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4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12: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佳龍
研究生(外文):Wu, Chia-Lung
論文名稱:從國際私法之觀點論網路著作財產權之侵害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ternet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n th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指導教授:陳榮傳陳榮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Rong-Chw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一般生組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網路侵權行為點對點傳輸國際裁判管轄權
外文關鍵詞:Internet Copyright InfringementP2PJurisdi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91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網路世界的興起,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這其中又以網路下載對於人們的生活影響最為重大。網路世界的傳輸往往於一轉瞬間完成,其中所生的法律效果為何,有其重要性存在。所以,本文試圖從網路著作權所生之相關問題,就國際私法上的角度來加以討論。
在本文中首先先對於網路與著作權之間的關係為何加以探討,主要是針對網路法的問題作討論。有關於此部份是在國家管理、網友自我管理、或是用國際條約來加以拘束討論,並且對於其優缺點都有加以介紹與說明。
在文章的第二部份則是對於網路著作權的管轄權部份作討論。有關於管轄權,先就美國法上面的相關判決作討論。之後在從這些判決中得出原則,來探討這些原則的可行性。然後再回到我國法上面來討論我國有關於這方面管轄權的規定,是否有引進美國法理論之必要。在這個部份,主要是針對有關Zippo標準的合適性作討論,並且將正反兩說的看法加以羅列,而對於此標準在我國適用的可能性加以研究。
在第三個部份則是針對準據法的部份作討論。相同的也是從美國法的部份先討論起,討論有關美國法對於此種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處理方式為何,主要是討論有關於域外效力之問題,另一方面也有提到有關於實體法方法的看法。從這些看法中再回頭過來看我國現行法的困境為何,以及修正草案的規定是否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問題。
在最後結論的部份,主要是對於國際裁判管轄權與準據法的相關問題提出看法,並且以修正草案為基礎的前提底下,來對於本篇論文做出結論。希望在最後的地方可以總結前面的幾個章節相關問題,企圖解決有關於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情形。
When the internet arises, it changes everyone’s life.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download affect our life the most. The internet world’s transmission often complete in a short time, and how about the effect of that has its value. So from the question about the internet copyright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at in the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way.
Firs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erm between internet and copyright; mainly discuss the cyber law question. About this is nation base、browser’s self-regulation、or international treaty and then talking about their interest and defect.
In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personal jurisdiction of internet copyright. First discover the judgment of personal jurisdiction in the U.S. In these cases I collect some principle and talk about their feasibility. Then turn to our national law’s stipulation discusses weather we should import these principle or not. In this part mainly focuses on the feasibility of Zippo standard and list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opinion to think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import this standard.
