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7 06: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亞屏
研究生(外文):Yea-Pyng Chou
論文名稱:具多種裂縫模式之Timoschenko軸旋轉振動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Vibration analysis of a rotating Timoschenko shaft with multiple cracked modes of loading
指導教授:王有任
指導教授(外文):Yeou-Renn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5
畢業學年度:83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裂縫轉軸Timoschenko 軸Ⅱ和Ⅲ裂縫負載模式
外文關鍵詞:Rotating Cracked shaftTimoschenko shaftⅡ and Ⅲ mod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3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在探討表面側向裂縫,對轉軸自然振頻的影響,作法是先由裂縫模型
,計算出由裂縫引起的局部柔度矩陣,接著再建立質量均佈連續軸模型,
推導轉軸運動基本方程式,此方程式為位置和時間均為4階之偏微分方程
,在假設線性彈性保守應力場條件下,轉軸之自由振動為某一個自然振頻
的諧和振動,因此利用變數分離法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Variables),可得到運動方程式之解,為自然振頻λ及位置S之函數.再
將裂縫處局部邊界條件與其他邊界條件一同代入運動方程式,得到一組包
括20個齊性方程式的聯立方程組,令此聯立方程組之係數矩陣行列式值為
零,即可求得裂縫轉軸系統特徵方程式,為自然振頻、相對裂縫深度、裂
縫位置和轉速的函數.利用Mathematica數學軟體處理後,得到不同裂縫
深度的自然頻率頻譜圖、自然頻率變化對相對裂縫深度與裂縫位置圖,以
及自然頻率變化對相對裂縫深度與轉速圖.結果顯示轉軸因裂縫的出現,
其自然頻率分佈會移往低頻方向;第一個自然振頻隨著裂縫增大逐漸降低
,且降低幅度,與裂縫位置有關,裂縫愈接近軸中央降幅愈大;扭矩對裂
縫轉軸側向和彎曲自然振頻存有影響,尤其是對於出現小裂縫的低速轉軸
,其第一和第二個自然振頻,較高轉速和大裂縫轉軸高,而且轉速和裂縫
深度增加至某一值後,不同裂縫深度的自然振頻變化對轉速關係又趨一致
,由數值分析結果,可推論扭矩對裂縫轉軸之影響,只在低轉速和小裂縫
深度下,才較為明顯.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