戲機業者與線上遊戲業者商業模式及行銷策略之比較研究。傳播管理學刊,7(2),頁131-150。馮嘉玉(2003):國中學生電玩遊戲使用經驗、成癮傾向及其自覺健康狀況之研究。
張寶誠 (2010)公協會跨越時代的積極作為。
張國進 (2012)公協會草擬非屬電子遊戲機台經營自治管理公約。
黃小秋 (1996)我國電動玩具遊藝場業管理制度與其問題癥結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7期,頁6-9。陳櫻琴(1997)。電玩業的黃昏-論電玩管理法令及實務。月旦法學雜誌,第31期,頁75-79。
陳冠宇(1999)。電子娛樂軟體市場研究。台北市:資策會
陳碧芬(2011)。中時電子報11月6日,瓊斯:博弈是經濟成長的引擎。
趙文聰(2002)。電子遊戲場業管理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碩士論文。經濟部商業司(2010)。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解釋會編。
經濟部數(2005)。數位內容新世紀。
經濟部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辦公室:(2007.2011)數位內容產業年鑑。
楊棠安(2004)。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為例。
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孟明(2005)。台灣中小型遊戲公司的策略地圖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在 職專班碩士論文。蔡震榮(1996)。我國電動玩具管理之探討,台北,月旦法學雜誌第17期。鐘元水(2003)。遊戲機產業商業模式探討-台灣系統廠商及IC設計業之價值創造,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參考網站
工業局軟體產業通訊, http://it.moeaidb.gov.tw/sinet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newmops.tse.com.tw/
日商環球訊息有限公司http://www.giichinese.com.tw
中時電子報 http: //tech.chinatimes.com
正視遊戲產業 tp://www.yzu.edu.tw/E_news/287/firstnews/1.htm
台灣電玩雜誌資訊網http://www.taiwanslot.com.tw
百日編輯http://www.unglobalcompact.org/Languages/chinese/principles.html
投幣遊戲機發展史 http://info.toys.hc360.com/2007/01/05081942878-5.shtml
社會責任國際標準體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2009年4月。http : //cdnet.stpi.org.tw/techroom.htm)。
情報站電玩雜誌資訊網http://www.agisgame.com.tw.
鈊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igs.com.tw
智網 http://www.itis.org.tw ITIS
資策會http://www.iii.org.tw/
資訊市場情報中心,http://mic.iii.org.tw/ .MIC
電子遊戲的發展史http: //blog.yesky.com/76/polldoris123/1659576.shtml
電玩新聞http://www.yzu.edu.tw/E_news/287/firstnews/1.htm
遊藝風全球電玩資訊網http://www.chinaamuse.com
遊戲時代-設計與文化特展http://www.game-on.com.tw/ GAMEON
遠見雜誌http://tw.news.yahoo.com./060506/33v74/0.html
遠見雜誌http://tw.news.yahoo.com/060506/132/33v74/0.html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