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4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1 12: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怡婷
研究生(外文):Yi-ting Chen
論文名稱:美術著作著作權侵害與合理使用
論文名稱(外文):Copyright infringement and fair use of artistic works
指導教授:謝國廉謝國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uo-Lien Hsi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含碩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一般商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美術著作著作權侵害合理使用原則文化創意產業
外文關鍵詞:Copyright infringementFair useArtistic work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我國著作權法之宗旨明示鼓勵創作,然其蓬勃發展之餘,如何衡平著作人與著作利用之公共利益,是現行著作利用環境所面臨的困境,亦因現行著作權法於著作限制制度之模糊造成法院判決拿捏準據之不依,又現今全球發展下繼承網際網路之發達,合理使用之認定已於各國因環境變化陷入困境。本文觀察我國文創產業型態有新突破與新態樣之展現外,又基於合理使用在我國法上意義並不明確,在這網路日趨普遍的情況下,侵權甚為容易且難以認定,合理使用所涉及的範圍與侵害著作種類甚多,本文即以美術著作出發,探討國際上紛紛對此保有空間與模糊的原則,在面對侵害美術著作時給予的依據與認定標準為何為之討論。
此外,不論是國內外紛爭不斷於純粹美術著作與應用美術著作之討論,或美術著作於著作權法保護與應用美術於專利法保護之爭議,以及近期來美術著作侵害案件層出不窮之頻率,皆可窺見美術著作議題隨我國提倡文化創意產業之聲浪逐漸高漲,故針對合理使用於美術著作之判斷更值得探討,以國外立法例參閱與比較勢必對我國相關議題有所助益,間接符合政府推動文創產業之理念,以便推廣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之能量。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第五節 美術著作概說
第一項 美術著作之概念
第二項 美術著作之界定
第三項 純粹美術著作與應用美術著作之區別
第貳章 美術著作保護與著作權限制之相關概念:國際公約之規範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國際上針對美術著作之保護
第一項 伯恩公約簡介(The Berne Convention)
第一款 伯恩公約之美術著作立法
一、保護客體
二、應用美術著作之意涵
三、應用美術著作之適用範圍與保護要件
第二款 伯恩公約最低限度權利(minimum right jure convention)中關於美術著作之保護
第二項 世界著作權公約(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
第一款 世界著作權公約簡介
第二款 世界著作權公約有關美術著作之介紹
第三項 小結
第三節 國際上對著作權限制之規範
第一項 伯恩公約中對著作權之限制
第二項 TRIPS中對著作權之限制
第三項 小結
第?繷 美國法中美術著作合理使用規範與界線
第一節 美術著作於美國法之規定
第一項 純粹美術著作於美國法之介紹
第一款 1790年之發展
第二款 1870年之擴張
第三款 1910年之定義
第二項 美國法中美術著作相關法條介紹
第一款 著作權法第101條之保護客體
第二款 著作權法第102條之保護要件
第三款 著作權法第113 條
第二節 美國法上合理使用原則規定與適用法條之討論
第一項 前言
第二項 合理使用原則概說
第一款 美國法上合理使用原則之確立
第二款 1976年修正著作權法後之法典化
一、著作權法第107條
二、第107條立法之目的
第三節 美國法中之判斷基準
第一項 轉化測試法則之建立
第一款 Campbell案之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一、聯邦地方法院
二、聯邦第六巡迴上訴法院
三、聯邦最高法院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Rap仿作曲是否構成著作權的合理使用?
第二項 美國法對戲謔仿作之認定
第一款 Leibovitz案之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評析
一、合理使用四項因素分析
第四節 侵害美術著作於合理使用判斷之案例討論
第一項 Rogers v. Koons.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仿作與諷作於合理使用之認定
二、美國法合理使用之適用,應為我國法院實務參照
第二項 Cariou v. Prince.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一、一、二審法院針對第一、三、四項判斷基準之認定
二、判決結果與協同意見書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轉化程度高低公定之標準為何?
二、挪用行為於轉化程度原則之建立
第三項 Blanch v. Koons.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功能目的不相同,構成轉化的機率較高
二、提高轉化程度之標準
第五節 小結
第肆章 英國法中美術著作合理使用規範與界線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英國法於美術著作之保護法條與其發展
第一項 美術著作相關條文於英國法之規定