Third, I discuss the question of choice of law. In the same way, starting from the U.S. law, and watching how they treat the internet copyright tort. This part I mainly talk about issue of extraterritoriality, on the other hand, I also mention the substantive law method. From these points I come back see our difficult position and weather the draft amendments can fix these problems.
Finally, I mention about personal jurisdiction and choice of law in my opinion, and based on the draft amendments to make the final submission. And I hope I can solve all above problems of internet copyright tort in this part.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之流程與架構 3
第二章、著作權與網路之關係 7
第一節、著作權之定義與內容 7
第二節、網路之基礎論述 9
第一項、概述 9
第二項、國家基礎之論述 11
第三項、虛擬獨立之論述 14
第四項、虛擬國際之論述 17
第五項、線上法庭之提出 20
第一款、第一步:借用自商標解決的概念 20
第二款、第二步:融合商標權爭端解決的概念到著作權 22
第一目、初步表面證據 22
A、所有權人 22
B、侵害行為 22
第二目、管轄權 23
第三目、賠償 23
第三款、利益 24
第四款、缺點 24
第六項、小結 25
第三節、網路著作權之簡介 25
第一項、網路著作權之定義 25
第二項、網路著作權之種類 26
第一款、電腦程式著作權 26
第二款、多媒體著作權 27
第三款、其他 28
第三項、網路著作權侵害之類型 28
第一款、概述 28
第二款、重製權之侵害 29
第三款、公開傳輸權之侵害 32
第四款、散布權之侵害 33
第五款、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例外-合理使用 34
第三章、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裁判管轄權 37
第一節、概述 37
第一項、國籍主義 38
第二項、住所主義 38
第三項、英美法系 38
第二節、美國法關於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管轄原則 39
第一項、傳統管轄之見解與擴張 39
第一款、傳統對人管轄:國際鞋業標準 39
第二款、最低度接觸原則 41
第三款、長臂法案之適用 43
第二項、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管轄爭議 44
第一款、網路上的對人管轄:Zippo標準 44
第二款、Zippo標準的反思 47
第三款、相關爭議分析 50
第一目、Grokster案件 50
A、案件事實 50
B、法院判決 52
C、管轄權之討論 55
第二目、Capitol Records案件 55
A、案件事實 55
B、紐約上訴法院判決 57
C、紐約普通判例法著作權的長臂原則 60
第三目、Allofmp3事件 62
A、背景事實 62
B、Allofmp3的對人管轄:Zippo標準的適用 63
第四款、小結 64
第三節、國際公約之新方向 65
第一項、簡介 65
第一款、國際著作權法草案 67
第二款、國際著作權保護協定草案 67
第二項、管轄權的決定 68
第三項、小結 72
第四節、我國法關於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管轄原則 73
第一項、涉外管轄的原則 73
第一款、普通審判籍 74
第二款、侵權行為之特別審判籍 75
第二項、涉外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管轄 75
第三項、現行法之問題 76
第四項、實務之看法 77
第五節、小結 78
第四章、網路著作權侵權行為之準據法 83
第一節、概述 83
第二節、美國法現況與展望 83
第一項、概說 83
第二項、歷史背景 84
第三項、相關爭議分析 87
第一款、Grokster案件 87
第二款、Capitol Records案件 87
第三款、Allofmp3事件 88
第一目、概述 88
第二目、第九巡迴法院限縮解釋的準據法政策 89
第三目、第二巡迴法院的擴張解釋的準據法政策 91
第四目、準據法學說適用於Allofmp3 93
第五目、現實上的解決方式 93
第四項、相關問題之討論 94
第一款、輔助侵權行為之定性問題 94
第二款、域外效力之討論 95
第三款、強制授權之提出 99
第一目、由美國國會委員會決定授權 100
第二目、著作權人可以請求版稅 100
第三目、合理計算版稅 101
第四款、實體法方法之提出 102
第一目、基礎的方法 103
第二目、實體法方法的適用 107
第三目、國際著作權制定上之優點 112
第四目、相關爭議 114
A、確定性 114
B、正當性 117
C、偏向固有的國際訴訟本質 118
第六款、網路與各國著作權法之權衡 118
第一目、美國與其他較低開發國家之高度緊張關係 118
第二目、外國嚴重批判的美國著作權政策 120
第三目、轉移大眾對國內著作權議題的注意 122
第七款、網路定界之可能性 123
第三節、國際公約之新方向 125
第一項、概述 125
第二項、準據法的尋找 125
第三項、小結 128
第四節、我國法現況與展望 130
第一項、概述 130
第二項、著作權法最新修法內容 131
第一款、草案內容 131
第二款、現行條文 134
第三款、小結 137
第三項、侵權行為的準據法 138
第一款、現行法 138
第二款、實務見解 142
第三款、修正草案 142
第一目、條文簡介 142
第二目、修正條文之優缺點 144
第五節、小結 146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53
參考文獻 159
一、中文部份(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列)

