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7 19: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鈺仁
研究生(外文):Yu-jen Chiu
論文名稱:大悲咒法相造形分析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Graphic Style in the "Da Bei Zhou"
指導教授:陳木杉陳木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u-sha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語意造形意象大悲咒法相
外文關鍵詞:SemanticDa Bei Zhous&apos&aposBuddhist StatuesForm Im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9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任何宗教信仰的產生與發展,深受自然、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反映出人類和自然環境間的適應與文化的傳承,因宗教信仰與人類生活具密不可分的關係,國內以佛教藝術題材的相關論文也陸續形成。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悲咒中的八十八尊法相的圖像造形,以佛教圖像學為依據,將八十八尊法相有系統地加以分類為佛部類別共有七尊、觀音部類別共有十五尊、菩薩部類別共有二十五尊、明王部類別共有三尊、天部類別共有二十四尊、羅漢部類別共有十一尊。再者,將抽樣選取出佛部類群的阿彌佗佛相、觀音部類群的白衣觀世音菩薩相、菩薩部類群的地藏菩薩相、明王部類群的軍吒唎菩薩相、天部類群的四大天王相與羅漢部類群的阿難尊者相為研究對象,以索緒爾記號的組成作分析與探討。最後,將此六尊法相做問卷調查,藉以了解群眾對法相的感覺認知。
 
  經由統計分析,發現群眾對於大悲咒法相造形意象感覺分析,以吉祥的、福德的、尊貴的與驅惡的形容詞語意,最能代表大悲咒法相造形意象之感覺。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年齡層的受測者對法相在感覺認知是有差異的,雖然擁有相同意象,但是感覺程度並不相同。至於從受測者的性別做區分,對法相在感覺認知的差異顯著性並不明顯。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y faiths which are deeply affect the natural,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other factors. It can reflect to the human adopt the nature environment and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Becaus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aith and human life is inseparable, there are many Buddhism art themes that have been present.
 
  This research is discussing the modeling of eighty-eight Buddhist statues. It based on the Buddhist statues classification which is classified these eighty-eight statues systematically to seven Buddhist statues, fifteen Guanyin statues, twenty five Bodhisattva statues, three Ming Wang styles, twenty four Tian styles, and eleven Luo Han styles. Furthermore, we sample the Buddhist statues.Besides, Guanyin statues, Bodhisattva statues, Si Da Tian Wang statues and A Nan Zun Zhe statues as our object of this study and use the composition of F.Saussur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It utilize questionnaires survey for these six Buddhist statues that can understand the feeling of the public.
 
  By statistical and analysis, it can find the publics'' feeling such as auspicious and honorable to present the Da Bei Zhous'' Buddhist statues. As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found that the testers of different age levels feel to the Buddhist statues are difference in cognition. Although their meanings are the same, but their feeling are not. Distinguishing sex from testers, the feel of cognitive difference is not obvious for the statues.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與動機...1
1.2 研究目的...2
1.3範圍與限制...2
 
第二章 文獻探討...3 
2.1大悲咒的源起與形成...3
2.2大悲咒的句相解說...6
2.3大悲咒法相的源流...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19
3.1研究方法...19
3.2研究架構...21
3.3研究流程圖...21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23
4.1大悲咒法相之分類...23
4.2大悲咒法相造形之分析...35
4.3大悲咒法相之意象分析...46
 
第五章 結論...65
 
參考文獻...67
附錄一...69
1.中華創價佛學會編譯,1998,佛教哲學大辭典,正因文化事業,頁1068。
 
2.王亭之,1994,王亭之說觀世音與大悲咒,台北,時報文化。
 
3.杉浦康平,1998,亞洲的圖像世界萬物照應劇場,台北,雄獅圖書。
 
4.東徽妙蓮寶香附設蓮池淨苑,2004,佛說阿彌陀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東徽妙蓮寶香附設蓮池淨苑。
 
5.林光明,1994,大悲咒研究,台北縣,迦陵,頁483。
 
6.曼陀羅室主人,2004,觀世音菩薩的故事,台中,好讀。
 
7.許景華, 2006,神話與神化-化身救度之圖像思想與象徵觀照,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8.郭祐孟,1994,臺南法華寺的佛教藝術及其源流考,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98。
 
9.郭祐孟,1997,〝臺南法華寺「大悲出相」彩繪相關問題試探 (下)〞,美育,頁43。
 
10.郭祐孟,2000,〝大悲觀音信仰在中國〞,覺風,第30期。
 
11.郭祐孟,2006,〝台灣的「大悲出相」美術〞,普門,第237、238、239期。
 
12.陳秀雯,2004,臺灣廟宇門神之視覺傳達設計研究-以台南地區為 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4、26。
 
13.陳清香,1995,羅漢圖像研究,台北,文津。
 
14.陳清香,2007,〝大悲觀音法門與大悲出相〞,慧炬,第521期,頁3-8。
 
15.普音誦經會,1990,大悲心陀羅尼經,台南,天祥,頁6-8、頁15-17。
 
16.菩提蘭若,2006,大悲心出相陀羅尼經,台北,世華國際。
 
17.覃保明,1984,觀音慈顏百像,台北,常春樹書坊。
 
18.黃國煜,2009,圖解世界宗教,好讀。
 
19.楊誌雄,2007,台灣現代陶藝中造形陶造形元素特徵研究,南華大學應用藝術與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管倖生, 2008,設計研究方法,全華科技。
 
21.賴傳鑑,1980,佛像藝術東方思想與造形,藝術家。
 
22.羅伯特‧比爾,2007,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台北,時報文化。
 
23.釋聖印,1959,大悲咒講解,台中,慈明。
 
24.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佛光大辭典第三版名相釋文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detail.asp?DINDEX=9115&DTITL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