第一款 著作權、設計與專利法(Copyright, Designand Patents Act)
第二款 美術著作之相關規定
一、英國著作權法第1條第1項第1款
二、英國著作權法第4條第1項
第三款 純粹美術著作與應用美術著作之區別實異益
第二項 美術著作之保護客體與保護要件規範
第一款 保護要件之概念
一、獨立創作而非抄襲於他人
二、思想之表現方式
三、原創性為最低標準
第二款 保護客體
第三節 英國法上著作權限制之概念
第一項 合理使用之概念
第二項 合理使用之判斷
第三項 合理使用一辭之概念
第四節 英國法上關於侵害美術著作案例討論
第一項 Fraser-Woodward Ltd v. BBC & Brighter Pictures Ltd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理由與爭議
一、法院判決
二、判決理由與爭議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系爭著作本身及其所喻含之理念如何區分?
二、批評或評論於合理使用之確立
三、合理使用判斷之準據
第二項 Nova Productions Ltd v Mazooma Games Ltd and others; Nova Productions Ltd v Bell Fruit Games Ltd.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理由與爭議
一、一審法院之見解與理由
二、上訴法院之見解與理由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重製行為非必然發生著作權侵害
二、概念及表達二分法、概念及表達合併原則之討論
三、判斷著作侵害之要件 ─ 重製認定之必要性
第五節 小結
第伍章 我國法中美術著作合理使用規範與界線
第一節 我國著作權法美術著作之規範
第一項 我國法關於美術著作之介紹
第一款 民國17年前舊法
第二款 民國74年
第三款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
第四款 美術著作之概念及定義
第二項 我國法所保護之著作種類
第一款 色彩、線條與圖形表達創意的著作
第二款 我國法下美術著作範圍之介紹
第三項 取得著作權之法定要件
第一款 原創性之定義
第二款 原創性於美術著作之定義
一、原始性
二、創作性
第四項 不受著作權法所保護之對象
第一款 觀念不受保護
第二款 公有領域內之創作不受保護
第二節 著作財產權限制之法制變革
第一項 我國合理使用法制沿革
第一款 清初至民國17年舊法
第二款 民國74年舊法
第三款 民國81年舊法
第四款 民國87年著作權法修正
第五款 民國92年著作權法修正
第二項 合理使用之型態
第三項 判斷合理使用之標準
第三節 我國侵害美術著作之合理使用案例討論
第一項 橙果金魚案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該案訴訟過程與主張
第三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一、金魚案爭點
二、法院判決與理由
第四款 評析與討論
一、系爭著作是否構成抄襲重製?
二、接觸要件於舉證責任之重要性
三、創作學界與法律界如何看待偶然發生一致
第二項 石刻豬照片案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一、法院認為不構成起訴之理由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重製與否應就合理使用各項因素逐一審查
第三項 朱銘雕塑案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評析討論與爭議
一、購買來的雕塑品,究竟買到什麼權利?
二、立體轉平面著作是否構成重製?
三、使用態樣應與重製行為觀念分離
第三款 本案被告是否能主張合理使用?
第四項 藝術浮雕玻璃圖案
第一款 案件事實
第二款 法院見解與理由
第三款 評析與討論
一、合理使用之判斷檢視
第四節 小結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二、外文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文獻
(一)書籍(含專書與政府出版品)
1.Maggie Macnab,吳國慶譯,自然界的設計力,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8月初版。
2.陳運星,當設計遇上法律-智慧財產權的對話,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3月初版。
3.虞君質,藝術概論,弘揚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4.劉瀚宇、吳遠山、張育瑞、林江山、張曉瑩編著,藝術與人生,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
5.美術大辭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1年10月。
6.吳山編,中國工藝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出版社,1991年8月。
7.王梅珍,應用美術著作權之研究,內政部,1995年11月。
8.羅明通,著作權法論I,三民出版第七版,2009年。
9.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元照出版,2008年。
10.蔡惠如,著作權之未來展望─論合理使用之價值創新,元照出版,2007年。
11.蕭雄淋,著作權法論,五南出版第六版,2009年。
12.章忠信,著作權法的第一堂課,書泉出版,2007年。
13.楊崇森,著作權之保護,正中書局,初版第三次印行,1985年。
14.章忠信,著作權大哉問,書泉出版社,初版一刷,2001年。
15.黃怡騰,著作之合理使用案例介紹,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一版二刷,2002年3月。
16.陳春山,兩岸國際智財法典,新學林出版,2011年。