(一)專書論著

1.柯澤東,國際私法新境界-國際私法專論,元照出版社,民國95年9月。
2.馬漢寶,國際私法總論,自版,民國86年12版。
3.章忠信,著作權法逐條釋義,五南出版社,民國96年3月。
4.章忠信,線上音樂與影片之著作權問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民國97年3月。
5.陳隆修,2005年海牙法院選擇公約評析,五南出版社,民國98年1月。
6.陳隆修,國際私法管轄權評論,五南出版社,民國75年11月。
7.陳曉慧,網際網路與著作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民國96年2月。
8.曾陳明汝,國際私法原理(續集)-各論篇-,學林出版社,民國92年6月再版。
9.賴來焜,當代國際私法學之構造論,新學林出版社,民國90年9月。
10.賴來焜,基礎國際私法學,三民書局,民國94年10月。
11.羅明通,著作權法論(I),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出版,民國91年四版。
12.劉鐵錚、陳榮傳,國際私法論,三民書局,民國96年三版。
13.謝銘洋等合著,著作權法解讀,元照出版社,民國94年5月二版。
14.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社,民國97年9月。

(二)期刊論文

1.李復甸,著作權準據法之研究,超國界法律論集──陳長文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三民書局,民國93年11月。
2.李復甸,網際網路虛擬空間之民事管轄,私法學之傳統與現代—林誠二教授六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社,民國93年
3.吳光平,當事人意思自主原則、準據法之約定與規避法律,法學新論,第三期,民國97年10月。
4.吳光平,國際私法上國際裁判管轄發展之新趨勢,軍法專刊第53卷第3期,民國96年6月。
5.吳光平,國際裁判權的決定基準──總論上方法的考察,政大法學評論,第九十四期,民國95年12月。
6.沈宗倫,論數位暫時性重製於著作權法之法律評價-兼以重製權的新詮釋評我國相關立法,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4期,民國97年4月。
7.林倩夷,網域名稱爭議類型之各國立法例與美國最新案例發展,萬國法律,第116期,民國90年4月。
8.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民國91年10月。
9.陳榮傳,網際網路行為之涉外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民國91年5月。
10.陳榮傳,虛擬世界的真實主權,月旦法學雜誌,第77期,民國90年10月。
11.陳曉慧,公開傳輸及其合理使用,科技法律透析,第16卷第8期,民國93年8月。
12.許耀明,國際智慧財產權訴訟之國際管轄決定、準據法選擇與法律適用之問題,國際私法新議題與歐盟國際私法,五南出版社,民國98年4月。
13.許耀明,歐盟國際私法最新法展──簡評2007歐盟關於非契約債務準據法864/2007號規則(羅馬規則Ⅱ),國際私法新議題與歐盟國際私法,五南出版社,民國98年4月。
14.張凱娜,從網路音樂的重製權侵害談網路音樂的規範,中原財經法學,第十七期,民國95年12月。
15.盛毅,從VIACOM公司與YOUTUBE著作權侵權訴訟分析美國DMCA 512 之法律適用疑義,智慧財產權月刊,第120期,民國97年12月。
16.黃惠敏,安全港真的安全嗎?-從美國DMCA第512條安全港條款看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之設計,萬國法律,第153期,民國96年6月。
17.蔡明誠,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問題,台灣法學會學報,第19輯-網路與法律研討會專輯,民國87年11月。
18.蔡明誠,數位時代著作權相關法律及管理問題之探討,國家政策季刊,第2卷第1期,民國92年3月。
19.蔡華凱,美國涉外民事訴訟之對人管轄總論,超國界法律論集──陳長文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五南出版社,民國93年11月。
20.蔡蕙芳,數位時代個人使用之刑罰問題—兼評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二年度訴字第二一四六號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98期,民國96年8月。
21.蔡馥如,契約與網路管轄權,萬國法律,第116期,民國90年4月。
22.賴文智,著作物重製設備補償金收取制度之研究,智慧財產權月刊,第85期,民國95年1月。
23.顏妃琇;廖家宏,論「散布權」的相關問題,法令月刊,第55卷第8期,民國93年8月。
24.蕭宏宜,從DMCA看P2P的法律責任問題,科技法律透析,第20卷第2期,民國97年2月。
25.羅明通,P2P傳輸技術、產業價值暨美台相關判決評析,科技法學評論第三卷第一期,民國95年4月。

(三)網路資料

1.法源資訊網:http://db.lawbank.com.tw/
2.司法院官方網站:http://jirs.judicial.gov.tw/
3.重灌狂人:http://briian.com/?p=5661
4.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網站,賴文智,BT種子散布的著作權爭議-P2P爭議的下一章-:http://www.is-law.com/OurDocuments/CR0050LA.pdf
5.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6.葉建良的家:http://www.clyeh.org/termsrv/termsrv.htm

(四)學位論文

1.劉思筠,《涉外網際網路民事糾紛裁判管轄權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2.羅名君,《線上音樂平台業者與音樂內容提供者的合作及營運模式探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六月。