(二)學位論文
1.黃莉玲,美術著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2.黃怡騰,著作權法上合理使用之研究,政治大學法研所博士論文,1996年。
3.林大為,建築著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4.周欣嫻,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智慧財產之法律保護與藝術授權-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三)專書論文
1.王敏銓,美國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之規範,著作權合理使用條款之現在與未來研討會論文集,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
2.謝國廉,英國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之規範,收於:黃銘傑編,著作權合理使用規範之現在與未來, 2011年。
3.陳家駿,張懿云,馮震宇,黃銘傑,謝銘洋,劉孔中,陳昭華,「整體著作權法制之檢討」,研究主持人:謝銘洋,「美術工藝品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研究,2001年。
4.丁懋松編,英國、香港著作權法令暨判決之研究,貳-國際著作權法令暨判決之研究 (台北:內政部,1996年4月)。
5.林利芝,英國著作權法令暨判決之研究,2011年。
6.主持人:賴文智律師,協同主持人:張桂芳律師、劉承慶律師,著作權合理使用之研究,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7.章忠信,著作權保護、科技發展與合理使用 ─ 談新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的已然與未然,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2003年。

(四) 期刊論文
1.謝佳娟,十八世紀英國「宗教藝術」重建的契機:從對立斐爾圖稿及二則宗教圖像的辯論談起,歐美研究期刊第42卷第3期,2012年。
2.張懿云, 德國與美國著作權法關於“應用美術著作”的保護──兼論我國之保護之制度,輔仁法學第15期,1996年。
3.馮震宇,從美國校園影印爭議看我國校園研究合理使用問題,台大法學論叢,24卷1期。
4.孫寶成,美國聯邦上訴巡迴法院判決;設計專利侵權之認定標準,理律雙月刊,97年11月號。
5.張瑞星,論嬌蕉包轉印愛馬仕柏金包外觀之著作權侵害爭議及仿作之合理使用抗辯,科技法律評析期刊,第5期,2013年。
6.林利芝,Fraser-Woodward Limited v.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一)-基於批評與評論之目的合理使用著作的經典案件,台灣法學雜誌,2011年10月。
7.林利芝,Fraser-Woodward Limited v.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二)-基於批評與評論之目的合理使用著作的經典案件,台灣法學雜誌,2011年11月。
8.林利芝,Fraser-Woodward Limited v.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三)-基於批評與評論之目的合理使用著作的經典案件,台灣法學雜誌,2011年11月。
9.林利芝,Fraser-Woodward Limited v.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四)-基於批評與評論之目的合理使用著作的經典案件,台灣法學雜誌,2011年12月。
10.章忠信,大英圖書館的遠距文獻傳遞,知新數位月刊,2008年9月,39期。
11.姚信安,雙魚羅生門:論美術著作之抄襲 ─ 從智慧財產法院10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39號刑事判決談起,月旦法學雜誌,217期,2013年6月。
12.立法院公報,第85卷第57期。

(五) 裁判
1.台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91年上更(一)字第62號判決
2.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9年度智易字第34號刑事判決、智慧財產法院100年度刑智上訴字第39號刑事判決。
3.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88年度偵字第1372號不起訴處分書。
4.智慧財產法院99年度民著訴字第36號判決。
5.內政部著作權委員會86年11月14日台(86)內著字第8616210號函釋

(六) 網路資料與網站資源
1.行政院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ey.gov.tw/policy9/cp.aspx?n=90E321679DFA238C
2.二十世紀時代的風格,台灣大學網路教學-戲劇與多媒體藝術風格。網址: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sty_20c.htm 。
3.著作權筆記。網址:http://www.copyrightnote.org/
4.伯恩公約之巴黎版本:「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Paris Act of July 24,1971,as amended on September 28, 1979」。網址:http://www.wipo.otg/about-wipo/en/index.html?wipo_content_frame=report.html
5.Owen, Wickersham & Erickson-Legalities, Legalities 30: Jeff Koons and Copyright Infringement。網址:http://www.owe.com/legalities/legalities30.htm
6.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網址: http://www.metmuseum.org/toah/works-of-art/1995.266.2.
7.英國智慧財產局(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in the United Kingdom;以下簡稱「英國智慧局」)
8.羅明通,著作違法抄襲之判斷基準-兼談電腦軟體著作權之侵害。網址:http://www.ascc.sinica.edu.tw/nl/86/1315/05.txt
9.〈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第41A條以下,available at http://www.cedb.gov.hk/citb/doc/tc/legcoBriefs/LegCo_Brief_Copyright_Amendment_Bill_2011_Chi.pdf。
10.陳志隆,著作權法中關於「應用美術著作」或稱「美術工藝品著作」之保護。勤創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網站:http://www.chenzhuang.url.tw/hot_cg2966.html。
11.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12.黃怡騰,「石刻豬照片」案-- 非為商業目的之合理利用行為,2001年。參閱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網址:http://www.law119.com.tw/newdesign/comptaipei/personview.asp?kname=%B6%C0%A9%C9%C4%CB&ktop=%A1u%A5%DB%A8%E8%BD%DE%B7%D3%A4%F9%A1v%AE%D7--&idno=2137&keywords 。
13.李廷鈞,2150萬元買朱銘雕塑拍照登廣告,卻被提公訴,2013年。永然地政士事務所地政新聞網址:http://www.law119.com.tw/Newdesign/compland/taxnewscontent.asp?idno=37491&ktop=2150%B8U%A4%B8&keywords= 。
14.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www.tipo.gov.tw/ch/index.aspx
15.美國國會著作權局U.S. Copyright Office
16.英國智慧財產局The UK Patent Office
17.WIPO
18.著作權法解釋令:http://www.tipo.gov.tw/ch/Enactment_LMExplainList.aspx
19.國際著作權公約(中文):http://www.tipo.gov.tw/ch/AllInOne_Show.aspx?path=1433&guid=22a53460-e86d-4e53-b33b-4bd3dce03e97&lang=zh-tw
20.著作權審定及調解委員會開會紀錄:http://www.tipo.gov.tw/ch/NodeTree.aspx?path=2672
21.智慧財產法院:http://210.69.124.203/ipr_internet/index.php
→裁判書彙編:http://210.69.124.203/ipr_inter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section&id=32&Itemid=458
22.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判解函釋: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裁判書查詢: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23.國家圖書館:http://www.ncl.edu.tw/mp.asp?mp=2
24.歐盟著作權指令:http://www.wipo.int/clea/en/text_html.jsp?lang=EN&id=1453
25.英國著作權法:ttp://www.opsi.gov.uk/acts/acts1988/ukpga_19880048_en_1#Legislation-Preamble
26.聯合國教科文組識→各國著作權法:http://portal.unesco.org/culture/en/ev.php-URL_ID=14991&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471&URL_PAGINATION=40.html
27.康乃爾大學法學資料庫:http://www4.law.cornell.edu/uscode/17/102.html.

二、外文參考文獻
(一)書籍
1.S.RICKETSON, THE BERNE CONVEN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1886-1986, (1987).
2.JOHN ADAMS AND ROGER BROWNSWORD, UNDERSTANDIN LAW , (1999).
3.GROVES,COPYRIRHT AND DESIGNS, A QUESTION OF BALACE,(1991).
4.WILLIAM PATRY, COPYRIGHT LAW AND PRACTICE,(1994).

(二)期刊
1.Burger, Peter, The Berne Convention: Its History and Its Key Role in the Future, 3 J. L. & TECH. 1 (1988).
2.Oman, Ralph, The Uutied States and Berne Union: an extended courtship,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1988).
3.Leahy, Patrick, Tim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toin the Berne copyright convention,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 Georgetown University Law Center, (1988).
4.Newby, Tyler, What's Fair Here Is Not Fair Everywhere: Does the American Fair Use Doctrine Violate International Copyright Law? Stanford Law Review, at 1647. (1999).
5.Denicola, Robert, Applied Art and Industrial Design:A Suggested Approach to Copyright in Useful Articles, 67, MINN. L. REV. 707, 723. (1983).
6.Gerdes, Michael, Comment, Getting Beyond Constitutionally Mandated Originality as a Prerequisite for Federal Copyright Protection, 24 Ariz. St. L.J. 1461, 1467 (1992).
7.Fukumoto, Elton, The Author Effect after the “Death if the Author”: Copyright in a Postmodern Age, 72 Wash. L. Rev. 903, 919(1997).

(三) 裁判
美國
1.Rogers v. Koons, 751 F. Supp. 474 (S.D.N.Y.1990), aff’d, 960 F. 2d 301 (2d Cir. 1992).
2.Blanch v. Koons, 467 F. 3d 244 (2d Cir. 2006).
3.Folsom v. Marsh, 9F, Cas. 342 (C.C.D. Mass. 1841).
4.Pacific &S. Co. v. Duncan, 744 F.2d 1490, 1495 n.7 (11th Cir. 1984).
5.Ringgold v. Black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Inc., 126 F.3d 70, 78 (2d Cir. 1997).
6.Campbell v. Acuff-Rose Music,Inc.,510 U.S.569(1994).
7.Sony Corp. of America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464 U.S. 417 (1984).
8.Leibovitz v. Paramount Pictures Corp. 948 F. Supp. 1214 (S.D.N.Y.1996), aff’d, 137 F. 3d 109 (2d Cir. 1998).
9.Patrick Cariou v. Richard Prince, 11-1197- cv (2d Cir. 2013).

歐洲
1.Fraser-Woodward Ltd v. BBC & Brighter Pictures Ltd.
2.Pro Sieben Media v Carlton Television [1999] 1 WLR 605.
3.Johnstone v. Bernard Jones Publications Ltd [1938] 2 Ch 599 at 603-4.
4.Banier v News Group Newspapers Ltd [1997] FSR 812.
5.Ashdown v Telegraph Group Ltd [2001] EWCA Civ 1142.
6.Nova Productions Ltd v Mazooma Games Ltd; Nova Productions Ltd v Bell Fruit Games Ltd [2007] EWCA Civ 219.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