(五)法院裁判

1.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375號判決。
2.最高法院97年台抗字第560號裁定。
3.最高法院97年台抗字第50號裁定。
4.最高法院95年台抗字2號裁定。
5.台灣高等法院96年消上字第6號判決。
6.台灣台北地方法院92年訴字第1164號裁定。
7.台灣台中地方法院89年重訴字第421號判決。

二、英文部份(依姓名字母遞增排列)

(一)專書論著

1.CARRUTHERS, JANEEN M., THE TRANSFER OF PROPERTY IN THE CONFLICT OF LAWS: CHOICE OF LAW RULES CONCERNING INTER VIVOS TRANSFERS OF PROPERTY (2005).
2.DEAZLEY, RONAN, RETHINKING COPYRIGHT: HISTORY, THEORY, LANGUAGE (2006).
3.FICSOR, MIHÁLY, THE LAW OF COPYRIGHT AND THE INTERNET: THE 1996 WIPO TREATIES, THEIR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2002).
4.GEEROMS, SOFIE, FOREIGN LAW IN CIVIL LITIGATION: A COMPARATIVE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218, (2004).
5.GOLDSTEIN, PAUL, INTERNATIONAL LEGAL MATERIAL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06 ED.).
6.HUGENHOLTZ, P. BERNT, COPYRIGHT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LEG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COPYRIGHT MANAGEMENT (2000).
7.KEOHANE, ROBERT O. &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3d ed. 2001).
8.ROSENOER, JONATHAN, CYBER LAW: THE LAW OF THE INTERNET (1997).
9.STIM, RICHA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TENTS, TRADEMARKS, AND COPYRIGHTS (2000).

(二)期刊論文

1.Allen, Aden, What’s in A Copyright? The Forgotten Right ”To Authorize”, 9 COLUM. SCI. & TECH. L. REV. 87 (2008).
2.Amadei, Xavier, Standards of Liability for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Copyright, Defamation, and Illicit Content, 35 CORNELL INT'L L.J. 189 (2002).
3.Barbosa, Roberto Garza,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Law and Litigation: A Mechanism For Improvement, 11 MARQ. INTELL. PROP. L. REV. 77 (2007).
4.Best, Timothy P., Capitol Record, Inc. V. Naxos of American, Inc.: The Persistence of Copyright on That Old Time Rock N’ Roll, 21 BERKELEY TECH. L.J. 335 (2006).
5.Camarce, Christian A., Harmo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Protec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19 PAC. MCGEORGE GLOBAL BUS. & DEV. L.J. 435 (2007).
6.Chan, Alvin, The Chronicles of Groskter: Who Is the Biggest Threat in The P2P Battle?, 15 UCLA ENT. L. REV. 291 (2008).
7.Counts, Cynthia L. & C. Amanda Martin, Libel in Cyberspace: A Framework for Addressing Liability and Jurisdictional Issues in This New Frontier, 59 ALB. L. REV. 1083 (1996).
8.Dinwoodie, Graeme B., A New Copyright Order: Why National Courts Should Create Global Norms, 149 U. PA. L. REV. 469 (2000).
9.Dinwoodie, Graeme B.,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A Vehicle for Resurgent Comparativist Thought?, 49 AM. J. COMP. L. 429 (2001).
10.Francavillo, Brandon Michael, Logic: The Ninth Circuit’s Approach to Contributor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Mandates that the Supreme Court Revisit Sony, 53 CATH U. L. REV. 855 (2004).
11.Fried, Charles, Perfect Freedom or Perfect Control?, 114 HARV. L. REV. 606 (2000).
12.Goldsmith, Jack L., Against Cyberanarchy, 65 U. CHI. L. REV. 1199 (1998).
13.Ginsburg, Jane C., Copyright Without Borders? Choice of Forum and Choice of Law fo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 Cyberspace, 15 CARDOZO ARTS & ENT. L.J. 153 (1997).
14.Hahn, Jason, Downloading The Truth: Is “Allofmp3”Legal?, 16 S. CAL. INTERDISC. L.J. 397 (2007).
15.Hambidge, Todd Ryan, Containing Onlin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Use of 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s Foreign Site Provision to Block U.S. Access to Infringing Foreign Websites, 60 VAND. L. REV. 905 (2007).
16.Keller, Mortiz, Lesson for Hague: Internet Jurisdiction in Contract and Tort Cases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the United States, 23 J. MARSHALL J. COMPUTER & INFO. L. 1 (2004).
17.Lemley, Mark A. & Reese, R. Anthony, A Quick and Inexpensive System for Resolving Peer-To-Peer Copyright Disputes, 23 CARDOZO ARTS & ENT. L.J. 1, (2005).
18.Locke, Zac, How to Save The Recording Industry?: Charge Less, 16 UCLA ENT. L. REV. 79 (2009).
19.Mayer-Schönberger, Viktor, The Shape of Governance:Analyzing the World of Internet Regulation, 43 VA. J. INT'L L. 605 (2003).
20.Mefford, Aron, Lex Informatica: Foundations of Law on the Internet, 5 IND. J. GLOBAL LEGAL STUD. 211 (1997).
21.Murphy, Susan S., Copyright Protection, “The New Economy” and the Presumption Against the Extraterritorial Application of United States Copyright Law: What should Congress Do?, 33 CONN. L. REV. 1401 (2001).
22.Netanel, Neil Weinstock, Impose A Noncommercial Use Levy to Allow Free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17 HARV. J.L. & TECH. 1 (2003).
23.Oswald, Lynda J., International Issues in Secondary Liability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45 AM. BUS. L.J. 247 (2008).
24.Parrish, Austen L., Reclaiming International Law from Extraterritoriality, 93 MINN. L. REV. 815 (2009).
25.Rieder, Christian M. & Stacy P. Pappas, Personal Jurisdiction fo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on the Internet, 38 SANTA CLARA L. REV. 367 (1998).
26.Scott, Mike, Safe Harbors Under 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9 N.Y.U.J. LEGIS & PUB. POL’Y 99 (2006).
27.Slane, Andrea, Tales, Tech, and Territorie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Globalization, and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Borderlessness on The Internet, 71-SUM LAW & CONTEMP. PROBS. 129 (2008).
28.Solley, Ted, The Problem and The Solution: Using The Internet to Resolve Internet Copyright Disputes, 24 GA. ST. U. L. REV. 813 (2008).
29.Spitz, Bradley D., Cyber-Swashbucking? The U.S. Copyright Holder’s Battle against Extraterritorial Peer-to-Peer Network Infringement in U.S. Courts will not End with Grokster, 16 IND. INT'L & COMP. L. REV. 423 (2006).
30.Svantesson, Dan Jerker B., Borders on, or Border around--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16 ALB. L.J. SCI. & TECH. 343 (2006).
31.Svantesson, Dan Jerker B., Geo-location Technologies and Other Means of Placing Borders On the ‘Borderless’ Internet, 23 J. MARSHALL J. COMPUTER & INFO. L. 101 (2004).
32.Thornburg, Robert H., Choice of Law in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The Split of Authority Between the Second and Ninth Circuits regarding Extraterritorial Application of the Copyright Act, 10 J. TECH. L. POL'Y 23 (2005).
33.Yokoyama, Dennis T., You Can’t Always Use the Zippo Code: the Fallacy of A Uniform Theory of Internet Personal Jurisdiction, 54 DEPAUL L. REV. 1147 (2005).
34.Yu, Peter K., P2P and the Future of Private Copying, 76 U. COLO. L. REV. 653 (2005).
35.Zankel, Julie, A Little Help With Sharing: A Mandatory Licensing Proposal to Resolve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Surrounding Peer-to-Peer Liability for Contributor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 The Wake of Grokster, 80 S. CAL. L. REV. 189 (2006).

(三)外國判決

1.Asahi Metal Indus. v. Superior Court, 480 U.S. 102 (1987).
2.Arista Records, Inc. v. Sakfield Holding Co., 314 F. Supp. 2d 27 (D.C. 2004).
3.Babcock v. Jackson, 12 N.Y. 2d 473 (1963).
4.Campbell v. Acuff-Rose Music, Inc., 510 U.S. 569 (1994).
5.Capitol Records, Inc. v. Naxos of America, Inc., 830 N.E.2d 250 (N.Y. 2005).
6.Films by Jove, Inc. v. Berov, 250 F. Supp. 2d 156 (E.D.N.Y. 2003).
7.Foley Bros., Inc. v. Filardo, 336 U.S. 281 (1949).
8.Erie R.R. v. Tompkins, 304 U.S. 64 (1938).
9.Gershwin Pub. Corp. v. Columbia Artists Management, Inc., 443 F.2d 1159 (2d Cir. 1971).
10.International Shoe Co. v. Washington, 326 U.S. 310 (1945).
11.In re “Agent Orange” Prod. Liab. Litig., 580 F. Supp. 690 (E.D.N.Y. 1984).
12.In re Rhone-Poulenc Rohrer, Inc., 51 F.3d 1293 (7th Cir. 1995).
13.Inset Systems, Inc. v. Instruction Set, Inc., 937 F. Supp. 161 (D. Conn. 1996).
14.Itar-Tas Russian News Agency v. Russian Kurier, Inc., 153 F.3d 82 (2d Cir. 1998).
15.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 545 U.S. 913 (2005).
16.Mecklermedia Corp. v. D.C. Congress G.M.B.H., (1998) Ch. 40 (U.K.).
17.Milliken v. Meyer, 311 U.S. 457 (1940).
18.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v. TVRadioNow Corp, 2000 WL 255989 (W.D.Pa.)(2000).
19.Neumeier v. Kuehner, 31 N.Y. 2d 121 (1972).
20.Pearce v. Ove Arup Partnership Ltd., (1997) F.S.R.. 641 (Ch.) (U.K.).
21.Pennoyer v. Neff, 95 U.S. 714 (1877).
22.Peter Starr Productions Co. v. Twin Continental Films, Inc., 783 F.2d 1440 (9th Cir. 1986).
23.Religious Technology Center v. Netcom On-Lin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c., 907 F SUPP 1361 (1995).
24.Sony Corp. of America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464 U.S. 417(1984).
25.Shaw v.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1999 U.S. Dist. LEXIS 3233 (S.D.N.Y. 1999).
26.Swift v. Tyson, 41 U.S. (16 Pet.) 1 (1842).
27. Subafilms, Ltd. v. MGM-Pathe Communications, Co., 24 F.3d 1088 (9th Cir. 1994).
28.United Feature Syndicate, Inc. v. Miller Features Syndicate, Inc., 216 F.Supp.2d 198 (S.D.N.Y. 2002).
29.Zippo Mfg. Co. v. Zippo Dot Com, Inc., 952 F.Supp. 1119 (W.D. Pa. 19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 吳光平,當事人意思自主原則、準據法之約定與規避法律,法學新論,第三期,民國97年10月。
2. 3. 吳光平,當事人意思自主原則、準據法之約定與規避法律,法學新論,第三期,民國97年10月。
3. 4. 吳光平,國際私法上國際裁判管轄發展之新趨勢,軍法專刊第53卷第3期,民國96年6月。
4. 4. 吳光平,國際私法上國際裁判管轄發展之新趨勢,軍法專刊第53卷第3期,民國96年6月。
5. 5. 吳光平,國際裁判權的決定基準──總論上方法的考察,政大法學評論,第九十四期,民國95年12月。
6. 5. 吳光平,國際裁判權的決定基準──總論上方法的考察,政大法學評論,第九十四期,民國95年12月。
7. 6. 沈宗倫,論數位暫時性重製於著作權法之法律評價-兼以重製權的新詮釋評我國相關立法,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4期,民國97年4月。
8. 6. 沈宗倫,論數位暫時性重製於著作權法之法律評價-兼以重製權的新詮釋評我國相關立法,東吳法律學報,第19卷第4期,民國97年4月。
9. 7. 林倩夷,網域名稱爭議類型之各國立法例與美國最新案例發展,萬國法律,第116期,民國90年4月。
10. 7. 林倩夷,網域名稱爭議類型之各國立法例與美國最新案例發展,萬國法律,第116期,民國90年4月。
11. 8. 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民國91年10月。
12. 8. 柯澤東,論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及其對國際私法之影響,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民國91年10月。
13. 9. 陳榮傳,網際網路行為之涉外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民國91年5月。
14. 9. 陳榮傳,網際網路行為之涉外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84期,民國91年5月。
15. 10. 陳榮傳,虛擬世界的真實主權,月旦法學雜誌,第77期,民國9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